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冷艳女上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我爱鹏鹏君
回到青山后,钱三运拨通了孙幼怡的电话,说了叶菲菲的悲惨经历以及她急需要钱治疗患白血病儿子的事,不过,他隐去了叶菲菲现在的职业,希望孙幼怡的同事策划一期节目,关注患白血病的儿童。当然,要确保叶菲菲儿子的出镜时间。
孙幼怡很同情叶菲菲,联系经验丰富的同事去省立医院采访,关注患白血病儿童的治疗及生活情况。
孙幼怡的同事以“江州白血病城中村:病魔吞噬不了生的希望”为题,报道了省立儿童医院周边城中村白血病儿童家庭的治病及生活现状。
这期节目中,叶菲菲和她的儿子多次出镜,节目很煽情,描述叶菲菲租住的城中村是多么的破旧,她的儿子是多么渴望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幼儿园,她和儿子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叶菲菲美丽但忧郁的面容,她儿子聪明可爱的模样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多好心人自发去医院,给叶菲菲送钱送物,当然,不可否认,也有少数男人是想一睹叶菲菲的芳容。不到一周时间,叶菲菲就接受捐款超过二十万元。
此外,钱三运还和叶莺莺说了此事,同情心泛滥
第603章
“周县长和你闹不和”钱三运并不感到惊讶,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胡若曦说:“是的,我们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不同,甚至完全相左,政见不同倒也正常,但是,在一些重大事项上,周海洋不和我沟通,就擅自做主,这简直就是没有将我这个县委书记放在眼里!三运,青山县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进度在全市排名靠后,这与青山县的地理位置、资源环境、交通条件有关,短时间内想变后进为先进难度很大。周海洋新官上任想出政绩,不顾县情,最近接连与外地的铅蓄电池厂、造纸厂、化工厂签订了意向投资协议,准备将这些高污染企业引进青山县。这些事情我一直蒙在鼓里,周海洋从来没有和我沟通过。就在刚才,我得知周海洋以县长办公会的名义研究通过了招商优惠政策,决定给予这些高污染企业土地、信贷及税收返还优惠。”
钱三运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一点没错。青山县虽然还很贫困,但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及农业资源丰富,今后我们的主攻方向应该是旅游业和特色农业,工业这块应重点发展污染少、能耗低、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诸如铅蓄电池厂、造纸厂、化工厂之类的高污染行业应该限制引进。说实话,在一些发达地区,这些高污染行业已被政府逐渐淘汰。然而,有些人还将其当作香饽饽,不仅将其引进来,还给予土地、信贷及税收优惠,美其名曰承接产业转移,实际上是祸害我们青山县的子孙后代。”
胡若曦说:“的确如此,刚才我打电话给周海洋,他竟然反驳我,说不引进这些企业,招商引资工作怎能实现弯道超车财政收入怎能实现稳定增长我阐明观点后,他竟然说,这也不引进,那也不引进,那引进什么企业他还说招商引资工作是县政府份内工作,言外之意就是说我手伸得太长了。真是岂有此理!政府不在党委的领导下工作吗”
钱三运说:“我认为宁愿不要税收,招商引资工作宁愿全市垫底,也不能将这些高污染企业引进来。为了蝇头小利,破坏了青山县的自然环境,将会遗害无穷。说得好,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周海洋在县政府那边搞独立王国,违反了有关规定。县委常委会议事规则明确规定: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全县方向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事项和重要发展规划,对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作出决策。引进这么多的高污染企业,不经过县委常委会,而是经过县长办公会研究通过,是不符合规定的。我认为,应该在县委常委会上集体研究,不能由周海洋在县政府那边肆意妄为。”
胡若曦说:“可是,三运,这事有些棘手,目前县委常委当中,坚定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并不多。说实话,如果将此事项交由县委常委会表决,谁输谁赢还是个未知数呢。县委常委会是集体研究决定重大事项,我虽然是县委书记,但投票时也只有一票,和其他常委没有什么区别。”
钱三运说:“那怎么办就放任周海洋将这些高污染企业引进来”
&nbs
第604章
官场上,抓住对方的把柄,对其进行控制的事例屡见不鲜。钱三运以前对胡业山就是这么干的。但是,他并不喜欢这种做法,觉得这是小人作风,最好的打击对手手段是用阳谋,而不是用阴谋。然而,在某些时候,对付某些人,就不得不使用这种见不得光的手段。
“三运,我对城市建设的理念、风格与王连全、周海洋也存在较大差异。王连全书记主政青山时,一直强调大县城的概念,认为县城不仅面积要大、人口要多,而且高楼多、马路宽,建筑要有大气派、大手笔。周海洋则强调要实施县城更新,设法将县城从破烂中解放出来。而解放的唯一途径,就是大面积拆旧建新。三运,对于青山县城建设,你的想法是”
钱三运知道,胡若曦应该对青山县城市建设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之所以问他,一方面是想听听他的想法,借以拓宽她的思路,另一方面,也是想考考他。县委办主任其实就是县委书记的大秘书,是参谋和助手,可以说,县委办主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县委书记水平的高低。
如果和胡若曦不存在特殊关系,钱三运对于她的突然发问一定有些紧张,不能不回答,不能答得没有水平,还要考虑到领导的意图。然而,正是由于两人关系特殊,钱三运才能有一说一,不用隐瞒什么,也不用看着她的眼色行事。
“胡书记,那我就随便说几句,算是抛砖引玉了。第一,王连全的县城东扩的出发点是想再造一个新城,但是,由于新城区配套设施不完善,激励措施不多,到目前为止,城东新区人气还不旺,说不好听点,就是鬼城。目前,偌大的新区除了几个新建的小区和县人民医院城东分院外,基本上就没有啥了。菜市场、学校、超市都没有,小区的房子也基本卖不掉,房地产开发商也亏得很惨。我还听说,新城区建设已经有好几年了,但老百姓的回迁房到现在还没有交房,可见,不顾实际、盲目搞城市建设带来的后遗症有很多。”
钱三运说话的时候,胡若曦始终微笑,并不时点头,鼓励他大胆说。
“胡书记,城东新区建设是停下来还是在现有起点上加快建设我前段时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城东新区是王连全任青山县委书记时大力倡导的,新区沦为一个烂摊子,老百姓即使骂娘也是骂王连全,但如果搞得好,人们首先想到的也是王连全。一般的继任者,都不会循着上任的思路接着干,而是创造属于自己的政绩。这也就一点不奇怪,有很多地方前任发展城东新区,继任者发展城西新区,下一个继任者又大力发展城北新区,下下一任极有可能将发展方向放在城南。”
胡若曦插话道:“三运,你的意思,是不是我应该放弃发展城东新区,而是将发展方向集中在县城的其他地区,比如城南或城北”
钱三运说:“我认为王连全发展城东新区的理念是对的,只是有点超前了,脱离了青山县的实际。青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政府财力有限,发展新城区在征地拆迁、城市市政配套上需要投入一大笔钱。王连全举全县之力发展城东新区,使青山县负债累累,导致回迁房都没有钱建成,后遗症很多。青山县城地理位置特殊,城北是山区,发展城北新区显然不可能,而城南是大面积水面,也不适宜发展,城西倒可以发展,但大部分都是良田,国家现在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很严格,只有城东低洼地、荒土坡较多,适合搞开发。如果青山县城搞扩建
第605章
胡若曦说:“上次我和周海洋讨论城市建设时,他力主拆旧建新,我当场表示不赞同。青山县城有很多历史悠久的老房子,有的还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虽然有的已经很破旧,但如果将其拆掉,腾出地方建高楼大厦,就是对文化底蕴的破坏。再说了,这需要一大笔资金,钱从哪里来如果走市场化的路子,有社会资本愿意来我们这个地方我看难。”
钱三运说:“胡书记,据我了解,周海洋是土生土长的青山本地人,老家就在老城区,他的兄弟姐妹以及七大姑八大姨的,大部分都住在老城区。我感觉,他力主改造老城区,是有自己的私心的。”
胡若曦一愣,问道:“消息可靠”
钱三运说:“应该可靠。”
这个消息不仅李银桥以前说过,刘传坤也说过,所以,可信度应该是很高的。有些领导在做决策时,表面上看无懈可击,其实,是暗藏私心的。这也不能完全怪领导,领导也是人,有自己的小算盘也很正常。
胡若曦点头道:“这样吧,三运,你准备一下,我计划明天上午调研老城区城市建设,你通知常务副县长孟青和宣传部长夏巧云参加,县人大、县政协也要各派一位领导参加,县直单位这一块,城管局、文化局、财政局、住建局主要负责人参加。另外,要安排县新闻媒体记者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离开胡若曦办公室后,将通知县直单位负责人的任务交给了王春妮。县人大、政协是他亲自通知的。县人大、县政协领导都是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得罪不得,这些人说你好话不一定能够奏效,但说你坏话还是很管用的。
常务副县长孟青和宣传部长夏巧云那边,钱三运决定亲自去一趟,一来通知胡若曦安排的调研事项,二来也是与他们拉近关系,他们都是县委常委,权力不小。
孟青一脸为难地说:“钱主任,周县长明天去江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让我一道参加,胡书记又要我陪同调研城建工作,我是分身乏术啊。”
钱三运一愣,按理说,县长如果外出招商,应该事先和县委书记沟通,去哪些县领导,大致行程安排,胡若曦应该知情。但很显然,胡若曦并不知道周海洋外出招商,要不然工作安排上就不会有冲突。这也从侧面说明,周海洋和胡若曦的矛盾越来越深。
钱三运意识到,胡若曦和周海洋之间的斗争已经拉开了序幕。作为县委办主任,他很难独善其身。不管从哪方面考虑,他都很有必要在这场斗争中保全胡若曦。唇寒齿亡,胡若曦如果地位不保,他有可能像刘传坤的经历一样,被贬坐冷板凳,这样的大起大落是他无法面对的。
作为一位副职,孟青的确有些为难。时间冲突,如果不能让领导改变行程安排,那他只能陪同一位领导。如果按照职务高低选择,他应该陪同胡若曦调研城建工作;如果按照工作安排的时间先后顺序选择,他应该陪同周海洋外出招商。
钱三运试探着问:“周县长那边能不能改变行程比如,后天去”
孟青说:“听周县长说,已经和江州那边的企业联系过了,定的时间就是明天,现在改变行程,对方会说我们缺乏诚信,这会影响后期的签约。”
钱三运说:“好吧,那我等下向胡书记汇报,听她有什么指示。”
孟青说:“这样吧,我现在就来给胡书记打电话解释一下。”
 
第606章
钱三运说:“听说省电视台对实习生的要求挺高的,必须通过面试才有实习的机会。我不知道你女儿的情况,如果她很优秀,是完全有可能进省台实习的。”
夏巧云说:“我女儿很优秀的,不仅长相甜美,而且多才多艺,在大学时就多次主持过校文艺晚会。听钱主任的意思,是不是省台有熟人”
“是有几个熟人,我可以为你女儿引荐下,不过,我也不敢打包票一定能行,主要还是看你女儿面试时的表现。”
夏巧云试探着问:“不知钱主任认识省台的哪位”
钱三运认识不少省台的人,江曼雁已经从电台主持人成功转型为电视台主持人,现在主持一档情感类节目。孙幼怡是省台记者。还有赵一佳。
钱三运如果想帮夏巧云女儿的忙,就找赵一佳。毕竟,他救过她的爷爷,如果他开口,她没有理由拒绝的。再说了,这本不是什么大忙。
钱三运模棱两可地说:“我认识好几位省台的。要不,我稍后联系一下,一有消息,马上向你汇报”
“好,好。”夏巧云虽然与钱三运打交道不多,但她知道他不是普通人,年纪轻轻就能升任正科级领导干部,而且办成了很多别人想办却没有办成的事,能耐非凡。
夏巧云边说边从抽屉里拿出几张照片,递给了钱三运,笑着说:“钱主任,这是我女儿陈小千。以她的长相,当主持人应该问题不大吧”
钱三运接过照片,这几张照片有的是在大学校园里拍的,有的是在旅游时拍的,还有一张是在县电视台演播室拍的。从照片看,陈小千的确是个人见人爱的漂亮女孩。当然,能否胜任电视台主持人的工作,相貌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看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控制能力及知识储备。
钱三运笑道:“夏部长,你女儿很漂亮,我相信她有潜力成为一名知名主持人的。”
夏巧云长相一般,而陈小千相貌出众,钱三运有理由怀疑,陈小千是不是她的亲生女儿
钱三运回到办公室后,给赵一佳发了一条短信,介绍了陈小千的情况,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赵一佳很快就回复了短信,说当实习生没问题,但是,如果想成为关键岗位的实习生,还要看陈小千的综合表现。
赵一佳还说,她明天下午有时间,可以让陈小千来省台找她,她安排面试事宜。
钱三运当即打电话向夏巧云汇报了此事,说陈小千如果想去省台实习,明天下去去省台找《快乐大赢家》的主持人赵一佳。实习没有任何问题,但若想成为关键岗位的实习生,得看个人综合能力了。
夏巧云很高兴,也很惊讶,钱三运竟然认识赵一佳。这个赵一佳,不仅在江中省,甚至在全国,都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她主持的《快乐大赢家》语言风趣幽默,粉丝无数。夏巧云和女儿陈小千都是《快乐大赢家》的忠实观众。
钱三运知道,人情这东西,用一次就少一次,能不用尽量不用。这次为了夏巧云的女儿能够去省台实习,他动用了赵一佳的关系。之所以如此,就是想将夏巧云拉拢到胡若曦的派系中去。
夏巧云还有更进一步的想法,那就是女儿能去省台实习后,能不能通过她优秀的表现及钱三运的关系网,将她留在省台工作。对于任何一个怀着主持人梦想的女孩来说,能去省台工作,是一件无比荣幸的事。
第二天上午,胡若曦一行步行调研青山县城市建设工作。
&n
第607章
胡若曦放出狠话,城管局长心惊胆战地说:“胡书记,我保证在十天之内将河岸上的垃圾清理干净。”
胡若曦转身对老大爷说:“老大爷,以后发现有偷倒垃圾的车辆,记下牌照,打电话给我,如果查证属实,我来兑现举报奖励。”
胡若曦在正式担任县委书记后,曾通过县新闻媒体公布了县领导及县直单位、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的手机号码,公布的手机号码,大都是领导常用的私人号码。从此以后,领导干部的联系方式不再是“注意保密的内部资料”,而成为公开信息。县里还制定了一份名为《青山县领导干部接受群众电话投诉、求助、咨询办理情况考核办法》文件,以加强对领导干部接电话的考核力度。胡若曦带头承诺,保证开机,并且认真处理每一个来电、来信。
此举一经推出,有人欢迎,有人质疑,认为这是在作秀,有的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领导打电话,发现手机能打得通,问题反映渠道很畅通,答复也很全面及时,便一致认为这是便民利民的好举措。
整个上午的调研,胡若曦一行都是步行的,没有坐一分一秒的车,初夏时节,温度并不低,胡若曦头戴草帽,身上的白衬衫被汗水浸得有些潮湿了。
护城河贯穿青山县城的老城区,胡若曦心中有了初步构想:青山县老城区改造可以做做护城河的文章,即以护城河为主线,将县城星罗棋布且又相当分散的寺院、庙宇、塔楼、名人故居等等古建筑串接起来。这样一来,原本松散的县城布局马上就紧凑了,貌似死寂的建筑物就让流动的水给带活了。关于护城河改造,沿河两岸不宜搞高档商铺、建设商业步行街,应该建立沿河景观带,两边以绿化带、水上观光走廊为主体,严格控制岸上建筑的密度、样式、用途、层次,水面则修建或重建一些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桥、亭、榭,这样既能体现青山县城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给市民一个休憩观光的场所。
下午,胡若曦一行去青山一中调研。青山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始建于清朝末年。光绪二十八年,一位青山籍的举人为发展家乡教育,和邑内士绅在青山一中老教学楼东侧建造校舍,称“青山中学堂”,这就是青山一中的前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