黄泉引渡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苟富贵儿
队长身后的人纷纷应声,而后站出来一个人,把小李背在了背上,其它的人拿起了小李的东西,一行人暂时没有打算在坊子村留,当天就走了。
至于小方说的话,做的事儿,村子里也没在意,反正跟村子里的人没关系,在意那些干啥去,事儿过去了就过去了,谁都不会再提了,省的给自己惹麻烦,从张盛林的爷爷那一辈儿开始,村子里的人就都懂这个理儿,毕竟张家人的本事跟寻常人家是不同的,要是真招摇出去了,容易惹麻烦,所以事情过了,大家就当做没发生,谁也不会往外说。
要是真说了,给张家人惹来了麻烦,下次万一家里出点儿什么事儿,张家人还能再帮你吗
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呢,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给人家招惹了麻烦,将来见了人家,还有脸吗
小方和小李的事儿也平安过去了,张敬文一个暑假都住在张孝广家里,偶尔回家给家里的供桌上个香什么的,张盛林不在了,也没人督促张敬文去念书了,也没有额外的功课了,张敬文一下子感觉就闲暇下来了。
但是这次的经历也让张敬文不敢就真的这么闲着,荒废自己的时间,每次看到自己手掌上的那条黑线,张敬文就觉得时间紧迫。
别人的时间可以浪费,因为他们是寻常人,是普通人,觉得自己的时间充裕的很。
但是张敬文不能,就因为手上的这条黑线,说不定是什么时候,就能要了自己的命。
当初爷爷处心积虑的让自己活下来,让自己走上这条路,为的不就是让自己能活下去吗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爷爷,都要好好的活下去。
大山要帮着家里干活儿,张敬文也想下地里,但是三叔和三婶儿不让他下地干活。
张敬文的生活费周云深给了很多,都在张孝广那里,张孝广给了自家婆娘,人家都有生活费了,干嘛还让人家下地干活儿。
因此,三叔一家子不在家的时候,张敬文就只能读书,读完了课本就去仔细回想之前在自己家爷爷还活着的时候给自己看的那些东西,只是现在想要看,也不可能了。
一个暑假过去,张敬文在外人看来,更加沉闷了,到了学校里,就依旧只有大山这一个哥们朋友,鲜少跟外人接触,因此,学校里关于张敬文的流言就更加放肆了。
张敬文也不管,每天就跟大山上学放学,有时候这些流言被大山听到了,大山就去跟人家打架,回家之后,因为打架被叫了家长,大山还要挨张孝广的骂。
张孝广知道了儿子为什么去打架之后,也只是叹息一声。
这样的事情,他也没办法啊。
能咋办能堵住人家的嘴到头来,也只能教育自己的儿子,然后再去开解张敬文。
张敬文对于这样的事儿早就已经习惯了,冷漠的很,
第59章:疑惑
张敬文出了村子,想要去县城,要走不少的山路,从早上一直走到傍晚,才能算是出了大山,大山外头有一条大路,大路上每三天都会有一辆客车到这边来,这是从村子通往县城的路线,想要想别的办法到县城去,要么自己骑着自行车,要么就继续往县城走,走上个三五天。
张敬文的爷爷张盛林有一辆半新半旧的大金鹿自行车,张盛林死了之后,这两自行车就一直在张盛林家的院子里,落了灰,也没人去动。
张敬文也没有去动,算是留个念想。
到了这边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张敬文拿着村子里和学校里给开的介绍信,在旁边的招待所住了下来。
听说县城里那边,师兄周云深已经提前找人过去安排了,所以张敬文就直接过去就成了。
反正到了学校,也是要住宿舍的。
张敬文怀着对学校的向往和对住宿舍的好奇,来到了县城。
之前也只是在学校里听人家说过,有的家里供出了初中生,从旁人的口中多多少少听过这些话,现在,张敬文要自己去亲身体验宿舍的生活了。
当张敬文背着自己的书包,拿着自己的铺盖行李到了县城的车站,下了车,远远的就看着外面举着的牌子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张敬文朝着那边走过去。
举着牌子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看上去跟周云深年纪差不多大,身形有些瘦削,一身解放装,看上去十分有精神。
“你就是张敬文吧。”
张敬文点了点头:“是。”
“你好,我叫周现,是周云深先生的朋友。”周现说道。
“你好,是师兄让你来接我的”张敬文问道。
“正是,咱们先上车,上车再说吧。”周现说道。
张敬文跟着周现走出了车站,偌大的一个车站,往来的人不少,因此,马路边儿上,只要停下一辆客车,就会有不少人朝着客车涌过去,要是不使劲儿挤上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这边儿呢。
路上的车很少,不少人都是骑着自行车,后座上还带着人,被带着的人身上也背着包,带着不少行礼,看上去骑着自行车的都挺费劲。
到了马路边儿上,一点儿都不比车站里头安静,熙熙攘攘的人群,人声鼎沸,骑着自行车过往的,不断掰着自行车把上的铃铛,发出铃铃的声音,口中还嚷着让前面的人小心。
“借道借道。”
“让一让来,让一让,别碰着。”
前头的人听到后头的人喊,自然而然的就赶紧规避。
这么多人,张敬文看着也稀奇,他也是头一回见这热闹。
“咱们来这边吧。”周现说道。
“嗯,好。”张敬文回过神来应声道。
跟着周现拐进了一条胡同,周现拿出钥匙,打开了停在胡同里的一辆汽车的车门。
“行礼放在后头就成,你坐前头。”周现说道。
张敬文只能点头,按照周现说的做,把行礼放在了后座,自己则是走到前头,学着周现的模样,打开了车门,坐在了车里。
张敬文现在心里有点儿疑惑,自己的师兄是个什么人物,看上去,并不简单。
就说师兄的这个叫周现的朋友吧,跟师兄是一个姓,师兄让他来接自己,竟然是开着汽车来的,整条马路上大半天的也见不着一辆汽车,汽车可是稀罕物。
“你们村子,
第60章:老坟地上的学校
周现直接把汽车开进了学校,停在了学校里面的空地上。
“行李先放在车上,我先带着你去办一下入学手续。”周现说道。
虽然别的一切都能提前安排好,但是办入学手续,得学生亲自过来,村子里学校的介绍信还在张敬文手里呢。
周现带着张敬文到了学校的办公室,办公室里的老师是一个穿着一身黑色解放装,带着黑色解放帽和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
“赵老师。”周现来到了办公桌旁边。
赵老师见到周现过来之后,站起身来,两人握了握手:“周同志啊,身后的这位,就是周先生说的,要入学的那个孩子吧”
“正是。”周现说道:“这孩子是从村子里出来的,第一次来县城,先生怕他不习惯,就让我亲自带着过来,免得闹出什么笑话来。”
“周先生多虑了,从村子里来县城里读书的也有不少,人的这一辈子,有不少第一次,往后慢慢习惯了就好了。”赵老师笑道。随后看向了张敬文:“同学,你的介绍信带了吗”
“带了。”张敬文拿下了背上背着的书包,从书包里掏出村子里和学校里的介绍信,递给了赵老师。
赵老师看过之后,给张敬文办了手续。
“这就是你的学生证了,等一会儿,你去照相馆里照长一寸的照片,贴上去,拿回来我给你盖章。”赵老师说道。
“好,谢谢赵老师。”张敬文接过赵老师手里的学生证。
“一会儿我安排学生,带他到宿舍去看看吧。”赵老师说道。
“还是不麻烦了,我知道这里的宿舍,我带他过去就行,行礼还在我那边呢。”周现说道。
“那行,那就麻烦周通知了。”赵老师说道。
“不麻烦,不麻烦,以后这孩子,还得让赵老师多多督促费心才是。”周现与赵老师握着手说着客套话。
从学校的办公室里出来,周现带着张敬文又开车到了宿舍底下。
宿舍是二层楼,看张敬文学生证上写的,他住的屋子是在二楼,周现和张敬文一起带着行李往宿舍走。
一路上,张敬文一直在观察四周,因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人需要适应,也好奇新的环境。
这一看,倒是让张敬文看出点儿东西来。
“周先生,这学校.......以前是个坟圈子吧。”张敬文凑到周现旁边小声的嘀咕道。
“自己知道就好,别乱说。”周现也压低了声音:“几十年前是,但是后来被平了,干脆就改成学校了,不过,这里的确也是个风水不错的地方。”
但凡是能成为坟圈子的地方,风水都不会错到哪儿去,这是古时候就流传下来的,人为家里的长辈去世之后,在阴间也会庇佑子孙后代,加上事死如生的传统,阴宅的挑选,自然也要看风水。
至于这坟圈子为什么要改成学校,张敬文不相信当年改学校的时候背后就没有“高人”指点。
能作为坟地的地方,已经成为了坟地的地方,不管是再改成什么,这边儿阴气都聚拢的厉害,压不住,要是改建成了工厂,肯定会出事,只有改造成学下,才能压得住这块地儿。
学校是什么地方学生上学读书的地方,年轻的学生,阳气足,有活力,本就是阴气阴物不敢靠近的,再加上学下读书育人,学生背诵课业,散发出来的,都是朗朗的正气。
就是学校里的正气,才能压得下这老坟地的阴气,让阴物安安稳稳的待在该待的地方,不乱出来,即便是有阴气,也会被学校的这股子正气给击
第61章:一张老照片
张敬文收拾好了自己的床铺,他是最后一个住进来的,剩下的床位就只有上铺了,不过在家里都是睡炕上,这睡上铺,头一回,倒也新奇。
收拾好了之后,张敬文想起来,自己的学生证件上面还缺一张照片。
“那个......请问这学校附近哪儿有照相馆啊。”张敬文问道。
“照相馆啊,学校东门,出去之后左转,第一条胡同里有一家,你是要照一寸照吧那家就行。”钱卫国说道。
“好,谢谢。”张敬文礼貌道谢。
宿舍里总共四个人,张敬文的年纪是最小的,最大的就是钱卫国了,约莫二十来岁的模样。
这会儿上学,对于岁数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只要你能达到要求,能考的上,就算是三十多岁,也能去上大学。
张敬文依旧是背着自己的布包,只不过布包里可没放那些他能够靠着吃饭的家伙,而是一些普通的东西,钱揣在自己的裤兜里,出村子的时候,张孝广给了他钱,到了县城之后,周现又给了他一次。
但是张敬文想着,也不能总是靠着自己的师兄还有三叔,既然出来上学了,就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能够赚些钱的。
至于周现说自己的本事不能随意让人知道,但是周现还有一句话,就是,只要不被人发现就好,因为不被人发现,就等于没有做过。
张敬文想要自己赚钱。
按照钱卫国所说的,张敬文从学校东门出来了,找到了那条巷子,进了巷子一下子就能发现那家照相馆的招牌,其实招牌也不大,但是也算是醒目,招牌白色的底儿,黑色的字儿,写着照相馆三个大字,连个名字都没有,就只有这三个字。
胡同比起外面的街道来显得有些阴森森的,张敬文走到门口,看着门口挂着“正在营业”的小木牌子,便推门走了进去。
老式的门窗,门后面挂着一个铃铛,一旦外面有人推门进来,铃铛就会发出叮铃铃的响声,而里面的掌柜的听见铃声,就会出来迎接客人。
照相馆的掌柜的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头子,一身灰色的长袍,很是干净,或许是穿了太久,洗得都有些发白了,长袍的布料都已经起了毛球儿了。
“同志,要照相吗”照相馆的掌柜的看到张敬文进来,开口问道。
“嗯,一寸的照片。”张敬文说道。
他不知道一寸的照片是什么,干脆把自己的学生证拿出来,给掌柜的看。
“就是贴在这儿的。”张敬文说道。
“嗯,好,我明白了,小伙子是附近联中的学生吧。”掌柜的和蔼的笑着问张敬文。
“是,今天刚刚到。”张敬文说道。
“还真是年轻啊。”掌柜的说道。
学校里的学生基本上年纪都比张敬文要大,张敬文也的确是村子里小学都上完了才出来的,不过,虽然没有到年纪,但是这中学还是收了他,这就不得不说是周云深的功劳了。
周云深为了能让张敬文以这个年纪进入中学,可是费了不小的功夫,给学校捐了好几处教室呢,这才给张敬文换来了这么个资格。
“来,到这边儿坐着吧。”掌柜的说道。
张敬文走到白色的背景布前头,端坐了下来,掌柜的走到那台老式的照相机前头,自己钻进了照相机的红布下头,瞅准了之后,按下了手中的按钮。
“好了,你是过两天来拿,还是在这儿多等等”掌柜的问道。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吧。”张敬文说道。
他不知道学生证的这事儿着不着急,但是
第62章:学校的秘密
但是张敬文也知道,这女孩儿,或许根本就跟自己不是一个年代的人。
掌柜的已经这么大的岁数了,比师兄周云深的年纪都大,而这些留在墙上的照片,应该也过了不少的年头了吧,照片上的人没能来拿照片的话,肯定也不是这年头的人了。
掌柜的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张敬文指着的照片,说道:“那是三十多年前的照片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