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狠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山下出水
可惜小一辈仍旧提不起信心,一个两个全都悻悻然站在那里,相比老一辈的无耻嘴脸,大唐年轻一辈还是要脸的。
花园里的气氛忽然有些压抑。
李世民的心情更加压抑……
他今日拿出王爵做赌,乃是有着特殊目的,结果李云一首悯农绝杀,让皇帝的打算扼杀当场。
这还怎么玩
也就在这个时候,猛听人群中哈哈一声大笑,但见程咬金忽然站了出来,语带粗鄙对着众人道:“原来文斗就是作诗啊,俺老程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如果作诗能赢王爵,那老程也能赢个王爵。”
这话让众人一呆,李世民却眼睛一亮。
皇帝立马开口接茬,故作好奇道:“是吗程知节竟然也会作诗”
老程一脸得意,鼻孔向天道
第208章 【封王?封王!】
“打,给朕狠狠的打!”
李世民也是面色铁青,咬牙切齿道:“打的他涨涨记性,以后不准他再作诗。”
有皇帝撑腰,那几个猛将出手更狠了,老程自然也不肯吃亏,瞬间和众人群殴一起。
这厮边打还边叫嚣,挑衅李世民道:“陛下毫不讲理,分明嫉妒老程的才华,你使人殴打于我,分明是羡慕老程的作诗能力。”
“放开他……”
皇帝陡然一声大吼,出声喊住那几个猛将,众人只见皇帝胸口起伏不平,盯着程咬金冷笑道:“既然你纠缠不清,朕要让你心服口服,你说会作诗是吗,朕现在再给你出上一题,倘若你真能做出,朕亲自给你致歉。”
“好啊!”
老程此时已经连带淤青,然而却仰天哈哈大笑,道:“我老程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通天晓地,博学古今……”
牛逼吹的震天响,关键还都是褒义词,在场众人瞠目结舌,没想到老程竟然如此有文化。
李云却觉得心生不忍,忽然站出来道:“卢国公好像有些醉了,臣请陛下允他回家歇息。”
可惜老程却不领情,陡然牛眼一翻道:“屁话,老夫并未饮酒,怎能说老夫醉了,别看你是西府赵王,但你在老夫面前也是个娃娃,当年你大师伯建立瓦岗山,老夫在山上当过一百零白天的皇帝。”
这貌似吃了炸药,逮到谁就怼谁,然而李云心里却越发不忍,抬脚准备过去架走老程。
然而也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怒气冲冲的声音再次响起,但见皇帝忽然一指御花园的池塘,咬牙道:“朕现在就出一题,程知节你有本事作诗看看……”
“作就作!”
老程毫不迟疑,转头看向池塘那边,仅仅只看了一眼,猛地就哈哈狂笑,得意非凡道:“陛下这题目太简单了,您听好了,一个大池塘,蛤蟆坐中央,白天呱呱叫,夜晚闻花香。”
咦!
众人都是一呆,目光惊疑看着老程。
此诗虽然还是打油诗,但是对仗工整很是押韵,最主要的乃是脱口而出,大家都看到老程没有任何迟疑直接作出这首诗。
就连李云都面色呆呆,看着老程觉得匪夷所思。
李世民貌似也被惊了一下,微微颔首点评道:“程知节此诗,颇有一份韵味,好吧,朕收回刚才的说法,朕决定给你道歉……”
可惜一个‘道歉’的‘歉’字还未说完,猛听老程哈哈又是狂笑两声,似乎更想卖弄文才,得意扬扬道:“陛下先别急,这诗还有下文呢。”
“是吗”
“竟然还有下文!”
在场众人无不期待。
但见老程鼻孔向天,趾高气昂扯开了破锣嗓子,道:《池塘颂》
一个大池塘,蛤蟆坐中央。
白天呱呱叫,夜晚闻花香。
池塘全是水,蛤蟆嘴对嘴。
蛤蟆为啥叫,它说母的美。
公蛤蟆搂着母蛤蟆腰,一个更比一个骚……
完蛋了!
满场又是落针可闻。
李世民再次目瞪口呆,气的双手双脚都在发颤,皇帝陡然暴吼一声,无比暴怒道:“谁能给朕出气,把这厮拉下去狠狠打。”
其实不用皇帝说话,那几个猛将国公早已忍受不住,但见几人暴起身形,联手抓住老程往远处拖。
偏偏老程还不知死活,大叫大嚷道:“陛下你嫉妒俺的文采,等老程打完架回来再给你理论。”
砰的一声,有个国公捣他一眼,老程大怒,回手就是反击一锤。
这下可好,几个猛将同时出手,老程明显有些不敌,很开被人打到在地,但他口里不清不楚仍旧挑衅。
“打,给朕狠狠的打!”
众人只见李世民不断咬牙,心想陛下这次终于被程知节气的不轻。
这个滚刀肉也有今天。
不少大臣暗自兴高采烈。
唯有长孙皇后急急挤了过来,伸手轻轻一扯皇帝衣袖,低声道:“陛下不可苛待功臣,否则有失为君之道,虽然卢国公有错,但您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折辱他……”
说着停了一停,压低声音又道:“况且,程家夫人还在呢。”
李世民登时一惊。
“住手!”
皇帝想也不想直接开口阻止。
哪知忽听一个女声遥遥传来,恨恨道:“感谢皇后娘娘厚爱,感谢陛下心胸仁慈,但请二位勿需迟疑,程家今天已经丢大了人。该打的打,把他往死里打……”
说话者赫然是老程夫人。
此时程夫人一脸铁青站在不远处,胸口起伏明显被气的不轻。
然而越是如此,皇帝越不能让人再揍老程,那几个国公也反应过来,几乎不约而同闪身而起。
众人面色讪讪看着老程夫人,全都语带歉疚道:“弟妹还请恕罪,哥哥们刚才冲动了。”
老程夫人看似怂恿众人,但她骨子里分明疼着自家夫君。
她忽然挤过人群冲到近前,将趴在地上的老程使劲拉起,擦眼抹泪道:“你整天装疯卖傻,把自己的名头全污了,可你有没有想过,咱家的牺牲有谁懂知节啊,不如辞官吧,你帮着陛下打圆场,陛下却让人将你一顿暴揍,咱们图的是什么图着你的国公勋位么”
这话当着众人说出,几乎明言指责皇帝,在场大臣只见皇帝面皮抽搐,似乎是强忍着才没有对女人发火。
李云这时恍然想起来,程家祖孙数代都是书香门第,老程虽然看似粗鄙,但是自幼也是博学多才,刚才那首夏晓打油诗,老程分明是帮着皇帝活跃气氛……
为了活跃气氛,两首打油诗自污名声,并且还要挨上一顿暴揍,难怪程夫人会气的面色铁青。
刚才他还以为程夫人生气是因为那首夏晓诗。
 
第209章 【程处默的功劳有多大?】
程家能不能封王
如果封王难道是程处默
在场大臣目光辉闪,心中隐隐生出一股古怪之感,程处默今年才多大,满打满算也就十八岁,搁在两年之前,还是个章台走马的街头混子,动不动惹事打人,号称长安小霸王。
然而一晃两年而过,难道这个二愣子一般的家伙竟要封王了吗
“他凭什么难道就因为拜师赵王……”
人群之中隐约传出一声低哼,声音很小但却带着不满,自古人心不足,别人有的我没有,就会感觉不爽。
刚才长孙冲封王大臣们勉强还能接受,因为长孙冲的身份不平凡,他不但是长孙无忌的嫡子,而且还是当朝皇后的外甥,国公嫡子加上国戚身份双重重叠,封个偏远之地的异姓王爵勉强可以。
但是程处默是什么层次
他老爹当初是瓦岗寨的土匪,为人精明却非要去当滚刀肉,大唐朝堂重臣八百余,程咬金得罪的几乎有六百。
口碑很差,行事不讲理,若是搁在平时,也许没人找茬,但是现在程家要封王,有些人已经准备使个坏。
果然一个重臣缓缓走出,对李世民恭敬拱手道:“陛下,程处默年纪太小。”
此人来自荥阳郑氏,乃是五姓七望有名的老阴比,他不说反对程处默封王,只强调程处默年龄太小,如此指东打西,使坏又不像使坏。
可惜李世民看都没看他一眼,淡淡道:“不小了,马上就要及冠。”
那大臣目光闪烁几下,忽然又道:“程处默声名狼藉,章台走马欺压良善。”
李世民仍旧不为所动,似乎不想和这种人掰扯。
李云忽然开口,笑呵呵看着那大臣道:“你说我的徒弟声名狼藉,不知他狼藉在什么地方”
“他是长安小霸王……”那大臣下意识脱口而出。
李云顿时嗤笑出声,道:“那是以前。”
大臣咬了咬牙,硬着头皮又道:“他章台走马欺压良善。”
李云脸色忽然阴沉下来,冷冷盯着此人道:“你跟我说清楚,程处默欺压了哪家的良善”
那大臣张口就想污蔑,可惜李云岂会给他机会,言语争斗最怕别人张口,须得把一切语言都给堵回去才行,李云陡然一声冷喝,双目狠厉盯着对方道:“你说之前想清楚了,如果是妄言可别怪本人不讲情面。”
那大臣顿时一惊。
李云冷哼一声,紧跟着道:“你说他章台走马,可是本王只记得他在长安救济流民,那事困扰了满朝文武,是程处默带领流民发家致富!”
那大臣下意识接茬,辩驳道:“那明明是殿下的功绩,程处默只不过跟着沾光。”
李云冷笑看他一眼,质问道:“本王当初有那么多本事么”
是啊!
他当初是个流民,自己还要靠着施粥过活,倘若没有程家的力挺,咸鱼产业压根无法成功。
这事众所周知,压根不算李云胡搅蛮缠,那大臣踟躇半天,最终没敢胡乱反驳。
他闭了口,但是李云却不放过他……
李云忽然踏前三步,目光森森盯着对方道:“你刚才污蔑我的徒弟,本王一定要听听你的道理,倘若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本王就视同你口出妄言。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本王喜欢以理服人,我现在给你机会,你好好跟我讲讲道理。”
跟你讲道理
讲道理的都被砸死了!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都看出对方眼中的吃惊,他们知道李云护犊子,但没想到如此护犊子,别人只不过说了程处默两句,他就要跟人讲道理把人砸死。
那大臣脸色渐渐苍白,很快变得面如土色,他忽然转头看向李世民,急急求助道:“陛下,荥阳郑氏这两年上缴了九百万贯盐利。”
这分明是害怕李云把他打死当场,所以祈求皇帝帮忙阻拦调解。
李世民并不想这个大臣死,皇帝需要的是李云帮着恐吓打压,眼看目的已经达到,皇帝冲着李云笑呵呵摆了摆手,故作训斥道:“朕还在这里,赵王不可越俎代庖。”
李云顿时打个哈哈,拱拱手承认错误。
这爷俩明显是演戏,在场大臣又不是傻子,可是明知演戏也不敢揭穿,否则说不定赵王就找找过来讲讲道理。
赵王的道理可不好讲。
因为跟他讲道理的连个全尸都留不下。
他有两把擂鼓瓮金锤,那就是西府赵王所谓的道理,四百斤一个,加起来八百斤,随便往人脑袋上一颗,红的白的噗嗤一下迸溅而出。
想想就觉得吓人。
这是一个绝世凶人。
大臣们偃旗息鼓,决定还是不去使坏为妙,大不了就让程处默封王,毕竟陛下已经有了决断。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李世民接下来的话出人意料,但见皇帝负手站在池塘边缘,忽然语气悠悠道:“今有程家长子程处默,年十八岁,立不世功……”
这明显是准备封赏了。
一般封赏之前都要说说功劳。
按照往常惯例,这时候得有人站出来给皇帝凑趣,比如问问程处默立了什么功劳,配合皇帝把功劳使劲夸大的说。
大臣们不想帮忙。
但是那群国公和程家不错。
谁也没有想到,站出来凑趣的竟然是秦琼。
秦琼一向忠厚耿直,乃是经常殴打老程的唯一一人,想不到这时竟然是他站出来,拱手行礼帮着皇帝圆场道:“敢问陛下,程处默有何功劳,既然堪称不世之功,想必每一件都能经得起推敲。”
“不错!经得起推敲!”
李世民点了点头,淡淡道:“三年前长安流民成灾,程处默售卖咸鱼救济,虽然主导者乃是赵王,但是程处默有随从之功。”
这是第一个功劳。
 
第210章 【李世民的大手笔】(章尾附带感谢的事)
皇帝这话一出,满场全都一怔!
既然不打算给程处默封王,那您大费周折诉说功劳干什么
就在众人迟疑之时,李世民的声音再次响起,但听皇帝悠悠开口道:“今有程家长子程处默,年十八岁,立不世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