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血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苕面窝
白书杰一看这些参数,就知道专家们的脑袋里面,还停留在各种火炮上面。看样子,这些专家还是准备把这些火箭弹用大炮发射出去,从而达到增加射程的目的。
虽然比苏联人还是落后了一年,但是这一次的成功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白书杰大力表扬了专家组,但是也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
“第一,没有必要局限于原有大炮口径炮弹的尺寸,提高射程和爆炸威力必须优先;第二,可以采用轨道式发射,或者是发射筒进行发射;第三,不用考虑人力搬运问题,而应该开发一种战车进行组合式发射,增加覆盖面积。”
有了成型基础,接下来的改进就快多了。经过半个月的时候,专家组又拿出了两款样品,弹径分别是156mm、324mm,重量分别是480公斤、720公斤。
发动机燃料已经发展到了固体燃料阶段,采用白书杰所说的轨道式发射,装药量分别达到了25公斤、36公斤。经过试验,射程达到了10.6公里。
白书杰没有继续挑毛病,而是立即下令批量生产,大笔一挥两道命令已经下达:
156mm火箭弹的弹径改为136mm,重量降低到360公斤。经过完善以后,立即开始量产;拖拉机制造厂,立即生产载重量27吨的半履带式装载车,配备一座高射炮360度电动旋转底盘,安装2x6轨道发射架,能够携带36枚火箭弹。
其实,白书杰的要求并不高,他的目标并没有确定在大规模的地面战斗中,火箭炮的数量也不需要很大。在他的心目中,有两个突击团的部队,分别装备48辆火箭弹发射车打头阵就行了。
一辆发射车,电钮一摁,12枚火箭弹就出去了。48辆发射车一次齐射,就是576枚火箭弹。如果连续发射三轮,那就是1728枚,合计622吨,估计敌人的前沿阵地、坦克装甲车都是一片废墟。
相当于480门155mm重炮的打击力度,而且还是同一个瞬间落地爆炸,再多的重炮都不可能达到这个效果。
当然,火箭弹最大的毛病就是精确度不够,所以必须采用数量优势进行覆盖轰炸。
说实话,白书杰的资源有限,比小鬼子还紧张。像苏联人那样,数百辆发射车连续轰炸五个小时,白书杰肯定已经破产了。
白书杰需要的是威慑力,而不是全部摧毁的破坏力。在一个恰当的时候,找到一个恰当的地方,来一次恰当的行动,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与此同时,白书杰给火箭弹小组下达了研制弹径105mm、射程3600米、重量180公斤的机载型火箭弹。
虽然目前还不能制导进行精确打击,但是每一架攻击机、战斗机在机翼下面携带6枚火箭弹,给轰炸机护航的时候就派上用场了。关键的时候一次射出去,效果还是非常可观的。
白书杰可以要求不高,但是专家组作为开发者,总是希望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尤其是从德国回来的一批犹太专家,他们知道德国早就开始研究导弹。
现在火箭弹已经基本成功,剩下的就是要在原来的国人的基础上,重新开始研究能够掌握方向的
901 导弹萌芽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白书杰命令轰炸机、运输船队紧急撤退,除了能抢的都已经抢完了,还有一个意外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英国人发现和日本人签订了“友好条约”,但事实证明根本没有屁用。小鬼子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以后,自己的缅甸军队已经处于三面包围之中。
英国人虽然不要脸,但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还是知道的,最简单的战略眼光也还有。小鬼子屯兵在曼谷、清迈、琅勃拉邦一线,随时都可以扑向缅甸。
正因为如此,英国人在1940年9月3日,宣布重开滇缅公路,而且在腊戌集结重兵。这不是要打仗,而是随时准备逃跑。打开滇缅公路,英国人已经开始在心里打小算盘。
白书杰没有准备和英国人面对面,也没有准备给英国人解围。
英国人,是最不要脸的老牌殖民侵略主义者,小鬼子是新生的殖民掠夺主义者。
他们互相之间争夺殖民地,白书杰不想过问。
所以本着眼不见为净的原则,让他们都去狗咬狗,两嘴毛。
英国人不要脸到这什么程度数万大军生死存亡的关头,丘吉尔仅仅是要求中国出兵,在归还香港的问题上竟然还耍威风,简直岂有此理。
给英国人解围,实际上就是给侵略者解围。
如果不是美国人利用军援威胁,白书杰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可能牺牲十多万人去进攻一个新侵略者,然后去解救一个还占据着自己国土的老侵略者。
强权即公理。
美国人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现在统统不要谈,你们先派兵救人,否则一粒子弹也别想要。”
说蒋某人没有战略头脑,比猪还笨的道理就体现在这里。
他本来就一直想和小鬼子媾和,结果看见美国人这个干爹发脾气,竟然把自己手里的一副天牌给忘记了。
其实,对于美国人赤.裸.裸的威胁,蒋某人几句话就行了:“你们美国人不给军事援助,我明天就和日本人和谈。让开整个南面,并且帮助日本人全力进攻南海诸岛。所以,要我出兵救援英国人,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中华民国立即收回澳门和香港主权,取消一切强加在中华民国身上的不平等条约;第二,美国人先给军事援助,帮助民国政府武装三十万野战军。”
世界上没有如果,白书杰也不相信蒋某人能够挺直了腰杆说话,所以他只能埋头做自己的事情。
这个事情,就是王心兰的欧洲船队回来了,还带回来2万犹太人。
王心兰出去了快两年时间,整个人变得成熟多了。可惜的是,原本就是一个冰美人,现在彻底变成了一块美人冰。
除了和萧腊梅、赵金喜、甘彤、黄巧云这有限的几个人偶尔说两句笑话以外,在白书杰面前能够抿一下小嘴巴,那都极为罕见。
不过,白书杰已经见怪不怪。司令部成员听取了王心兰两年时间的工作汇报,对整个欧洲战局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听说德国党卫军屠杀犹太人的方式、规模,萧腊梅等人大呼不可思议:“希特勒上一辈子肯定是个大变态。”
“德队比小鬼子厉害。”王心兰最后说道:“闪电袭击波兰、突袭荷兰、攻占法国、轰炸英国,所过之处根本没有对手。如果小鬼子有德队的水平,国内的抗战那真的就悬了。听说希特勒暗地里准备突袭苏联,我看苏联也快完蛋了。”
白书杰点头微笑:“你说的没错,小鬼子比德国差多了。这一方面是建军指导思想落后,另一方面是工业实力不够,第三方面就是小鬼子资源紧缺。”
“当然,德国的建军指导思想也存在致命问题,这个致命问题很快就会爆发出来,而且会直接导致德国小胡子彻底失败。”
“不是吧”王心兰吃惊地问道:“我看德国人根本就是所向披靡,整个欧洲完全没有同等级的对手才对,怎么可能很快就失败了”
“如果单纯从陆军来说,德队可以算是天下无敌,在这一点上你的看法是对的。”白书杰点点头,随后又摇摇头:“但是,现代化战争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军队对决,而是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构成。”
“先说德国建军思想落后的一面:其主要特征是陆军畸形发展,一家独大。海军和空军,尤其是海军实力非常有限,所以陆、海、空三军就不是一个平衡的整体。”
“我们知道,三角形最稳固。当你的海军或者空军不能形成三极中的一极,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现代战争要想取得完胜,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压倒性的海、空优势,也就是所谓的制空权、制海权。”
“希特勒因为海军这块短板存在,所以他拿英伦三岛没有办法。别看他现在的空袭很厉害,但是要想占领地盘,那还需要陆军。”
“但是,希特勒的海军相对于它的陆军来说实在是太差劲,英吉利海峡就成为不可逾越的天堑,所以他不敢轻易发起登陆作战,也就谈不上打败英国。我相信,只要英国人咬住牙关不投降,希特勒根本
905 干涉内战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
白书杰两世为人.自然知道有关皖南事变的问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題.也是一个千古谜团.
国民党的官方文告是:“据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亥电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违抗命令.不遵调遣.自上月以來.在江南地区.集中全军.蓄意扰乱战局.破坏抗日阵线.阴谋不轨.已非一日.本月初.自泾县潜向南移.竟于四日(1941年1月4日.笔者注).胆敢明白进攻我前方抗日军队阵地.危害民族.为敌作伥.丧心病狂.莫此为甚”
中央的对外文告是:“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酝酿已久的全国性反.共突然事变的开端.揭露蒋日勾结.蓄谋灭.共和打击人民军队的罪行.号召全国人民起來斗争.并提出了取消的反动命令、惩办皖南事变祸首、恢复叶挺自由、交还新四军全部人枪、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等12条解决皖南事变的根本办法”
疑点之一:蒋介石批准动手的主要依据.是新四军蓄意攻击云岭东南面的友军.也就是驻扎在三溪镇、星潭镇、榔桥镇一线的第32集团军所部第40师.
但是白书杰研究过这里的双方态势.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当时的情况是.第40师的左翼.也就是云岭正南面.是第62师和第79师两万余人;第40师的右翼.也就是云岭东面.是第32集团军的第52师和108师两万余人.
云岭东面、南面一共有五万多敌人.而新四军总部全部都是机关干部.其中女人占了三分之一.真正的警卫部队.就是一个警卫团两千余人.
就算当时的新四军军长叶挺说话不算数.副军长项英也是一个带兵的大将.不要说其它的敌人.仅仅一个第40师就不一定啃得动.新四军又怎么可能主动攻击友军.
疑点之二:顾祝同和上官云相上报给蒋介石的《剿灭黄河以南匪军作战计划》.是在1940年11月14日.国民政府对外宣称的原因是“(新四军)不听调遣.纯属叛军.”
真实的情况是.新四军云岭总部.除了上面所说的五个师六万余人挡住了南面、东面以外.正西面还有第32集团军的第144师.正北面的新7师.合计两万余人.
也就是说.顾祝同、上官云相在半年前.就已经拿出全部的主力8万余人.把新四军总部所在地泾县云岭死死地围住了.根本沒有留下丝毫缝隙.
在这种很快就要被包饺子的严峻局势下.新四军总部一共也就9000余人.绝大部分都是非战斗人员.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而且新四军北渡长江.这本來就是既定战略.也是国共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又怎么可能出现不听调遣的问題.况且新四军的先头部队.也就是陈.毅、粟.裕早就过江了.
第三个疑点就是.既然新四军“蓄谋已久”要攻击友军.作为军长的叶挺.又怎么会带着军部参谋人员.主动跑到上官云相的司令部谈判.而且毫无反抗地被囚禁起來.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其实.真实情况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叶挺在此之前.专门和顾祝同、上官云相专门在一起讨论过新四军北渡长江的问題.行动路线也已经确定.但是这条路线蒋介石不同意.
因为这条路线的最关键之处.就是新四军要经过郎溪、溧阳一线.
郎溪、溧阳一线.刚好处在南京和杭州的正中间.距离南京不到一百公里.
蒋介石担心的是.虽然这个地方距离日本非常近.基本上就在日本人的包围之中.但是.新四军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万一到时候他们不走了.就在这个地方扎下根來和日本人周旋.一旦新四军发展壮大了.叶挺他们抬脚就可以占领南京.
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在蒋某人的手中丢了.这本來就是奇耻大辱.
如果被新四军夺回來.然后据而有之.那才是天底下最糟糕的事情.至少蒋某人是这么认为的.
蒋介石不同意叶挺所部走这条路线.除了担心山东那边的韩德勤所部受到攻击以外.同样的一个担忧.也就是叶挺的新四军总部放在南京北面的淮安一线.
淮安距离南京也不到200公里.如果新四军在这里发展壮大.南京还是叶挺的囊中之物.所以.这些地方宁愿交给日本人和伪军.也不能允许新四军存在.
“皖南事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蒋介石绝对不能允许中国占领首都南京.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面.谁率先占领首都.谁就是名正言顺的“正统”.蒋介石最讲究这个.
江淮一带、江浙一带.国民政府的正规军半根毛都沒有.全部都是小鬼子和伪军招摇过市.
但是国民党从上到下都不同意新四军在这片区域活动.一定要新四军北渡黄河远远离开南京.
如果从抗日大局的战略意义來说.蒋介石的这个要求根本就是无理的.这种思想也沒有办法解释得通.
因为按照蒋介石的命令來分析:长江下游的敌后不需要有人去给小鬼子找麻烦.就让小鬼子为所欲为.只当沒看见就行了.
但是.黄河两岸本來就有了阎锡山的晋绥军、卫立煌的中央军、领导的八路军.
如果新四军也挤到黄河两岸.更本连转身的余地都沒有.又如何开展游击战争.
所以新四军要深入江淮敌后.逐步谋求站稳脚跟.和长江下游的日本鬼子周旋.
蒋介石自然是坚决不答应.强烈要求新四军一定要北渡黄河.远远离开自己的禁脔南京.不可调和的矛盾就此发生.
白书杰认为:蒋介
909 最终决策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我觉得,大日本帝国正在走当年满清朝廷的老路。”
海军部大臣永野修身正襟危坐,脸色阴沉:“想当初,满清朝廷自以为有了北洋水师,对我们大日本帝国根本不肖于顾,总以为随时都能够遏制我们,从而埋下了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祸根。”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总以为白书杰始终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只要把外面的大环境稳定了,回过头来就能够很轻松地收拾他。可是现在回头再看,我们所有人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逻辑错误!”
“白书杰诡计多端,而且能够料敌先机,每一次都在最恰当的时候出手,刚好都打在我们最虚弱的部位。先不谈别的,仅仅是这种敏锐的战术眼光,说一句涨敌人志气的话,我们没有他的对手。没有,一个都没有!”
“过去十余年以来,白书杰从十来个人开始,发展到近二十万人的精锐部队。他每一次的行动看似毫无章法,但是他总是出现在我们兵力最分散的部位。正因为如此,白书杰给人的感觉就是运气十分之好,每一次都能够撞大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