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伪古代农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贪吃蚕

    时才,她已想到理由。

    嫩白尚带哭红印记的小脸上露出几丝惧怕,紧抓李大山的袖子,“家里有蛇,好大一条,浑身都黑,三角头,还扁,两眼跟盏油灯似的,眼珠还是红色的,血红血红,吓死我了。”

    花椒随意描述着,脸上一片惊恐的扭曲,带着哭意,“它还冲我吐舌头,好吓人。”

    花大娘在旁,见花椒这般恐惧,又是一番心疼,从李大山怀里接了过去,“乖娃,不怕不怕,婆婆在。可有被咬”

    村里人听花椒的描述,纷纷说是扁头蛇。天热了,肯定是从山里跑出来的。

    “没有,没被咬着。”花椒吸了下鼻,觉得自己重活一生,颇有戏精的气质。

    “我当时吓得,随手拿了大扫把猛打,它掉头就跑了。钻进那些刺靡中,我害怕它再出来,拿大扫把一顿打,想着能不能打死。后来,我还从厨房拿了小盆热水浇。”

    这样,就能给那些残败的刺靡,和地上的水迹找个理由。

    “我也不知那蛇死没,又怕又累,就在堂屋门口坐着。牛杏过来敲门时,我才坐下没多久。”

    所以,你所谓的面色青白唇色桑白那都是因为被吓着了。

    这个借口如何

    花椒心底为自己点了个大赞,后抬眼扫向牛寡妇娘俩。

    村人听是这个缘由,倒不住点头,合情合理,更有几个大胆的男人,找了根棍上前翻找。小心的同时,心底一阵唏嘘。

    幸好之前自己没上前(上前时够小心!

    没翻到尸体,不过大家都觉得,那蛇定早跑了。

    想想也是,蛇游起来多快,别说小娃子,就是大人都打不到,不过是可惜了这些刺靡,白遭罪。

    “看来那扁头蛇是跑了。”

    “不过家里还得仔细找下,弄些雄黄酒洒洒。”

    “对对,得去山脚割点艾草回家烧了熏熏。哎哟,一会吃完早食就去割,家里得弄下。”

    “没错,我家也得弄下,旮旯里整下,万一再有蛇,咬了娃子可就惨。”

    “……”

    一时间,众人的心思都转到驱蛇上,意动着想赶紧回去。

    自也没人再提花家贼人的事。

    牛杏没想到,一番闹得到的结果竟然是这样,她却成了不怀好意。要紧牙根,牛杏不甘心且愤恨。

    “我,我是看到墙角有手脚印才敲门找进来的。”

    总归她是存心不良,专程来看笑话,既然如此,那你们没道理就这么脱开。

    讨论热烈的众人一顿,本欲离开的脚步也停下,看看牛杏,看看花家人,看看那摊刺靡,再相互看看,难道

    村民们:……原谅他们的好奇心,真的很想知道是不是有贼。

    局势顿变。

    牛杏弯起嘴角,看向花椒,眼中溢满嘲讽。

    “你,你们,你们都在我家,家里干啥呢”

    软柔的声音,带着刚醒的迷蒙,以及满满的疑惑,如水波般漾开,惊醒一众。

    那不是花寡妇么

    青丝挽在脑后,上着青色窄袖短伤,下配一条同色绣缠枝长裙,秀气清丽。

    果然是好颜色,难怪李大山看上眼!一众人心下暗叹。

    花大娘见着自家闺女,放下花椒,急迎上去,上下打量,“椒椒娘,你没事吧”

    花椒娘表示很尴尬,尤其院里还有那么多村人,手下忙地阻止避开,“娘,你做啥呢我自然没事,出啥事了吗”

    “你,你就在屋里睡着”

    “我不在屋里睡着,去哪睡娘,你说的啥话!”花椒娘满脸红云。

     




第四十三章 蚀把米
    最终,似乎以一场家庭闹剧告终。

    过来看热闹的邻里劝慰几句,便三两离开,毕竟人家里老娘教训闺女,他们外人杵那总是不好的。

    没多久,闹腾腾的小院里又恢复安静,只剩下花家人和李大山父子三。

    被花大娘当众一顿抽的花椒娘正背对门坐在堂屋抹泪。

    “好了,把眼泪擦擦,去根儿那吃早食,闹腾一清早,肚里空荡荡,饿得难受。”花大娘这话是对花椒娘说的。

    花椒娘抹泪的动作一顿,不搭理花大娘,后继续哭。

    她主要是臊的,当那么多人面,她都一孩子娘了被这般不留情地打骂,往后还咋出门而且,都让李大山父子瞅见了,他们会咋想她,会不会也看不上她了

    越想,花椒娘越哭得无法自持。

    那点心思,自然瞒不过花大娘。

    “要觉得臊,丢人,那就改正,往后自个儿立起来。”花大娘冷哼着道,“别成天里不干事,尽

    想些有的没的。”

    说完,也不搭理,尽职走了。只是临出门,又对李大山道,“大山,我闺女就这模样,你仔细考虑清楚,不成就退,没事,婶儿不会骂你。省得成亲后,她再去祸害你们。”

    这话,说的可是扎心了。

    果然,花椒娘哭得更厉害了。

    “婆婆。”花椒忍不住开口,到底是自己现在的亲娘,况且,也没有那么差,她觉得尚有挽救的可能。

    这段时日来,她娘可是改变了许多。

    花大娘看着花椒,叹了口气,后抱起花椒,招呼上花舅他们,离开。李大山则自主留下,安慰未过门的妻子。

    花果花珠也跟在后头,他们是在花大娘坐地上抱着花椒哭时跑过来,因此没看到全程。

    “椒椒,出啥事了”花舅家里,大人拿早食时,花果凑上前,悄声问道。

    花椒瞄一眼花舅母端上来的饼子,压下声,“一会说。”

    牛家,堂屋里气氛凝结,老两口下了脸子,一语不发。

    牛寡妇娘俩也不敢多言,神色复杂,难堪愤恼疑惑皆有。尤其是牛寡妇,不能与人明言,还得受着众人神色言语的嘲讽谴责。

    她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带着牛杏踏出花家门口的,只是知道,今天一出,她面子里子都被花椒扒了干净,扔地上踩得稀巴烂。

    “牛大婶,我花椒今儿就在这明说,往后你和你闺女休要再踏入我花家门。你这种阴险狠毒的妇人,我们来往不起!你不用辨,也用不着编,那些搪塞人的借口我听着都恶心。人在做天在看,事实不会被你几句话就模糊过去。”

    脑中回荡着花椒当着众人面撂下的话,心下百般滋味。

    “嫂子,真没想到啊!”

    方氏突然的一句话,打破了屋里僵硬的沉静,也将牛寡妇从自己心思里惊醒。

    瞟一眼幸灾乐祸的方氏,牛寡妇面色不变,加快了吃饼的动作。

    “要不说嫂子厉害呢,弟妹当真服气。只是,弟妹还是要多说句,既然要做,就得做全,不然让人随便就翻”

    “闭嘴!”上首的牛老头猛一拍桌子,吓得几人一个哆嗦,“吃都堵不了你嘴”

    “我”被骂的方氏很不服,但对上牛老头似吃人目光,诺诺低下头,不再多言。

    不过,仅一息,方氏又高兴了。

    这回牛寡妇可有得受了。

    花舅家,花果拉着花椒要她说清早的事。李家兄弟站旁边,旁听。

    “牛杏跑家里喊进贼招来村人。”

    “她竟然那么坏小小年纪真恶毒,难怪长那么丑!”花果气恨,后道,“然后呢”

    “然后然后你就过来看到了。”

    “哦,然后”花果一愣,后急道,“椒椒,好好说清楚,你知道我问的啥。他们怎么说,你又是怎么说的快说我听听。”

    花椒:她很累,而且最讨厌复述了,好吗

    “姐姐,你快说,我也想知道。”花珠这次也站她哥身边。

    &



第四十四章 摆摊(一)
    六月二十二,夏至,青佛寺法会,历年来在这都是个大节日。

    而今天,对花家来说,也是与众不同的一天。嗯,第一次去摆摊贩卖。

    刚过寅时,花舅家的灯火就亮了起来,有人语声。没一会,便听得有人敲门,是李大山父子三。

    “先套牛,装车。”草草吃过两个饼子,李大山提议道,“椒椒还没过来”

    “嗯,娃子觉多。”花大娘接过话,“不过是得起了,我去喊椒椒。”

    说着,往外走去。刚打开院门,花椒正站在门口,背着个篓子。

    “婆婆。”

    “椒椒来了怎么还背着个篓子”花大娘忙接过篓子,朝里看,“咋又是花”

    “嗯,我,”花椒转了下舌头,“昨儿忘拿过来的。”

    事实,这些是她刚从山上弄回来的,且还带着些微刚凝的露水。

    院里,李大山父子三正赶牛出去,将拆卸下来的后车板再装上去,做成牛车。比不上带车厢的马车,只是一块大木板,四周竖起木板拦着。

    但在村里,却是相当豪华的了。

    一共有两辆牛车,都是李大山前两天刚买回来的。买来,就直接安置在花舅家。

    自然,花家人都不肯要,但李大山说,他们父子三没人能伺候好牛,就算以后花椒娘嫁过去,也弄不好。索性就花家养着,要用时再取便是。

    实在不行,那就是他李大山给的聘礼。

    拒绝不了,最后就落家在花家。

    编织的篮筐大小已叠好,花篮也都侍弄好,只需搬上车即可,只是花椒又拿来了些鲜花。

    “椒椒,这些要再找个篮插么”花舅母瞅着篓子的花,问道。

    “不用。”花椒就着饼子吃粥,说话声呼噜噜的,“就有三朵莲,我记得之前编过海碗样的篮,衬上油纸,装起来。”

    那三朵莲,是花椒在福地的湖泊里刚摘上来的,纯白,淡黄,粉紫。

    尖尖细嫩的莲瓣层层叠叠环绕,外瓣绽放,内瓣且还掩面含羞,半露欲遮,淡淡清香似月华,随风而动。

    纯白透明,在昏暗的灯下,闪着润玉之色;淡黄娇嫩,那黄色,黄得就似山间薄雾,一吹即散;粉紫诱人,似娇羞少女,展露羞涩笑颜。

    花舅母很快将三个海碗篮装好水,花椒小心的将其三朵莲置于其中,小巧圆圆的莲叶覆于水上,一碗极美的碗莲就此呈现。

    引得众人一番赞叹。

    “姐姐,这也拿去卖么真好看,我都舍不得了!”花珠揉揉未醒的眼。

    “你喜欢,咱以后捞来养在水缸里,岂不比这更美”花椒也觉得好看,不过,是更多的是被它们浑身闪着的金光所引。

    花椒看到的多是银子。

    “舅母,这三碗莲另装,小心些,千万别压着。”

    “放心,那些鲜花干花插篮都仔细放着呢,决不能压着碰着。”花舅母笑道。

    转过身,又嘀咕了句,“都是银子,能不小心么”

    李大山父子三装车,后花椒娘也一道帮忙,很快便将那些制品装好。这时,花果兄妹也都用完了早食,各自揣上几块饼子,准备妥当。

    两辆牛车,满满当当的。确切地说,等人都坐上去后。

    那些大多都是用绳子系着,挂在黑牛背两侧,车板上,放着插了花的篮。而那三碗莲,自然跟着花椒,好生安置。

    “我赶前面这头,凉哥儿,椒椒小珠子与我一道,婶子与润哥儿跟后头,果子就坐婶子那辆。”李大山提议。

    两个小女娃子跟着他,润哥儿年岁大些也稳重,自然能帮着些花大娘。

    至于说花根夫妻,一个腿还没恢复,一个拖着身子,这次就不去



第四十五章 摆摊(二)
    花椒觉得她应该问下李大山,“叔,这青佛寺除了山下能摆摊,山上能摆吗”

    “山上不行,不过半山腰处,有供香客游人休息的地方,因此那一块地方也能摆摊。不过,那只能摆吃食,小玩意,且地方不大,仅限四五个摊。”李大山回道。

    “哦。”花椒点点头,觉得自家应该赶不上那四五个名额,“叔,你再快些,不然咱该找不着位子了。”

    若能将那个准备搬走的摊位占住,那也顶好。

    花椒知道,前面没有其他的牛驴车,也没有挑担的,若是加紧把时间,应该能赶上。

    然,她却忽略了原本就在那的摊贩们。

    有人要搬离,那自然是赶紧着去占位。

    因此,只是高兴到一刹那,最后,等他们赶去,位子还是没得到。

    最后,花椒他们顺着左侧已摆好的摊位,往后摆,而花大娘则去了右侧。

    牛车没有停去对面的空地,直接占位上,人下来,车板上装的花未动。把牛背上挂了一路的解下,按样式分类摆在前面,如此便可。

    很方便,也一目了然。

    旁边几个摊贩见花椒他们摆出来的编织品,便松了口气,不与他们卖一样的就好。
1...1112131415...1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