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飞扬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贫道九段
一看是花费不低的ems,顿觉知音财大气粗。
殊不知,这是王超为了抢占先机,尽快签下他这个专栏作家,破例发的特快专递。
打开ems大信封,里面两份协议书、一张稿费通知单和录稿通知书。仔细通读了协议书,确定没什么合同陷阱,吴涛立刻签了字,连带着两篇新稿件,一起投寄回去。
然后带着录稿通知书和稿费通知单,来到了学校。
赵丽一看到这两样东西,俩眼顿时放光。对着通知书夸张地吻了一口,这才志得意满地哼道:“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来了……”
出了教室后门,就是三班前门。
曲线玲珑的赵丽傲气凛然地站在三班门口,冲着里面无限风骚地勾了勾手指头。
不多时,董阳阳那削瘦麻杆的身形出现,手里拿着练习本散漫地扇着风,一脸的不可一世。
“什么事难道你输不起,想讨回赌注”
不料啪嗒一声,赵丽将手中的录稿通知书甩到董阳阳脸上道:“姑奶奶输个锤子!你睁大眼睛好好看看!”
董阳阳骤然一愣,定睛一看,录稿通知书!
下一刻,董阳阳面如死灰。那样子,比死了爹好不了多少。
和他心情同样郁闷的,还有那些曾经信誓旦旦地押注吴涛过不了稿的男生。
至于其他人,看到吴涛的投稿竟然真的过了,除了意外,就是震撼。他们第一次觉得和发表铅字文章的作者距离如此之近。
女生的目光齐刷刷地射过来,带着崇拜和敬仰的色彩。
“太厉害了,他居然真的过稿了,而且一次就被录用了两篇!”
“是啊,是啊,他一直都是我心目中的大才子,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我早就知道他是最棒的,所以这次特地押了他赢!”
“那你押了多少钱”
“一张饭票钱!”某女生认认真真地道。
赵丽总算是扬眉吐气了,昂首挺胸地傲视着垂头丧气的董阳阳,丰满的胸口愈显巍峨。
“把钱拿来吧!账目在我手上,你别想耍赖,一分钱也不能少!”赵丽一手叉腰,一手伸到董阳阳面前道。
众目睽睽之下,董阳阳磨磨蹭蹭地回到座位,从书包里掏出一叠大小不一的钞票。这里面不仅有他自掏的100块保底奖金,还包含他先后投入的100块钱赌注。
他原以为这赌局必胜,不仅可以狠狠地羞辱吴涛一次,而且能够回点血。却没想到赔得血本无归不说,反而让吴涛大大地出了一回风头!
以后安蓉恐怕更加不会多看自己一眼了。
看着赵丽得意洋洋地对众人宣布分钱的消息,董阳阳的心在滴血。阴狠地盯了吴涛一眼,在众人的怜悯目光中,默默地回到座位。
赵丽带着赢的钱,昂首阔步地走回座位,立刻开始按照账目分钱。
“那谁,你的五张饭票,两毛五,给你三毛!”某女生美滋滋地领走。
“杨光伟,投注1块,连本带利给你5块。”早知道把生活费全押上了,杨光伟后悔不迭。
……
兑完了这些零零碎碎,最终还剩450块之多。这剩下的就是赵丽、安蓉和吴涛三人的了。
“怎么会有这么多”饶是吴涛看不上,也被这么多钱惊到了。
原以为只是小打小闹,没想到竟会有500块钱之多。
赵丽眉毛一挑,得意道:“前几天知道我们必赢之后,我特地借了60块追加投注,然后把消息散播出去。果不其然,那帮小看你的家伙,见到有利可图,也纷纷追加下注。导致赌局资金盘一举突破了500块!”
“行啊,这小算盘打得叮当响!”
&nb
第18章 再定一个小目标
这时,小江和黑蛋,玩得像个泥猴子似的,闻着味儿从宅子后面冒出来。
“哥!你给我买什么好吃的了”吴江眼儿尖,一眼就瞅见车后座上沉甸甸的,肯定不少好东西。
“涛哥!”黑蛋的眸子格外明亮。
从后座上解下尼龙袋子,掏出大白兔奶糖,给俩孩子一人抓了一把。
二人一阵欢呼,作鸟兽散。
花婶一见是大白兔,知道不便宜,连忙客气着:“小涛,你看,又让你破费了!”
张惠兰也很奇怪,老大哪来的钱,难不成是从他爷爷给的生活费里抠的
“涛,在学校整天用脑学习,辛苦着哩。钱该花还是要花,可别苦着自己。”
吴涛一顿,旋即明白过来。
“妈,买糖的钱可不是我省出来的,而是我挣出来的。我这还买了点菜,今晚给你们做顿好吃的补补。”言罢,一见花婶在场,顺便补了一句:“花婶,别忙晚饭了,过来一块吃。”
“不了不了!”花婶婉拒着,“我这锅里正做着呢,兰嫂,快回去忙吧,小涛难得回来一趟。”
进了院子,没了外人,张惠兰迫不及待地追问。“你成天准备中考,咋个还能挣钱呢”
吴涛卖了个关子,“妈,晚饭时咱再说对了,爸呢”
“他去葡萄园套葡萄去了,我说你可别为了挣钱耽误了学习。上回好不容易同意你考高中,万一你考砸了,小心你爸打断你的腿。”
葡萄快成熟了,一般都需要用个不太透的塑料袋套一下,一方面阻挡鸟类的视线,避免被啄坏,影响品相;另一方面也能减少病虫害,避免喷农药杀虫。
“放心吧,妈!”吴涛掏出五块钱,“去戴大伯家弄条鱼。今晚咱就来个有鱼有肉!”
张惠兰眼尖,一瞅儿子口袋里掏出来的钱真不少,心下顿时留了心。
把稿费放回屋,吴涛掏出尼龙袋中的肉和菜,放在水井边浸上。转身便进了厨房,一看油瓶已经见底了,酱醋之类的也没剩多少。弯腰捡起个菜篓子,出了家门。
来到屋后的菜园子,眼见小江和黑蛋就在不远处玩耍。招招手让两人过来,摸出三块钱道:“去商店打瓶油,再买袋料酒、醋和一小瓶香油。”
黑蛋一打眼便道:“涛哥,能剩四毛。”
吴涛挥挥手道:“算你俩的奖励了。但是东西给我提好了,别打了。”
“得令,涛哥!”
“得令,哥!”俩孩子齐齐立正,有模有样。
菜园子里的梅豆已经挂满了枝头,不多时便摘了半菜篓子。
一边的茄子也有小臂那么长了,摘了俩清蒸。
至于黄瓜,能摘的就更多了,可是总凉拌也不是个事。干脆炒个木须肉,反正两斤猪肉,梅豆烧不完。
随后又摘点辣椒,拔了几颗葱,便回了家。
捞出鲜嫩的猪肉,一刀两段,一段切块,一段切成肉片。至于牛肉全都切成肉片备用。
这时张惠兰提着条草鱼回来了,“这鱼怎么弄”
吴涛一抬眼,“哟,这鱼个头不小,红烧肯定不好吃了。”说着,目光落到井边浸着的一块豆腐上,立刻接过草鱼道:“做个水煮鱼片吧,交给我。”
如果说上回的几个家常小菜,没有让张惠兰感到太多惊讶的话;今天她看儿子的阵势,终于有点被镇住了。
这菜准备得有鱼有肉的,水平比自己只高不低。看那弄鱼的娴熟劲,真有几分自己弟弟的熟捻。
莫非儿子真的长大了刚才他说的什么大计划,难道真的有谱
心中带着狐疑想要帮忙,却被儿子直接赶了出来。张惠兰只好拿上塑料袋,到门口葡萄园里继续套葡萄去了。
不多时,俩孩子满载而归。嘴里各含着一支雪糕,满脸的烂漫开心。
按照吩咐,放下
第19章 农家乐庄园计划
“这孩子,说什么傻话呢”听到这话,张惠兰第一个感觉就是不信。
她和丈夫拼死拼活地辛苦一年,能存个三千块已经算是年景好了。大多时候,连一千块都存不了。
倒是吴炳华经过上次改填志愿的事情,对大儿子的观感,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了。
至少这次听他说出这么荒谬的目标,他没有气得拍桌子瞪眼,而是左右思忖了一会,才决定摆事实讲道理。
这种姿态的转变,可见吴涛上次的一片苦心没有白费。
“小涛,你知道这季蚕桑,我和你妈前后忙了一个多月,拢共卖了多少钱吗”
在吴炳华看来,儿子提出三万元的目标,肯定是对挣钱没概念,以为那钱是路上捡来的,大风刮来的,容易着哩。
吴炳华以为,这一问,一定能让儿子哑口无言。然后再抛出那令人绝望的答案,让他傻眼闭嘴,好好吃饭。
不料吴涛回答得毫不犹豫。
“这次咱家养了三张蚕,按照现在蚕茧的行情,我估计差不多能卖一千八到两千之间。”
吴炳华一听,和张惠兰对视一眼,很是意外。
然而吴涛还没说完。
“刨去桑树地的提留款、肥料、农药;还有养蚕的蚕种成本、药水、石灰粉,估摸着能剩一千三四。这是你们一个月来没日没夜、辛苦挣下来的,人均不足七百块。”
话说到这里,吴炳华和张惠兰已经愕然以对了。看样子,吴涛算出来的结果就算不中,也不远矣。
“所以说,种桑养蚕这门子生计,不干也罢!”
这样的结论,让吴炳华无言以对。
倒是张惠兰忍不住反驳道:“一个月能挣七百块,还嫌不够这可比种地、种葡萄强多了!要不是一年只能养四季蚕,我恨不得每个月都能这样辛苦。”
这年头,农民种地收粮食,那是铁定亏本的买卖。一年两季粮食,除去必须上缴的公粮,余下的再留点口粮,把多出来的卖掉,连农药钱都换不回来。
更别提还有一堆统筹费、水利费、计划生育费等杂七杂八的税费,时不时再来个修路摊派费、修葺学校均摊费……
可以说,要是没有四季蚕桑挣点钱,村里恐怕能带征收队把家里房顶都拆了。
但吴涛说养蚕没有奔头,也是有他的理由的。
一来他知道种桑养蚕的行情好不了几年了。前世大约在2000年左右,宾湖区开始陆续退桑还田。听说是国际市场对丝绸需求量锐减的缘故。
二来种桑养蚕这项活计,短时间内劳动强度极大,尤其是蚕在4龄以后,可以说没日没夜。前世张惠兰就是因为多年的高强度劳作,落下了腰椎方面的老毛病。
然而这些理由,都不能直说。
于是吴涛沉默了。
而在花婶看来,她以前很是羡慕别人家的蚕桑能有这么高的收入,比起她在城里干的这份工作多挣不少呢。只是她一个女人家,承受不了这么高的劳动强度。
如今听吴涛这么说,很是不理解。
到底还是个半大小子,想法不是很成熟。
下一刻,吴涛终于切入了正题。
“妈,我刚才提到的小目标,是三个月挣三万,靠种桑养蚕肯定是完不成的。”
“不管啥活计,也达不到你这个目标。”张惠兰不由咕哝道。
事实上,不仅她想不到,就连其他人也都想不到。当然,小江和黑蛋这俩孩子根本就没想,光顾着吃呢。
花婶眼睛一亮,她
第20章 头一回当这个家
抛出了‘农家乐计划’这块砖,吴涛并没有像上次那样如临大敌,等着各位长辈的反应。
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没指望,这计划一抛出,就能获得他们的强烈认同。
毕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想法、做法、考虑的方方面面,差得太多了。
得给他们时间,去适应,去消化。
于是接过弟弟端来的水,一口气干了半碗,然后该吃吃,该喝喝。
有问题,提出来商量着解决;有困难,说出来想办法克服呗。
万事开头难,发家致富这种事,总要稳扎稳打,踏踏实实的,才能长久。
闷头吃了几块鱼片,倍解馋。正准备再尝几块牛肉,张惠兰第一个说话了。
“这事看着有点谱,你忘了,他小姑家方媛那孩子,每年暑假就奔咱家来。还不是喜欢上这葡萄园,有吃有玩的吗”
她这话是对丈夫说的。
吴炳华明显没想好,点了下头没吭声。
“嫂子你说的对!”花婶接话了,“大哥把葡萄园打理的这么漂亮,城里的孩子肯定喜欢。我觉得,小涛这计划有谱。”
吴炳华不得不表态了,否则等到其他人都达成统一意见,他再说反对的话,肯定要多费周折。
“可是吧,这主意听着太新鲜,没见人弄过。城里人会不去大饭店吃饭,而选择来咱这乡下下馆子吗这不合常理,是不是”
见没人说话,吴涛扔下筷子,扳手指头道:“第一,咱这农家乐,卖点不在于吃,而在于玩!论吃的,城里的小孩什么没吃过但葡萄园他们未必见过,更没玩过呀。再加上,这些城里的80后,从小娇生惯养的,也能做得了父母的主。”
“第二,对于家长来说,带着孩子从城里到咱这来,首先路程不远,方便;其次不是长途旅游,花费不会太多,毫无压力。最后还能让孩子涨涨见识,何乐而不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