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纵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坐看南风吹
没有文化就要吃大亏。但老话说了:吃亏就是福。
不过老子叫李彧,虽然谐音很像,但鲤鱼只能油泼,糖醋和红烧以及清蒸。
不过看在即将到手的金樽奖的面子上,原谅你们了。
不管上影节被如何吐槽,不管它的地位被如何质疑,但无碍李彧即将成为真正的影帝,可以喊得出口的影帝殊荣。
这是对于李天狗的认可。
前提是他别在这条路上被失望的陈困兄弟当场活活打死。
........
整理好衣服的李彧亲了小芈的脸颊,然后不失公允的给予莲花同样的待遇。
对于意欲往上冲的黄博与邓潮两人直接来了个“丑拒”,然后踏步走上舞台。
真的意气风发。
本来看别人拿奖拿到手软,舞台下几乎没有停歇吐槽上影节的李彧觉得自己实在有点苛刻。
虽然上影节还年轻,但这届评委眼光还行,需要我们大家包容它成长。
上影节,也还行。
上了台的李彧先是谦虚的从陈鸿以及那位读错自己名字的国外小娘皮手里接过一份荣誉证书与一尊金樽奖。
如果不是这位娘皮年纪有点大,激动的李彧真想亲亲她。
鞠身道谢的李彧被水均逸给招呼道眼前,李彧知道这是要发表获奖感言了,没有丝毫准备的他要即兴发挥。
谁想麦克风被水老师紧紧抓住,丝毫没有松手的意思。
上影节有点穷啊,连个备用的麦克风都没有
 
第一百七十一章 庆祝
原来这对两位就是本届上影节的评委徐静与关进鹏。
徐静就是四旦双冰中的一旦,她因为王硕的关系一直看不上小钢炮,甚至一度称呼为冯裤子。
关进鹏是香江人,算是业内比较出名的业内人士。
一部《蓝宇》让刘火花捧回了金马影帝,他也获得了最佳导演殊荣。
主办方为了扫除去年的尴尬场面,今天开启了数星星的新模式。
为了彰显电影节的国际性,曾暗示国内几位评委适当照顾下国外影片。
仅打算给《天狗》一个评委会大奖,与女性朋友没有性一样,特意标注的一般都是没有的,评委会大奖真的一点都不大,就是个鼓励性的奖项。
初选名单出来后,自然有工作人员通知获奖方,当然话不能说透,一般说:希望您务必参加本届节。
都是各大电影节混出的老油子,肯定是懂这些暗示的,谁想男女影帝,最佳导演的档期都调不开。
即便以前有过获奖嘉宾没法参加的情况,这本届就有点严重了,八樽金爵,即将有大半获奖者来不了。
这届上影节到底颁奖给谁看在家丢人也就算了,可丢人丢到国际上可不行,正好有表现毫不逊色的李天狗这个角色。
如此就有了李彧的意外之喜,李彧也明白这点,拿人手短就替上影节diss下没来的人吧。
反正他跟这些人也不会有什么合作的机会。
........
七点半,颁奖礼终于圆满完成,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的李彧就看见有人正朝这里走来。
而且还不是一伙人,一身淡蓝色长裙的徐静第一个站在李彧的面前。
“李彧,你欠我一个人情。”
李彧回道:“可以,恭候大驾。”
“不会很久,很快就有机会。”
说完话的徐静摇曳着优雅的身姿走远了,然后就换成第二波了。
来人站在李彧面前,道:“你好,我是陈琨。”
“李彧,幸会。”
“下次我一定赢你。”
陈琨自认输了,其实得奖的李彧也不算赢,在这个试图标榜国际性的上影节,他们的出身反而是一种劣势。
“好好好,下次让你赢,我们要去喝两杯,一起”
“........”
陈琨的性格是很内敛的,他无法接受李彧如此丝毫没有见外之意的邀请。
终于还是拒绝了李彧的建议,他也有自己的剧组,《理发师》没有得到金爵奖,但也不至于空手而归,获得了个传媒大奖的鼓励。
这个奖也有个大字,你们懂的。
而且他还透露了个消息,他无意间跟李小婉提了嘴见到狐小芈了。
这就不好玩了,要知道狐小芈撒谎说回家了,然后陈琨就得了个任务-抓小芈会渝都。
李彧对于陈琨的人品还是很认可的,这是一个纯粹的演员,温文尔雅、忧郁都是他的标签,
他性格内敛,但人品没得说,倒也不虞有它。
虽然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没有小芈相陪有些扫兴,不过还好有莲花在,至少可以让李彧挥洒下暴虐。
夜,十二点。
陈琨拒绝了李彧的邀请,但前来恭贺的胡哥却没有推脱,参加了今天的聚会。
老胡帅则帅矣,人品也坚挺,后世也鲜有人讨厌他,但缺点也有,他的脸真的有点长。
今天的他一身白色西服,厚厚的刘海遮掩住了额头,倒也弥补了几分不足。
现在的他还没有后世那么急切的想要在大荧幕上证明自己,他还可以云淡风轻。
被他寄予希望的《第601个电话》即将上映,这是他第一部主演的电影,希望到时候被票房打击的他,看到票房大卖的《情书》不要怨恨蔡一农。
当然要是怨恨就更好了,这也算曲线救国了,李彧欣赏老胡,但不喜蔡一农的行事。
目前的唐人拿的出手的也就一个胡哥了,其他
第一百七十二章 后期制作
第二天清早,李彧醒来的时候身边已经空了,病好的莲花走了,很有可能是被吓走的。
苦笑着摇头的李彧,起身穿戴整齐就欲下楼,猛然间看到床头柜上有几张纸币以及一张纸条。
“艹艹艹,李彧,你特么的混蛋,昨天的服务体验很不好,扣你八百服务费,就给你留二百营养费,以后别联系我了,友谊的小船翻了。”
嘿嘿一笑的李彧摇了摇头,昨夜的他也是被酒迷了心窍了,要不怎么能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
不过战友情岂是如此轻易就能斩断的感情,尤其是一起经历过炮火洗礼知深浅友谊。
.......
中影无愧与业内龙头的位置,电影制作,洗印加工甚至是设备租赁等等业务都有涉猎。
一部电影从立项到上映在中影内部都可以完成。
一整套专业的拍摄设备要好几百万,李彧当然不可能直接采购,走的就是在中影租赁的路子。
中影内部早就流传李彧入了三爷的法眼,甚至为了他开启了扶持新导演的计划。
这些流言无形中给李彧提供了不少便利,例如设备租赁,例如后期制作。
虽然费用少不了,但也算解了李彧燃煤之急,他的公司草创,办公楼正在装修,剪辑等部门还没设立。
甚至根本没有专业的剪辑人员,与好莱坞不同,国内影视行业根本不重视剪辑类工种。
甚至没有专门培养类似人员的学科,一般都是导演与摄影师兼职。
北电在零五年设立了专门的剪辑学科,这在国内第一家。
......
电影后期工作很是复杂,首先第一步就是剪辑。
剪辑又细分为排序,粗剪,精剪。
排序就是将所有的素材拉出来,按照顺序排完,拍摄前板爷打的板上标注的第多少场,第多少镜就是在这里用的。
粗剪就是初期排除掉那些失误镜头,只保留有效素材。
精剪完成就是成片了,但这是没有声音,字幕或者画外音等外加因素的,等于一部默片。
与数码拍摄的“所见即所得”,只要画面不焦,光影、颜色、构图、场面样样能修不同。
胶片拍摄要繁琐的多,剪辑之前需要将胶片拍摄的图像转换成数字格式输出,导入电脑再进行剪辑。
这还是在零一年新技术出现使得剪辑速度大大提升了,在以前都是靠手摇式的剪片机。
那时候的剪辑师是纯粹的体力活,手摇剪辑台转一圈是十六格,电影胶片平均一秒二十四格。
一本拷贝四分钟,长度一百米,一部电影素材一般得用三百本拷贝,你算算得多少米吧。
科技推动人类进步是有道理的,即便有人依旧沉迷于“胶片审美”,但依旧阻止不了数码替代胶片的大势。
目前是胶片拍摄仅存的辉煌时代,但数码拍摄的攻势已经如野火般燃起。
数字转型势不可挡,胶片公司破产,胶片放映退出电影院,洗印工厂停工,一样一样都将陆续到来。
一如有声电影代替无声电影。
中影华柯洗印厂是中影旗下的企业之一,李彧在这里租借了一间剪辑房,这里也是后期制作的大本营。
李彧参加上影节之际,这里的工作都是宋小飞主持。
甚至在拍摄中期胶片的储存就是他在负责,每隔几天他就要带着拍摄好的素材回一趟帝都。
然后就是泡在洗印厂看样片,整个拍摄期他是继李彧之外最操劳的人。
在片场会担心胶片出状况,送洗印后,担心洗片机机械故障、人为疏忽、显影药业不稳定,生怕功亏一篑。
他说胶片是看得着摸得见的,必须眼里看到、手里摸到,心中才定,做手工活,心里的弦不能送。
说的李彧是自愧不如,钦佩他的敬业,然后就把工作扔给老宋了,甩手掌柜好爽。
美其名曰这是对你的信任,估计老宋心中是有mmp要说的。
第一百七十三章 特效公司
“对了,地阵的场面怎么办估计中影的设备达不到你的要求吧。找国外的特效公司”
“确实,就中影的特效给他们五毛都多了,我约了base fx的人,听说他们有新设备,明天我去看看。”
《三封情书》中特效镜头不多,地阵中燕子给猪头发送短信那一场,李彧想来一场几近真实的特效盛宴。
即便只是寥寥几十秒也要认真对待。
这个镜头早就交给中影的特效部门了,但做出的效果始终达不到李彧的要求。
国产电影特效差,是有原因的,投资就这么多,给予演员片酬高了,无形中就压缩了后期制作费用。
还有一种情况特效沦为某些人洗钱的手段,例如来个一百万的套餐,开五百万的发票。
即便剧组资金充裕,但特效依旧不合格,是因为成影效果跟导演的审美挂钩。
更何况还有许多导演迷信与抗票房的只有演员的咖位,对于特效方面根本不重视。
李彧不同,拍摄经费在他的严格把控下,还剩余一百多万,做个几十秒的特效应该很充裕。
应该吧李彧茫然。
目前国内特效行业还没有得到发展,成立于二零零五年的base算是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
它的撞死人叫克里斯不雷不二,这是一个美帝鬼子创立的中国公司。
他的本职是导演,本来的他拍了一部好莱坞电影,来中国只是为了找后期公司做特效。
然后发现同样的要求,中国的价格只有美果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少。
这才有了后世国内首屈一指的特效公司。
李彧就是慕后世之名而来,新公司的设备应该是最新的,总比中影五年前购置的设备要好一点吧。
再加上老板是个美果人,应该是个有技术的汉子吧。
倒不是李彧崇洋媚外,真的是国内目前的特效行业连个种子都没种下,更别说开花结果了。
.......
众所周知的是电影特效很贵,但具体贵在那里却说不出个二五六来。
李彧也是如此的人物之一,今天的他即将试探下特效具体有多贵。
作为带着合作项目而来的李彧受到了隆重的欢迎,也可见此时的特效公司实在举步维艰。
.......
会议室
两方人泾渭分明的坐在一张椭圆形的会议桌前。
甲方李彧,张希,宋晓飞。
乙方,base撞死人克里斯不雷不二,特效总监常松以及财务主管爱谁谁。
习惯喝茶的李彧,对于桌上所谓的手磨咖啡并不感冒,在他看来还不如来一杯速溶咖啡来的过瘾,最起码人家还是甜丝丝的。
向一旁站立的一位类似秘书角色的女性招了下手,道:“请给我加点糖,谢谢,太苦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