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狠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山下出水

    “陛下……”

    李云遥遥拱了拱手,然后指着地上商贾手里的黄金,大声道:“这里有一块天然狗头金,重量高达十一斤四两,这位来自吐蕃的商贾认为黄金只值三千贯,我告诉他这块黄金最少也得一万六千贯,但他不信,以为我骗他,您是大唐皇帝,不如您发个定论……”

    李世民明显眼光爆闪。

    皇帝听清了李云暗示的‘吐蕃’二字。

    以李世民的精明,这种机会如何放过

    皇帝毫不迟疑点了点头,语气郑重道:“黄金重达十一斤四两,最少也得一万六千贯。”

    吐蕃商贾怔了一怔,下意识喃喃道:“原来我这黄金能值一万六千贯”

    这一点李云和李世民确实没有骗他。

    为什么商贾认为只值三千贯,而李云和李世民却认为价值一万六千贯呢

    原因很简单,这里面涉及到汇率换算。

    比如大唐官定一千钱是一贯,实际上八百钱就能串成一贯钱使用,眼下乃是贞观元年,一两白银的官定价格是三贯钱(注:等到贞观中期就变成一贯了)。

    但是因为白银太少,实际一两白银至少能换五贯钱。

    而黄金更少,因为黄金历来都是镇压府库之物,眼下贞观元年,虽然官定价格一两黄金等于十五两银子,但是真要兑换没人肯换,至少得翻一倍兑换三十两之多才有人愿意。

    这块狗头金重达十一斤四两,折算成白银最少也得三千一百两。

    三千一百白银能换多少铜钱

    在大唐最少也能换到一万六千贯。

    纵算如此,有黄金的还不一定愿意换。

    此事对那商贾来说明显是意外之喜,可惜他很快又变得颓丧起来,满脸黯然道:“就算价值一万六千贯,照样还是买不起秘方,一万六千贯,我失去的何止十个百个一万六千贯……”

    他苦笑摇了摇头,慢慢从地上爬起来,怀里抱着那块黄金,面色麻木想要离开。

    李云眼神一闪。

    远处李世民的眼神同样一闪。

    两人几乎没有任何交流,但是心中却瞬间达成默契。

    “等等!”

    李世民忽然开口,然后大踏步走到商贾面前。

    皇帝似乎被商贾怀里的黄金吸引,目光一转不转盯着黄金猛看,好半天过后,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语带震惊道:“朕刚才只顾着推测价值,竟然忽视了此物乃是天然所成,狗头金,这是重达十一斤四两的狗头金……”

    李云蹭的一下蹦下高台,十分夸张的冲到皇帝面前,语带急迫和惊慌道:“陛下,




第162章 【拍卖第三样宝贝】
    今日之事,真是一波三折!

    吐蕃商贾被人抬着去了暖阁……

    这家伙实在太兴奋,自己把自己弄的抽了过去。

    ……

    李云再次回到高台,对着全场拱了拱手,语带歉意道:“方才之事,有劳担待,本王实在没有想到会是如此,值得庆祝的是我多了一位结义兄弟。”

    结义而已,多大点事

    大家谁不知道你出身民间,向来对于皇家礼仪一窍不通。

    交易大院几百号人毫不稀奇,只是纷纷叫喊道:“我等恭喜赵王,但您不可再拖也,三样宝物才开始第一样,二十份秘方还剩十九份,时间不等人,还请速速拍!”

    “好啊!”

    李云哈哈一笑,心里却鄙夷一声,暗暗道:“他妈的,这还真是上赶着找死,送钱送成收割,我从没见过这么可爱的韭菜。”

    话不多说,竞拍再次开始!

    令人感觉神奇的是,接下来一幕竟然真被那个吐蕃商贾猜中了。由于大家采用慢慢加价的方式竞争,不知不觉竟把价格推到了高位。

    等到十九份秘方拍完,赫然发现每份高达三十万贯。

    这个时代其实并没有这么多铜钱,很多竞拍得手的买家都是采用货物抵充,

    比如西域小宛过的君主,付款的方式是十箱子玛瑙,楼兰国的君主比较土豪,直接砸出了三箱黄金,大月氏比较穷,跟李云约定付款之物乃是二十车锦毯,辽东三国各自也买了一份,基本都是用貂皮人参结算款项。

    这些货物如果在大唐慢慢售卖,李云最后的收益肯定不止三十万贯一份秘方,他有交易中心在手,对于这种好事自然不会推辞。

    二十份石炭秘方,一份被吐蕃商贾所得,西域三十六国买了十二份,辽东三国各自一份,剩下四份被大唐五姓七望全部吞下。

    其实已经不是五姓七望,应该说是四姓六望,因为范阳卢氏已经没了,整个家族嫡脉全部为国而死。

    但是卢氏毕竟还存在苗裔,满门又是为了大唐而死,故而虽然门庭衰落,但是谁也不敢明面上把卢氏剔除世家行列。

    依旧用五姓七望做统称。

    五姓七望虽然是顶级豪门,但是付款三十万贯也有些压力,李云等的就是这一刻,他要求世家买的四份秘方全部支付粮食。

    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世家明显不想同意。

    自古有云,家里有粮,心中不慌。

    在古代有钱不叫有钱,有粮食才是真正的有钱。

    他们想用丝帛或者绢付款,但是李云要丝帛有个屁用

    双方为了此事不断争吵,最后惹得李云毛了,忽然装作发疯,怒气冲冲道:“老子好言相劝,你们偏偏不听,他妈的,李崇义何在,程处默何在,快把为师的锤子拿过来,今天我教教他们什么叫以德服人,干,先杀一个血流成河,再杀一个血流漂杵,哇哈哈,我要从南杀到北,再从白天杀到黑,啊哈哈哈,世家狗贼……”

    这还唱起来了!

    世家顿时认怂!

    神经病惹不起啊!

    虽然都知道李云很可能是在伪装,但是人家父亲确实有这方面的隐疾,李云一口一个我也可能发疯,看起来还真的有点不像正常人。

    正常人哪有说自己是疯子的

    毕竟他现在已经是王爵了啊,没人会这么污蔑自己的名声。

    于是很快谈妥,双方做了约定,四份秘方作价一百二十万贯,全部折算成粮食付给李云。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

    唐初粮价较高,一般斗米百钱,十斗为一石,一石粮食差不多是一贯钱。

    也就是说五姓七望要给李云一百二十万石粮食。

    这足够范阳城百姓吃上四五年。

    就算拿出来接济整个河北道,一百二十万石也能支撑六七个月,而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明年的秋收……

    ……

    二十份秘方售卖一空,然而众人还在眼巴巴看着,忽然有人按耐不住,急急吼吼道:“赵王殿下,赶紧拍卖第二样宝物啊,我们早已经知道了,您想要卖的是造盐秘方,我们江南不需要取暖,留着钱财等着买您的造盐秘方呐,有了这份秘方,我们孙氏也能造盐,啊哈哈,咦,你们为什么眼神怪怪的看着我……”

    这货没能继续说完,直接被人给打了出去。

    出手赫然是两个大唐国公,甚至还有世家的文臣,大唐高层两派这还是首次达成一致,边打人边骂道:“凭你们江南孙氏也想沾染盐业等什么时候达到钟鸣鼎食再说吧……”

    一顿爆揍之后,国公和世家文臣目光霍霍,威逼全场问道:“还有哪个要买造盐秘方的”

    其实世上没有绝对的规矩。

    哪怕李云不断重复他的规矩多么严格,但是有些规矩不是他自己能立起来的。

    比如这个造盐秘方,他确实可以按照规矩拍卖,但是,敢买的不多。

    无论李世民还是世家,又或者大唐的国公和勋贵,今天都达成了一个默契。

    这些人不会破坏李云的规矩,他们也不会去阻拦李云拍卖秘方,但是,他们能阻拦别人买……

    盐业这玩意,不是小型世家可以指染的。

    其实李云早就猜到这一幕,李世民在暖阁卖秘方就是他的主意,现在在高台拿出来故作拍卖姿态,无非是借着机会把盐业之事宣传一波。

    于是,第二样拍卖物就这么结束了。

    此时已经是傍晚,天色渐渐有些黯了,然而风雪依旧没停,纷纷扬扬不断落下,交易大院不断有小厮穿梭,把几百个炉子填满了石炭,火光熊熊喷溅,烤的满院如春。

    天色虽晚,然而没人急着离开,相反个个面带急迫,全都仰着头看向高台,就连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是如此,皇帝两口子也在等着第三样宝物登场。

    这时李云忽然拍了拍手。

    交易大院后方突然走出几百个小厮。

    这些小厮初一露面还有些畏缩,不过很快就鼓起勇气快步而来,每个小厮选择一个石凳站立,低眉顺眼伺候在众人身旁。

    许多人感觉好奇,忍不住转身打量,他们发现小厮左手拎着一个铁壶,右手很是小心的攥着一个瓷瓶,单看那瓷瓶的成色,就知瓶里装的不是普通玩意。

    李云的声音忽然笼盖全场,悠悠道:“人活一世,衣食住行,先求吃饱,又求吃好,吃好之后还不满足,希望更进一步有些享受,实不相瞒,我这第三样宝贝不是给贫民准备,我这三样宝贝就是要卖给你们,唯有你们这些不再担忧果腹之人,才会注重更进一步的享受……”

     



第163章 【无数苦心铺垫,只为收割天下】
    李云为什么要弄茶

    因为他知道这玩意保证能发财,而且是抢钱式的那种发财……

    茶和丝绸,甚至比盐铁更加暴利!

    ……

    茶在商周时期,乃是贵族权利的象征,到了两晋时代,仍是士大夫专享,直到隋朝时期,民间才渐渐得以品尝。

    但是这时代喝的不是泡茶,而是像熬汤一样煮出来的茶,茶叶也不是后世所见那种,而是捣烂成团然后做成黑乎乎的茶砖。

    煮茶的时候还要添加各种佐料,什么盐啊,芝麻油啊,香料啊,像个大杂烩一样,只有后世人想不到,没有古代人做不到,如果有幸穿越大唐,并且兜里还有俩钱想去喝茶装个逼,恭喜你,你会吐……

    煮茶如此难喝,在唐代已经盛行,上至皇帝王爵,下至黎民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北方和西域更喜欢茶,因为这些民族的主食是肉,茶叶能够克化油腻,游牧民族简直无茶不欢。

    现在,李云弄出了清茶!

    ……

    “赵王殿下,拍啊,赶紧拍啊,这茶,这茶,这茶才是真正的宝贝……”

    一杯清茶入口,交易大院沸腾,无数人目光热切看着高台,许多西域商贾几乎是咆哮出声。

    商贾是最为敏锐的一群人。

    这茶如果运回西域,完全可以当成黄金。

    “都想发财是吧很好,那你们先让我发一笔财……”

    李云负手站在高台,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等到气氛彻底烘托之后,他才悠悠开口道:“第三样宝物,乃是本王幼年得传一位异人,我今试制出来,取名幽兰吐芳,你们很想买,本王也很想卖,奈何此茶工艺复杂,一年产量不会太多,所以嘛……”

    他说到这里故意拉个长腔。

    “贵就贵,无所谓!”

    商贾们极其上道,几乎大吼接话道:“贵才是宝贝,贵才是享受,赵王殿下还请勿要拖延,开拍,立刻开拍……”

    “好!”

    李云重重点头,既然韭菜们上赶着挨割,他要再不配合真有点说不出过去。

    他从怀里又掏出一个册子,翻开大声念道:“幽兰吐芳,共计五十份,每份约为一两,底价定为十贯,每次加价不设上限,大家现在开始竞拍吧。”

    这番话说完,原本以为能引起轰动,然而场中却忽然沉寂下去,许多人明显皱起了眉头。

    为什么

    因为太少了!

    茶少,价格也少。

    总共五十份,每份才一两,就算全部被一人买下,加起来也只有五斤。订的价钱也少,少到让人吃惊,一两茶叶才定十贯,这完全不符合茶叶的身份。

    事情一旦反常,必然引人疑虑。

    过了好半天后,才有一人开口问询,语带迟疑道:“敢问赵王殿下,您这茶叶……这茶叶莫非是绝货”

    这个必须问清楚了!

    如果是绝货,那就是仅此一批,如果仅此一批,那么竞拍加价需要狠一点。

    李云呵呵一笑,淡淡道:“虽非绝货,但也差之不多,本王这么跟你说吧,此茶产量很少,而且需要极其复杂的工艺,采摘之时,须得未破身的处子攀登高山,然后用舌尖把茶叶含在口中,再然后,素手轻柔,蕴含芬芳……”

    他说到这里忽然不说,因为全是在吹牛逼,编不下去了,只能哈哈笑道:“不说了,不说了,再说就会泄露秘方,总之你们记住这茶产量很小。”

    许多人相互递个眼色。

    李云又道:“除了产量问题,还有销售原因,本王已经决定,此茶只会拍卖一次,今日卖的价格我会写在楼阁木牌之上,作为幽兰吐芳的面世指导价,从今天开始,此茶不再拍卖,以后你们想买,只能按照阁楼木牌的价格订购,订购还不一定有,交了钱也得排队等着。”
1...5556575859...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