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吧学霸大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秒速九光年
其中tvs甚至还给哈雷和宝马做代工,baja则代工奥地利大厂ktm,足见他们的实力其实是很强大的。
说起印度这个国家,华夏网友总是带着戏谑的神情,讲述那片神奇土地上发生的种种神奇事情。
什么航母爆缸,潜水艇在码头里放导弹玩,把自己给炸飞了等等。
但平心而论,他们在交通工具领域其实是有一席之地的,除了之外,印度还有一个塔塔集团。
路虎这个越野车中的豪华品牌的汽车,其实早就被英国人卖给印度塔塔了,是标准的印度货。
总而言之,群狼战术在东南亚的突然发力,迅速惊爆了整个行业。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不小心,把西门子给截胡了
“工程船已经设计完成了”罗佳微微一怔。
“嗯,已经全部设计完成了。”安然说。
“计算机模拟测试通过了吗”
安然蹙眉,“瞧你说的,要是没通过模拟测试,我也不会告诉你啊,和我们预想的一样,各项性能全部达到了预期。”
罗佳长出了一口气,“虽然工程船只是我们的一个小项目,但能够顺利完成,还是挺让人高兴的。”
“欧阳教授后天会过来,到时候把咱们的设计给他看看。”
安然点了点头。
可能是星辰科技搞的大项目实在太多了吧,一条用于安装海上风电机的工程船,并没有让他们俩过于兴奋。
两个人又商量了一些别的事情,便分头各自去忙了。
转眼到了后天,欧阳教授便到了星辰科技,他并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自己的学生孙景涛,以及华夏电网的总工程师宁泽平。
欧阳教授不仅仅学问出众,而且还是学术界有资格在上书房走动的几位大佬之一。
对于这样一位地位超然的大牛人,罗佳当然要亲自欢迎。
好在欧阳教授和宁总工程师都是做学问的,没什么架子,比较容易相处。
罗佳把他们请到自己的办公室里,让行政部端茶倒水,好生伺候着两位大牛。
“知道我们为什么来你这里吗”欧阳教授喝了一口茶,笑着问罗佳。
“超级电容送到电网测试,已经快一个月了,应该是电网那边对我们的电容有什么意见吧。”罗佳说。
宁总工程师连连摆手,“千万别这么说,我们可不敢提意见。”
“实不相瞒,超级电容组建储能中心之后,性能好的把我们都给惊到了,完全没有出现过度自放电的问题,平均每二十四个小时的损耗率,不超过百分之六!”
“当初我们觉得,如果自放电损耗率能有百分之二十,就可以接受,结果才百分之六!超乎想象,完全超乎想象!”
电容这个东西,天然就有自放电的缺陷。
毕竟凡事皆有利弊,电容能反复充放电几十万,乃至上百万次,适合长期大规模使用,是锂电池远远无法相比的。
与之相对应的是,能量密度,自放电这些参数,就相对锂电弱了很多。
二十四小时损耗百分之六,已经是星辰科技的最大能力了,再想提高的话,除非传说中的石墨烯能够大量投入使用。
而从目前的技术来看,石墨烯那个东西好是好,但价格堪比黄金,性价比差的一塌糊涂。
所以说科研难,比科研更难的是技术应用,实验室里的先进技术多了去了,但并不是所有技术,都能够真正投入大规模使用,创造社会价值。
罗佳笑着说,“如此看来,我们走高密度碳性材料这条路,算是走对了,价格不高,电网还能满意。”
“也不知道,电网核算之后的储能成本怎么样超级电容到底有没有大规模使用的价值”
宁泽平高兴的说,“成本这个东西,在不同场景下使用,得到的最终结果也是不同的。”
“但是根据我们的估算,应该在平均每千瓦时三分钱左右。”
罗佳点了点头,储存一度电的成本大约是三分钱,虽然不能算低,但至少比把多余的电力直接废弃强多了。
欧阳教授叹了一口气,感慨道:“我今年都七十岁了,两条腿迈进棺材板儿的人,没想到竟然还有机会看到电动化大面积普及的一天,这都要感谢你们星辰科技的艰苦工作啊。”
罗佳急忙谦虚,“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您这样的大好人,肯定能长命百岁。”
“既然二位今天来了,我这里还有个东西,想给你们看一看。”
说完,罗佳让行政部把工程船的模型抬了进来,用3d打印机连夜做的,这样向欧阳教授展示起来的时候,会更加直观。
看到这条足有三米多长的巨大模型之后,两位老人家全都站了起来,围着模型研究半天,然后惊讶的异口同声道:“自升平台船”
罗佳嗯了一声,“是的,这是我们设计的自升降式平台安装船,专门用来安装海上风电机的。”
“您二位看,这是打桩机械,这是自升降安装机械,它们之间是协同关系,一边在海底打桩,一边进行海下平台的组合。”
“船尾这台是大型机械臂,用来固定风机的...”
罗佳向两位专家解释,他觉得目前用来安装海上风电机的自升平台船效率太低了,所以集中硬件部门的力量,重新设计了这种一体化安装船,效率能比过去提高不少。
两位老人家均是露出难以相信的神色,沉默良久之后,他们重新坐了下来,宁泽平狐疑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们缺这个东西”
罗佳笑着说道:“这应该不算什么秘密吧”
“国内现在只有华电有条安装船,龙源和振华重工的那两条,到现在还没有下水呢。”
“而且华电那条船,第一次出任务,在给东海大桥做维修的时候,就出了问题,说明我们的安装船在设计合理性方面,恐怕存在不小的麻烦。”
“当然了,这都是我的推测,毕竟我也没上华电那条船看过,但我的推测都是基于合理性的前提。”
“同样是平台升降安装船,德国莱茵集团设计,在韩国大宇生产的sea
bleeze安装船,3年0故障,而我们第一次出任务就趴窝,单单用运气不好,恐怕是没办法解释的。”
罗佳和安然都是一个毛病,一说到专业问题,就会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语速快,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门子的愤怒,日耳曼人的恐怖技术
西门子公司的驻华首席贸易代表勃朗特先生,今年已经五十一岁了,他在华夏呆了近十年,是一名地道的华夏通。
勃朗特能讲流利的汉语,喜欢用手机支付,最爱吃京城的炸酱面和卤煮火烧。
每当他狂吃猪大肠和肺片的时候,旁人总是诧异的惊呼,原来老外也是吃动物内脏的,而勃朗特会哈哈大笑,告诉别人老外不吃内脏,那绝对是以讹传讹。
反正勃朗特身为外国人,在华夏的生活简直不要太潇洒。
勃朗特喜欢把华夏和自己的祖国作比较,同样是地球上的勤劳民族,华夏是东亚霸主,而德国是欧洲的心脏。
当年元首用飞机和坦克没能做到的事情,到了新世纪,德国用欧盟和欧元做到了。
所谓希腊经济危机,欧猪五国,追究其根本原因,其实是生产力的差距。
大家都取消了关税,都用了欧元,强大的德国产品毫无限制的横行欧洲大陆,所经之处,片甲无存。
所以说全球化这种事情,最有利于那些生产力发达的国家。
没有欧元之前,希腊人还能生产质量不错的机床呢,但是当边境被打开,做工精密的德国机床大批涌入的时候,希腊的民族工业瞬间就被摧毁了。
现在的希腊,已经从当初还有点工业能力的国家,变成了纯粹以港口和旅游为生的失败国家,再也没有了全球竞争力。
新世纪的欧洲,是属于德国的欧洲,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经济都在衰落,只有德国,借助欧元和欧盟的便利,从此一骑绝尘。
狡猾的英国人看出了德国的野心,他们选择退出欧盟,但是更多国家,却已经被深度绑定在这架日耳曼战车上,上车容易,下车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德国的日子过的很舒服,越来越毕竟他们统治全欧的目标,直到最近,华夏开始蠢蠢欲动,让勃朗特和那群心怀大日耳曼梦想的德国精英们,感到如临大敌。
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华夏企业在全球攻城掠地,展开一场又一场摧枯拉朽的攻势。
在噩梦般横空出世的星辰科技带领下,华夏企业拿下了手机霸权,显示器霸权,星辰光学不仅冲击了霓虹巨头索尼,尼康,佳能,也令德国两大光学霸主,徕卡和蔡司如坐针毡。
世界上过去是没有真正意义上无线充电技术的,星辰科技硬生生搞了一个。
现在,他们又一次剑指汽车领域,德国三巨头,奔驰,宝马,大众,不得不拉起整个日耳曼的力量,试图构筑汽车领域的防火墙,挡住星辰科技这个野蛮的敌人。
清晨,勃朗特骑着共享电单车,在京城的街头闲逛,用眼睛去观察,用身体去感受,这个国家所有的变化。
科技正在改变生活,相对于传统而又严谨的德国,华夏正在开始绝地反超,在交通,通讯,互联网,金融这些领域,华夏已经领先德国太多了。
勃朗特感到忧虑,但欧洲的民族主义者和华夏的民族主义者,有着根本的不同,勃朗特恨不能让华夏几天之内就垮掉,然后蚕食华夏的尸体,但是他什么也不说,把一切都藏在心里。
表面上,他依旧是那个爱笑的德国老头,除了偶尔喜欢搞一搞华夏特产的easy
girl之外,没什么不良嗜好,大家都很喜欢他,觉得他是痴迷华夏文化的外国友人。
而华夏的民族主义者就不那么聪明了,网上随处能看到他们的叫嚣,要把广州的黑哥们儿赶出去,这个世界上我最讨厌的就是种族歧视和黑人,如此夸张的言论,令人咋舌。
事实上,非洲人能够来到华夏的,无一不是当地精英。
你在地铁里遇到那个带着耳机,穿着五颜六色的黑哥们儿,搞不好是某个酋长的儿子,在小商品城为了几毛钱讨价还价的哥们儿,说不定就是他们镇子上的富商巨贾。
你觉得他们很low,可非洲经济就那鸟样,这些黑哥们儿已经算他们的精英阶层了。
强国,是一定要有大批狗腿子的。
民族主义者希望华夏有朝一日,能恢复大汉荣光,万邦来朝。
可是万邦来朝,养一大批国外的狗腿子,注定难以避免大量外国人来华。
根据这个世界的历史经验来看,现在这个阶段,才仅仅是开始而已,将来在华夏的老外,肯定会越来越多,这是谁也无法避免的结果。
勃朗特将共享电单车放在写字楼下,停车场里,一台比亚迪新出品的凌云牌电动汽车,引起了他的注意。
走到跟前,勃朗特眯着眼睛观察。
从工艺上来说,这辆车还追不上德国货,但它装备了强大的电池组和电控,以及多达四路的无线充电模块,这些都是远远超过任何一部德国车的。
现在国产电动汽车的产量还很低,连国内市场都无法满足,更别提杀向全球了,所以暂时还没有威胁到德国三大汽车厂的地位。
但它们依旧是德国的劲敌。
“狗娘养的。”
勃朗特用德语小声嘟囔,而后鼻子里冷哼一声,扬长而去。
走进写字楼的时候,刚才他脸上那股阴狠的神情已经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是每个人都很熟悉的微笑。
“瞧,那个弥勒佛一样的德国胖老头来了。”
警卫亲切的和他打招呼,并不知道在几分钟前,这个他们以为是老好人的德国老头,刚刚把华夏骂了个祖宗十八代。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精英吧,无论心里怎么想,外表永远是高大上的模样。
刚走进自己的办公室,秘书汉娜便告诉他一条坏消息。
“华夏电力部门打来电话,通知我们要暂缓签约。”汉娜说。
勃朗特猛地一怔,浑身肥肉剧烈的哆嗦,脸色大变道:“为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决定之前已经谈好了的,那帮华夏人对我们的技术非常仰慕!”
汉娜蹙眉,“据说,因为华
第一百五十八章 华夏速度,星辰科技和电网即将联手
经过几天的紧张评估之后,宁泽平终于给罗佳打来电话。
电话那头,老人家明显情绪非常激动,他用急切的口吻说道:“我们已经请船舶研究所,机械所,海工所的专家们一起研究过了,大家一致认为,你们的工程船,设计大幅度优于莱茵集团的方案。”
“不过专家组的同事们发现,许多关键的承压环节,需要使用昂贵的进口材料,所以你们的工程船造价可不低啊。”
罗佳感到无奈,材料学的确是我国的一个大短板,工程船作为极为特殊的海上施工机械,又是大规模作业,需要从国外采购不少高强度金属件,对整体强度进行加固。
星辰科技的材料学,有剑桥回来的大牛季明坐镇,实力相当不俗,但船用材料这一块,并不是目前急需的,所以还没有被提上日程。
季明为首的材料学团队,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工作,铝塑膜是他的团队搞的,这一次超级电容使用的高密度碳性材料,也是季明团队的杰作。
要补的课实在太多了,慢慢来吧。
罗佳笑着说,“宁老,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您应该明白的,当初设计工程船的时候,我们就没打算省钱,照着一艘船保用四十年为标准去设计的。”
“明白,我当然明白。”宁泽平说,“你们的船牢固到简直过分,属于典型的造价高,使用便宜,这种思路很好。”
“不过还有件事我必须提前知会你一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