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掇刀虎牙关
然后才请大妗姐,也就是此次韦氏延请的官媒上马车,白玉京春水流冷吹雪萧默等六十四骑簇拥着前行。
薛王府本在与平康坊东北角,两坊相对隔着春明门大街,本是极近,但独孤心慈吩咐报信童子和后续车队均从平康坊西门出发,绕务本坊,兴道坊,善和坊,太平坊,延寿坊直到西市,然后到春明门大街,走朱雀门,在崇仁坊北上,过永兴坊永昌坊光宅坊到大明宫前的丹凤门,再顺长乐坊大宁坊安兴坊,在对着兴庆宫的胜业坊东门进入。
这一圈走了近一个时辰,二十四红衣童子高举红旗缓行即惊动了不少长安民众,后面六十四个武举,人俊马壮,燕冉那种丑人都被排除在外,白玉京萧默等都是一等一的俊男,一路吸引不少围观人众,到了胜业坊几近半个长安城都知晓了今日是韦氏到薛王府纳彩之日。
在坊门前,已经围了上千看热闹的人,独孤心慈吩咐大熊从马车上往外撒开元通宝,足足撒了上百贯。
进了坊门也有不少居民过来看热闹,几乎堵住前往薛王宅的道路,独孤心慈也没二话,开元通宝开路呗。
嘻嘻哈哈又闹了半个时辰,才来到十字街西的薛王宅。
薛王业,乃睿宗圣人第五子,当今圣人之弟,年幼时,由于母亲德妃王氏早逝,燕业便由母亲的姐妹贤妃王芳媚抚养。八年,迎接王贤妃到外宅,事之甚谨。其妹淮阳、凉国二公主亦早卒,抚养外甥与自己的儿子一样。圣人非常赞赏他。燕业曾经生病,圣人亲自祝禬。等到愈合,圣人到他的府上,置酒赋诗为初生欢。
圣人对自己的兄弟均友善,圣历初出閤,列第于东都积善坊,五人分院同居,号“五王宅”。大足元年,从幸西京,赐宅于兴庆坊,亦号“五王宅”。及先天之后,兴庆是龙潜旧邸,因以为宫。宪于胜业东南角赐宅,申王捴、岐王范于安兴坊东南赐宅,薛王业于胜业西北角赐宅,邸第相望,环于宫侧。玄宗于兴庆宫西南置楼,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玄宗时登楼,闻诸王音乐之声,咸召登楼同榻宴谑,或便幸其第,赐金分帛,厚其欢赏。诸王每日于侧门朝见,归宅之后,即奏乐纵饮,击球斗鸡,或近郊从禽,或别墅追赏,不绝于岁月矣。游践之所,中使相望,以为天子友悌,近古无比,故人无间然。
既有圣人宠幸,薛王宅自然奢华,占地颇广不说,亲王礼制的屋宅亦是金碧辉煌,较著辽阳郡王那般仆人都没几个的军府不可同日而语,气象仅次于对面的皇家兴庆宫。
八队二十个童子已经列队在薛王府前,薛王府管事亦有八人列队出迎,规置与平日自不相同。
韦抗率先下马,请出大妗姐,独孤心慈垂眉搭眼的跟着。
薛王府众管事迎宾客入正堂,薛王业和王妃端坐。
此时就是大妗姐大展身手之时,大妗姐又叫媒婆、月老,要求自然是一要娇,二要俏,三要能说又会道,四要准,五要快,六要够胆会拿跷,七擒七纵学孔明,八面玲珑像曹操,九转功成嫁闺女,十拿九稳钓金龟。
今天的开元杂报上还刊登了一篇介绍大妗姐的文章,执笔者为辋川闲人,就是远东侯天星大将军独孤心慈,精心编撰了一个故事,说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来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在月光下翻阅一本大书。韦固好奇地问他翻检的是什么书,老人回答说,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韦固又问老人那大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说:“装着红绳,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即使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万里的异乡人,也一定会结成夫妻。”后来便有了“千里姻缘一线牵”之说。
故事编撰的如有真事,但薛王还得端端架子,这是常理。
“韦氏二郎乃如玉郎君,文采了得,性情温和,得与恩平县主婚配,乃天作之合”大妗姐巴拉巴拉一顿说辞。
薛王故意露出难色,口称养女不易,需多承欢膝下些时日。
几番交锋,薛王皱眉忍痛答应韦氏求亲。
独孤心慈心中鄙夷,但仍强忍笑意,与韦抗坐在薛王府太师椅上饮茶几盏,终于到了问名之时。
恩平县主闺名燕馨,长安人谁人不知但流程即如此。
问名还包括女方八字,这要拿回去进行六礼中的第三项纳吉,就是去自家祖庙进行男女合八字,合上了才会进行下一步纳征、请期,就是送聘礼定下大婚时日。
已到午时,终于拿到恩平县主的闺名八字,韦氏纳彩的人就该撤了,薛王本该稍作挽留即放众人离去,但其却强留独孤心慈留下墨宝。
独孤心慈无法,早上吃的早点都消耗掉了,为了早点回去午宴,便挥毫写了首诗经字句: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孑孑干旟,在浚之都。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何以予之孑孑干旌。
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何以告之
意思就是:一杆杆高高的牛尾旗,缓缓地开到浚城郊外。一捆捆布帛清晰分明,骏马四匹也一起赶来。要求娶那美丽的姑娘,某送这聘礼用来纳采。一杆杆高高的鹰纹大旗,缓缓开到浚城外的乡邑。一捆捆的布帛层层堆积,骏马五匹选得精精细细。要求娶那位美丽的姑娘,某特地送这纳采的聘礼。一杆杆高高的乌羽旗,缓缓地开到了浚城里。一捆捆布帛堆满大车,骏马六匹挑选得精细。某送这些纳采的聘礼。
薛王业还想得寸进尺让当今有数的文豪去岁制科探花独孤心慈写新诗句,自被婉拒。
午餐是在摘星楼谢煤一顿,韦抗带着装有女方闺名八字的锦囊回韦府,独孤心慈则早早回晴川,长安的气氛有些怪异,让其有些郁闷。
回到晴川,杨六郎杨思勖又抱着圣旨来了,这次是对远东侯天星大将军不顾民意驻军不进的申斥。
惩罚不重,勋位从上护军降到护军,无关痛痒,罚薪三年更是蜻蜓点水,三品的京兆府別驾给罢黜了就有点耐人寻味了,这就是说他的紫袍没了,以后上朝只能穿五品的浅绯了,算是连降两级,不过若以武将论的话,三品领军大将军可着紫,不过得罩光明铠。
杨思勖又混了顿酒水喝,独孤心慈笑容不断,似乎对躲过一劫颇为满意。
独孤心慈的现在值司还有五品上的万年县县
第487章 三生石上注良缘
西厢传奇讲述的是一个叫张生的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将她遗弃的传奇。起始张生旅居蒲州普救寺时发生兵乱,出力救护了同寓寺中的远房姨母郑氏一家。在郑氏的答谢宴上,张生对表妹莺莺一见倾心,婢女红娘传书,几经反复,两人终于花好月圆。后来张生赴京应试未中,滞留京师,与莺莺情书来往,互赠信物以表深情。但张生终于变心,认为莺莺是天下之“尤物”,认为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只好割爱。一年多后,莺莺另嫁,张生也另娶。一次张生路过莺莺家门,要求以“外兄”相见,遭莺莺拒绝。
文中还有莺莺歌一首:
“伯劳飞迟燕飞疾,垂杨绽金花笑日。
绿窗娇女字莺莺,金雀娅鬟年十七。
黄姑上天阿母在,寂寞霜姿素莲质。
门掩重关萧寺中,芳草花时不曾出。”
两三日内即被京都人给传唱开来,故事里面的薄性的张生,娇俏的红娘,妖孽尤物崔莺莺都写的栩栩如生,一时张生成为负心汉的代名词,红娘也被许多大妗姐认为是业内楷模。
而崔莺莺是一个在世家大族的严格闺训中长大的少女。她有强烈的爱情要求,但又在内心隐藏得很深,甚至有时还会在表面上作出完全相反的姿态。本来,通过她的侍婢红娘,张生与她已相互用诗表达了爱情。可是,当张生按照她诗中的约定前来相会时,她却又“端服严容”,正言厉色地数落了张生的“非礼之动”。数日后,当张生已陷于绝望时,她忽然又采取大胆的叛逆行动,主动夜奔张生住所幽会,“曩时端庄,不复同矣”。崔莺莺的这种矛盾和反复,真实地反映了她克服犹豫、动摇而终于背叛礼教的曲折过程。但是,她在思想上又始终未能彻底摆脱社会、出身、教养所加给她的精神桎梏。她仍然认为私自恋爱结合是不合法的,“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因而在她遭到遗弃以后,就只能自怨自艾,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又表现了她思想性格中软弱的一面。传奇中对其的刻画,传神写态,有血有肉,异常鲜明。
当然,此小说连载一毕,独孤心慈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城内许多大家闺秀纷纷发文谴责,认为其将崔莺莺的命运写的太惨了。
“汝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想像张生那个薄情郎一样遗弃某”纳兰女帝一早就从晴川回到辽阳郡王府,恨恨质问独孤心慈。
“汝这是带入感太强了,汝能跟那软弱的崔莺莺相比某对汝的情意天地可鉴,某怎能学张生呢”独孤心慈暗叫苦也,赶紧搂住纳兰妃雅辩解。
“哼,汝知道就好,某可不是软弱的崔莺莺,汝若真有二心,某就先杀了汝在给汝陪葬”纳兰女帝眼圈红红。
“某怎会有二心呢某若辜负汝自会遭天谴,不用汝陪葬,汝要好好活着知道不不过某等定会生能同衾死亦要同穴”独孤心慈赶紧手忙脚乱的为其搽拭眼泪。
“汝就会说好话谁与汝同衾了张生也是这般哄骗崔莺莺的”纳兰妃雅破涕为笑,却仍有怨言。
“那是迟早的事,小说是写着好玩的,怎能当真”
两人卿卿我我半晌,燕冉被白玉京唆使过来催促要出发去送聘礼了,被独孤心慈给踢了两脚。
纳征,“六礼”中的第四礼。亦称“纳成”。即男家纳吉往女家送聘礼。《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经此仪礼婚约完全成立。《晋书志十一》:“太康八年,有司奏:婚礼纳征,大婚用玄纁束帛,加珪,马二驷。王侯玄纁束帛,加璧,乘马。大夫用玄纁束帛,加羊。”
韦府世代公卿,还垄断着京都诸多生意,自不缺钱,韦抗还提醒韦陟韦斌兄弟不要奢靡,但独孤心慈却唆使要尽管丰富,送的多到时候薛王府陪嫁的越多,肯定不会亏本的。
郇国公韦陟天生奢豪,自家二弟娶亲自不会小气,八字一合,那是天作之合,便开始精心准备聘礼了,独孤心慈也有心将事情闹大,参谋赞助了不少,今日注定又是一个让长安人终身难忘的日子。
郇国公府本在安兴坊,与薛王府所在胜业坊就面对面,这若抄近路也就隔条坊街,独孤心慈依旧吩咐要绕道,锦衣肯定不能夜行。
郇国公府差遣了两百人,独孤心慈又拉来一队少年堂的童子做仪仗,还有长缨会的一众武举,自己长从宿卫黑旗军也调来两百人,几近六百人,头前韦二郎披红挂彩,后面六十四对吹班敲锣打鼓跟着,一百零八驾马车拉着聘礼从安兴坊出发,北上到大明宫前的丹凤门,再西行到皇城南下,到崇仁坊西转,直到金光门,再回转到兴庆宫前,然后才返回胜业坊。
这一路走了两个时辰,浩浩荡荡两三里的队伍很是壮观。
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崔駰的《婚礼文》中记载:“委禽奠雁,配以鹿皮。”《诗经。召南。野有死麋》中说:“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写的就是用野鹿向女孩子求婚的事。因为古代纳聘多执雁为礼,故送聘礼又叫“委禽”。当然,古代纳征也并非全用鸟兽为礼,像《卫风氓》中所说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是以布为聘礼的例子。后来,纳征的礼仪越演越繁,成为六礼中礼仪最繁琐的过程之一。
韦府的第一抬就是聘书礼贴了,红绸上金字喜字分外耀眼。
燕唐嫁娶除了六礼还有三书:
聘书:即订亲之文书。在纳吉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
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
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是亲迎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
礼品皆是均双数以取其“好事成双”之意。
聘金:这表示着男方承认和感谢女方家长对女儿的养育之恩。韦府专用一车拉着金光灿灿的金锭。
聘饼:一车
海味:八式,每款均分两包。其中发菜是必须的,以取其发财之意,而其他的海味有鲍鱼、蚝豉、元贝、冬菇、虾米、鱿鱼、海参、鱼翅和鱼肚等。
三牲:两对鸡,两雄两雌﹔猪肉三至五斤起双飞,即一片相连开二,以表示丰硕诚恳的敬意。
鱼:大鱼或鲮鱼;意即腥气;也表示有头有尾年年有余。
椰子:两对,即有爷有子的意思。
酒:四支,表示爱情浓郁。
四京果:即龙眼干、荔枝干、合桃干和连壳花生,以祝福子孙兴旺,亦含圆满多福,生生不息之意。
生果:即生生猛猛的意思
四色糖:即冰糖、桔饼、冬瓜糖和金茦,表示象甜密,白头到老的意思。
茶叶、芝麻:因为种植茶叶必须用种子、故以茶叶作礼品,暗喻女子一经缔结婚约,便要守信不渝,绝无后悔,亦即“油麻茶礼”。
帖盒:内有莲子、百合、青缕、扁柏、槟椰两对、芝麻、红豆、绿豆、红枣、合桃干、龙眼干,还有红豆绳、利是、聘金、饰金、龙凤烛和一幅对联
香炮镯金:香,炮,镯(龙凤成
第488章 红叶之盟载鸳谱
相对通婚书,女家也有答婚书与之对应:
开元二年九月二日,燕业顿首顿首:乖展稍久,倾仰唯积。辱某月日书,用慰延伫。孟春犹寒,体内何如愿馆舍休宜,名诸疹弊,言叙尚馀,唯增眷仰。愿敬重。谨还白书不具。燕业顿首顿首。
燕馨:长安胜业坊燕氏三女;四德无闻,未闲礼则;承贤某息顾存姻好,不敢敬违。燕业。
韦府通婚书的信封封题写成“蒲州郡韦氏陟白书谨谨通燕姓薛王公”两行,其“郡姓名白书”下,还注明“若尊前人,即云蒲州郡郇国公韦陟”。前人是指收书人即女方家长,郡指郡望,意思是说,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男方家长不但要称自己的郡望,还要加上官名。这样官族并重,一方面与称对方“姓位公”相当,一方面也表示自己身份配得上对方,给了对方足够的面子。但是答婚书却在封题“长安薛王燕业答谨谨还韦氏郇国公阁下封”的“某官郡姓名白答”下,注明“前人卑不用某官”,这个前人自然是指原来求婚的男方,意思是如果男方家长官小或无官,女方家长不能自署官名,以免显得以势压人。这样的署名方式除了刻意尊重对方外,似乎也暗含著门当户对的意思。
装婚书的函也有讲究:切须好纸,谨楷书,紧卷於函中。函用梓木、黄杨木、楠木等为之。函长一尺二寸,函阔一寸二分,函板厚二分,函盖厚三分,函内阔八分。
婚书函皆一式两封,男女家各持一,本来如此即算完礼,岐王却怂恿薛王让长安县令再写一证书,作为官方婚书。
此本唐律,但民间皆省却了,官府亦默认此书勿需必备,但岐王提及,作为万年县明府的独孤心慈也不好推辞,想想也就写了两封。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万年县独孤心慈”
很温暖很浪漫,引得众人齐声叫好。
“此书当做征婚书的范文”岐王赞道。
《唐律书仪》卷一三《户婚律》有“诸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杖六十。”此条疏议曰:“许嫁女已报婚书者,谓男家致书礼请,女氏答书许启。”可见婚书是被作为双方正式缔结婚姻的凭证和必须遵守的婚约,甚至可以作为法律依据,这样的婚书是须男女双方慎重保存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