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敌众我寡,胜败也是兵家常事。
白杆军与浙兵,硕托年轻的时候都在辽北见过,当年可是给大清天兵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这是他认为蛮明朝廷里两支最为善战的兵马,是役或许便是蛮明将南方的浙兵调来参战了。
考虑到江南到辽东走更为便捷海路,蛮明南方兵马或许也有他不曾见过的奇装异服,这就说地通了,硕托觉得就是这样。
蛮明朝廷从江南调来五万浙兵?
给皇上的奏折里就这么写好了!
反正硕托也想不出更合理的解释了……
镇定下来的硕托决定还是先率部返回复州,他的家眷和家当都在那边。
即便要北撤,也要悉数带走才行,女人和银子都不能留给那些该死的狗蛮子。
“噗……”
在二龙山战场,最后一个巴牙喇嘴里含着箭尾的羽毛,已经被一箭射穿脑袋,大口吐着鲜血,双眼圆瞪,不可思议地栽倒在地上,仿佛还不甘心失败,更不想就此认输。
一名刚刚与其交手过的武士走到尸体旁边,低头定睛瞧了瞧,然后手持武士刀,在其棉甲上蹭了蹭鲜红的刀身,反手收刀入鞘。
“我们赢了!”
“板载~!”
随着几声带头的庆祝,漫山遍野的倭军官兵开始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声……
若是不经历一番苦战,他们也不会有如此的感受。
尽管是以多打少,负隅顽抗的清军还是给他们造成了不下五千人的伤亡。
经过战后清点,倭军当场战死八百三十五人,其余多为不同程度的伤员。
其中,案子山战场击毙清军三百九十八人,二龙山战场斩获两千六百零一人。
追击路上获得五十七个战果,另行俘获六十六人,只有九个是八旗兵,其余皆为奴才兵。
是役,倭军总供击毙清军三千零五十六人,相当于聚歼了两个甲喇或十个牛录的人马。
见到一堆堆的八旗兵尸体被装卸到了旅顺城外,展示给守军观瞧。
意识到援兵已经被聚歼的守军知道突围无望,为了保命,于当天傍晚便开城投降了。
旅顺城里已经没有八旗兵了,所以奴才兵们总算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了。
他们只是混饭吃的,哪边获得胜利,就愿意倒向哪边。
统领他们的续顺公沈志祥不知道是死是活,也就无需请示了。
奴才兵都不知道他们认为所向披靡的八旗兵怎么就死了这么多人。
死了这么多人,决计是被狗蛮子……
哦,不,应该是大明王师给重创了,甚至全歼了。
早知道王师这么厉害,他们就不投降了,或者说投降投的太早了。
都怪该死的“续顺公”,现在应该称呼其“伪续顺公”——狗鞑子沈志祥!
在此之前,倭军的“征虏将军”阿部重次拒绝了城内守军的有条件投降的要求。
旅顺南城已经被郑芝豹的舰队给轰了个稀巴烂,完全受不住了。
南城一旦被攻陷,北城也就朝不保夕了。
所以阿部重次完全有理由和底气拒绝守军提出的无理要求。
迫不得已,士气低落≈ap;斗志全无的两个牛录的奴才们只能缴械投降。
他们希望被大明王师重新重用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而是全被装船运往山东。
倭军因此而兑换到了四万多两银子,这让倭军上下非常高兴,这笔银子得来完全不费吹灰之力,而是役获得的战果可以享受“毙一伤三”的待遇。
就是每杀掉一个清兵,明廷便按照杀死一个狗鞑子,便会伤到三个狗鞑子进行折算,伤到三个也会折算成击杀一人。
擒杀一个狗鞑子能换到一百两银子,倭军因此可以获得双倍的报酬,也就是二百两银子。
三千多人便能兑换到六十万多两银子,倭军官兵战殁的抚恤金也会悉数兑现。
对大名们来说,这钱赚的是真够便捷的,而且他们运气极佳,初战告捷。
除了战殁以及重伤的武士,其他没有大碍的武士们自然是异常的欣慰。
参战的每个武士都能领取一笔参战费,战斗在一线有所斩获的武士更是可以得到二十两至上百两银子不等的报酬。
足轻们得到一些铜钱就心满意足了,他们还忙着在战场上“抢收马肉”,以免被苍蝇同行们给先行瓜分了。
三天攻克旅顺,聚歼来援的硕托所部人马,其中包括近两千八旗兵,这绝对算得上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了。
而且战绩彪炳,因为里面还有三百多个巴牙喇,除了镶红旗护军牛录章京哈尔古积以及数个亲兵得以虎口脱险之外,绝大部分巴牙喇死在了二龙山脚下……
(iishu)是,,,,!
第573章:奖赏到位
【】(iishu),
根据被俘八旗兵和奴才兵的辨认,以及从尸体上搜出的印信核对,倭军一举击毙梅勒章京噶尔呼机、牛录章京辉兰,相当于打死一个总兵和一个参将,战果颇丰。
续顺公沈志祥所部有一名梅勒章京、两名牛录章京在冲阵时被倭军当场毙杀,所幸尸体还算完整,不然都无法加以辨认。
对照明国朝廷最新发布的悬赏令,倭军是役是发了大财。
一只奴才兵价值一百两银子,一只八旗兵价格翻倍,巴牙喇的价格最贵,高达五百两银子。其中的差价,在核实战果的身份之后,便会给予补齐。
牛录章京从五千两起步,加上副缀的一堆称号,最高可达两万两。梅勒章京按照等级,从五万两到十万两,甲喇章京位于二者之间。
被击毙的噶尔呼机就价值六万两银子,伪“续顺公”沈志祥没抓着,不然倭军能多得十五万两银子。
硕托这样的“贝子”因为是皇太鸡的关系户,起价就高达三十五万两,等于三千五百个奴才兵的身价。
再往上就是旗主≈ap;贝勒级别的重要人物了,擒杀一个就能落袋六十万两银子之巨,这还只是起步价,最高可达一百万两。
只有皇太鸡的价格最高,二百万两顶天,如果谁有本事抓到皇太鸡的妻妾,某太子可以再加上五十万两,凑个整数!
参战的大名借着酒劲,纷纷表示自己来晚了,早知道明国的钱这么好赚,他们甚至愿意倾巢出动……
在本土一群人出生入死,就能赚到那么点钱,完全就不够用,像这样众人不再互相厮杀,合伙到辽东赚钱不是很好么?
清军再能打,也不会是他们倭军的对手,原因很简单,清国就那么百十来万人,而倭国有上千万人,是清国的十倍有余。
按照出兵比例折算的话,清军能出动十万人,倭军就能出动一百万人,能把这些冒犯明国的所谓“东虏”杀得尸横遍野,就跟是役如出一辙。
倭国虽然也是农耕国,在国体上与明国相似,但由于本土战争持续时间极长,虽然德川幕府最后一統天下了,各地仍旧保持了大名的半割据状态,所以动员能力是极强的。
只要明国可以提供足够的粮食和白银,并且征求德川大将军的许可,倭国完全可以出兵四五十万人登陆辽东参战。
为什么这么认为?
因为在本土不打仗的情况下,所有大名仍旧要给麾下的武士和足轻发薪水……
赚钱的也就是岛津、结成、福岛、加藤、池田等这样实力超群的大名,像谱代这样跟德川家族关系一般的大名其实都赚不到多少钱,更别说那些之前是敌对关系的外样大名了。
上杉、伊达、酒井等军打仗那么卖力,甚至不计伤亡,拼死抵抗,就是因为封地要么太小,要么贫瘠,根本无利可图,与其慢慢被饿死,还不如拼死一搏来的痛快。
出力最大的上杉家伤亡过半,但相对应的获利也最大,阿部重次在多方面核实情况之后,结合账目赏金,决定拨发给上杉定胜四万五千六百余两白银,这还不算抚恤金那部分。
得益于是第四军的主力,还是在一线率先抵挡了清军主力的突击,上杉家便获得了超过总额百分之五的赏银。
阿部重次这样的分配是比较公允的,若是因为上杉家是外样大名的身份,而刻意对其剥削的话,势必会影响到第四军和第五军的士气。
这两个军等于全军战斗力的四成,外样大名若与“征虏将军”貌合神离的话,那接下来就不用打了,可以直接坐船回家了……
赚钱少的大名也不用不高兴,赚钱多的大名都是所部伤亡较大的,已经不会参加接下来的一线战斗了,顶多作为预备队来使用。
阿部重次决定将那些没有吃到肉的大名推到一线去,这样大家就机会均等了,要是还不愿意卖力,那就没再也机会赚钱了。
在从本土到辽东的途中,阿部重次仔细阅读了明国皇太子提供的《对鞑战术》,并对里面所写的内容深以为然。
明国皇太子认为,倭军只是对局部地区的清军形成了兵力优势,故而在其主力南下之前,进兵必须迅速,此为其一。
其二,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尽可能多的战果。战果越多,赚得银子自然就越多。
其三,鉴于自身特点,以及战区的地形。“歼灭战”只是其中一个选项,还可以利用舰队在多地进行“登陆战”,在山区实施“伏击战”。
这三种类型的战术都非常适合眼下的倭军,阿部重次便将最擅长的“围城打援”与“伏击战”、“歼灭战”结合起来,便获得了“二龙山战役”的大胜。
是役能够成功,一定程度上也是拜对方主帅硕托所赐,要不是他决定救援旅顺,倭军根本取得不了如此辉煌的战果。
刚开始只是护军与护军哨兵被围,只是由于硕托舍不得放弃精锐的“巴牙喇部队”,这才导致主力也被倭军包围。
等醒悟过来之后为时已晚,倭军援兵已经从四面八方赶到战场,由于倭军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使清军主力最终被聚歼在二龙山脚下。
可以说,硕托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并且葬送了近三千清军官兵,还没有实现给旅顺解围的初衷。
但也多亏了他,倭军才能取得开门红,赢得了一场大胜,获得了成箱子的白银,也让没赚到多少的钱大名们纷纷向“征虏将军”请战。
事不宜迟,阿部重次也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便命令第三军和第五军半数人马连夜登船,向北进发。
旅顺到复州的海上距离只有二百五十里,顺风的话,不到两昼夜时间,大军便可兵临城下。
最重的是,复州距离海边仅有三十里,若是战事不利,倭军完全可以撤退到海边,依靠舰队的强大火力。
由于复州距离沈阳有四百五十里之遥,即便硕托派人向皇太鸡求救,阿部重次也认为清军主力不会迅速南下,倭军至少有三到四天时间。
若是在两天之内可以攻克复州,那么倭军便可全身而退了,完全能够大摇大摆地从海上安然南撤了。
至于距离旅顺不远的金州,阿部重次认为只要清军将领不傻,就应该放弃那里,率残部向北撤退。
连较远的复州都处于己方的威胁下,位于海边的金州,守军兵力又很少,怎么可能守得住?
不出意外的话,倭军抵达时,将会兵不血刃地得到一座空城。
若是守军没有撤退,那就更好了……
受创严重的第四军驻扎旅顺,负责照顾伤员,以及将百姓、牲畜在内战利品全部装船,运往山东。
这次倭军不会给清军留下一个喘气的,只要能喘气,不论人畜,都可以套现,在利益的驱动下,倭军会将旅顺周边地区都给扫荡干净。
不让他们参加后续的战斗,这些战利品就当作是对该部的补偿好了,这样他们就不好意思再抱怨什么了。
旅顺城被搜索完毕之后,便可让伤兵和留守部队进驻了,明国皇太子已经派船运来了大量名为“舒爽”的特效药。
按照每人一小盒发放,每小盒装有二两药膏,涂抹在清理过的伤口处,即便在炎热的天气下也可以加速伤口愈合。
发放给个人的都可以保存,外伤都能得到随军医师的統一救治,医师都得到了大盒装的“舒爽”,一大盒净重一斤,明军战船一次运来一千盒。
还有特供给高级将领或大名使用的特效药,仅有二十瓶,据说有起死回生之功效。只不过数量极为有限,全部交给阿部重次来分配,不到万不得已不得轻动。
某太子除了负责供给倭军大米和火药之外,还提供了酒精、棉签、纱布、绷带、口罩、护目镜、麻醉剂、特效药、手术器械等救护用品。
主要担心让倭军因伤死亡太多的话,往后人家就不太愿意来帮忙了,这些都不要钱,全部免费提供。
陆军医院还派出了一支编有五十人的医护小分队,对倭军伤员和医师提供专业指导,还可以参与外科手术。
在看过大明医师们无比上佳的手术展示之后,不禁让倭国同行们为之侧目,在惊叹之余,纷纷上前请教,只要学会了部分技术,回到本土也能救死扶伤,顺便赚钱……
“还请特使代鄙人多谢殿下!这是鄙人所写的亲笔信!”
阿部重次得到了独一无二的特效药,听说是明国皇太子仿自仙界的“仙药”,重伤之人用两瓶便可转危为安,用五瓶便可几近康复,药效真是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请将军阁下放心,您的好意,咱家一定带给殿下!”
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受某太子的委托,全权负责押运本批次的物资,而且还要来战场亲自视察一番,好回去禀报。
“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还望特使笑纳!”
阿部重次拿出了一个小盒子,里面装有一百两黄金,折合一千两白银,算是感谢对方的好意。
“将军阁下,您真是太客气了!”
高时明嘴上不好意思,但手里可没拒绝,手下之后,自然满心欢喜,虽然回去之后还得报账,但自己还能拿到大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