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可自己就是吃这碗饭的,谁也不敢公然拒绝。即使汗流浃背,山路难行,也得咬紧牙关,手持各型兵刃,吃力地往上爬。
从山顶俯瞰,山脚下就像是涌来了一群蚂蚁,密密麻麻,呈扇形,正向山顶不断地蔓延开来。
适才由于开火过于频繁,眼下倭军的佛郎机正在炮位里冷却,虎蹲炮与百子铳的射程又不太远,故而决定放进了再收拾敌兵。
从战壕里冒出了一排排的锥形小尖,那些都是足轻头戴的“阵笠”,没有武士们的命令,所有足轻都不会轻易射击目标。
众人就躲在沿山脊修建的壕沟里,没有人交头接耳,神情更是无比严肃,全部静静地看着山下的动静。
一线足轻使用的所有铁炮的弹药都已经装填完毕,就放在身边候命,只要点燃火绳便可以将子弹射出。
每个战斗小组还分到了三枚手榴弹,根据上峰要求,在敌兵进入十步之内,才可以点着之后丢出去。
和弓尺寸太过巨大,不变站立施射,武士们便采取了放倒式的侧射姿势,若是觉得别扭,还可以使用明国太子送来的弩箭。
尽管清军的炮火异常凶猛,像是在蓄意报复之前倭军给他们造成的伤亡,但对倭军的威胁其实很小。
全部倭军官兵都躲在壕沟里,一些地方还特意挖设了防炮洞,除非炮弹直接落进战壕里,否则根本就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清军的炮击看似声势浩大,威力震天,其实斩获是微乎其微的,他们也根本不清楚堑壕战的特点和作用。
倭军官兵都是首次接触这种极为特殊的战法,只能从实战中摸索和学习,不过对于能够大幅度减少所部伤亡的方法,大名们和带队的将领都是非常支持的。
沿着山脊挖一条沟,然后让人都躲在里面,等敌人爬上来再开火,这个办法貌似在本土混战的时候有鲜有人用过。
究竟是好是坏,一战之后便可得出结论了!
“快!立刻便要登上山顶了!都不准偷懒!”
骁骑校像赶羊一样驱赶着手下的奴才兵,大热的天还爬山玩,要不是智顺王有令,他们也不愿意这么做。
见到敌兵已经接近三四十步的距离了,倭军炮手在将领的指挥下,偷偷地将虎蹲炮与百子铳搬了出来。
“轰轰轰轰……”
山顶突然炮声大作,伴随着两三尺长的狰狞焰火,无数碎小的铁珠从炮口飞速喷出,射向猝不及防的天助兵。
“啊……”
由于距离太近,近百名还在低头登山的清兵根本来不及躲闪就中弹惨叫,进而被炮弹巨大的动能撂倒在地。
他们知道山顶便是好些个狗蛮子,可没想到这些狗蛮子非但不主动投降大清天兵,反而还敢放炮偷袭他们。
“啪啪啪……”
紧跟着便传来了爆豆式的响声,开炮声便是全军可以随意开火的信号,足轻开始用铁炮招呼下面的猎物。
尤其是挤在一块的清兵是重点照顾的目标,因为人多就容易得手,许多铁炮足轻不约而同地往人堆里射击。
对铁炮足轻们来说,堑壕战还有一个最明显的优点,那就是比阵战节省体力,尤其端枪瞄准非常省事,只要把铁炮放在面前的土堆上就行了。
这种射击方式无需手臂托扶,所以稳定性很高,等同于在城头的垛口里射击,而且由于没有墙头阻隔,射击角度几乎没有死角,看哪个目标容易得手,便可以打哪个。
为了保证一线的火力,铁炮足轻都是一人四枪,一千五百余个战斗小组都是如此,瞬间爆发力可想而知。
天助军发动正面强攻的位置大约有五百个倭军战斗小组,也就是说,这部分登山的清兵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要在近距离挨两千枚子弹,箭矢另算……
这可都是在二三十步的近距离,双方都能看到对方的五官相貌,即便火绳枪只是一种低档次的滑膛枪,可射击精度还是会直线攀升。
两边都是两千多的兵力,可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却是截然不同的。
山顶的倭军完全占据地形优势,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而仰攻的清军则吃尽了苦头,弓箭不便瞄准,起身张弓便会有中弹的危险。
手里的鸟铳即使装填好了弹药,能够把铳弹打出去,也是胡乱施射,战果还不如弓箭多。
凭借之前历次征战得来的心理优势和嚣张气焰,天助军还是强势推进到了距离倭军阵地十余步的位置。
但这就是他们的强弩之末,再也无法前进了,因为倭军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油桶!
油桶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每个桶里都装了五百枚铁珠!
无需先行点燃,只要滚下去,然后由武士开弓放火箭便可以引爆了。
这种装了铁珠的油桶一旦爆炸,可以将周边一丈之内的敌兵悉数炸翻在地。
威力几乎等同于五十枚手榴弹捆在一起,而且可以借助地形,自行滚动,无需手抛。
“轰~!”
“啊……”
油桶爆炸之后便是对面传来的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惨叫。
有的天助兵被直接点着,浑身着火,完全被飞速蔓延的烈焰所吞噬。
有的则被爆炸蹦出的铁珠打穿了骨头乃至内脏,躺倒在地不断的哀嚎。
(iishu)是,,,,!
第590章:二度受挫
【】(iishu),
“征虏将军”阿部重次给位于一线分发了五百桶“特制石油”,并且要求为了避免被炮火所引爆,得到石油的战斗小组必须事先挖坑,将油桶掩埋起来。
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能将油桶从地洞里挖出,否则五百桶石油足够让两三千,乃至更多的倭军足轻直接上天的了。
所有石油都是从陕茜延长油田远道运来,一桶油重达一百八十市斤,搬运上山是非常耗费体力的事情,通常都是要四名足轻一起用力才能抬到山顶的阵地上。
但用起来却是无比的便捷,只需要将油桶放在壕沟前,再踹上一脚作为原始动力,这些圆滚滚的家伙就可以滚下山了。
武士再用蘸了石油的布头包裹在箭头上,点着之后,拉开弓弦,瞄准油桶,一松手,只需要眨几下眼的工夫,油桶便会化为一团巨大的火球了。
对天助兵们来说,这玩意简直比红衣大炮还要可怕,一炸一大片,只要滚到附近,躲都躲不开,因为里面是有大量可以溅射的铁珠的。
拿着盾牌都扛不住铁珠的贯穿,即使身披一层棉甲,也是防不胜防,一刹那便会连人带盾都会被钻出多个窟窿眼。
莫说是在身上钻几个窟窿眼,就算是只有一个,那都是无比痛楚的事情。
打穿就是贯穿伤害,打不穿的话,那就意味着铁珠留在体内了……
一桶油滚到恰到好处的地方爆炸,可以让十余个清兵瞬间变成丧失战斗力的残废。
从开采到运输,加上铁珠的费用,一桶“特殊石油”的成本大概为六两银子。
不用直接打死,只要一桶油能打废一个狗鞑子,对某太子来说就是大赚特赚了。
仅在本年度,帝国石油便向陕茜巡抚左懋第订购了二十万桶石油,总价达到一百万两银子。
运抵旅顺一千桶石油仅仅是总量的一小部分,第二批“大礼包”早已装船完毕,这会儿已经在路上了。
成桶的石油可是防御利器,即便被清军缴获也没有多大的用处,最多用来点灯照亮而已。
但只要哪怕有五百桶被用到了正地方,所形成的杀伤力就是相当巨大的。
某太子已经预见到了清军将在入秋之际,甚至是在夏末入关的可能。
所以会不遗余力的的支持在辽东半岛地区作战的倭军。
倭军的战果越多,对辫子的伤害也就越大。
辫子在夏季损失的兵马越多,在秋季入关时的兵力就越少。
这是显而易见,且相辅相成的事情。
某太子连及其昂贵的特效药都已经大量无偿提供给倭军了,就不差这点石油了。
只要倭军能够实实在在地辽东半岛牵制住清军近半主力,不论是粮食、弹药还是石油、特效药,包括成箱子的银子,某太子都可以不遗余力地遣船队运过去。
在三十年战争的初期,红衣主教黎塞留用的便是这招。
法国只出钱,不出兵。
让瑞典军队作为先锋,进而在法军作壁上观的前提下,牵制住了大量的帝国部队。
等双方杀到人困马乏,养精蓄锐许久的法军再闪亮登场。
给予已成颓废之势的敌军以致命一击,然后顺便将胜利果实装进自己的口袋里。
某太子这里没有法军那么多精锐部队,在勇卫营主力随驾南下之后,京城剩下的都是一群乌合之众,难堪大任。
精锐的白杆军还在南方作战,所以只能让比北方明军战斗力强得多的倭军先在前面顶一阵子再说,别的不说,起码人家在心理上不怵辫子。
狭路相逢勇者胜!
面对一群辫子兵,某太子并不认为倭军上下会因为对方的特殊发型而感到恐惧……
所计划的整个夏季攻势其实就是由倭军一方来完成的,关宁一带的部队完全指望不上,驻防锦州的祖大寿所部顶多也就能在城外数十里放放风而已。
这还是在对面收兵撤退到义州的前提下,否则还得被辫子围得无法出城,“反击”这种事根本就是水中望月。
算上弹药、粮食、药品、武器以及战果兑换的银子在内,夏季攻势的总预算大概在三百万两左右。
户部暂时没有这笔预留资金的话,某太子可以从东宫账户上拿出来先行垫付,总之不能让倭军对银子的事情有所不满。
双方明年春天开始还会继续合作,而且是长期合作,某太子希望与对方签署一项为期十年的出兵合作协议。
第一年算是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实力,并适应这种合作模式。
对某太子来说,这就绝对不能让倭军死太多。
初次合作便使对方意识到这项生意有可能赔本的话,那就不会乐意继续合作下去了。
能给清军造成极大杀伤的武器,除了容易仿制的迫击炮和火箭弹之外,某太子都可以考虑提供。
石油虽然是一次性的武器,但只要使用得当,便可以达到战术目的。
是役天助兵们便率先尝到了这种“苦果”,完全被炸得懵圈了。
即便没有让火炮开火,倭军用油桶也能达到炮火连天的凛然效果。
靠近山顶的位置发生了接二连三的剧烈爆炸,每次爆炸都意味着有数个,乃至十余个清兵被炸死炸伤。
看着圆滚滚的油桶被狗蛮子一个接一个的往下滚,见到爆炸威力的天助兵眼神从不解,已经变成了万分惊恐。
有的胆小的家伙见到油桶,甚至扭头就跑。
他们想要近战取胜,狗蛮子偏偏不给他们这种机会。
没等爬上山顶,先挨了一顿炮击,然后是鸟铳,最后是这玩意。
这哪是人能扛得住的啊?
即便是刀枪不入的八旗老爷们前来攻山,他们再厉害,还能扛得住爆炸与火烧?
狗蛮子实在是太卑鄙了,除了打洞,就是用如此荫险毒辣的办法来龟缩。
负责督战的骁骑校们在破口大骂之余,一时半会也想不出甚子应对之策。
有的骁骑校也不需要想,因为连人带甲都已经被烧熟了……
水火无情,人有情?
抱歉!
那得分时候!
眼下这种情况,自己保命都来不及,哪还顾得上旁人啊?
有了数十个油桶爆炸的先例之后,哪怕油桶还没爆炸,天助兵见到从山上滚下来的东西,也是掉头就跑,再也不敢死打硬拼了。
对他们来说,龟缩的狗蛮子并不可怕,但是滚过来的这玩意是极其的可怕!
就这么没法子继续硬抗了,不用多长时间,大伙都得死在山上不可。
而且还都是被烤熟的,扔到山下,直接就能被飞禽走兽给吃光!
看着附近已经被烧成了炭黑色,已经冒着青烟的倒霉蛋。
众人在兢惧之余,勉强吞下口水,内里早已无心恋战了。
那油桶可是在一个接一个的往下扔,仿佛没有扔光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留下来就是个死,连傻子都知道。
“蛮子凶猛!”
“风紧扯呼!”
有人高呼一声,剩下的人便本能地掉头开溜。
不过还要跟油桶比奔跑的速度,跑得慢的话,是死是活就很难说了……
两千多前来攻山的天助兵只坚持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便被守军强行击退。
他们不是没有努力过,只是在这地方坚持越长时间,伤亡就越大,实在是难以承受。
若是一意孤行,继续仰攻的话,只怕即使登上山顶,他们这点人也要损失殆尽了。
能够承受两成伤亡已经是骁骑校们的心理极限了,算是对得起智顺王的栽培之恩了。
被迫在山上留下了五百多伤员和尸体,伤员都是腿脚不利索,无法快速撤离战场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