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田园发家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只小胖

    这句话说进余何氏的心里了,对于这个小闺女是疼到心坎里的,自己也就只生了一个闺女,自己做闺女的时候是从来没有




第三十五章 雪
    刘花和余萍也都笑了,“娘,小妹是越来越聪明了,以后兔兔(妞妞)有小妹的一半就好了!”

    刘花、余萍异口同声的说完,愣了一下,互相看了一会儿就大笑出来。

    “娘,看来我真的很厉害,大嫂、二嫂都这么说。就算娘以后真给我生了妹妹,肯定没我聪明。”余青梅一脸认真思索后说道。

    余何氏又喜又嗔怒,都笑出了眼泪,“你这皮猴,有这样自己夸自己的吗你就动动嘴皮子,你那针线手艺根本拿不出手,有空跟你嫂嫂们好好学学。”

    “娘,我不止动嘴,我还动手了,你看我画的这些多好看,我本来就很厉害,等小哥来的时候给小哥看,我就不信小哥不夸我。”余青梅一脸自信又骄傲的说道。

    “好,好,你小哥也宠着你,你最厉害!”余何氏边笑着抹眼泪边说道。

    十二月初六,余青梅迎来了这异时空的第一场雪。

    一大早余青梅听到外面断断续续的说话声:“这天气是越发冷了,今年第一场就下得这么大。”“是呀,都已经没过我的食指了,这鞋子踩下去没一会儿就湿了。”“娘、大伯母,妞妞能去玩雪吗”?余青梅在暖暖的被窝里赖着,一听到雪字,双眼就清醒的睁开了:下雪了,我29年就只见过一场有积雪的,难道第二次机会来了。

    想着就一骨碌的开始穿衣,下炕,穿上棉鞋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屋门。

    迎面一阵寒风,然后是一大片的白印入眼帘。整个大地银装素裹,余青梅被这片白诱惑。

    犹记得13岁还是14岁那年,自己见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场雪。被深深震撼,深深吸引,第一次踩雪,雪白中那一个个的脚印在雪地上尤为显眼;第一次捏雪团、第一次堆雪人……然后家乡再也没有下过有积雪的雪了。

    现在……余青梅欢快的手舞足蹈:“哇,下雪了,好漂亮。”

    余何氏从厨房探出头,“青梅,不准玩雪,去年玩雪后发烧风寒的现在忘记了。”

    余青梅小心翼翼的迈出一脚踩在雪地上,然后又一脚……直奔厨房,“娘,我饿了。”

    余何氏已经盛了一碗地瓜粥,余青梅配着咸菜吃的咕噜响。

    “娘,爹和大哥、二哥呢”

    “上山砍树去了。”

    “这么冷,还有下雪,怎么上山了。”

    “这之后只会更冷、积雪更厚,柴火还不够一个冬天的,接下去需要烧炕了,费柴,趁着这几天多砍点。”

    余青梅吃完早饭就被叮嘱回房,今天太冷,还没烧炕,不让小不点们在余小伟的书房学习了,休息一天。

    可能是小孩子火气比较好,余青梅到不觉得非常冷,而且看着这满地的雪,想玩雪的心火热。

    余青梅找出之前脱谷粒的粗布手套,戴在手上,准备去院子里堆个雪人。但想着现在这个医疗太落后,这伤风感冒都是大病,又有点犹豫。

    就蹲在屋子边,就着门槛边上的雪做个小雪人,想着以后再大点,身体素质更高了,再堆个大雪人。

    余青梅捏了两个一大一小的雪团,把小雪团叠在大雪团上面。又捏了个下大上小的方体,扣在小雪团上当帽子。

    思索一番,去米缸里摸了两颗黄豆(这还是当初二嫂从娘家拿回来的),给小雪人当眼睛,又去厨房切了两块土豆皮做鼻子和嘴巴。然后一个活灵活现的雪人出现了。

    “涂涂你们快点来姑姑这,姑姑做了个小雪人,你们快来看。”余青梅热情的呼唤小不点们来分享自己的喜悦。

    余何氏在厨



第三十六章 葱花饼风波
    余何氏点点头,“兔兔的女红是还行,女娃娃也是要多做做。”

    兔兔两眼发光,兴奋的跟着进屋。

    涂涂和牛牛蹲在门槛边,用枝丫在雪地上写字。涂涂写着写着就开始画画,余青梅定睛一看:这小子虽然念书写字不咋热衷,这画画到还不错。

    只见雪地上出现一个小雪人的图画,比余青梅做得雪人好看。

    “姑姑,你看这个就是小雪人。”涂涂点着图画给余青梅讲解,“这是眼睛,这是鼻子……”

    牛牛则一笔一划写得很是认真,三字经的前几句跃然雪上。

    余青梅皱眉思索了一番:等小哥回来得给小不点们取大名了。

    “我给青梅做了雪人再换衣服。”余老头喝完热水把碗递给余何氏。?“知道了,我先在炕上把要换的衣服给烘热一下,等等进来就换。做雪人把粗布手套戴上,不易伤手。”余何氏边铺衣服边说道。

    “对了,大伟、中伟...”“娘,大哥、二哥已经在堆雪人了。”余何氏还未说完余青梅回道。

    余老头和余何氏出去一看,只见两个大男人正在滚雪球,一人滚一个,整个院子的雪已经去掉一大半了。

    “爹,这个我们做就好了,您先换掉湿衣服吧。”余大伟抬头憨厚的说道。

    余何氏嗔怪地瞪了一眼小闺女:“就你事多,累的你哥哥们也给你忙活。”

    “娘,多大点事,堆一个很快的,小妹喜欢就好。”余中伟爽气的说道。

    “得,原来是我事多,多嘴了,你们都宠着吧。”余何氏乐了,其实自己也不是真怪小闺女。

    没多久一个头盖篓子,镶着两颗石子眼睛,戳了一个洞的鼻子,画了一个弯的嘴巴,怀里抱着一把扫帚的大雪人完成。

    屋里的四个小不点兴奋了,第一次看到雪人,以前也就玩雪球,撒雪花,不知道还能做成这个样子。兔兔看了几眼就认真接着缝头绳。

    院子里的大部分雪被用来做雪人,土地露出来了,经得余何氏同意,四个小不点可以出屋子近距离观看。

    “在外面别呆太久,第一场雪呢,一下子冷了,不能受风寒。”余何氏交代道。

    “今天中午我做饭,你们接着做头绳手套。”余何氏跟俩儿媳妇说完就去厨房了。

    余大伟、余中伟换完衣服和余老头一起去杂物间做恭桶,屋子里头已经放了很多恭桶了,“这些做好的先在里面倒上水,浸个几天,到时这一批先挑去镇上卖。”

    “婶娘,婶娘,在家不”刘草抱着余宝宝走进院子。

    余何氏走出厨房,“是水伟媳妇呀,有啥事不”

    余宝宝看到院子里的雪人,指着说道:“娘,我要下去,我要去玩那个。”

    “不准用手碰,小心冻到手。”说着放下余宝宝。

    刘草眼睛乱瞄一阵,看到余老头他们在做恭桶,“婶娘,叔他们做这是不是很赚钱呀。您这都吃上白面了,昨个中伟媳妇送来的葱花饼那可是真香,我都想把舌头给吞了,就是只吃着一张,嘿嘿。今个我们宝宝一醒来就要吃,这……”说着眼睛就往厨房瞄。

    这边余宝宝看雪人看得起劲,一听到葱花饼就立马跑过来,“叔婆,叔婆,我要吃葱花饼。”

    余何氏一脸为难,“水伟媳妇,这葱花饼就昨个做了些,所以



第三十七章 孔融的力量
    下午,余东来和王阿菊从镇上回来就进了余刘氏的屋子,“娘,弟妹之前来说的手套我看镇上有人戴着,好像价格还不便宜,所以也买了布和棉花来。”

    余刘氏一看大儿子和大儿媳这样就明白了,之前老二家的来说这个趁着新鲜做了卖钱,因为之前没见手套觉得没人要,没听,现在看到人家卖的价钱好又来眼馋了。

    “那就现在开始做,之前老二媳妇都开口了,做了也没事。”余刘氏说道。

    “娘,我想着去趟弟妹那儿跟他说一声;当家的也想去问问二弟,这做恭桶需不需要给搭把手。”

    余刘氏一听这话,脸有点不好看了,“老二是一贯做木工的,就指着这个赚点钱。小伟明年还要去考秀才,不赚点钱怎么行念书是这么好供的。他做的恭桶不漏水,那是他的诀窍,告诉了你们,他还怎么赚钱”

    余东来不好意思地低着头,“娘说的是,是儿子想左了,别听这婆娘胡说。”

    余刘氏一听这话脸色就放晴了,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这个儿子没有老二聪明,但胜在老实,有什么说什么,错了就认,是个好的。这老大媳妇什么都好,就是眼皮子有点浅。

    “娘知道,家里不太好过,但是兄弟情最重要。如果你们这样去说,老二没准会同意,但是心里总会介意的。小伟明年就去考秀才,如果中了,这对我们老余家都有好处,你们不要太眼皮子浅了,要想得长远些,要好好对待老二家,我也是想着你们都好的。”?王阿菊听完婆婆的话就懂了,这姜还是老的辣,不然可能就和二弟家有隔阂了,“娘,您说的对,是儿媳眼皮子浅了。”

    接下来的几天倒是没再下雪,但天气是真冷了。

    余何氏领着儿媳还有兔兔在房里忙着做针线,余青梅就在旁边指手画脚的给意见:“直接在头绳上绣花样子就很好看了,这样可以不加这些小坠物。”刘花刺绣最好,就在棉布和丝绸上绣花草、蝴蝶等。

    这天晚饭后,余老头说了明天要去镇上卖恭桶,“这几天没下雪,积雪化得也差不多了,路好走。”

    “当家的,明天我和老大媳妇也一起去,把这几天做的手套和头绳卖了,顺便买一部分年货,再半个多月就要过年了。”

    “也好,是要准备了。”余老头点头说道。

    余何氏和刘花、余萍把这些日子的成品分类整理,带挂饰的头绳制作较为方便,还有兔兔的加入,共有棉布的三十根、丝绸的二十根;刺绣的费功夫,只有丝绸的三根、棉布的两根。

    手套这批是露指和露指加盖帽的,这种全新的样式肯定更好卖。粗布棉花露指,开两个口的制作方便,足有二十副;粗布棉花露指,开五个口的十副;粗布棉花露指,开两个口,加盖帽的十五副;粗布棉花露指,开五个口,加盖帽的十副。

    棉布棉花露指,开两个口的,十副;棉布棉花露指,开五个口的五副;棉布棉花露指,开两个口,加盖帽的十副;棉布棉花露指,开五个口,加盖帽的五副。

    余青梅看着一火忼的手套头绳,惊得眼睛、小嘴都成“o”型,“娘,怎么有这么多。”

    余何氏爱怜的看了旁边站的刘花和余萍,“你这两个嫂嫂的眼圈都黑了,不知道熬了几个夜。”

    余青梅转头一看,果然。唉,只能感慨一句,都是为了生活。

    “娘,这不明年涂涂和牛牛要上私塾了,这书、笔墨纸砚的老贵了,衣服也得做套新的,这不就想趁着年前用这新样式多挣点。”刘花不好意思的用手捋着鬓边的散发到耳后,低着头说道。

    余何氏看着俩儿媳脸色虽憔悴,但眼睛亮的耀眼,都是为了孩子,“嗯,念书是大事,到时让小伟帮着准备这些,等他回来我们带着涂涂和牛牛去趟镇上,看看需要什么。”

    刘花和余萍笑得嘴角都到耳后了,“好的,娘。”

    “娘,我也要去。”余青梅举起小手



第三十八章 地保关照
    第二天,天还是黑咕隆咚的,北风呼呼吹,幸亏没下雪,余何氏早早起床做了早饭,烙了些玉米饼带去镇上当干粮,余老头一行人吃完带着粗布手套,摸黑挑着恭桶向镇上走去。

    这一走就是一个多时辰,到镇上的时候天刚亮没多久。

    余老头还是去了上次那个摆摊的地,河山镇最热闹的街——米市街。整条街上各种店铺,不过以粮食为主,所以叫米市街。

    街旁摆摊的很多,卖早点、卖蔬菜、卖肉等等,进去摆摊要在街口那登记,专门有地保负责,回答卖什么、哪里人,并付两文钱摊位费。

    余老头前去登记,地保抬头瞄了一眼,问,“卖什么,哪里人”

    余老头恭敬地回答,“这位爷,小人是上余村人,今个是来卖恭桶。”

    “恭桶。”地保又惊又喜地猛抬头,“你就是之前来卖过一次恭桶的人恭桶呢我看看。”

    余老头忙招手让余大伟挑过来,“爷,这个就是。”余老头指着地上的恭桶说道。?地保起身拎起大恭桶里的小恭桶,细细看来,“你这手艺不错,做的很牢固,这小号的还有板子可以坐,不错不错。我试试漏不漏水。”

    旁边已经有有眼色的摊贩拎着水桶过来了,“哗啦”一阵响,地保拎起恭桶,仔细看底部,发现真的一滴不漏,“你这个怎么卖的。”

    “爷,这大的八十文;小的五十文。”余老头回答道。

    “嗯,给我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地保说着就拿荷包掏钱。

    余老头忙摆手笑道,“爷,这个是小人送给您,不用钱。您能看上小人做的东西那是小人的荣幸。”

    地保张常存认真看了余老头,余老头两眼发光、一脸激动,是真心想送给自己的,内心点头:是个聪明的,人也老实。

    “这位大哥怎么称呼”张常存问道。

    “使不得,使不得,小人叫余西来,爷叫我老余头就好了。”

    “老余,这恭桶我就收下了,哈哈。之前有好多人来问过这卖恭桶的怎么就来了一次,好多人都等着你呢。”

    “呵呵,之前忙着帮村里人做恭桶,忙活了好一阵子才又做了来镇上卖。”

    “能再来就好,这恭桶也就县城才有、还贵,要买实在不方便,老余你的这个手艺是造福镇上的人了,哈哈哈。”张常存笑道。

    “什么造福不造福,我们也是靠着这个挣点钱,互相都有好处的,爷真是太过奖了。”

    张常存听了余老头的话,对他很是肯定,虽是个村里农人,但认识很是清楚,老实又圆滑,“以后你就在这摆摊,不用担心其它的,去吧。”

    余老头谢过后带着家人去摆摊了。

    余何氏一边帮忙摆放,一边问道:“当家的,这位官爷是啥意思”

    “刚刚我们送了恭桶给他,现在让我们不要担心其它的,这是要照看我们了。”余老头对余何氏这点很是满意,在外面无论懂不懂,男人处理事情时绝不插嘴,也不似一般妇人眼见狭隘。

    “当家的,我和老大家的去趟锦罗坊。”

    “好。”

    余何氏和刘花一人背着一个包袱走进锦罗坊,小伙计刘天就迎了过来,“大婶子,您可算来了,您再不来,我们掌柜的都要上门去了,哈哈哈。”
1...7891011...2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