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狠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山下出水
李云点了点头。
皇帝忽然转头,对着大殿后面高声一喊,语带恭敬道:“事情已然揭穿,父皇莫要忍耐,二郎恭请您出面,认下这个孙子吧。”
大殿后面长叹一声,有个老人缓缓走了出来。
在老人身后,还跟着一票皇族人物,有李云见过的宗正寺大宗正,有河间郡王李孝恭两口子,其中还有一个颤巍巍的老头,需要别人搀扶着才能行走。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带着亲切。
这时猛听李世民轻喝一声,对着李云道:“孩子,你再跪下,朕有亲封,颁赐予你……”
李云下意识又弯下膝盖。
但听李世民声音滚滚,语带某种说不出的深情,道:“昔隋朝大业末年,陇右李氏有绝世猛将,名玄霸,万夫不当之勇,时值天下群雄展露锋芒,隋帝诏令齐聚晋阳宫,金殿比武,为争第一,殿外有一金狮,重量几达三千,当世之间,莫有可举者,天宝大将嘲讽吾弟曰,汝可举之否吾弟狂笑三声,托举金狮进殿,隋帝惊为天人,特赐西府赵王之号……”
皇帝说到这里停了一停,猛然盯着李云大喝一声,声音滚滚又道:“父之武勇,子当继承,今我李世民以大唐皇帝之名,赐皇族嫡系三支长子李云,承袭乃父西府赵王之号。”
李云深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胸口有种莫名的火热,他并不是爱慕虚荣的人,但不知为何就是感觉激动。
西府赵王。
这是天下无敌的名号。
这时猛见李世民霍然转头,看着后面某个老人道:“父皇,儿臣已经赐发封号,亦将三弟的神兵给了孩子,但是他还缺那一身铁水流云金丝甲,不知父皇愿不愿意拱手让出……”
这话,明显问的是李渊。
李云下意识抬头,看向皇族中那个老人。
入眼所见,是老人无法形容的目光。
那眼神,有欣慰,有伤感,有疼爱,有怜惜。忽然老人狂放大笑,口中重重吐出了一个字:“好!”
说完此字,仰天长长吐出一口气,随即大踏步走了过来,一双虎目上上下下打量李云。
李云心里微微一惊,感觉这老人并不想史书上所说那般废了,只看他刚才行走如风,再看他此时目光炯炯,这是精力充沛的表现,压根不像传说中那个忙着造小人的太上皇。
果然能当开国之帝者,没有一个是碌碌平凡之辈,当年李渊从太原起兵,带着李家横扫天下夺得江山,子女的功绩固然很大,但是老人恐怕也不是吃干饭的。
……
却说李渊上下打量他半天,忽然很是满意点头而笑,呵呵道:“孩子啊,你还缺一身盔甲。”
长孙皇后连忙踢了李云腿弯一脚,急急道:“还不赶紧跪下,这是你的亲祖父。”
李云无奈又跪了下去,感觉今天认亲把一辈子的头都给磕了。
长孙皇后目光闪闪,忽然张口又对李云道:“你父亲当年有三样宝贝,武器是擂鼓瓮金锤,坐骑是万里烟云照,宝盔则是铁水流云金丝甲,擂鼓瓮金锤已经给了你,但是宝盔还在你爷爷那里存放着。臭小子赶紧多磕几个头,讨得你祖父欢心,让他把宝盔赐下来。”
这话乍一听像是跟李云说,其实是说个李渊听,李渊呵呵笑了两声,摆摆手道:“二郎媳妇不需用计,老夫不会亏待自己的亲孙子…
第105章 【皇族的底蕴,不记载历史】
难怪这玩意砸坏了也能恢复,原来通体都是记忆金属制造,不过李云紧跟着又产生了疑问,记忆金属好像没这么强大吧。
貌似那玩意必须在特殊温度下才能恢复原状,而这幅宝盔按照李渊的说法随随便便就能复原。
“难道那位前辈来自更晚的后世,所以科学技术比我来的时代更加发达……”
这念头在李云心里一闪,然后被他永永远远深藏在心中。
他缓缓吸了一口气,脸上装出激动之色,然后一把将铠甲接在手中,故作欢天喜地道:“多谢祖父。”
李渊哈哈大笑,下意识用手想要抚摸他的额头,李云同样下意识微微一躲,结果两人都怔怔呆在那里。
好半天过去之后,李云才突然反应过来,连忙讪讪解释道:“这个,这个您别生气,从小没人摸我的额头,我一时还有些不习惯。”
李渊黯然一叹,语带萧索道:“你自幼流落民间,有此陌生也是应该,唉,此乃皇族欠你的,祖父不会责怪你。”
李云不知道如何接茬。
他毕竟不是李渊的亲孙子。
话又说回来,就算是亲孙子又如何,如果从小没有感情,刻意伪装只会显得很假。
这时猛听李渊又是一声大笑,忽然转身看了李世民两眼,然后猛地转身大踏步离开,口中的笑声分明带着几分失落。
只听他道:“老夫来也来了,认也认了,剩下的事,你们自己做吧。”
这离开的太过突兀,在场众人全都微微一呆。
但见李渊一路走远,转眼就要踏出大殿之门,忽然又转过头来,遥遥注视着李云这边。
那目光中的莫名意味,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听这位老人怆然而笑,轻声道:“人老了,没什么大的追求,只希望子孙平安,自己受点委屈算什么……”
说到这里猛然转向李世民,大声道:“二郎啊,为父很开心,你知道吗”
李世民双膝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地上。
身为大唐皇帝,这世间也只有李渊可以让他跪。
李渊站在大殿门口,遥遥看着李世民跪下,大声再道:“你不需要如此,为父是真的很开心,因为今日上苍开眼,让我弥补了一个大遗憾。建成那一支,只剩一个痴呆的女娃,元吉那一支,死的一个都不剩,元霸这一支,甚至连个妻子都不曾娶,你姐姐死的也早,只留下两个懵懂的小娃娃,老夫曾经恨天恨地,但是今日却一改初衷,啊哈哈哈,贼老天很不错,又给我送来了一个好孙子……”
长笑声中,人已远去。
整个大殿之中,几乎落针可闻。
在场皇族都知道李渊临走这话什么意思,老人分明在请求李世民善待小一辈的孩子们。
长辈们为了争权夺利,相互厮杀血溅三尺,明明是骨肉亲兄弟,然而却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玄武门那一场,杀的实在太惨。
除了李世民这一支,其他几支都已经凋零了,李建成所有子嗣被杀,只剩下一个痴呆的女儿活着,李元吉最惨,孩子一个没剩下,对于一位老人来讲,这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
好半天过去之后,李世民忽然轻轻叹息一声,言不由衷道:“父皇身体疲乏,所以提前回去安歇了,咱们不要打搅他,继续再做咱们的事……”
说着看向李云,沉声又道:“你站起来吧,朕给你介绍诸位皇族。”
李云连忙爬了起来,一溜小跑到了跟前。
这时那群皇族也走了过来,呵呵笑着跟李云打招呼。
李世民先是伸手一指,指着一位颤巍巍的胖老头道:“这是朕的叔父,曾是大唐第一王爵,封号淮安王,老人家名叫李神通。”
李神通
这又是一位猛人啊!
 
第106章 【得想个办法搞一场决战】
李世民又接着介绍了几位皇族重要任务,轮到宗正寺大宗正的时候刻意多说了两句,语带深意道:“这家伙跟朕是平辈,你也该喊一声大伯,对他可得小心点,这家伙一向铁面无私,皇族犯了错,大理寺有时候不敢管,但是大宗正心狠手辣,谁犯到他手里都得刮层皮……”
李云连忙拱手行礼。
大宗正呵呵而笑,从怀里掏出一卷帛书给李云看,解释道:“你的名字已经写进族谱,以后就是堂堂正正的李氏皇族,等你成年及冠之日,再让你祖父给取一个字,到时候也会写进族谱,用来传承李氏皇族第三支。”
介绍到最后一人,却是一个七八岁模样的男童,李世民这次用的是反向介绍法,但见皇帝一把将男童拉了过来,然后道:“过来给你哥哥行礼。”
说着强行一摁,把男童摁在地上给李云行礼,又道:“这是李承乾,你的大弟弟。以后多加照顾,他不听话你就揍。”
男童被摁在地上有些不服,仰头抗辩道:“父皇,我是太子,按照大唐礼仪,不需向任何同辈行礼,即便他是我的堂兄,也该反过来给我行礼才对。”
李世民大怒,暴吼一声道:“闭上你的嘴。”
李云连忙劝阻,急急道:“小孩子童言无忌……”
这是第一个给他行礼的平辈,而且身份还是皇帝的嫡长子,于情于理都得给点礼物,可惜他今日来的匆忙两手空空。
他在身上摸了半天,最后无奈撕下一块衣角,递给李承乾道:“这是哥哥送给你的见面礼,以后你可以拿布条找我提三个要求。”
李承乾撇了撇嘴,明显嫌弃布条的材质不够档次。
旁边长孙皇后凤目急闪,伸手一把将布条夺在手里,喜滋滋道:“这东西本宫先替他收着,等他长大以后再给他。”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神情也显得很欣慰。
这块布条的意义李承乾不懂,但是皇帝两口子却心知肚明。
李承乾今年八岁,李云今年十五岁,这是同代中人,今后有几十年的时光,李云给了这块布条,今生注定要保李承乾三次。
李孝恭看的也很眼热,忍不住凑过来嘿嘿搓着大手,涎着脸道:“老夫的妻侄女冰雪如玉,贤侄不如也撕下一块布条做聘礼。放心放心,咱胃口不大,只要一块布条就行,一块布条我就把妻侄女卖给你……”
李云目瞪口呆。
……
直到此时,终于介绍完皇族重要人物,这时李世民忽然脸色一正,极其严肃看着李云道:“孩子,听说你有平突三策。”
李云同样脸色一正,他不喜欢拖拖拉拉,直接拱手施礼开口,郑重道:“首先,我的言辞可能比较激进,所以请陛下先给个口风,等会我若是说的不对,您万万不可给我治罪。”
李世民哈哈一笑,摆手道:“朕是你的二大爷,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管你等会说对说错,朕这个二大爷保证不怪罪你。”
“好!”
李云点了点头,开始组织语言。
在场众人下意识围拢过来,个个做出侧耳倾听之状,这都是皇族的主要骨干,任何机密都不需瞒着。
大殿之内,牛油巨烛噼里啪啦,众目睽睽之下,都在看着少年。
李云先是深深吸了,然后开口先是问了李世民一句,道:“陛下,大唐与突厥,谁强,谁弱……”
李世民叹息一声。
李云也不需要他回答,直接道:“大唐刚刚建立九年,天下尚未变得稳固,隋末十几年的战乱,消耗了中原大地的元气,而突厥人却一直在休养生息,这是彼强我弱之局,目前大唐绝不是突厥人对
第107章 【后代人的战争思维】
李世民又看向李云,沉声道:“你继续说,这三策朕要一策一策仔细的听。”
李云点了点头,道:“第一策,叫做坚壁清野,这是我在一本书上看过的战例,当时对阵的也是突厥,结果大收奇效。”
说着轻轻咳嗽一声,仔细解释道:“所谓坚壁清野,就是发动百姓们抛家舍业,有房子的拆掉房子,有粮食的带走粮食,无论铁锅盐巴还是柴米油盐,总之一点一滴都不给突厥人剩下……”
说到这里看了李世民一眼,接着再道:“突厥人不事生产,打仗采用的是以战养战,陛下可以颁布一条战时法令,号召边境百姓紧急逃亡,从雁门关开始,一直到河北道,再到河南,关陇,只要百姓愿意逃亡,朝廷负责弥补他们的损失,如果实在来不及逃亡,那就带着粮食和物资躲到山中,总之不能留守家中,不能随随便便就让突厥人发现。”
由于说的口干舌燥,到了这里再次一停,吸口气之后,继续道:“只要咱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到时候千里疆土不见一人,突厥大军没有地方掠夺军粮,被逼无奈只能聚集一起继续深入,他们需要得到物资熬过寒冬,不得不朝着有粮食的大城池入侵!”
李世民目光滚滚。
在场皇族神色热切。
“然后呢然后呢……”长孙皇后急急开口,追问道:“这个坚壁清野的计策应该还有下文吧。”
“不错!”
李云点了点头,微笑道:“等到突厥人被逼无法分散,这时候我们就放出一个风声,咱们找个合适的决战之地告诉对方,来啊,这里有的是粮食,这里有的是财富,只要你能跟我干一场硬的,赢了你把粮食财富全拿走……”
“好!”
在场皇族轰然叫好,李孝恭眉飞色舞道:“一战而定,就算不赢也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否则任凭突厥人在疆土上肆虐,伤了元气十几年都恢复不了。突厥人最喜欢掠夺粮食和人口,咱们偏偏把粮食和人口聚集一起,这样好,逼着他们玩硬的。”
李世民虎目闪闪,忽然好奇问了一句,道:“你说这个战例是从书上看的”
李云微微一怔,咧嘴露出憨厚微笑。
李世民目光直视着他,沉吟又道:“朕虽然算不上博古通今,但是对于历代战役无不通读,据我所知汉人和突厥作战从无坚壁清野一说,你到底从哪本书上看到这个战例”
“大唐风华路啊……”
李云差点脱口而出,总算临时强行忍住,他总不能说我是后世穿越而来的小作者,这个坚壁清野的计策是我效仿用了上本书。
真要这么说出来,估计满屋子人都得把他当成千年老鬼看。
李世民见他面色古怪,忍不住又问道:“怎么,朕看你面有迟疑,眉宇带着苦笑,莫非此书有何不妥,所以不方便告知”
“那倒不是……”
李云连忙摇头,故作遗憾道:“这是我家乡民间流行的小册子,据说书写之人是个愤世嫉俗的呆子,书中多有激烈之言,故而不受读书人喜欢,传来传去,就失散了,我其实并没看过这本书,是小时候听村里人讲故事记住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