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星光战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方非烬




350 关于场地的问题
    “你们的想法呢”苏钺反问道。

    “原本我以为找一个室内的商业展览馆或体育馆就差不多了。”郭婧道,“毕竟是我们的第一次演唱会,从效益上来讲,最重要的不是票价和收益,而是上座率。能容纳一万人左右的场馆已经是我想象的极限了。”

    “嗯。”苏钺点了点头,不仅仅是郭婧这样想,就连苏钺自己也是这么考虑的。不过一转念间想到网络上关于“同唱一首歌”的参与度以及恐怖的参与数量,似乎……这个想法有些落后于实际

    “但是看看现在网络上的参与热度……”果然,郭婧紧接着便道,“以及我们歌手的本人微博、官网上面的留言,到处都在询问我们这次演唱会的确切时间和地点。我让人粗略统计了一下,一万人的场馆……太小了。”

    “但是……”曹秀红接口道,“考虑到这次演唱会的时间是年底,又临近春运,外地的粉丝能到来多少实际上很难说,再加上年底各大卫视的跨年演唱会的分流,如今的数据统计其实不太能作准。”

    苏钺想了想,问道:“如果,我是说如果,按照如今的数据调查情况,最理想的参与人数是多少”

    “不低于五万,甚至还会更多。”郭婧道。看到这个预期数据的时候她也非常惊讶,根本没想过如今天极旗下的歌手已经有了这样的号召力。

    “可是……这个数据并不太能说明问题。”曹秀红又强调了一遍,看得出来,对于入场的人数,曹秀红本人是抱着保守的想法的。

    “不管怎么说——”郭婧接口道,“必须要快点儿做决定了。联系场馆、活动申请、前期宣传、售票、舞台设计以及场馆的改造,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但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苏钺一听“留给我么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句话,差点儿笑出声来。这简直已经成为一个梗了。

    不过这也给苏钺提供了一个想法,他抿了抿嘴唇,道:“找一个体育场吧。票价定的可以稍微低一点儿,分批售票。如果购票的人数比较少的话,尽量在观众席的安排上面做一做文章。冒点儿险就冒点儿险吧。”

    曹秀红张了张嘴,不过顿了顿之后却转而道:“那我去联系承办方。”曹秀红这一点非常让苏钺满意,事先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并发表意见,但一旦有了决定,那就毫不犹豫去执行。在经历了去年的经纪人事件之后,苏钺对于曹秀红的这种风格分外看重。

    郭婧倒是留了下来。

    “怎么样紧不紧张马上就要开第一次演唱会了。”苏钺从办公桌后站起来,一屁股坐到了郭婧的身边,轻轻揽住了郭婧的肩膀。

    “现在倒是想起来问我紧不紧张了”郭婧噘了噘嘴,有些不满道。

    “咳……最近不是事情多吗”苏钺弱弱地道。确实,从渝市回来之后两个人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工作,相互之间交流的时间反而变得少了。而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样的机会也并不会很多。

    “我算是看出来了,你也是那种经济型恋爱的男人,只要是心里有把握,那就选择自己最舒服的方式。”郭婧嘴角带笑道。

    “经济型恋爱”是很久之前在策划《约会专家》的时候苏钺提到的一个现象,大多数男人在恋爱中都会有这样的表现,选择能让自己最舒服的



351 一语惊人
    “给你们添麻烦了。”苏钺正容道。虽然人家是乙方,但合作关系毕竟应该是双赢的,人家的这话也没有任何问题。

    “我并不是在指责贵方的筹备方式。”于晓燕却道,“实际上贵方是我从业以来接触过的最有合作精神的公司了。”

    苏钺眨了眨眼睛,一时不知道如何接下去了。

    “说正事儿吧。”于晓燕道,“曹女士已经把贵方的要求和想法跟我说过了,实际上我们公司一直在关注京城有能力举办这次演唱会的场馆,不管是容纳观众的数量还是将来两个月的空闲时间,以及舞台设计和改造的难度,我们都进行了相关信息的搜集和整理。根据贵方的要求,五万人左右的室外场馆不是没有,但我并不推荐这些场馆。原因是这类的室外体育馆要么是很早之前建设的体育馆,设备老旧,舞台设计及布置的难度极大;要么就是最近几年的商业开发工程,主要是作为全民体育工程的配套建设的,不说专业程度和主要配套,单单所处的位置和交通条件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那么,你的意见呢”苏钺挑了挑眉毛,问道。

    “实际上,我们也做过票务分析。”于晓燕却转了话题,“贵方预测的购票人数在五万人上下,我觉得这个数据偏向于保守。贵方的这个数据是根据网络交流的数量来进行分析的,而我们的票务分析则是根据专业的市场调查得出的结果。虽然不管哪种分析方式,都不能准确预测上座人数,只能作为一定的参考。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作为专业的大型活动的承包方,我们的分析方法和结果必然要更准确一些,这已经是经过实际检验的。”

    “您的意思是,调高入场人数的预期,换一个更大的场馆”苏钺已经明白了于晓燕的意思。

    “没错。”于晓燕点了点头,“根据我们的市场分析,贵方的这次家族演唱会能够吸引的观众数量将会非常大。毕竟贵公司的歌手今年非常火爆,单单郭婧女士、刘炆先生以及方辰先生,就能吸引大量的粉丝。要知道,许多明星的演唱会的现场观众中,有一定数量的人所期待的其实是助演嘉宾而不是主办者本人。况且,还有‘同一首歌’这样的策划方式和噱头。请相信我,因为这个结果出来的时候我们的分析部门也觉得非常诧异,甚至调查过程进行了两遍、统计和分析过程做了三次。哪怕以最保守的分析结果进行估算,七万人的数量也不在话下。而苏总应该明白的一点是,一次成功的演唱会的上座率并不是百分之百,只要超过百分之八十就已经是非常可观的数量了,超过百分之九十就已经能称得上座无虚席了。而曹女士也交代了,票价方面我们可以定的稍微低一些。”

    “那……”苏钺顿了顿,试探道,“贵公司的建议是——八万人的场子”

    “没错!”于晓燕点了点头。

    “工体”苏钺继续问道。首都八万人的场子,苏钺能想到的也就是工体了。

    “不!”于晓燕却摇了摇头,“国体!”

    “啥”这下不光苏钺了,曹秀红和郭婧都一脸震撼的表情看着于晓燕。

    “国体”苏钺反问道,“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nb



352 豁出去了
    曹秀红点了点头,看向苏钺道:“苏总,我是这么考虑的,如果入场人数确实能有七万人左右,在国体开演唱会确实对我们非常有利。虽然选择一个室内馆能保证绝对的上座率,而且能保持门票火热的形式,但太多人买不到票实际上也是一种恶性舆论,反倒是对我们不利。如果于总公司的分析结果确实值得信任的话,反倒是对我们的人气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我觉得可以试试。”

    苏钺有些怪异地看了看曹秀红,刚才抱着保守态度的可是你啊!

    “您不用这么看我,我已经想明白了。”曹秀红道,“哪怕按照我们的分析结果,五万人来考虑的话,实际上也能在国体搞得起来,演唱会现场的开座数量是有很大的操作余地的。国体是四面看台,如果购票人数确实比较少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将其中的一面空置,作为舞台的背景。如果在近场的坐席上面再做一些操作,五万人也完全能填的满满的。我们只是被国体的名头吓着了。”

    于晓燕点了点头:“这方面曹女士说得很对,我们公司在坐席安排这方面的经验更充足!”

    苏钺咬了咬牙,道:“好,豁出去了!就国体!”

    很快,公司第一次家族演唱会预计举办场地为国体的消息就先在天极歌手内部流传开来。对于这个消息,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开玩笑的吧”可是当这个问题经过曹秀红甚至苏钺的证实之后,马上就变得不一样了。

    三色堇的三个小姑娘以及小庞,甚至包括陈聪聪和宾果在内,都感觉有些紧张。毕竟三色堇和小庞的人气要稍微差一点儿,陈聪聪本人并非单独作为歌手发展,宾果人气虽然不算差,但毕竟是年轻人,对于第一次演唱会就在国体这样的大场子登台心里面确实有些没底儿。郭婧当时在苏钺的办公室里面确实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担忧,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就像曹秀红所说的,自己只是被国体的名头吓着了罢了。朱淼和方辰就表现得很平静,对于他们而言,老板说的就是对的,这是经过了历史考验的,不需要怀疑,老板说在国体开演唱会,那就开呗,有什么大不了的李正和田园同样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消息。田园向来性子平和不骄不躁,李正则是经历过了太多的场子,对他而言,国家体育场的中心舞台和酒吧里面的舞台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但天极内部毕竟有两个不怕事儿的,在苏钺这边确定了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二把刀歌手阿涛就在自己的微博上面发表了一篇博文:“来来来,都说说看,在你们心目中,你们涛哥的本事到底有多大”

    刘炆也发表了一篇差不多的微博:“我觉得我这两年的成绩还行,你们觉得呢既然有人想要人评价他的本事,那我也凑个热闹,顺便来说说我吧。放心,不生气!”

    这两人在微博上面一贯这样的风格,特别是在“逗比事件”发生之后,似乎有进一步进化的趋势。两人的粉丝并不疑有他,只是以为这两位私底下又不知道打了什么赌,反正这样的事情在两人的微博互动上面常见。

    很快,两人的微博下面就堆满了评论,其中既有一本正经的评价作品和他们两个本人的,也有类似于“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这样不靠谱的“吹捧”。而两人的微博中点赞数量最多的评价竟然是同一个粉丝发表的同一句话:“逗逼



353 年轻人
    虽然第一次演唱会就要在国体举办给了天极的歌手很大的压力,但也并非意味着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要泡在录音室或者练功房里面。到了周六,按照苏钺之前的安排,仍然有个歌手参加了《归园田居》的录制。

    这次过来的是刘炆、阿涛两个需要参加演唱会的歌手以及孙海鹏和苏钲两个演员。实际上这应该算是一次电视剧《士兵突击》的主要演员的重聚——虽然实际情况是这几个家伙几乎每天都“重聚”,但毕竟作为一档成功的、引发了极大反响的电视剧的主要演员,他们确实没有在公众场合有过集体聚首的机会。

    吴越卫视自然是非常欢迎这四个人,一方面,当时《士兵突击》电视剧的首播被央视一套拿去了,但吴越卫视抢到了一个二轮播放权,而哪怕是第二轮的播放,这部电视剧当时依然把同档期的同时段电视剧虐得渣都不剩,吴越卫视也从广告商那里赚了一大笔,甚至后续三轮、四轮播出权他们也都插了一杠子,虽然播放时间改在了白天或者深夜,但收视成绩仍然不错。虽然现在来讲,在电视传媒领域,央视依然占据着收视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省级卫视就完全没有一战之力。实际上因为省级卫视在综艺节目方面受控因素更小的缘故,对于央视的收视成绩有了很明显的分流,许多年轻人看电视的第一选择根本不是央视,而是综艺节目做得更好的几家省级卫视。所以说吴越卫视是这四个年轻人荧幕的起点也不为过,这次参与吴越卫视的节目,用煽情一点的说法叫“回家”。

    而另一方面,孙海鹏、苏钲和阿涛三个人参与了吴越卫视拍摄的《士兵突击》真人秀节目。这档节目在夏天的时候播放,同样引发了巨大的讨论,部队元宵晚会时“此身许国,亦可许卿”的横幅、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辛苦、演习时的枪炮轰鸣以及节目之中普通部队官兵的心路历程……部队中所有的一切似乎和大家想象的都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通过这样一档真人秀节目完整的体现了出来。当时最后两期的节目播出时收视成绩破掉了近两年吴越卫视自制综艺节目的收视纪录。而如今这三个参与过那档节目的嘉宾又光临了吴越卫视的这档节目,自然非常有意义。

    四个人到达的时候,方辰正任劳任怨地推着石碾,碾盘上面是谷穗。三个常驻嘉宾已经评估过了,那些玉米根本就不够他们换钱还债,哪怕全碾成玉米糁都不行,除非全弄成玉米面。可是昨天下午他们就试了试,用院子里面的原始工具想要把玉米粒弄成玉米面在不考虑细致程度的情况下也不是不行,但是推碾盘的时间将会大大拉长,付出的劳动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毕竟在没有电力机械的年代,磨粉也是石磨的工作而不是石碾应该担当的。反倒是尝试了一下用碾盘给谷子脱粒倒是省事儿的多。所以今天早上吃完饭,方辰就很自觉地从粮库里面拖了一袋子谷穗出来,倒在碾盘上面开始忙活开了。

    “呦!小方!”四个人一进门就看见了正围着碾盘打转的方辰,刘炆忍不住开口调侃道,“我听小猪回去说你们这里的日子胜似天堂不是吗怎么你这还得做牛做马啊”

    “几位哥哥!”方辰像是见了亲人一样,都有些眼泪汪汪的,也不管实际上苏钲比他的年龄小了,“你们来了就好了!来来来,咱们五个轮班,先来一个帮忙,这本来就应该是两个人才能推得动的!”

    “别别别,我们是来做客的。这都还没点菜呢!”阿涛已经知道了节目的套路,但是昨天晚上四个人商量了半天,最后的决定竟然是今天上山看看,有啥吃啥,所以连电话都没打。可是一进院子倒是发现原本预定的上山的导游竟然是“一头驴子”。

    “耶嘿!来客人了!”屋里面同样在忙活着收拾东西打扫卫生的王维听见动静走了出来,“这个好这个好!都是棒小伙子,终于有人帮方辰推碾了!老骆!出来看看,小方来帮手了!”

    “哪儿呢哪儿呢”骆泉手上沾着面粉就出来了,一看院子里面还拖着



354 生活需要一点想法(1/2)
    四个新来的家伙只好认命,围着小院参观了一圈,也就真的开始找活干了。

    孙海鹏是冀省农村出身,老家就是在山区丘陵地带,对于上山是真的没什么好期待的,所以接了方辰的担子,留下来继续推碾。方辰作为导游,带着阿涛、刘炆和苏钲上了山,捡点儿柴火顺便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能吃的东西。不过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山上还能有什么能吃的东西主要就是玩罢了。

    四个人上山玩了一圈,除了背回来两箩筐干树枝当柴火,什么也没找到。阿涛一个劲儿的叹气,他听朱淼显摆了一星期了,真的以为山上随便弯弯腰就有好吃的东西,完全没想到如今的山上除了石头和荒草,什么也没有。

    既然没有什么收获,原本还兴致勃勃的几个年轻人就有些沉闷,刚才上山的时候还使不完的劲儿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好在下山的时候遇到了村子里的老乡,用电动三轮车把他们带了下来。

    “大哥您这时候上山是干什么去了”方辰坐在车斗里面问前面开车的老乡。实际上这位中年汉子和他已经很熟悉了,夏天掰玉米的时候还借用了人家的电动三轮车运了好几趟玉米呢。

    “我家的红薯窖在山上,这不孩子过周末嘛,想吃红薯,我就去捡了几个。”这位老乡相比半年前表现要好得多了,当初面对摄像机的时候可是手足无措。

    “哎,小方,咱家也有红薯没有”阿涛忽然也来了兴致,就问方辰。

    “有的。”方辰点了点头,“咱家的地窖在院子里,里面红薯土豆都有。”

    “你们要是没有的话,拿几块回去吃”老乡笑着搭话。

    “有的有的,家里有的!”方辰笑着道。

    “方哥,你们和这里的老乡们都处得很好啊”苏钲问道。

    “嗯。”方辰点了点头,“我们刚来的时候让人家帮了不少忙,乡亲们都很热情的。当时我们第一次从田里往回背玉米,背篓把肩膀都勒红了,就是今天这位大哥把电动车借给我们的。而且后来李启超老师出主意去镇上卖煮熟的玉米,也是借的这位大哥的车。”

    “嘿嘿,没什么的。”前面的汉子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我们看到明星也很高兴啊,你们夏天走了之后我们还以为不回来了呢。后来还有人专门过来找你们拍戏的地方。哎,你们拍的戏什么时候播啊”

    “估计到春节左右吧。”方辰道,“您到时候也能在电视上看到自个儿了。在吴越卫视,叫《归园田居》,您记好了!”

    “嘿嘿,我这有啥好看的”中年汉子笑了两声。

    “哎,大哥。”一直不做声的刘炆此时忽然开口道,“您的电动车,回头能再借我们一下吗”

    “行啊,你们随便用!”汉子干脆道。

    “蚊子哥你要车干啥啊”方辰不解道,“导演组如今也允许我们使用汽车了,不去田里的话,电动车的作用不大。”
1...104105106107108...1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