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争酣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久未饮酒
而且这些人好不容易找回了力量,远比一般唤神师更珍惜修炼的机会,更愿意把一切时间,资源用在自身的修炼上。
这就致使堡垒新人们搜集模板越来越艰难。
好在堡垒早已在地面站稳了脚跟,其实早已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搜集血脉。不说别的,就五毒教的坐骑养殖场,什么血脉凑不出来。之所以一直沿用这种办法,更多的还是对新人的一种锻炼。
所以现实情况,逼的魏云不得不考虑其他的考验方式。但是包括新人们的机甲,还有很多老人们下界后遗留在堡垒,交由ai控制的机甲,就大量空闲了下来。
徐通打的就是这批机甲的主意。
他的想法很简单,培养一批土著,不需要有太强的实力,只要懂法,守法。把他们派驻各地,通过召唤机甲,两两配合。
人负责监察,审案,机甲则负责提供坐标,引动法网权柄进行审判。与此同时,机甲联通主脑,也能担负起监督执法人的责任。
法家的根基可是相信人性本恶,徐通也不会天真的以为自己培养出来的人,就一定不贪赃枉法。所以必要的反向监控也是必需的。
当然,人族帝国幅员辽阔,大大小小的城镇如天上繁星。要想达到徐通希望的效果,需要的数量是海量的。
白板机甲对于堡垒的生产力而言,不算什么。模块化的规模化工业生产,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出恐怖的数量。但问题是人,一切的核心都逃不过人力二字。
所以徐通在地图上圈圈点点,选中了帝都,南领与东领三地交汇处的一座无名荒山,他准备开宗立派了。
徐通心知肚明,白手起家的艰难。但是为了保持执法院的纯粹性,他也不可能接受任何势力的支援。
仙二听完徐通计划,饶是以他的见多识广,也不由得咋舌。
“机甲的问题,很简单。你写份计划书,我给你签字背书,相信三丰道人也不会拒绝。但是你要开宗立派,建立法学院,这可不简单啊,没人能帮到你,你只能靠自己。”
徐通目光坚定的点点头。
“万事开头难,立法,普法,执法,建立法治社会是我毕生的追求。我也没打算短时间内就怎么样,但是必须做下去。”
&nb
第三章 普法之旅
和仙二谈完,徐通就意识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一个误区。
孤木不成林,任何一种思想,学派的发展,不可能靠一个人。哪怕魏云近乎作弊的通过洗脑的方式,来推行道家思想。背后也是堡垒人和土著弟子们数十年的积累,否则哪有机会把人族高层一网打尽,全请到武当山来。
而且魏云的那种洗脑也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充分利用人们心中的贪婪,对成神的奢望,近乎主动的接收魏云的思想,才达到的如今效果。如果不是魏云一步步推动,让这些贵族们认识到了武学对成神的帮助,就凭贵族们对灵气发自内心的鄙视,谁会眼巴巴的跑到武当山来。
徐通想普法,就必须有趁手的人手。他试过依靠大亢帝国,依靠青帝,也试过依靠两大派。但事实证明,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哪怕和魏云的利益几乎一致,都是堡垒的利益。但大方向的一致不代表细节上的不冲突。
暴露和佛冷的关系就是一例。对于魏云来说,维持目前人族帝国的稳定,并把青帝,佛冷这些新神都弄到武当山来接受洗脑,才是计划第二阶段的重中之重。所以徐通在门统那点无伤大雅的小利,完全可以为此让路。
徐通反省自身,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或者说年轻人常犯的一个通病,心急了。
这世上最易变的就是人心,但最难变的也是人心。
自己妄图利用朝廷的势力,两派的实力,短时间内改变帝国的现状,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经历了这些事,洗净铅华,徐通的心定了下来。
在提交了计划报告,得到了大佬们的认可后。徐通带着茗怡,谢绝了王圆圆赠与的飞禽遗族,小獬豸变大后的体型,足矣承载二人。而且脚程虽然比不上飞禽,却也绝不慢。
两人一兽,以武当山为起点,划定的无名山脉为终点,开启了一趟普法之旅。
两人每到一地,无论是大城,还是小村,无论人多,还是人少,徐通都认真的举办普法讲座。时而在城镇广场,亦或在酒楼客栈,甚至田间地头。
人多时,千百余人,人少时,只有孤零零一人。但徐通无论地点,时间,面对多少人,都用最诚挚的热情,认真的阐述着自己的信念。
初期多有不顺,武当山所在之地在西领都府的地界。随着消息流传开,徐通的名声伴随着佛冷的恶名,在西领的贵族圈内,彻底臭了。
如果不是知道徐通有着神级实力,想要弄死徐通的不在少数。但是打不过你,还不能给你捣乱么徐通走到哪,流言就跟到哪。
而且这帮贵族也学能了,毕竟之前制造谣言的那几人下场太惨,深以为戒。但是为官者,钻法律的空子几乎就是本能。
谣言是罪,那是因为无中生有,编造谎言。但流言总不是罪吧,说真事总不犯法吧语言沟通有所疏漏总也正常吧语言这东西,但凡有心,残缺的实话也能组合出不同的意思。断章取意的杀伤力更甚于完全的谎言,因为他更难以辨识。
佛冷屠戮了统治西领数百年的十大家族是事实吧,至于原因不可说,自己猜吧。佛冷占据了西领都府是事实吧,而佛冷为什么这么厉害,徐通给的支持,徐通给的功法力量。至于原因,自己猜,对了,佛冷的女儿跟在徐通身边,什么关系自己猜去。
留言的可怕,在于传播者的再度加工。贵族们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任由人们自由发挥。可想而知,帝国本来就信息封闭,普通民众几乎们有什么消息来源。只能人云亦云的相信周围人的言论,这话越传越不堪,徐通的名声彻底臭了。
虽然民众们出于对高手的恐惧,没敢干出什么出格的事。但是徐通所过之地,能从百姓眼神中清晰的读到不屑与鄙夷。
茗怡对此极为气愤,尤其修炼以后五感灵敏,周围隐隐的议论声能听到不少。房氏的悲剧为何没人谈论。父亲那么温柔的人,怎么就是恶魔了。徐通做了这么多功绩,为何无人提及。还有那些羞羞的事,简直不堪入耳。
徐通却不但不生气,还不时的宽慰茗怡。
徐通虽然不遗余力的向这些人普法,但他心里清楚,这些不是他要找的人。
身为执法者,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分辨力和怀疑一切的心。被区区流言就蒙蔽了心智的愚民,只能被法统治,而不可能成为法的主人。
付出总是有回报的。
一日,徐通行至一处小山村。
山村很小,五六十户,几百口人。
可惜就是这样一个小山村,流言也早一步随着流动的货郎们,传了进来。
徐通铺上一个蒲团,盘膝正坐在村中央的大榕树下,淡淡的声音被真气加成后传遍小山村。一点点狮子吼的技巧,对徐通来说不算什么。伤人不容易,但是当个扩音器还是很简单的。
“执法院代理院住,徐通。今日途径榕树村,宣扬法理,开启民智。望细细倾听。”
他也不管人们能不能听进去,自顾自的开讲了。
什么是法,为什么要有法。由浅入深,尽量用最简单的语言,阐述着最通俗的道理。
足足一个小时,村子里没有一丝动静。有几个好奇的小家伙扒着墙头想看看这个神奇的,声音能传这么远的人什么样,但也很快被家长连打带骂赶回了家。
徐通无奈的摇摇头,收拾行囊准备继续赶路。
这时,一段残破的矮墙后钻出来一个小孩。一个脏兮兮,衣衫褴褛,形似乞丐,骨瘦如柴,顶着一个大脑袋的小孩。
但是小孩却有一双明亮的眼眸,直愣愣的看着徐通。
“法,能惩治恶人么”
徐通淡然一笑。
“为恶者罚,违法者诛!”
“这法,谁来定,谁来执行”
“法为人心,惩恶扬善,保护弱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诛,我诛,人人可诛。”
“我父被杀,我母被抢,我被赶出家中时,法在那里天诛在那里”
徐通平静的注视着小孩因激动而通红的双目,丝毫不在意小孩那一头虱虫乱爬的乱发,轻抚着小孩的头。
“这个帝国还没法,起码没有完整的法。这需要有人为之而努力。现在我只能说,我就是法,我来诛。说说看,怎么回事”
故事很简单,也很老套。
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没有力量守护的金钱与美貌是原罪。一个中小家族的纨绔子弟,就能让一个山村里的普通家庭家破人亡。这种事情在有荣誉感的贵族家族不算常见,但也绝不罕见。
平民,即没力量,也没权势,能怎么办忍呗。
但是徐通来了。
分水城,是一座建在河边的新城,不足百年的历史,和青叶城差不多,是大亢帝国最常见的小城。
管理城市的角,毕,翼三家,论起来,七拐八拐也能和十大家族扯的上亲戚。虽然很远,但也承蒙家族关照,成为一方地头蛇。毕竟帝国的地盘太大,大小城池星罗密布,用谁不是用,有点亲戚总比提拔平民出身的,完全没关系的,用着顺手吧。
翼家的家族大院门前,来了不速之客。
一男一女,男的威严挺拔,不怒自威,女的柔美纤细,如风中柳叶。还牵着一个小孩,带着一个家犬大小的动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家出游呢。
但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不对劲。
那小孩虽然收拾的挺干净,衣着也还上档次,但是长期营养不良,枯瘦如髅。那颗大脑袋,头发暗黄,眼窝深陷,脸色呈不健康的菜色。和身边的男女明显身份气质不符。
更可怕的是那个家犬一样的小兽,头有独角,气势如渊,深不可测,这明明是遗族啊。
男子看了一眼眼前的大门,回头问小孩。
“是这个翼家吧”
小孩满目的仇恨,狠狠的点了点头。
“他报姓名了,翼大空,家主嫡孙,我死都不会忘记。”
男子温柔的摸了摸小孩的头。
 
第四章 八字传承
徐通拍拍屁股,走了。但是后续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贵族们以己度人,没人觉得徐通只是单纯的替一个山村小孩出头,他们更相信徐通这是对流言烦了,抓住个把柄,借机敲打。
贵族间们很多时候有矛盾,但又不敢轻起争端,把家族陷进去。就会对对手家族的某个成员进行攻击,敲山震虎,即打击对方,又能把事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一招贵族们熟练至极,自然下意识的也罢徐通归类其中。
当徐通再踏上旅途之时,流言瞬间就弱了下去。毕竟谁家没点纨绔子弟,没点黑底子。要是徐通真想下手,一个都跑不了。
可是,诡异的是此后很久,徐通都未再发难。一路以来就是赶路,开讲。只不过多了一个环节,就是教导小孩和为他调养身体。
小孩报得父母之仇后,正式成了徐通的第一个追随者,拜得徐通为师。由于小孩本就无名无姓,得了徐通恩赐,跟了徐通姓。
而且徐通为了将来法学院的发展,为麾下弟子定下了“正大光明,清平无畏。”八字作为辈分。作为嫡传大弟子,小孩被赐名徐正廷。
徐正廷看着小,十岁上下,但那是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发育不善,其实已经将近十五岁了。徐通检查了他的筋骨,暗自庆幸。亏的这方世界灵气充盈,人们体质就算不修炼,也都还不错。这么多年的亏空,还算未伤及根本。从五毒教订了一批培基丹药,开始慢慢帮正廷恢复身体。长期的亏空,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补回来的,起码要一年时间才能恢复到能够修炼。
所幸正廷还小,也不急于修炼。徐通只传了他自己在学校时学的《基础温养诀》,辅助炼化药性,温养身躯。
而重点教的是各种基础知识。
正廷从小失去父母,行乞多年,自然没有受过任何教育。如非缘分,其实并不是徐通合适的传人,年龄也大了,虽然不耽误修炼,但是一点文化基础都没有,怎么看都不是合适的思想传人。
但是缘分这事,本就没那么多道理。作为第一个认同法,有改造世界的人,徐通完全无法拒绝这名弟子。
但真的开始教了,正廷还是给了徐通不小的惊喜。底子虽然差,但不意味着人不聪明。恰恰相反,小正廷智商极高,真不愧长的那个大脑袋。过目不忘,举一反三只是基础,更善思考,很容易抓住问题的核心。
如果只是聪明,并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习的热诚与高度的自律。小正廷从小的经历让他深刻的明白这个机会的珍贵,而且他心里憋着一股劲,诛尽天下之恶,让自己身上的悲剧决不再上演。
有这样的弟子,身为师父简直是一种享受。一个学的用心,一个教的开心,枯燥的赶路也变得有趣起来。
就这样,赶路,教学,开讲,一站一站,一城一村的推进。
就在各地贵族以为徐通立过威,他们也认了怂,就这么赶紧让他过去算了。半个月后,徐通又一次出手,惩戒了一个当地家族,杀了三人,包括家主。
这一下,贵族们快疯了。你要干什么啊我们都认怂了,还不行么
其实徐通才不介意他们认不认怂,他要做的是树立起法的概念。
徐通不是游侠儿,替天行道,杀富济贫,路遇不平踩一踩。他无心做英雄,世上不平事多了,他浑身是铁能捻几颗钉。只有所有人都有了法的概念,敢于对违法之事鸣不平,那些不平之事才能降到最低。
所以他的原则是有人告,他就审。有罪
第五章 回家惊变
外界的变化,并未影响到武当山。
结束了一轮钓鱼的魏云,稳坐钓鱼台,静静的等待着事态的进一步变化。同时把精力主要用在了新收的两个徒弟身上。
奎森经过半个多月的系统学习,终于摆脱了自学成才野路子养成的种种毛病,身上再无一丝青涩。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派高手气度。
这段时间他不但系统的学习了武当派的各种戒律清规,更在魏云的指导下,彻底融合了一身实力,逐渐脱离了传承的限制,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这里就不得不提嫡传弟子和真传弟子的区别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