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启飞扬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贫道九段

    晚饭自然是两家一起吃,张惠兰原本已经准备了大半,见到儿子和花婶回来,又忙里忙外地多加了俩菜。

    花婶想要帮忙,她愣是不让花婶插手。

    直到花婶回家换了身素净的衣服,俩人这才忙到一起去,有说有笑。

    晚饭吴炳华抱着捆图纸匆匆回来的时候,被花婶一声大哥叫的,也是一愣。

    不过看到花婶平日里的衣服,他稍稍意外之余,便又释然了。

    然后抱着图纸进屋研究去了。

    新闻联播开始的时候,晚饭彻底齐活了,上桌了。

    黑蛋和小江早就坐到了桌前,拿着筷子,敲着碗边,活像个丐帮的九袋弟子。

    黑蛋小脸上泛着异样的光芒,这是一个月来,从来没有过的快乐和满足。

    老爷子坐到桌前的时候,见到花婶的全新面貌,以及蜕变之后的精气神,一开口便一语中的。

    “小花,外面的世界怎么样啊”

    到底是走过大江南北的老爷子,见识就是深刻。

    他对于花婶的蜕变解读,并没有囿于花婶本人的心路历程,而是一举想到了‘环境改变人’这个关键,一开口便直指核心。

    “老爷子,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花婶笑着答,“我觉得您有机会,也该出去走走。几十年了,变化真的太大了。”

    &n




第187章 寒冬的号角
    一  作为幕后的投资商,吴涛之所以对漫画杂志的市场反应,没有把握,是有原因的。

    一来,他不是漫画界的专业人士,对杂志的筹办无法亲历亲为,心里自然会没底。

    二来,单期销量一度达到60万份的《画书大王》刚刚被封杀不久,国内的漫画出版物,正处于寒冬之际。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本漫画杂志想要生存下来,实在太难了。更别提能够打响名气,一炮走红了。

    与此同时,金陵,宁海大厦的写字楼内。

    新漫画杂志社的办公地点,定在了这里,和元康公司处于同一栋楼内。

    深夜了,王镛生还在办公室里,面前摆着刚出的样刊。

    再过两个小时,先期印刷的6万册漫画杂志,将开始装箱运出,面向华东六省一市的范围,定向铺货。

    曾经灰飞烟灭的希望之火,能否重新燃起,就在此一举了。

    拿起杂志,封面上赫然印着暴酷漫客四个大字,东家吴涛起的名字,希望能沾沾这小子的运气。

    翻开扉页,这是一本国漫为主流的杂志。

    曾经在画书大王崭露头角的颜开、陈翔、郑旭升,徘徊一段日子后,带来了他们的新作品,重回了漫画界的怀抱。

    他们都曾经在王镛生的旗下,如今旧主重整旗鼓,他们自然要前来投奔。

    更何况在这漫画业寒冬之际,他们根本就没有更多的选择。

    当然,如果有心人注意的话,会发现,除了这几位小有名气的漫画家作品外,还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作品——《星魂》,也占据了不小的篇幅。

    这就是吴涛推荐的那部作品,确实还不错,所以就录了。

    粗略地翻完之后,王镛生觉得再无遗漏,于是丢下样刊,揉揉眉头。

    年龄大了,本就觉少。

    虽然吴涛给他安排的住处就在马路对面的锦绣华庭,他依然没有回去的意思。

    因为就在刚刚,他的那些老朋友还都打电话来说,劝他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毕竟大环境如此,那么多销量不错的漫画杂志都倒了。

    甚至有人劝他少印点,试试水,免得损失太大,收不回来。

    可是6万册,只是曾经辉煌的画书大王的十分之一啊,如果市场连这么点发行量都消化不掉,那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成功。

    好在,他曾经的书商关系还在,而且对方还认可他的招牌。所以6万册杂志,他并没有费多少功夫,便铺了出去。

    接下来,只有一个字——等!等明天的市场反馈!

    3月24日,星期天。

    金陵,天色刚刚蒙蒙亮,街头巷尾的报摊岗亭便陆续开业了。

    老孙是三牌楼路口的一家报摊岗亭的老板,兢兢业业地干了十多年了,从一个摆在地上的小报摊,做成了今天的岗亭规模。

    在老孙看来,今日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一大早,他提着豆腐脑油条,哼着小调,开了小窗,亮起了灯,摆出电话,一天的生意有又开始了。

    不多时,便有邮递员骑着摩托的邮递员路过,将满满一袋子的报纸放到他的摊点上,然后拿出一摞摞散发着油墨味的杂志。

    油条赶快塞,豆腐脑赶快怀。因为他知道那些买报纸的老主顾很快就要来了。

    就在这时,一辆三轮车嘎吱嘎吱地骑过来,隔远就高喊着道:“老板,新出的杂志,要不要来点”

    “新出的什么类型杂志”老孙蹙着眉头,对于新出的杂志,他一向谨慎。

    别看有些杂志卖的挺火,可那都是大浪淘沙的结果。

    在那些火爆杂志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种发行不足三两期的新杂志。

    见光就死!

    不过这么多年,老孙对于什么杂志好卖,什么杂志不好卖,早有了自己的经验。

    所以才有了上面的对话。

    来人也是不含糊,回答的清清亮亮,“画书大王总编新搞的杂志,暴酷漫客!”

    一听是画书大王的总编搞得,老孙顿时来了兴头。放



第189章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一  吴涛这话的意思,很简单。

    在赵丽和暴酷漫客之间,究竟是谁沾了谁的光,这还说不定。

    “我承认赵丽的天赋不错,可她毕竟才入行不到半年!”仇笑天一声嗤笑。

    “……你总不能指着一个新入行的,带动一本新杂志的活路吧”

    说完这话,仇笑天再想到自己这一肚子才华,却混成这副惨样,心里没来由地直泛酸。

    “那咱就走着瞧呗!”吴涛说完,直接就走了。

    仇笑天撇撇嘴,赵丽的作品是不错,可吴涛这看法,未免有点过于高估了。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事真没准。

    不为别的,就为这小子,不管捣鼓什么,总能出成绩。

    至少这眼光不差,绝对比自己强!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暴酷漫客的市场表现,持续坚挺。

    首批加印的4万册,第二天到傍晚,再度销售一空。

    六省一市各地的书商,再度打来催货的电话。

    暴酷漫客的总编室里。

    王镛生接到这些老关系的电话时,那底气也足了,嗓门也大了。

    再也不是刚开始铺货时,那有求有人的口吻了。

    实际上第一批6万册被市场消化一空,他就已经稳坐钓鱼台,达到心理预期了。

    如今再出第二批、第三批,不管能卖掉多少,那都是超过预期的净赚。

    和一通老关系商量完后续的合作细则,王镛生喝了口水,嗓子都有些哑了。

    刚消停没多久,电话再又响起。

    这回接起来,发现是业内老朋友的祝贺电话。

    先前他们都不看好,如今全都改了口,夸赞不绝于口,祝贺连绵不绝。

    没得说,王老,搞漫画您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啊!

    王镛生也是满心喟然,年纪大了,还图什么钱当然不是。那只有名了。

    将来谈起国漫,谁都能想得起王镛生这个名字,那就够了。

    一番志得意满之余,王镛生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同样的成就,在画书大王上曾经达到过。

    眼下最要紧的是,吸取上次的教训,千方百计地为暴酷漫客保驾护航,守住这一胜利果实!

    在北江中学里,暴酷漫客一举成为学生们暗地里交流传阅的不二之选。

    就像青春期男生圈里,传阅的一些小黄文似的。

    尽管大家已经十分小心了,可还是被各班班主任,收缴了不少上去。

    要不回来没辙,怎么办再去买呗!

    眼瞅着周围买暴酷漫客的同学越来越多,再加上很多人茶余饭后,都在探讨漫画书上的剧情,吴涛这心里一天天的都是美滋滋。

    就算对于外国友人藤原丽奈的恭维电话,吴涛也是坦然受之。

    “吴桑,听说你的漫画首期迎来开门红,我真诚地对你表示祝贺!”

    得,这东瀛有人说话,就跟书面语似的,客气归客气,可听着还是有些别扭。

    “谢谢丽奈小姐,感谢你曾经帮忙联系这事。”

    藤原丽奈回答的一本正经,“其实我更应该感谢吴桑您,没有您的指点,我可能就要面临裁员了!”

    吴涛一问,这才得知,原来东芝净水器事业部裁员了。

    藤原丽奈若不是提前跳出这火坑,即便她身为专务,也会面临裁员,或者降职。

    “……现在我在笔记本电脑事业部,虽然有点万事开头难,可总比裁员降职强多了。”

    吴涛一听,连忙笑着道:“笔记本电脑事业部,那可是前途很光明的。丽奈小姐只要耐下性子,好好干,迟早会走上事业巅峰。”

    前世里东芝笔记本电脑那可是风靡全球,销量排在前几名的。

    然而藤原丽奈只当这是鼓励,并没有多想。

    不过东瀛人做事本就勤勉,不管多不多想,都不会影响什么。

    挂了国际友人的电话,吴涛刚回到座位坐下,杨自立便凑过来,往那儿一趴,一推厚厚的镜片,故作深沉地道:“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这话是《星魂》



第190章 这事真能当饭吃
    一  在暴酷漫客取得了开门红的同时,元康公司的业务迎来了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这其中,央视焦点访谈对于水污染的专题系列节目,立了大功。

    节目播出后,一时间颇有些人人谈水污染色变的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刘德华代言的元康纯净水,就是雪中送炭的救星,立刻受到追捧。

    好在年后元康公司,在各方面已经做足了准备,面对高速增长的业务,仍能游刃有余。

    眼瞅着清明节近了,施家兄弟俩,回去一趟,又回来了。

    不过和上回不同,这次只带了施光耀一人回来。

    施千雪学业没完成,而施子恒更是面临幼稚园升学,不方便随便出远门。

    至于祖陵的休憩,有些首尾已经提前交给老爷子办了。

    老爷子对这事自是格外上心,顶着春日里连绵不绝的小雨,多次奔波于家里和施家祖陵的路上。

    幸好吴涛把宋光辉开的桑塔纳派了过去,倒也让老爷子免受倒腾车次之苦了。

    况且如今乡下很多地方没通公交车,大都是柴油三轮车,扎着个帆布顶棚,里面放着两块长木条架在车斗边上,像运送牲畜似的,就跑起了营运。

    前世里,这种车,吴涛没少坐。

    在下雨的季节里,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让人格外印象深刻。

    转眼过了清明,施家祖陵休憩、祭祖一系列不可小觑的琐事过去,施家兄弟俩连同施光耀,暂时留了下来。

    为的自然是投资项目的考察和落地。

    这事得信马由缰地磨,吴涛倒也省的掺和,让他们和安定国单独接触去。

    数数日子,暴酷漫客面世已经半个月了。

    各种报纸上提及的报道,大都是正面的反馈,一种表扬,一种歌颂。

    甚至将暴酷漫客作为国漫的典型代表。

    看得出来,王镛生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抓住媒体的话语权,争取树立正面形象。免得再遭致一言不合,就被咔嚓停刊的下场。

    与此同时,首期杂志上的调查反馈表,也陆续寄回了社里。

    这天中午,吴涛刚拿到了调查统计结果的传真件,回到教室,便听说赵丽又被陆伟叫去办公室了。

    “又是怎么回事”吴涛也是无奈。

    就冲陆伟和唐大爷这关系,自己也不能太明目张胆地跟他对着干不是

    更何况如今这年头,班主任那威严多大啊!

    谁敢跟他犯浑,就连吴敌也不敢轻易撼其锋芒。

    唯一的办法,只有摆事实讲道理,没理也要给自己找理。
1...5657585960...4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