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争酣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久未饮酒
青入冥被俘,成了人族的坐骑,遗族帝国群龙无首,陷入了混乱。
这是个机会,天赐良机。白象大圣也没想太多,直接就来了圣山。遗族帝国的是很麻烦,但有时候也很简单。归根结底还是实力,青入冥那娘们到底是狐族出身,心机足够,魄力不足。现在这种情况,需要的只有强权。所以他根本就没准备乱七八糟的手段,计划就两件事,展示神级实力,干掉几个种族立威,就这么简单。
但是雷角鳄一族突然跳出来支持,却让他也有点措手不及。八级种族,他也没看在眼里啊。什么意思趋炎附势,借机投靠原本盯着老雷角鳄陷入沉思的白象大圣,眼角余光扫过,突然看到了其身后那个年轻的雷角鳄。
咦这力量
“雷角鳄一族的年轻人,你的力量”
老雷角鳄赶紧介绍。
“大圣,这是雷泽,我雷角鳄一族年青一代第一天才。他突破了种族限制,已然九级了,前途不可限量,还望大圣开恩,指点一二。”
这雷泽当初莫名其妙得了一部《南海鳄神操雷法》,修炼以后实力就开始暴增。身为八级种族,他们已经习惯于了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应对九级种族的压榨,所以雷泽也未藏私,马上就把功法上缴给了部落,开始了推广。
可惜效果差强人意,这功法只有能够幻化人形的同族才能修炼,而且越年轻效果越好。老族长雷渊修炼后,也不过雷击威力更大了些,神力储存更多了些,但始终无法突破种族的限制。倒是一些年轻雷角鳄进步神速,尤其是那些未成年的小家伙,只要能修炼的,成长期都会极大地缩短。
而在年青一代中,雷泽不愧是能够得到机缘的祖先眷顾之鳄,没多久就突破了种族限制,成了九级的存在,甚至本体都发生了变化。原本一支的刀刃状的雷角,这个雷角鳄一族的特色也变成了两只鹿角一般的角。种族都发生了变化,成了一种血脉记忆中早已消失的种族,青雷鳄龙。
老族长雷渊虽然修炼能力不行,但是悠长的岁月,积淀了足够的智慧。他很快意识到,只要等到这些年轻鳄成长起来,雷角鳄一族的地位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候一定要稳住,默默发展,偷偷积累才是上策。
但是可惜,外界环境彻底熄灭了老族长安稳发展的计划,人族的强势,一触即发的战争,根本不给他们发展的机会。
所以老族长也是能屈能伸的鳄,毅然带着雷泽来到圣山。原计划是找一个强势的种族投靠,寻得庇护,赢得几年的发展时间。
本想等会议结束,接触几家,看看形势。没想到正好看到了上山的白象大圣。
雷泽现在虽然还不过九级程度,但是毕竟修炼的是仙二他们改良的功法,有了一定神识的粗浅利用能力。不同于满屋子还没搞清白象大圣底细的遗族,只一见面,那种来源于灵魂的威压,就让雷泽确定这白象大圣已然成神了。
告诉了族长后,老雷渊也是干脆,直接借机投靠了。白象大圣本就威名远播,现在更是成神了,不抓住这个机会投靠,区区雷角鳄一族怕是难如人家法眼。
突破种族限制这等事只发生过一次,那就是当初众神突破种族限制,成神的时候。除此以外闻所未闻。这个小家伙能突破种族限制,由不得白象大圣不多看两眼。
这一看,就发现了端倪。仙二的功法无论怎么修改,本源都难变,这是一套利用灵气强化己身的路线,和原本遗族的路线迥然不同,极好辨识。
“小家伙,你得了机缘”
&nb
第二十六章 各领风骚
遗族这边如此大的变化,可惜人族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冥月部再厉害,也就在人族帝国内部发展发展,种族的天然隔阂,基本根绝了人族打入遗族内部的可能。
当然知己知彼那一套青帝他们也不傻,自然知道。所以一旦搞清楚了,才要倾全国之力彻底消灭白虎神教。知不了彼,那就也要切断对方的情报渠道,起码双方都是眼前一抹黑才够公平嘛。
不同于遗族这边愁云惨淡,人族这边却是一片的热火朝天,相当的激昂。
在追杀白虎神教的过程中,冥月部自是展现了其情报的专业性和多年布局的底蕴。但是却根本掩盖不了新人们璀璨的光芒。
首先就是奎森手下的取义堂了。这批人时则人诛杀重要目标,时则上百人进行高效的围猎,来去无踪,往往都是通知后,冥月部当地的分部才知道杀戮已然发生,才开始收尾。
最重要的是,暗影蝠为取义堂提供了极为高效的行动能力,当取义堂为了追杀四下逃窜的白虎神教,逐渐开始分散行动了。人们就感觉这取义堂似乎无所不在,更兼出手狠辣,面对白虎神教从不留活口。慢慢的,取义堂的名号逐渐代替了危家多年的地位,成了黑暗中最可怕的那把刀子。除了少数了解取义堂来龙去脉的人,大致还能估出取义堂的实力。更多的人眼中,这股力量太神秘了,来如无影,杀人无际,远比冥月部还可怕。
而另一股声名鹊起的势力,却是门统自律条例监督处,简称自监处。这个当初徐通为了加强情报来源,摆脱对冥月部和门派的依赖,或者说也是为了给一些堡垒特有的情报找到一个合理的出处,特意借着《自主门派自律条例》发布的机会,建立起的情报机构。随着这次追查白虎神教的行动,努力的向前辈冥月部学习。
再加上徐通引咎辞职以后,起码在帝国高层看来,单凭丹萱的影响力已经不足以掌控门统了。实际的大权已经落在了青山,维夏以及昴守边这些帝国的年轻子弟手中。这也是当初徐通毅然放弃了门统的职位的原因,明眼人都知道,这个门统基本可以算是徐通这个副统领一手建立的。哪怕名义上的正职青山,都难以撼动徐通这个创始人的威望。
这就让门统的地位一直很尴尬,即便以青山和维夏皇子,皇女的身份,都很难让帝国高层真正把这个部门看做完全的自己人。虽然没有什么政策上的歧视,但是这种心理非常微妙。初期也许不算什么,但到了一定规模,必然会无形中受到限制。
果不其然,随着徐通的离开,丹萱的影响力又完全达不到徐通当初的那种统治力,帝国无形间开始发力了。各大家族多得是空有才华,却无处安置的年轻人。寿命过长,必然压制年轻人的晋升通道,谁都愿意用那些经验丰富,有过功绩的人。空有才智,却经验匮乏,根本没机会展现才智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越没经验,越不敢被重用。无事做,就没办法增加阅历。不少家族中的纨绔根本就不是自己愿意的,实在是只能混吃等死。
朝廷和家族稍加暗示,这些人本就被当初徐通推出昴守边作为榜样,刺激的热血沸腾,自然纷纷登门。别的地方没有空位,也只有门统这种新部门,又因为是青山的势力,各大势力不方便插手,才会大量启用新人。
随着人员的充足,而且还不是滥竽充数的人员。这些贵族子弟从小受着帝国最好的教育,普遍素质极佳,虽然欠缺经验,但是有冲劲,有拼劲。徐通之前确立下来的种种工作开始迅速展开,短时间内就膨胀成了一个引人侧目的巨大势力。
但是门统内部的势力,了解的还不多。倒是这个对外的自监处,凭借自身优势,迅速膨胀成了可与冥月部抗衡的巨大情报机构。
之所以如此快,冥月部发展各地分部,要选派合适的人,要出资出力逐级往下发展。但是自监处就简单的多,直接从各城的家族中选择优秀的年轻人加入,所有自主门派也要选派代表介入自监处的日常工作。
这个自监处原则上来说,本职工作是一种类似工会的自律监察机构,明面上的工作是监控各地自主门派有没有遵守条例。这主要是情报机构这个名头太敏感了,你没看冥月部只能直属青帝么所以徐通打了个擦边球,不想引来帝国高层的猜忌。
但是当分部遍及各城,甚至人员都已经深入到了村镇。真想搞点情报工作,又有什么难度呢
朝中自然不乏明眼人,但是又能如何。发展的太快了,当一些人反应过来了,大势已成。反而连攻击议论都不行了,总不能当着青帝告青山图谋不轨吧门统随着徐通的退出,那可完完全全是人家青山的事业了,你私下里搞点小动作阻挠一下发展还行,但要是真摊开来说,除非真能证明青山有异心。但偏偏高层是个人都知道,青山这货根本和野心,阴谋就挂不上边,那就是一个修炼力之一道的夯货。
但如果说取义堂给人的感觉是神秘而危险,门统让人觉得情理之中,预料之外,有些惊讶。那么另一批人带来的就是震撼了。
当初徐通的普法之旅,可是给沿途的贵族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绝对的权力必然带来**,更兼家族大了,人多了,林子大了啥鸟都有,没有那个家族真敢说自己屁股下面没点腌臜事。
但是那又如何,贵族之间除非血海深仇,一般来说讲的是利益交换,是相互妥协。至于平民,又有几个贵族真的在乎,毕竟这个世界贵族不单是权力的代表,更是力量的代表。
但是徐通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所谓地位,无所谓实力。最可怕的是徐通践行理念的方式可不是口头上的宣传,而是凭着绝强的实力,一条条人命,硬生生把这个理念塞进人心中的。
所以当徐通在律山稳定下来后,各地贵族无不松了口气。
可惜,他们这口气松的太早了。
经过之前的普法之旅和其后半年多的学习,徐通的十三个嫡传弟子,有五人结业了。
之所以是结业,而不是出师。在徐通看来,人心险恶,案情复杂,这些弟子也不过是接纳了自己的思想,读懂了书面的知识,离出师还差得远。只不过基础已经掌握了,再死读书已经无效了,需要实践,积累阅历了。
这五个人分别是大弟子徐正廷,二弟子徐正伦,三弟子徐正鹏,四弟子徐正磊和六弟子徐正业,这些人跟随徐通最早,结业的也就快一些。
徐通为他们举办了一场隆重的结业大会,亲手送上了一套专门定制的制式装备,送他们离开了律山。
五人下山后,各自选择了一个方向,相互告别后,就各奔东西了。
但就这五个人,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就远超取义堂和门统。
说实话,没人敢小看徐通。曾经还能因为年龄,经验等不足,把他归为小一辈。但是随着徐通具备了神级力量,同时门统在他的规划下,目前迸发出如此的活力,谁还能把这样一个要实力有实力,要能力有能力的人,当做小辈看。也亏的徐通毅然辞了门统的职位,否则现在哪怕青帝不猜忌他,帝国高层那些人也容不得他了。
但是他们还是没想到,徐通在律山这个
第二十七章 剑,炸了
那枯瘦少年一开口,却让徐正廷眉头一跳。
口齿清晰,逻辑严谨,条理清晰,不似寻常人家应有的样子。
遥想当初自己刚见师父的时候,那点简单的事,被自己叙述的前言不搭后语。要不是师父耐心,一点点用语言带着自己,自己根本无法完整的把事件描述清楚。
说话人人都会,但表达是种能力。
在法学院的时候,每天课业结束,师傅都会要求他们当众把今天学到的东西用十分钟时间简单陈述一遍。用师父的话说,学会了不代表能表达出来,能说出来不代表能当着人面说清楚。语言不但是一种沟通的工具,更是思想外在的武器。
自己从上台就脸红,吭哧半天放不出个屁来,到不论面对几个师兄弟,还是面对全校上千学院都能侃侃而谈。甚至现在可以直接面对陌生人平静的,这其中的过程有多难,只有自己清楚。
这少年说话如此有条理,虽然不能排除天赋异禀,但也...徐正廷可不是大家族出身养尊处优的大少爷,当初被迫成为乞儿,没点灵活的小心思,早就饿死了。虽然脸上依旧笑容温和,心中却已绷起了一根弦。
法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性本恶,以法束之。故而徐正廷不介意用最恶毒的心思揣摩别人,自己师父干的那些事,弟子们耳熟能详。这世上喜欢师父的人不算多,但恨他的人绝对不少。有些人也许奈何不了师父,却能趁着自己这些结业弟子经验不足,根基尚浅的时候,毁了师父的基业。
少年口齿清晰,很快叙述完了事情的经过。
案件简单说起来,和徐中庭幼年家中遭遇如出一辙。一个丧尽天良的纨绔子弟带来了一个家庭的毁灭,只不过这次不是女人造成的,但也难逃贪嗔痴三毒。徐正廷哪怕心性极为早熟,哪怕接受了徐通敦敦教导,哪怕心中绷起了一根警晟,脸上的笑容还是渐渐隐去,冰霜般的杀意弥漫心间。
这段似曾相识的经历,无疑是一把锉刀,再次狠狠的掀开了他那埋藏心底那段悲惨往事,血淋淋的往事。
丰麦城不是小城,这里地处人族内域,毗邻怒江重要支流净沙河,是人族重要的产粮区,膏腴之地。远离战争的纷扰,又物产丰富,虽然名头上不及帝都以及几个都府,但在某些人眼中甚至比帝都都有名。
稳定的环境,水道便利的交通,带动起来的是发达的商业。净沙河上川流不息的船队,送出的既有粮食,矿产这些笨重的货物,也不乏各种精美的奢侈品。这里不光是粮都,商都,安逸的生活带来了对美的追求,这里同样是时尚之都。顺着净沙河逆流而上,转入怒江,再顺流而下,月余间就能把大宗商品输送到繁华的帝都。而带回的除了帝都的特产,就是澜江城这些上游边境城市的战利品,那些遗族的材料。
顺带一提,两大公会东领的分部当初就差点建立在这里,后来还是被魏云强令禁止,才建在了东领都府。但即便如此,这里的分会也规模庞大,气势丝毫不输东领都府的分部,就是可惜没有大师级坐镇,只能专精于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奢侈品,连件合格的神血武装都无法制造。
当然了,有资格坐镇这么重要城市的人也非等闲。
城主姓张,张月鹿的张,镇狱候张静月的亲弟弟,而且也是当年青帝麾下一百零八骑之一,可谓根正苗红的帝国贵族。另两个家族一个轸家,一个牛家,也是一百零八骑出身,在帝国的地位丝毫不亚于城主张家,和当初西领都府那十大家族是持平的。
只不过这里是东领,有个镇狱候张静月,是张家的后花园,所以城主张静风面对其他两家,有着天然的优势。
当然这是在外人看来,实际情况是当初镇狱候张静月建立东领都府时,计划的是建立一主一副遥相呼应的日月城,前后夹击,彻底控制住底下出口。这座副城也算他这个做哥哥的为弟弟谋的福利。
可惜也算从人族崛起之战一路打过来的张静风,虽然在哥哥的庇护下,并未经历过多的残酷战争,但依然产生了厌战情绪。天下平定了,该享福了,鬼要去地下入口天天面对狰狞的遗族。
张静风擅自越过他哥哥,找上青帝,求取丰麦城城主一位。青帝对这些功臣们还是很大方的,几乎有求必应,更何况这是张静月的弟弟。
其实严格来说,镇海候奎矢是最早跟随青帝的,才是青帝的真正心腹。张静月原则上来说不是青帝的人,而是红莲皇后的手下。一开始青帝和红莲皇后打打闹闹的时候,张静月可没少和青帝的手下干仗。当然后来两人成就好事,红莲逐渐隐于幕后,张静月也就成了青帝的人。
当然这点往事并不重要,出于对红莲皇后的尊重,原属于红莲皇后的这批人,青帝安排起来是要稍稍比自己的班底要优厚一些。只是一个城主罢了,青帝怎么可能吝啬。
但当调令传到张静月手中,这位和红莲皇后一样,觉醒的朱雀血脉,性如烈火,眼中不揉沙子的大将怒了。
人族胜利了么胜了。天下安定了么早呢!我们奋斗了近百年,终于有了点优势,正是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大好时机,彻底剿灭遗族,杀一个朗朗乾坤的大好时机。这是什么行为逃兵!
愤怒而蓬勃而出的朱雀烈焰,差点上演一幕大义灭亲的大戏。
好在张静风虽然没觉醒朱雀神血,但是张家本身的张月鹿血脉,最善保命。其核心神通飞廉龙雀,善控风火二性,低空掠行,快似闪电,逃得一劫。
但也从此兄弟二人反目成仇。张静月虽然由于青帝调令,不能再追究弟弟。但对逃兵的的厌恶,已经让他容不下这个弟弟了。同样,张静风也没想到哥哥真要杀他,后怕之余,也恨上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