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飞扬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贫道九段
如今的复印费用很贵,这10本复印件,花了他整整30块钱!心疼!
但是为了祖国的花朵,值了!
翌日一早,也就是校运会的第二天。
仇笑天又溜溜地来到龙集中学,他想知道那本漫画的普及程度怎样了,于是巴巴地叫住一群匆匆赶往教室的女学生们。
“我跟你们打听个事,你们看过‘一个斯文败类的自白’吗”
原本这群女生看他的打扮怪异,一脸防备的样子。一听这话,顿时来了兴致。
“你是说那本漫画我正想看呢,听说可好看了,这不还没轮到呢……”
“是啊,我们都想看,可是就那么几本,恐怕要等很久了……”
“听说昨儿还被老师没收了两本,剩下的更少了!”
‘这么火爆’一时间,仇笑天也是有些愣神。
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认出来他来,“喂,你不是昨天给我发漫画的吗还有吗”
当即有人举着手道:“我也想要一本!”
“我也要!”
“各位同学,我就复印了那么几本,现在我手里也没了。”仇笑天解释道。
有人冷不瞪地插嘴道:“就算是花点钱买,也行啊!”
“是啊,是啊,我也愿意买!”
几个女生一商量,“我们愿意集资买一本,你还能弄来吗”
一听不用自己掏钱,仇笑天顿时意动了。
普及工作任用道远啊,再复印一些来卖吧!
“行,我再想想办法!”仇笑天说着,“如果我能弄来,中午还在这个地方卖。”
这乡下地方自然是找不到电脑图文社的,仇笑天赶回城里,一口气复印了100本,顺便把成本压到2块5一本。
中午回到龙集中学,在上午的地方,不出一个小时,100本便兜售一空。
3块5一本,算下来,连免费送出去的10本成本在内,他还挣了70块。
不过这3块5,比起一般的杂志还是贵了。
可架不住这本漫画独一份,既有故事性,又有教育性。
忙完这一切,仇笑天赶回北江中学,在放学之前,找来吴涛绘声绘色那么一说。
&nbs
第112章 有钱使人自信
11月8日,立冬。
但天气还没有立刻转凉,透着一股暖阳的味道。
出了小区,接上安蓉,二人骑着自行车往学校赶去。
蓦然间,后座上的安蓉忽然悠悠地抱住了他,贴的很紧。
这是前所未有过的主动,吴涛意外之余,察觉到一丝反常。
“昨晚没睡好吧”
安蓉低低地嗯了一声,话锋一转道:“吴涛,将来你会喝得烂醉回来,对我发脾气吗”
这是哪跟哪啊吴涛不由苦笑,不过转念一想,也就猜到个大概了。
“我当然不会对你发脾气,不过听你话里的意思,安叔对瑾姨发脾气了”
安蓉悠悠地叹了口气,“昨晚我爸喝得烂醉如泥,和我妈大吵了一架,害得我一夜没睡好。”
“嗨,我以为多大事呢。”弄清楚缘由,吴涛爽朗地笑起来,“上牙和下牙有时还会打架呢,何况两口子”
“真的”安蓉低落的情绪明显回升。
“当然了,吵吵更健康。”吴涛宽慰道:“不过安叔平时挺克制一人,怎么会喝醉酒呢”
“还不是背着招商引资的任务,陪客户喝酒喝的”安蓉嘟着嘴道:“这已经不是第一回了,自从当上了副市长,比以前忙多了……”
温言软语地宽慰了一路,到学校的时候,安蓉的脸上终于笑靥如花了。
随着运动会的落幕,学校里的气氛,从团结活泼,陡然变回了严肃紧张。
陆伟连续三天在班里强调,要所有人把玩心收回来,甚至强势没收了几本漫画书。
班里的气氛绷紧得像根弦,所有人都变得小心翼翼。
而杨自立连续被陆伟点名三次,高材生的优越心理遭到致命打击,整个人都变得寡言少语了。
倒是赵丽一直心情不错,容光焕发。
回到座位上,吴涛看着桌子上两个匿名的信封,里面鼓鼓囊囊的一沓,指定是情书。
“给你的吧”冲着赵丽努了努嘴道。
“放你桌上的,肯定是哪个女生写给你的……”
吴涛二话不说,边拆边道:“除非是你写的。”说着,拆开其中一封,拿眼一扫,不由笑了出来。
“啊……,自从第一眼见到你,你的胸怀广大,令我深深地着迷;”
“啊……,运动赛场上看到你,你的步伐矫健,令我忘情地追随;”
正要继续念下去,赵丽一把手抢了过去,随手往抽屉肚里一塞,一脸的羞恼红晕。
“我发现……”吴涛边打开抽屉肚边道,“你今天……”
赵丽殷切地凑过来连声道:“我今天怎么了,怎么了……”
“你今天心情不错,一脸的自信从容,魅力值狂飙啊!是不是因为挣钱了”
赵丽美眸眨得神采飞扬道:“我也是没想到,居然挣了400多块!”
毕竟是头一回靠自己的才华挣钱,她整个人不仅透着自信的光彩,而且性格沉淀不少,敛去了几分乍乍呼呼的浮躁。
“……以前总觉得‘付出就有回报’是句空话套话,因为我不管怎么努力,学习成绩总还是那般不上不下。现在通过画画,我才发现,这句话一点不假。”
“……你说以后我再有类似的作品,还能像这回这样挣到钱吗对了,你觉得我可以投稿《画书大王》吗”
吴涛摇摇头,“画书大王已经停刊了,国内其他漫画杂志全都不愠不火的,太遵循主旋律,水平上和东瀛漫画差远了。即便投了,也没什么意思。”
赵丽一脸遗憾,“可惜!我还想再买些画书大王呢,里面的漫画故事给我不少启发呢。”
“这没问题,我可以托人给你买点东瀛漫画回来。”吴涛沉吟道:“但是你想投稿的话,恐怕暂时会英雄无用武
第113章 自导自演独角戏
对于昨晚的事情,安定国心里一个劲地后悔。
多年的结发妻子,一直相敬如宾,最近因为招商引资的事,竟然爆发了最激烈的争吵。
拿起电话,想给妻子说句软话,犹豫了半天,又撂了。
抹不开面!
当务之急,还是先解决招商引资的事,其他的事,晚上再说。
然而在北江这样一个地方,想要招商引资,谋求发展,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北江虽属东部,但实属内陆。既不靠海,也不靠江,交通上没有任何地利之便。
不止如此,连东西南北各条火车线路都不经停。
而在90年代,高速公路尚属于新鲜事物。即便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江东省,也只有省道建设,也就是所谓的一级公路。
然而即便是时速设计在百公里以下的各条省级公路,都没有途径北江的线路。
这样的一个城市,投资商即便来了,建了厂了,生产出来的东西,怎么运出去
总不能全卖给北江老百姓吧这不现实。
运出去是个问题,运进来同样是个问题。
然而发展才是硬道理,困难再多,也得想办法谋发展。
这是上头定好的基调!
抹了抹脸,重振精神,安定国又开始翻阅全国各地的内参和资料了,期望从中找到灵感。
一通忙活,已经晚上八点。
今晚没有饭局,安定国难得清净地工作到现在。
想着还要早点回去跟顾瑾服软,他叫了秘书,准备下班。
回到家,桌上摆着些饭菜。顾瑾正坐在沙发上,百无聊赖地看着电视剧。
江湖恩仇录。
看着里面黑凤凰正在使坏,顾瑾的表情一脸凝重。
安定国自己挂起外套,正准备凑过去。顾瑾蹭地站起来,关了电视,直接出门。
这气性还挺大!安定国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只有等女儿回来,向她求救了。
九点钟,吴涛送安蓉回来的时候,正赶上顾瑾在楼下。
寒风中,有些瑟瑟发抖,却依旧在楼下徘徊。
“妈,你怎么不上去”安蓉迎上前去。
吴涛不好转身就走,只好走上前去打了声招呼:“瑾姨……”
顾瑾看着女儿手里捧着套新衣服,以为是吴涛买的,提醒道:“小涛,阿姨知道你有钱,但也别总是给她买东西,省得惯坏她了。”
安蓉当即不依地拧身道:“妈”
“瑾姨,这不是我买的,这是今天学校刚发的校服。你看我那车把上也有一套呢。”
“哦!”顾瑾点点头,摸了摸女儿的额头,犹豫着道:“要不上去坐坐”
“妈,都这么晚了,还坐什么坐”安蓉不明就里道:“你这邀请有太没诚意了吧”
顾瑾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可是并没有说出来,只是看了他一眼。
吴涛一瞅这意思,再想到对方破天荒地在楼下挨冷受冻的,顿时有了决定。
“瑾姨,正好我有点饿了,家里还有吃的吗”
一听这个由头,顾瑾接腔接的无比自然道:“有,我每天晚上都会给蓉蓉留点。”
安蓉看了看母亲,又看看吴涛,这两人如此有默契,究竟是什么情况
上了楼,门刚打开。就见安定国站在门口,神色间有些局促。
一见吴涛来了,安定国顿时恢复了平日里的镇定和波澜不惊。
“小涛来啦”
“哎,安叔好。”
“快进来!”安定国让过身来,顾瑾当仁不让地走了进去,直奔厨房。
吴涛看着这一切,果然这‘冷战’还没结束呢。
安蓉顾着给他找鞋,没瞧见。
进了屋,吴涛直奔餐桌。只见上面盖着好几盘菜,看样子没怎么动过。
眼见吴涛的馋相,安蓉嗔
第114章 你是我的福星
吴涛没想到,自己只报了个模棱两可的数字,便把两位长辈惊成这样。
如果自己照实说的话,岂不是要让他们大跌眼镜
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顾飞的嘴巴很紧,连自己姐姐和姐夫,都没透过口风。
出于专业的嗅觉,顾瑾下意识地碎碎念道:“收益上千万,产值起码三千万朝上。这还只是三个月的,换算到年产值,岂不是要破亿了”
安定国顿觉嗓子口发干,连眼里都泛了绿,这可是上亿!
而他每年的招商引资任务,只有五百万!
猛喝了一大口茶水,安定国强压住内心的激动道:“上回你过来家里,不是只有一两百万的身家吗怎么转眼就做起了这么大的生意贷了多少款,是不是合法生意”
顾瑾一听不乐意了,“老安你干什么呢审犯人哪”
“我问问都不行”安定国也是脱口而出,“再说你那弟弟,以前就没靠谱过!”
“你……”
眼看着俩口子又要掐起来,吴涛连忙打断道:“安叔,当然是合法生意,否则我也不敢跟你们说。由于是新兴行业,竞争小,所以我们发展很快,没有贷款。”
接着又转而对顾瑾道:“瑾姨,能不能破亿,真不好说。新兴行业利润高不假,可一旦大厂家嗅出苗头,强势介入,后续竞争必定会很惨烈,结果会怎样,一切都很难说。”
有了成绩,还能不骄不躁。
顾瑾越看越喜欢,这孩子果然是潜力无限,比自己老公都强。
“有竞争不怕,你可以到北江来落地啊!我可以牵头给你最优惠的政策和扶持,降低你的成本……”
安定国话没说完,便被顾瑾打断道:“老安,你坑人怎么坑到自家孩子头上了”
“……现在北江什么情况谁不知道小涛的公司落户到北江来,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都是问题,另外人才引进也难做。一来二去的,还拿什么和那些大厂家、大公司竞争”
安定国顿时无话可说,一个劲地摇头叹息。
吴涛一边吃着面,一边琢磨道:“安叔,在北江成立个分公司,也不是不可以。最近我正在琢磨元康公司的下一步总体战略,随时准备迎接大厂家、大公司入场的竞争和挑战。”
“……我琢磨,公司业务拓展到各地,需要大量的送水和维修工,这是维护我们客户关系的重要纽带,不仅要吃苦耐劳,而且要懂礼懂技术。所以我打算成立一个培训中心,专门培训和输送这方面的工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