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殿下,臣恳请再设一处羁押场所,都察院实在难以收押众多嫌犯!”

    要整理颇多的殿试成绩与考生档案,吴甡与堵胤锡却还不算是最为忙碌的人,因为左都御史钟炌已经焦头烂额了。

    由于军饷贪墨案的缘故,都察院早就人满为患了,刑部和大理寺的情况都差不多,而殿试刚刚又诞生了一批嫌犯。

    吏部、国子监、翰林院的蛀虫加上送银子的考生,总计两百余人,又得收押进去,这还没算官员的家眷。

    “臣复议钟大人所言,眼下嫌犯及涉案家眷数量太多,已然超出了三法司所能羁押的规模,还望殿下圣裁。”

    如果有幸进入三法司的监狱去光顾一番,就会发现里面不像是牢狱,更像是人头攒动的集市,嫌犯及其家眷已经多得都要冒出牢笼了,再这么下去,就要实施露天关押了。

    开始是一家关在一个或几个牢房里,后来发现犯人实在太多,这么关押很不科学,就变成了男女分开关押。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某蛀虫发现咬出自己的某蛀虫也跟自己关在一起,趁狱卒不备,两家蛀虫便在牢房里开始大规模火并……

    犯人以文官居多,动手解决问题的还是少数,多数都在伸着脖子对骂,内容更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连前朝的祖宗都被问候到了。

    “嗯……那便将部分嫌犯迁移到附近的勋贵府邸来羁押!”

    幺鸡本想让厂卫来分担部分压力,不过转念一想,这两个部门也还会往里填人,牢房也是不够用,便只能利用一些免费的场所了,反正那些地方闲着也是闲着。

    城里有钱的商贾,除了“御用蜣螂”之外,都要被捞出来挨个放血,余下有钱的也不多了,拍卖勋贵府邸的计划估计要暂时搁浅了,等于是砸在自己手里了。

    既然豪宅都变成滞销货了,也就不用急着套现了,就算都卖不出也不要紧,以后可以用来打赏有功之臣,分出去二三十套,估计也就差不多清空大部分存货了。

    余下的府邸可以开发成高级酒店和夜店,专门用来给不差钱的达官贵人们消费,貌似这个项目也是很有市场潜力的,运营得当的话,一年赚个十万两应该不成问题。

    像左懋第这样的封疆大吏,回京述职的话,住客栈就有些过于寒酸了,住酒店就刚好合适,尤其是要设立一家专门用来接待朝廷大员的酒店。

    让他们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服务,才能更好的为某太子干活嘛,等到体力恢复过来,还可以去旁边的夜店享受一番,或者干脆某些服务就设在酒店里好了。

    所有费用都可以在礼部报销,如果不是自己花钱,应该没有几个人会拒绝这种享受,等到享受过五星级的服务之后,哪怕自己花钱,不少人也会争先恐后要买单的。

    跟牛肉拉面是一个道理,先免费让你们吃几碗,等到你们吃上瘾了,就在不经意之间成为拉面馆的忠实顾客了,只要得到相关消息,便会主动上门。

    那些嫌犯极其家眷,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过不了多久就都会被送去山栋挖矿,说不定身为从一品大员的洪承畴还能给某太子免费当一次押运官呢。

    如果京营被剿灭的差不多了,派兵押运好歹也算是个借口。

    不管三七二十几,先把刘泽清弄死再说,免得他变成第二个刘良佐。

    但愿可以用漕运的肥缺把他钓上钩,不然还得另想办法……




第199章 浏览报纸
    “宣!”

    等处理得差不多了,幺鸡也就回宫了,抽空写点合订本,就该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可身边的大臣们都在找理由赖着不走,摆明了是要舔着老脸在宫里蹭御膳。

    有内侍前来禀报乐安公主与驸马巩永固求见,幺鸡用脚后跟一想就知道报纸应该“啪啪”的差不多了,这么多天过去了,用来编写、排版、印刷的时间足够了。

    果不其然,巩永固双臂端着一摞报纸进来,因为数量并不多,目测也就十份左右,所以路途虽长,倒是不太累,而且路程较远也是相对而言。

    正常的文臣武将前来觐见,都须在午门或者宫城东南侧的东华门侯着,而这对夫妻身为皇亲国戚,就不用等在那么远的位置了,只需在东宫外面站着,等太监招呼一声就行了。

    “臣……”

    “驸马、公主无须多礼,赐座!”

    在等晚膳的工夫,吃货大臣们闲来无事,都在打量驸马爷手里的那摞东西为何物,对于报纸这新奇玩意,他们完全没有接触过。

    “殿下,公主与臣遵照殿下的指示及谕令,召集数名文士,经过多日筹备,已然初步成型,现印刷出少量拟定版,敬请殿下阅览,若有不足之处,臣便立刻修缮一番,以供出版贩售。”

    对于京师日报,乐安公主与巩永固可是投入了十二分的热忱,因为事关每年上千两银子的收益,不能不上心。

    经过多次沟通,太子也透露了一个尚且不为人知的绝密消息,那便是今后朝廷将不再拨款供养宗室。

    不光是各地的藩王还是外嫁的公主,有门路的用门路,没没路的找门路,总之不论级别高低,各家都将自力更生。

    此举将给户部每年节省数百万两银子,对于当下捉襟见肘的岁入与无比庞大的开销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了。

    巩永固家境并不算太富裕,好在乐安公主出阁之时,皇室送了好些嫁妆,不大手大脚的话,也能衣食无忧。

    乐安公主与漂亮亲妈和皇嫂张嫣是闺蜜,即使手头缺钱,进宫要些就行了,不过这还是不如自己赚钱踏实,而且无须看别人脸色。

    “甚善!诸位爱卿正好也可浏览一番,此乃报纸,本宫将邸报加以改良,便可成为朝廷喉舌,起到广而告之,推行政令之工具!”

    某太子一摆手,杨进朝心领神会,先是给小主人呈上一份,然后便给在座的每位大臣各发了一份。

    不论从纸张尺寸还是版面布置来说,京师日报都与后世的报纸的模样相差不大了。

    唯一别扭的地方就是排版,因为是竖版,所以幺鸡看起来很是费劲,但大臣们却看得津津有味。

    这报纸对他们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古往今来,从来没有容纳海量信息的刊物可供官员百姓阅读。

    头版就一则信息皇帝仙游,太子监国!

    陈述的东西就是朝会第一天当众宣读的圣旨内容,让天下人知道是大概怎么回事,不要道听途说,捕风捉影,须以朝廷发布的信息为准,字数并不会比街头传单高多少。

    对于甩锅爹已经变成植物人的事情,没必要继续隐瞒,因为大臣们已经知道了,很快便会传遍大江南北,还是公开宣布驾鹤仙游更容易掌握舆论方面的主动权。

    这样一来,流寇也会知晓,但只要“大粽子”在京城也安插了眼线,必然早已探听到了相关内容,早就会派快马将消息送往湖广谷城老巢。

    但南下剿寇的军事行动只有洪承畴与孙传庭知晓,只要他俩不说漏嘴,旁人是绝对无法知道的,除非张献忠与罗汝才等人决定提前发动复叛。

    京城的官员和百姓大部分已经知道太子监国的事情了,但也只是焦躁了那么几天,很快便恢复原状了,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作死的继续作死……

    二版的标题是彻底平定京营叛乱,这是临时加进去了,本来这个位置要宣布免除北方地区的全部赋税并取消三饷的太子谕令。

    但是京营叛乱性质太过恶劣,影响极为严重,外城百姓惨遭荼毒,即便已经拍死了那群渣渣,可还是搞得人心惶惶,必须用公告的形式加以证实,方可安定珉心。

    所有坏事都要丢给这群该死的渣渣,鉴于他们作恶多端,这次必须背锅背到底才行,对于那些被叛兵杀戮劫掠的无辜百姓的家眷,不论报纸上说什么,他们都会相信的。

    尤其是要把三大营的六只副将均已经被擒杀,刘良佐在逃的消息公知于众,一来可以要买人心,二来也能给洪承畴率部南下追寻余孽找个很好的托词。

    三版是关于免除全国三饷与北方赋税的圣旨内容。

    各地珉变层出不穷的直接原因就是天灾与,天灾自然就是小冰河末期的旱灾,则要归功于甩锅爹的三饷和明末愈发严重的土地兼并。

    由于连年旱灾,陕茜多地已经数年未有降水,庄稼颗粒无收,农户无法缴税不说,还食不果腹,但如果适时地免除受灾地区的赋税,并及时发放救济,还是可以避免珉变的。

    然而西北欠饷是矛盾的导火索,制造这个导火索的就是运筹帷幄的袁都督,朝廷将大部分军饷都送到了辽东,必然导致一些地区出现欠饷问题。

    裁撤驿站与西北欠饷加之农户受灾,这三个主因所导致的大量失业人员,特别是上万经过军事训练的官军士兵,最终纠集到一起,便直接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叛乱。

    欠饷士卒无银可领,失地农户无地可种,失业驿卒无计可施,与之对应的则是地方官吏在巧立名目,私自盘剥,从中渔利,更加引发了不满与愤怒。

    这始作俑者便是甩锅爹,听了某人的进言,便用西墙去补东墙,结果东墙还没补上,家里一下子就有了两面漏风的墙,开始腹背受风。

    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地风起云涌的珉变浪嘲,流寇非但屡剿不净,而且越剿越多,搅得朝廷上下寝食难安,户部太仓已然告罄。

    甩锅爹不得不征收三饷来维持剿寇大军与辽东军饷,然后加剧珉变,解决办法本身就是问题所在,这便是最典型的恶性循环。

    再不停止征收三饷,大怼朝还得重蹈覆辙,被黔驴技穷的甩锅爹活活地折腾废了。

    作为皇二代,穷鬼的钱,某太子是看不上的,谁有钱,就伸手向谁要。

    所以,四版就要让大家看看自己怎么玩太子严惩国之蛀虫!

    既然蛀虫们可以巧立名目,中饱私囊,那某太子也完全可以照搬过来。

    譬如……爱卿昨晚都吃了什么呀

    敢回答自己就吃了炒黄豆的那位,现在已经被厂卫抄得一贫如洗了!

    大怼朝的官员,不查的话,好像都是清官,一查的话,都特么是大清的官!

    面对如此窘迫的财政状况,某太子就想起一首名歌当你没钱你会想起谁

    敢公然欺君抄家!

    敢抗旨不尊抄家!

    敢忤逆太子抄家!

    敢阳奉阴违抄家!

    迄今为止,凡是被抄家的蛀虫,家财没有低于五千两的,非常对得起他们之前的努力成果。

    像陈之遴这样的翰林,都能年入千两银子,其他人就更不用多说了,趁殿试舞弊案的机会,正好可以血洗翰林院与国子监。

    某太子正在暗地盘算,这批抓进去近千人,都照如此身价的话,一次便可为户部充值五百万两银子,一定可以让推崇量入为出理念的李侍问大喜过望。

    不那么乐观的话,至少也能有个一两百万两银子,等到将其积攒的古玩字画与珠宝首饰都变卖掉,总额翻倍应当不成问题。

    达不到五百万两怎么办那就接着抓虫呗!

    京城抓完了就在畿辅地区抓,去天金与保定抓也可以,必须达到某太子心里预期。

    接下来便是朝廷官员任免的消息,有人倒霉被抓,枭首抄家,自然有人要官复原职或者高升补缺了。

    要将本次内阁成员与六部尚书侍郎的名单公布出去,再者便是要将成立医部,将本衙门救死扶伤的职责广而告之,还要顺势为正在筹建中的医院招聘医师。

    医师需要提交个人户籍资料,由吏部与锦衣卫进行核对,再经过面试、笔试、临床考核,才能被聘用,继而上岗出诊,如果某一项出现问题,就要接受重新审核才行。

    刚被任命为医部右侍郎的胡世安就被给陈之遴给供出来了,虽然他已经履新,但银子可是早就收下了,某太子便让崇祯七年殿试状元刘理顺过去补缺。

    被咬出来的翰林院掌院刘正宗,十有九九要被问斩了,由支持太子新政的汪伟顶替,希望他能好好整饬一番乌烟瘴气的翰林院。

    吴甡作为次辅,名义上也是由朝会推选出来的,这是大怼朝的惯例,幺鸡也没有刻意打破,反正真要是较真的话,那咱们就玩投票,保证玩到某些人泪奔为止。

    内阁就俩人也不要紧,空缺的名额可以暂时搁置,谁也说不出什么来,如果要充数的话,随时能填进去一堆,不管谁进去,都会很自觉地站在某太子这边。

    给百官涨工资的事情就不必刊登出来了,毕竟外城刚刚被洗劫了一顿,很多百姓都还没有落脚点,这时候公布出去,容易刺激到大家脆弱的神经。

    幺鸡觉得先前拟定的三成商税有些偏高,便降为两成,这样商贾可以承受,朝廷也会有所收益。

    他们承受不了也没关系,可以下到地府去找阎王搬兵,觉得能够承受,那就乖乖交银子好了。

    如果有继续做两本账的家伙,凡是举报者,一旦核实情况,均可得到被举报者一成家产,看你们敢不敢继续铤而走险。

    用举报奖励这招,就能让大部分商贾直接认栽服软,只要管家或者账房先生反水,他们数代人才积攒下来的家产瞬间便会灰飞烟灭了。

    在这么大的诱惑勾引下,很多人会选择主动跑过来抱“纯金的大鸡腿”的,举报一次,就能享福一辈子,银子、宅子、妹子,这三大件都一步到位,谁不动心啊

    莫说是管家,只要家里被冷落的小妾或者某些子女偷出账本,交给厂卫,那就可以实现咸鱼翻身的梦想了。

    只要冒险一次,就能落袋上万两银子,这买卖绝对划得来,横竖都是一本万利,哪怕雇人也要干啊。

    看到六版这内容,估计商贾们的心都要凉透了,某太子不动手则已,只要动手,必定要一击致命,使敌人生不如死,不得不跪地求饶。

    真想一点税都不上也有办法,那就去做“御用蜣螂”,这个行当完全免税,只要你能忍得住熏天臭味就行。

    七版是号召百姓们使劲吃蝗虫,这玩意营养丰富,油炸之后,口感上佳,朝廷大员尝过都说好,山栋巡抚颜继祖用仙界法宝亲自在外朝捕捉!

    以后大家就无须对这种虫子心存障碍与疑惑了,可以大快朵颐地奉旨吃虫了,吃不了不要紧,官方还负责收购,一斤可以兑换到五个铜钱,兑换数量不限。

    为了增强公信度,上面还特意写明了专门的收购地点,在东西南北的四处正向城门外都有设立,明码标价,支付现款,由顺天府的官吏当场称重,童叟无欺。

    十万两银子能收购两千万斤蝗虫,估计百姓们为了发家致富,一定会非常踊跃的去抓蝗虫,真抓来这么多的话,估计整个畿辅地区的蝗虫都要死绝了。

    大员们都自动忽略掉这个版面,因为一想到吃蝗虫,就想到前些天那无比骇人的场面,碗里是黑乎乎,密密麻麻的一大堆恶心玩意,便顿感没什么食欲了。
1...8283848586...4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