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战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方非烬
“方辰的这张专辑最夺人眼球的地方在于,他坚持了自己曾经的那张单曲的风格,但是又有了明显的区别。这不管是对于全新风格的探索还是方辰本人的进步,对于许多年轻的歌手来讲,都是值得借鉴的地方。”
“作为一个中年人,用现在的话来讲,油腻大叔,实际上对于社会上最近流行的各种先锋音乐是很难接受的。而等到听完方辰的这张专辑之后才发现,并不是对于全新的音乐风格无法接受,最根本的问题在于,那些所谓的先锋音乐或许借鉴了国际上的流行风格,但却是狗尾续貂难成大器。而方辰的这张专辑中的作品却全然不同,里面极快的节奏和另类的唱腔甚至是完全全新的编曲形式,都给我们展示了所谓的成功的先锋音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这篇乐评来自于一家音乐网站的专栏,看得出来,行文非常仓促,但对于这张专辑以及方辰本人的喜爱却是不言自明的。而到了第二天的上午,曾经和苏钺有过某方面的交集的乐评人七弦发表了他的关于方辰的这张专辑的评论。
“年龄大了,早睡早起。结果一觉醒来才发现,音乐圈的天都变了。”
“我看了许多网上关于方辰的这张专辑
330 持续火爆
乐评人七弦在两篇关于天极的歌手专辑的乐评之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极吹”——这在网络上已经成为了某种共识。
但是这种吹捧并不让人觉得奇怪和怀疑,相反,七弦在这两篇乐评中所讲述的观点被广泛认可。在关于方辰的《我的地盘》的专辑的乐评发表后的第二天,七弦专门在自己的音乐专栏发表另一篇文章,主要就是深扒在这张专辑中《以父之名》和《夜的第七章》这两首歌的编曲的制作细节。确实如同他之前在乐评文章中写的那样,这样的文章专业性很强,不是受过专业的音乐理论教育的人根本看不懂,但看不懂并不代表不能看,在这篇文章的评论区,一大片都是类似“不明觉厉”的留言。而许多专业的音乐人同样转载了七弦的这篇理论文章,探讨流行音乐的编曲应该怎么做到较高的层次。
然而,不怕事儿的七弦老师又跳出来泼了一盆冷水。
“从刘炆的《丝瓷华夏》这张专辑开始,很明显能看出苏钺作为音乐创作者在流行音乐上做出的探索和成就。中国风概念的歌曲开创了民族元素与流行音乐的迄今为止最好的融合,不说中国风概念所带来的风潮,单说在这些歌曲中运用的传统乐器的伴奏,既保留了传统乐器的风格,又能和流行音乐丝丝入扣。而在方辰的这张专辑中,特别是《以父之名》和《夜的第七章》里面,编曲更加复杂多样化,也变得更加让人匪夷所思。并不是说复杂的就一定是好的,就像《dangerous》里面单调的鼓点的伴奏,同样也是让人感觉很舒服的东西。但是,这样的复杂其实代表的是苏钺作为音乐创作者的一种自信。如果说单调的简单的编曲是返璞归真,那么复杂的编曲就是如同指挥百万大军的冲锋。这两点都非常困难,可是偏偏苏钺做得举重若轻易如反掌。如今不少人想要通过这两首歌的编曲来学习,学习如何进行复杂的多元化的编曲。但是在我看来,这如同是让小学生去做高等数学的习题。不是故意的吹捧,在我的心目中,这两首歌代表了如今华语音乐编曲的天花板,并不是通过不断的试听和看过我那篇文章就能学到的东西。想要做到这一步非常困难,实际上苏钺很明显对于这样的作品也是可遇不可求,否则我们也就不用老是拿着这两首歌说事儿了。敬告各位,有学习的心是好的,但是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好高骛远和分散精力没什么区别,对于绝大多数的音乐人而言,用认真的态度做音乐,远比学习这些东西要好得多。”
这篇短评实际上远比之前的吹捧来得更加露骨。苏钺看到这篇短评的时候,心中还在祈祷着,这位老先生千万别再给天极惹口舌了,没想到的是……
“七弦老师说得确实有道理,这样的作品对于许多年轻歌手来讲,都算是拔高题,能做出来值得大吹特吹,做不出来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有学习的态度是好事儿,但好高骛远肯定得不偿失。”
“呵呵,好像你看得懂似的……不过难道仅仅对于年轻歌手来说是拔高题吗对于年龄更大一点的同样也是吧否则在苏钺和方辰出现之前没有过这样的优秀作品出现呢”
“就怕没有自知之明啊,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事情还少吗看看那些所谓的嘻哈歌手,除了学会了人家国外的嘻哈歌手放浪不羁的生活作风之外,真正学到的东西有多少呢”
……
下面一大片的留言竟然都是认可七弦老师的言论的。甚至这样的认可并不仅仅限于普通人中间,就连一些音乐圈的人士同样也觉得这样的作品可遇不可求,甚至有一位音乐人在接受访谈节目的采访的时候说起,这样的作品确实如同天花板,最起码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面基本上是无可超越的,如果有人能做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或许也只有苏钺和方辰了。
也并非没有人发表不同的意见。
在一次音乐选秀节目的录制现场,一个网络歌手出道的选手现场大放豪言,声称自己的目标就是超越这两首现今非常火热的作品。结果得来的是四位评委老师一致的淘汰。
另外还有一些人明里暗里觉得这样的评论并不公平,未来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难道苏钺能写写出这样的作品,别人就真的写不出来结果这个言论放出来没一个小时,他的微博就被攻占了,一溜排列整齐的“你写出来试试”的评论。
而在这张专辑极受追捧的同时,原本发表在一个文学贴吧的帖子也被不断地转载开来。
“难道所有人喜欢《夜的第七章》都是因为这首歌的编曲吗实话实说哈,我是乐盲,不太明白这些东西,但是我看得懂歌词啊,为什么没有人挖一下这首歌里面更值得我们文学青年关注的东西呢”
“《夜的第七章》这首歌的歌词明显是有侦探悬疑的色彩的,很多乐评人也提到了这一点,但是难道你们真的只是想象一下苏钺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呵呵,你们啊,太天真了!人家苏钺也是一个文学青年好不好也是写过非常成功的小说的通俗文学作者好不好”
……
在这片无疑很嗨的帖子里面,这位作者深刻挖掘了《夜的第七章》这首歌的歌词中借鉴到的福尔摩斯系列小说中的情节和细节,里面的对比非常明显。
331 甜蜜的经验
《咱们结婚吧》这部作品,苏钺除了给解培言提供了剧本,又在最近帮他联系了齐鲁卫视的上映时间,其他的东西一概没管。
一开始放手让解培言自己操作的初衷是,解培言之前拍摄的《约会专家》确实不错,拍出了苏钺想要的效果,这次的作品基本上还是相似的题材和背景,苏钺比较放心。原本想着,等这部戏拍完之后,后期制作的时候再和解培言共同探讨以下这部戏的得失,可是当苏钺在之前和解培言聊过之后,才意识到这部戏对于解培言到底有着什么意义,因此也就完全放手了。所以在齐鲁卫视放映这部电视剧之前,苏钺连这部戏的一个镜头都没看过,哪怕当时在剪辑室剪辑《疯狂的石头》的时候,这部戏的拷贝就在旁边的电脑里面存着。
晚上下班,郭婧也没急着上山,两个人在一起吃了晚饭,便回到了苏钺的别墅,窝在沙发上一人抱着一个抱枕等着看《咱们结婚吧》上映。船长趴在沙发下面,逗弄着一个色彩鲜艳的小球,不时踢走又爬起来跑两步叼回来。
国内的电视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搞“剧场”,将每天大块的收视时间用新闻节目和自办节目分割开来,弄成一个一个的单独的播放单元,挂一个“xx剧场”的名字,然后就开始卖冠名广告。齐鲁卫视晚间黄金时段的剧场名叫“精英剧场”,也不知道取这个名字的初衷是什么,难道是因为这个时段的广告冠名比较贵,属于广告招商中的精英时段
凑巧的是,齐鲁卫视的这个精英剧场就是之前朱淼代言的那家“恬昧食光”食品公司冠名赞助的,于是苏钺和郭婧在不经意之间看到了朱淼拍摄的广告第一次在电视中亮相。
电视画面中,朱淼一身简单的牛仔裤连帽衫,整个人显得非常干净。头发扎成一个很松散的马尾辫,又微微有些慵懒的感觉。朱淼在霓虹闪烁的街头徜徉,背景音乐就是苏钺当时交给张鹏的那首《哒啦哒》。欢快的钢琴声和女声哼唱中,朱淼不时在街头微笑着做出一个很自然的转身的动作,如同欢呼跳跃、得了糖果的孩子。最终朱淼停在了一个商店的橱窗前,橱窗中温暖的灯光将里面的包装精美的糖果映照得分外华美。朱淼伸出手指,隔着玻璃轻轻点了点那些糖果的影子,然后一片星光从那些糖果包装中散落出来,飞扬在空中,又聚成一条彩色的绸带,如同精灵一般围绕着朱淼飘飞。朱淼的表情是恰到好处的惊喜。当绸带离开朱淼身边向后飘扬的时候,朱淼似乎想要伸手抓住。于是伴着转身的动作,一头撞在了身后的人的身上。
身后的那人并没有露出面孔,只能从一声白色的西装中判断是个男性。隔着他的肩膀,镜头的焦点聚焦在朱淼的脸上。有些羞涩,有些歉意,还有些微微的惊喜。男人虚化的背影伸出一只手,朱淼从他的手中捻过一颗糖果,然后露出更加甜美的笑容。
“遇见你,在时光里。”朱淼的声音响起在渐渐变淡的背景音乐中,然后整个广告结束。
“这个广告是你帮着弄得”郭婧转头问苏钺。
苏钺点了点头,笑着道:“还不错吧”
“是人家朱淼拍得不错!”郭婧皱了皱鼻子,露出一个调皮的表情。
苏钺笑了笑,没说话,转头去看电视,电视中的片头曲已经响了起来。
“我总不能一个头磕在地上,给留点儿面子,行吗”
《咱们结婚吧》这部作品苏钺苏钺虽然只是给了一个台词剧本,其他的东西都是任凭解培言发挥,但这个台词剧本苏钺是完全照搬的另一个世界的成品,包括在剧中多次出现的那首男女合唱的插曲《为爱相随》,因为这首歌在剧中曾经被男女主人公在ktv中合唱过,苏钺也就把歌词写到了剧本中。解培言看过剧本之后自然不会放下苏钺带来的便利,不仅把这
332 推荐
《咱们结婚吧》这部戏是最最基础的都市爱情戏,但是这部戏的主创并没有将作品本身局限在痴男怨女这一个狭小的范畴之内,而是将很多现代社会很常见的元素有序地融合在了一对男女的感情经历里面,比如事业与爱情的冲突、年轻人与老人的意识矛盾、恐婚症、婚外情乃至于男闺蜜等等等等。而为了平衡这部戏里面过多的元素造成的稍显杂乱的剧情结构,编剧有意识将这部作品的风格弄得非常活泼幽默却又不乏温暖和生活。这种风格在第一集里面就非常明显,比如果然出场的时候对于前女友的回忆、果然那个做了一辈子老师的老妈的习惯性的教书育人风格的唠叨、女主角杨桃对于事业和发展的追求、杨桃的妈妈潮流却又不失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言行风格、果然的朋友七星那种京城爷们儿自带的不拘小节,将这部戏的基调打得非常好,很完美地将风趣幽默和市井百态融合在了一起,人物的刻画也恰到好处。而角色的选择苏钺虽然没有插手,但解培言自己也弄得非常好,选择的演员也很贴切地表现出了苏钺的剧本中所要求的那种神态。
两集的《咱们结婚吧》电视剧看完,郭婧也接到了来自郭恒辉同志防野猪的电话,让快点儿回家,苏钺只好抄起车钥匙送郭婧回了山上。
回来的路上苏钺想了想,还是停在路边给解培言打了个电话。
“老解,齐鲁台的首播我看了,搞得不错!”
“啥”解培言在电话的另一头一愣,“老板,你不会告诉我这是你第一次看到这部片子的成品吧”
“就是第一次看。”苏钺承认道,“主要还是担心如果提前看了,会忍不住插手给你修改一通,所以一直也就没看,刚才确实是我第一次看到成品,看完之后就后悔了,其实没得改,让我来拍也最多弄成这样。早知道还不如早点儿看一眼过过瘾。”
“哈哈……”解培言在另一头放声大笑,不知道是因为苏钺承认了他的能力还是因为苏钺讲的笑话。
“你这两天休息一下。”苏钺继续道,“然后开始筹备《宰相刘罗锅》的事情吧,还是像这样,剧本给你了,演员你自己找,剧组你自己组织,需要多少钱给我一个预算,需要我帮忙说句话。”
“放心吧!”解培言志得意满地道,“有您这句话我就敢放手去干了!”
第二天一早苏钺到公司的时候,梁展博就已经把昨天《咱们结婚吧》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送到了苏钺的面前,同时还有一部分网上截取的关于这部剧的评价。
当晚齐鲁卫视黄金时段的收视成绩在全国省级卫视中排名第三,但这是一个平均收视的成绩。在后面附着的收视统计图上来看,在这部片子一开始播放的时候成绩其实并不算好,只能是中游偏下的水平——这是齐鲁卫视最近以来最惯常的收视成绩了,虽然《百家讲坛》、《中华诗会》以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三档节目火了,但齐鲁卫视在电视剧的市场竞争力确实和湘南卫视、吴越卫视等省级电视台没法相比。但
333 内部放映
这一看就是一个天极的乐迷写的评论,否则怎么能从阿涛的一句演唱中发现歌手的身份
除了这一篇,梁展博截取的网络评价基本上都是好评。当然差评也不是没有,有些人是真的不喜欢都市剧这种题材,有些人则是不太能接受把许多元素混搭在一起的做法。不过看了一圈下来,还是好评居多。苏钺又去网上看了看实时的评价,基本上和梁展博交给他的也差不到哪去,这么一来也就基本上放心了。
不过在看评价的时候苏钺也发现了,之前忽然爆出来的年底的影视剧的大规模评奖的消息确实对这一时段的影视剧的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之前和齐鲁卫视的慕橙光通电话的时候就听他说起过,为了赶上这次的年底的评奖活动,影视剧制作公司基本上是排着队抱着自己的作品往电视台送,至于收益什么的,这帮制作公司已经基本上不考虑了,反正只要是能在年底之前把作品播完,别说广告分成不要,就连播出购买的价格都是电视台说了算。至于结果嘛,显而易见,不管哪个市场,只要是价格低,那就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占据最广泛的渠道,所以最近的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质量已经不是用参差不齐良莠混杂能形容的了,基本上已经是万马齐喑的场面了。所以网上的很多评论都是聚焦在各大卫视如今播放的电视剧到底有多烂上面,其中有喜欢吐槽的网友列举了不少各家电视台播放的作品,放在一起评判。也有人已经嗅到了最近烂片横行的原因,并且在网上贴了科普的帖子。结果在这篇帖子的后面的评论区,一大帮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网友已经发起了投票,要在官方的评奖开始之前,从最近播放的电视剧中评选出“最烂作品”、“最烂制作”、“最烂编剧”、“最烂男/女演员”等等这样的奖项,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出来的时候,那些抱着自己的作品往电视台送的制作公司会不会哭出来。
苏钺不自主地叹了口气。实际上这些影视公司的做法对于影视剧行业的发展一点儿好的作用都没有。对于电视台而言,虽然在影视剧购入的方面省下了很大的成本,但是收视成绩肯定是往下走的,如今要就不是娱乐生活稀少的年代了,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不好看,那么观众的数量肯定就少了。这么一来,广告商自然不认,广告收入也就少了。至于到底是亏还是赚,其实很难说。而对于影视剧制作公司来讲,首先这样出售播放权的方式肯定对作品原本的计划有影响,在时间上面占得了先机,那么在收益方面肯定吃了大亏,这方面肯定是赔了。而为了赶时间,恐怕原本的制作方案根本没来得及贯彻执行,剧集的质量可想而知,而作品的质量不好,对于影视公司的影响甚至比经济方面的亏损更加严重。经济上的亏损会让后续一大批计划中的作品受影响,将来想要翻身难上加难。而口碑上的损失更可怕,参演的演员会觉得制作公司坑人,以后合作的可能性减小了不少,电视台和广告商同样会觉得这些制作公司坑人,以后的作品购入和广告投放肯定要好好考虑考虑。
不管做什么、不管什么时候,任何人都会有侥幸的心理。实际上仔细想想不难想明白,这样大规模的评奖活动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得奖就为了一个评奖的准入条件,把原本的打磨时间统统略过,换来的是后续很长时间的损失。这么看来,去年年中才开始兴盛的私人投资影视剧制作的行业肯定要在明年的年初有一次洗牌了。
别人怎么样苏钺管不了,翻了几个网站的帖子看完对于昨晚上映的《咱们结婚吧》的评价,苏钺便去了剪辑室。《疯狂的石头》的后期制作已经马上就要结束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今天就能把作品的整个后期制作完成,然后提交广电进行成片审查了。
在剪辑室忙了一上午,当最后一个镜头在屏幕上划过的时候,剪辑室里的一帮人都松了一口气。最近他们的工作压力确实不小,先是解培言逼着他们加班,然后又是苏钺这个大老板亲临一线盯着工作,天极的每一个剪辑师都觉得最近瘦了至少两斤。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有一部纪录片和一部真人秀作品在等待着他们。春节之前的这段时光,这帮人肯定过得不会太轻松。
“好了,最近大家都辛苦了!”苏钺拍了拍巴掌,他也知道剪辑师最近确实比较辛苦,特别是之前解培言对于这帮人的压榨太厉害了一些。不过好在《疯狂的石头》的后期制作工作并不是天极的后期制作人员单独完成的,渝市电影集团的队伍也同样出了很大的力气,否则这部作品也不可能这么快制作完成。“今天下午给大家放个假,明天也可以晚一个小时上班。春节之前的这三个月,每个人会额外多发一倍的奖金作为奖励!另外,从渝市过来的各位同仁,我会向渝市电影集团说明大家在这段时间的贡献和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