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江湖探花
一个战士站出来,立正敬礼道:“
报告首长,我们连长,他……”,话没说完,就哭的说不出话来。
红脸首长眼圈也红了,他走上前,拍了拍那个战士的肩膀,道:“是我错怪你们连长了,对不起,你们连其他的干部呢”
守在弟兄们周围的战士们顿时哭做一团。红脸首长彻底懵了,他一把抓住面前那个战士的双肩,声嘶力竭的吼道:“二百来号弟兄,就剩你们几个,这怎么可能,到底怎么回事儿”
“我们被叛徒出卖了,昨天潜伏时,被鬼子伏击了”。
“胡说八道,你们全连都中了鬼子埋伏,怎么就你们几个活了下来”一个高个子,面皮白净,眼睛细长的八路军领导,不知什么时候来到现场。看着斯文,说出话来中气十足,震的人耳嗡嗡做响。
“报告副团长,我们被鬼子俘虏了,是身后几个大哥救的我们”。那个战士也豁出去了,声音一点儿不比副团长小。
“这么大声音,难道我听不到吗,一个被鬼子放回来的俘虏,有什么资格跟我大声说话”副团长盛气凌人,话语也咄咄逼人。
“老单,话不能这么说,我也被鬼子俘虏过,难道我也成了叛徒”说这话的是组织监狱内部暴动的那个人,他现在身子挺虚弱,但眼光透着凌历。一个敢在绝境中奋起抵抗的人,绝对是值得信赖的。
“政委,你怎能和他们相提并论”,副团长道。
八路军政委好像对这个说法很反感,怒容从脸上一闪而过,长吐了口气后才说话:“老单同志,你也是咱八路军的老人了,怎么等级观念还这么深,都是穷人,阶级弟兄,你非要分出高低贵贱来,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副团长脸上献出一丝不平之色,但他还是低下头道:“政委,对不起,我承认错误”。
政委道:“老单,我也明白你心中不服,所以也用不着急于承认错误,回头我再仔细跟你聊聊”。
副团长默默的点了点头。
政委又把头转向那个敢于顶嘴的战士,和颜悦色道:“小同志,仔细说说,昨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个战士也不客气,把昨夜的事一五一十的讲述了一遍。政委听的很认真,偶尔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插言询问上几句。
听
第二百八十五章:奔赴延安
“你算老几有什么资格来证明这几个人的清白”副团长已经彻底失去了理智,疯狂的叫嚣道。
叶知秋转回身,微微一笑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位首先的缺点可不小啊”
副团长刚要反驳,政委说话了:“老单,你这是怎么了叶教授你难道都不认识了”
“叶教授”副团长上下打量了叶知秋半晌,终于,脸上绽开了笑容,握紧了叶知秋的手,不肯松开。
政委开口道:“老单,看看你怎么像个孩子似的。快让叶教授说说,他是怎么认识这几位好汉的”
叶知秋就把宋春茂带人如何施计,把危害京城多年的汉奸流氓组织白狼队歼灭的经过讲述了一遍。叶知秋是搞教育的,十分注重修辞,一段看似普通的事让他说的声情并茂。把一众八路军听得如醉如痴,不断的齐声叫好。
腼腆的那芳姑娘得知自己的心上人如此英雄了得,一颗芳心牵在宋春茂身上,两只美丽的大眼睛,凝视着宋春茂坚毅的脸庞,再也不能移开。
叶教授的话虽然解开了宋春茂弟兄与八路军之间的误会,但还有一大堆问题摆在他面前:八路军铁帽子九连潜伏在圆明园是非常秘密的,到底是谁出卖了他们这个来自于八路军内部的奸细,一日不除,他们之间的相互猜忌就一日难以消除。
第二个疑问就是,叶知秋用金印作抵押换取路费,说是要去重庆,怎么又成了八路军的座上宾他是如何被抓的他的那张当票是如何落入八旗复**手中的圆明园是八旗复**在京城最后一块儿基地,八路军在这儿遇袭,跟他们有没有关系这些事儿看起来没有关联,却有丝丝缕缕牵扯不清的联系。宋春茂苦苦的思索着,就连政委伸过来讲和的手都没有注意到。
宋春茂他们这次行动,真实的目的就是找到八旗复**,把袭击常庆虹的凶手找出来,谁知又牵扯出这么一大堆事来。无奈之下,宋春茂只得接受了政委和叶知秋的邀请,跟随八路军一齐行动,直到把内奸找到为止。【¥…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其实弟兄们心中也明白,八路军的邀请只是面子上的客套,真实的目的还是对他们不放心,是变相的把哥儿几个软禁了,弟兄们对此心知肚明,表面上却装作若无其事,和叶知秋谈笑风生。
叶教授学识渊博,虽然没有眼镜,常把大树看成人,但肚子里的墨水却也够宋春茂弟兄喝了。
听了叶知秋的讲述,弟兄们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是明十三陵,周遭那些人工栽植的树木,最少也有三百年的历史了。
过了一条河,路旁出现了一排排高大的石相生。叶知秋为大家讲述这些石人石兽摆放的规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身边的人也越聚越多。
宋春茂也听得着了迷,猛然间发现姜立柱一副
心不在焉的样子,还掰着手指头计算着什么,不禁好奇的问:“想什么呢这么认真”
姜立柱一惊,道:“我刚才在想,明朝一共十六个皇帝,怎么这里只有十三座陵墓呢”
这句话被叶知秋听到了,大声称赞道:“这个问题提的好,一眼就能看出这位兄台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姜立柱根本不识字,他的历史知识都来自于戏文。他唱过一本戏叫《刘墉下江南》,这个刘墉就是给汇春园药铺提匾额的那个刘石庵。这出戏中有一句戏词是“大明统一,锦绣江山,曾有那十六位万岁爷驾坐金銮。”
姜立柱刚才也不是在算明朝有多少皇帝,而是到了十三陵,想起了那出儿《刘墉下江南》的戏来。打了几年的仗,这小子在默记这出儿戏的戏词,看自己还能记起多少。现在被叶知秋夸了一句,姜立柱的脸,难得红了一次。
叶知秋的工作就是释疑解惑,现在姜立柱把问题提出来,在叶教授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学生考老师,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回答,万一出现了什么纰露,传出去会被别的学生们笑话的。
他清了清嗓子,从路边的树上折了一根小木棍儿,权做他的教鞭。
一支教鞭在手,叶教授又仿佛站上了讲台,习惯性的用手扶了扶并不存在的眼镜,这才开口道:“明代一共有十六个皇帝一点儿不错,可为什么这里只有十三座陵墓呢现在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明朝是朱元璋打下来的,但他的京城并没有建在北京,而是在南京,并且他就驾崩在南京,所以,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他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继位,却又被他叔叔燕王朱棣篡了位。朱允炆生死不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十三陵自然也就没有他的陵墓。”
叶知秋沉吟了一下,又接着道:“朱棣这个人不简单,明朝二百多年,所有露脸的事儿,几乎都是他干的。修《永乐大典》,派三保太监下西洋,最重要的是他把京城搬到了北京,明、清两朝才有了近五百年的安定江山。后来,中国国民政府又把国都迁回南京。我看此举十分不智,南京偏安一偶,民风重文轻武,正是他们
第二百八十五章:各怀心机
一个燕大最年轻的教授,一个八路军中最杰出的军事领导,俩个人相互欣赏,彻夜长谈。短短几天时间,叶知秋已经不再是那个多愁善感的大学教授,而转变成一个坚定的抗日分子,他强烈的向上级请示,要求到抗日最前线去战斗。
一个月后,他如愿以偿的来到晋察冀独立团,担任文化教员。叶教授渊博的知识,平易近人的教学方式,得到了独立团上上下下的一致赞扬。
叶知秋一刻也没有忘记八亲王金印的下落,只是八枚金印典当换来的5000大洋,这些时日花费的已所剩无几,八路军日子过得清苦,断拿不出这么多钱来给叶知秋赎当。正在他为难之际,他的一个学生提供了一个线索:在独立团驻地不远,有叶知秋的一个学生叫金不怠,是八旗贵胄的后裔,找找他,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叶知秋本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金不怠,本来也没指望他能帮上多大的忙。谁知金不怠爽快的很,拍着胸脯担保,这事包在他的身上。
叶教授说到这里,宋春茂心道:要坏,这个叶知秋学识虽然渊博,可待人接物全无戒备,该不会直接就把当票给了金不怠吧
果然叶知秋接着道:“我见他如此热心,就把当票交到了他的手中”。
“叶教授,你就不担心金不怠的取了金印,自己私吞了”姜立柱问道。
“有什么好担心的,他是我的学生,就算他把金印据为己有,那也无可厚非,金印是他花了大价钱赎回来的”。
“八枚金印你见到没有”宋春茂问道。
叶知秋摇摇头道:“说来惭愧,我把当票交给金不怠的当天晚上,就被日本人抓进了西郊监狱,当时我和吴政委在一起,害得咱们独立团的大政委,也在鬼子监狱吃了许多天牢饭”。
“你们在哪里被日本人抓到的”宋春茂问。
“就在金不怠的家中”,叶知秋回答道。
“金不怠已经把金印赎回去了”。宋春茂道。
“当天晚上来了足有二三百鬼子,没想到他还能逃出去”叶知秋道。
“如果是金不怠向日本人告的密呢”
“不可能,我亲眼见到日本人烧了他的房子”。
“一个拿7500多大洋赎当,眼睛都不眨一下的人,怎么还会在乎一所小小的宅院”。宋春茂被叶教授的迂腐气到了。
“请你给我一个金不怠出卖我的理由”。叶知秋脸色涨的彤红,说话的语气也重了起来。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你的八枚金印就足以让金不怠出卖你”。宋春茂毫不客气的说道。
“金印是我自己的事,就算有人告密,为什么把吴政委也牵连了”
“你们在西郊监狱这么长时间,鬼子一直没有识破你们的身份,对不对”
叶知秋一愣,沉吟一会儿,点了点头。
姜立柱好奇的问
宋春茂:“大哥,你怎么知道鬼子没有识破叶教授的身份”
“鬼子是没有识破他和八路军勾结的身份,至于燕大教授的身份,我想鬼子一开始就是知道的”。
“何以见得”
“如果鬼子知道了他们八路军的身份,叶教授也就算了,吴政委这么高的职务,鬼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他的”。
宋春茂见没有人说话,接着道:“大家再仔细想想,我们刚见到吴政委时,他根本就没有受过大刑,鬼子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八路军拼死营救的目标,竟然是一个他们从未重视的人”。
“这么说,八路军中没有内奸”姜立柱道。
宋春茂点了点头。
“那潜伏在圆明园的八路军,是被谁出卖的”
“也是金不怠”。
“为什么会是他”
“金不怠就是赎走金印的人,也是八旗复**中的小王爷。圆明园是他们在京城仅存的最后一块落脚点,八路军在那里潜伏,自然会引起金不怠的猜忌。他把这个消音透露给日本人,借鬼子的手除掉八路军,这样他在圆明园的秘密就不会被发现了”。
“在圆明园潜伏的八路军,有几个被人下了迷药,这会是谁干得”
“我估计就是那个看园子姓李的”。
“为什么是他”
“那小子胆小,贪财,好色,是个地道的小人,不堪大用,他想给八路军下迷药,又怕事后败露,八路军不会跟他善罢干休,因此这迷药下的虎头蛇尾”。
那谋道:“看园子的老李不是被你杀了吗”
宋春茂道:“这也是他的狡猾之处,他把八路军的消息透漏给日本人,又怕双方打起来伤到自己,早早的跑到那芳家中,却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弟兄们手中”。
宋春茂众人再回到饭桌上,几位八路军首长正争辩的脸红脖子粗。叶知秋把宋春茂的分析结果又给首长们讲述了一遍,独立团的首长听的撑目结舌,都长出了一口气,暗自庆幸没有冤枉好人
第二百八十六章:悲天悯人
这边一闹腾,周围的人都被吸引过来,可是那个秃头的尤三爷,还是不肯把头抬起来。宋春茂觉得有些蹊跷,他没有像姜立柱般鲁莽,而是把目光投向两个跪在地上的年轻人。
“你们站起来说话,是不是给日本人跪习惯了”宋春茂脸色不善,他一向看不上奴颜婢膝的人。
两个青年站起来,擦干眼泪,无比坚定的注视着宋春茂:“我们知道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因此我们也非常感谢你”。
“这和你们下跪有关吗”宋春茂冷冷的道。
“男儿膝下有黄金,大丈夫在世,上跪天,下跪地,中跪爹娘,我们这次跪下,不是因为你的救命之恩,而是求你们不要去打扰尤三爷”。两个青年不卑不亢,侃侃而谈,让大家不由得心生敬意,更对他们拼死保护的秃头尤三爷充满了好奇心。不知他有何德何能,竟让两个青年才俊死心塌地的为他效命。
吴政委和叶教授也走过来,他们在西郊监狱被囚时间虽短,竟也听说过尤三爷的名头。大名鼎鼎的铁汉尤孝儒,无论是谁,一进西郊监狱,都会有人对他首先提起尤三爷,但这个人到底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谁也不知道。更不会有人把眼前这个耷拉着脑袋,瘫坐在地上的人和铁汉联系在一起。
“把尤三爷抬走,还有这两位兄弟,你们跟着一起过来”,宋春茂一边说着,一边弯下腰,把胳膊伸到尤孝儒的肋下,等人来帮忙,把他抬走,哪知宋春茂稍一用力,尤孝儒的身体竟被他抱了起来。宋春茂吃惊之余,侧目看了看他怀中的尤孝儒,吓的宋春茂心中一紧,后脊背一阵阵发凉。他怀中这个人,如果还能叫人的话,如果暗夜中没有防备,看上一眼,会把胆小的人活活吓死。
宋春茂怀中的人年龄并不大,他的光头,是被人用滚开的香油,伴着麦麸皮糊到头顶,生生把头皮烫的结了痂,等到痂脱落了,永远再不会有一根头发生出来。传说中,能挺过这种刑罚的人,也不过百分之二三而已,就单凭这一项,尤孝儒就有资格被人称作三爷。
他的两只眼睛也被人剜去了,看眼上的疤痕,这是有人用两头掏空的竹筒,中间用破布做成活塞,一头顶在受刑人的眼睛上,然后慢慢的抽动活塞,把眼珠生生的吸进竹筒中。眼是心的根苗,一般的人,只要被剜上一只眼珠,就会疼的把头骨撞裂,尤孝儒的两只眼睛都没有了,鼻子没有了,嘴唇也被割掉了,牙齿也被拔的一颗不剩,最恐怖的还是那张脸,右半边白中透红,显示出尤孝儒没有被毁容时是一个美男子,左半边脸,所有的表皮组织都被割去,颧骨和牙床裸露在外面,透过没有牙齿的牙床,可以清晰的看到,尤孝儒的舌头也被齐根割掉了。
不少人看到这
张脸,吓得马上转过头,心突突直跳。宋春茂把尤孝儒抱进屋里,平放在炕上。才知道,他受得伤,远不止脸上那一部分,脖子后的筋被砍断,这也是尤孝儒一直低着头的原因。双肋上的皮被揭掉,肋骨也被一根间隔一根的被剔除了。透过薄薄的胸膜,仿佛看到尤孝儒的五脏六腑。两条腿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仔细看看,才发现只是一条装满麦秸的裤子,松松胯胯的挂在腰间,腰下所有的器官,都消失不见。谁也不知他是怎么活下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