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方外:消失的八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徐公子胜治

    孟三通却说道:“我陪着施先生下山即可,反正第二关山我已经去过了,芦师是第一次来,就跟着东方山主继续参观吧。”

    除了芦居子之外,另外三人其实都能越过这条山脉到达第二关山。与诸次关山的合作项目前段时间就是由孟三通负责的,他当然早就去过第二关山,今天可以留下来护送施良德下山。

    施良德也很客气地摆手道:“东方山主与芦师不必管我,有小孟陪着就行,我休息一会儿就下山,在第一关山等你们回来。”

    访客就是施良德组织的,假如东方静不在,第一关山中剩下的全是自己人,施良德当然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芦居子点头道:“那好,我就随东方山主前去见识一番,施先生且下山休息,等过段时间再找机会越过这条山脉。”

    东方静吃惊,其实芦居子也同样吃惊,他们都没想到施良德居然能走到这里。两座凉亭将这条山路分了三段,最后一段已经走了一半,就说明施良德走完了整条路程的六分之五,只差那么半小段就可以越过山脉了。

    越过山脉意味着什么那就是修为已突破了三境,可以出入方外世界无碍,并能初步祭炼与掌握控界之宝的妙用——假如他修炼的是相应的秘法。

    施良德已经六十岁了,修炼静沙岛秘法的时间并不久,就有能如此水平,实在是令人惊讶,要么是他另有奇遇,要么是他天赋极佳。

    虽说停下来再继续登山会感到格外艰难,但对东方静和芦居子而言并没有什么问题,他们很快就走完了这段山路。站在山坳口顶端的山脊线上,面前是一个很大的缓坡,绿草如茵延伸向远方,谷地平原中可见溪流湖泊,更远的地方又是一条山脉。

    芦居子走下山坡道:“这里就是第二关山,诸次关山弟子真正的修炼隐居之地”

    东方静:“是的,只有到达第二关山,才能成为诸次关山的传人。想当初,我为了越过方才那条山脉,在师父的督促下足足用了两年。”

    芦居子:“此地怎么未见屋舍建筑”

    东方静一指平原对面更远方那条山脉道:“那边的山崖间凿建了洞府,地方很大,居住几十人没有问题,只是一般人来不了这里。”

    芦居子叹道:“过一关山又一关山,感觉就像是轮回啊!今天来的那种客人就算了,将来若对方外联盟开放,倒是可以让大家都来第二关山参观,在那边的山崖下收拾几间洞府让他们休息,这样他们会更感兴趣的。”

    东方静:“我也是这么想的。孟经理今天的导游方式也给了我一些启发,方外联盟的访客中,很多人是有实力到达第二关山的,无需我时刻施法护住他们的形神。偶尔来些晚辈,就可以按照孟经理今天的方式,先护住形神片刻带他们出入一番,然后就让他们子第一关山自由活动吧。”

    芦居子:“假如真有这样的晚辈弟子来参观,东方山主还可以组织他们登山,季节合适的话再送一碗龙筋花果汤。这也是一种修为考察与修行历练,诸家长辈一定会很感谢你的。”

    东方静:“芦师有所不知,想翻过山脉当然不仅要看修为境界,那条山路也须我持控界之宝打开。假如提供这种参观服务,每次都得我带着他们登山了。”

    不知不觉间,东方静对芦居子的称呼也变成了芦师,这种变化很微妙。田仲络的手下叫他田师,因为身边人都知道他好排场、讲面子,田总、田老板、田老师这些称呼都不够有范儿,结果这一招后来又被芦居子的手下学会了。

    单纯叫芦居子为芦洞主,尊敬感好像还差点,在他收编了游怀界众弟子之后,有几个率先抱大腿的便开始叫他芦师了,结果其他人也都学会了。能看出来芦居子对这个称呼很受用,所以施良德干脆也这么叫了,给个面子又不用花钱,此刻东方静是有样学样。

    芦居子深表同情道:“其实我们都是帮忙的,东方山主才是此地唯一的导游,开启门户要靠您,护持众人形神要靠您,率领大家登山也要靠您,山主实在太辛苦了!诸次关山传承单薄,您就没有想过多培养几位晚辈传人,或可为您分忧。”

    东方静:“当代社会培养天地秘境传人哪有那么简单,想当年师父培养我就很不容易,就算找到好苗子培养也需要时间啊。不说这些了,今天那位施先生令我惊讶,他绝对不是普通人,难道是芦师传授的秘法”

    芦居子答道:“的确是我传授的秘法,这位施先生是自己人!”

    芦居子说的是实话,但对答之间却有个小误会。芦居子传给施良德的是静沙岛秘法,而东方静以为的是卢余洞秘法。这两人都不知道的是,施良德其实还另有奇遇。

    两位方外世界之主并肩而行,穿过原野飘秋草然若仙,终于又达到了远方的另一条山脉脚下。抬头望去,仿佛又回到了第一关山,又有一条笔直的道路通往高处的山坳口。

    在这条山路之外,两侧山坡上还另有石阶,凿于岩壁间曲折回环通往不同的洞府。这些石阶小路和洞府在远处是看不见的,巧妙的被山岩和植被阻挡。芦居子指着面前的一线山路问道:“从这里翻越山脉,便可以继续到达第三关山吗”

    东方静有些惭愧的点头道:“是的,诸次关山总共有三重关山,但迄今为止我还越不过这条山脉。不仅是我,我师父一辈子也有没有到达过第三关山,引为平生憾事。”

    芦居子又试探着问道:“想翻过这条山脉,也需要山主您手持关山鞭打开道路吗”

    东方静:“那倒不必了,假如芦师想试试,自己走上去即可。这条山路看似就在眼前,我却根本踏入不了其间,不知第三关山是何情形。”

    芦居子笑着摇摇头:“东方山主都没有亲自去过第三关山,我毕竟只是客人,就不要乱闯了。”

    东方静:“芦师太客气了,您是也是自己人,如果您能够翻过这条山脉,我也很希望知道那边是何情景。至于其他的访客,倒是不能随便让他们尝试了,我听




346、天心神用
    东方静有些忐忑不安的等候着,而山中的芦居子正打量着面前的老者。这位老者形容古朴,留着长发简单地挽了一个髻,用一根随手摘来的树枝簪着,身穿淡青发白的袍子,袍子的面料是当今没有的,似是古代的葛布。

    芦居子问他是谁,他居然自称诸次关山,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诸次关山就是这个方外世界啊,而面前的老者分明是一个人!难道他是这方天地意志的显化想到这里芦居子陡然一惊,心念急转中又做了很多猜测。

    老者或许就是方外世界之灵,就像很多东方仙侠小说中的天地之灵或西方玄幻作品中盖亚意识或许他就是这个方外世界的创造者留下的御神之念,或许什么都不是,而是一种芦居子尚未接触过也不能理解的存在。

    芦居子在看老者的时候,老者也在看他,那完全不像一个凡人的目光,就像这片天地在凝视。芦居子精通爵门望气术,以他的修为境界,不仅可观人情志,甚至能够看穿腑脏与气血运行,可是在这个老者身上他什么都看不到,只是看见了一个人的形象而已。

    老者的眼中仿佛不带任何人类的情感,看着芦居子又摇了摇头道:“你不是这里的人,也不是你自己进来的。”

    这话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芦居子却自然明白了意思,赶紧点头答道:“是的,我眼下尚非诸次关山传人,亦未修习诸次关山秘法,是当代诸次关山的山主邀请我来作客。前辈既然自称诸次关山,我可以称呼您一声诸前辈吗”

    芦居子的应变很有意思,与这样一位可能“不是人”的老者说话,居然还给了对方一个称呼。老者不置可否道:“怎么称呼我,是你自己的事。”

    芦居子斟酌着开口道:“能否请教诸前辈,您自称诸次关山,就是这片天地秘境的意志显化吗”

    老者:“你可以这么理解,见到我就像见到了这方世界。人自能与天地对话,只是形式不同。”

    人怎么与天地对话就看如何去理解。假如一个人用一块石头敲自己的脑门,会感觉到疼,这就是一种与天地对话的方式,因为那块石头就来源于天地世界。只是眼前的情景非常奇特,天地居然有了一个拟人化的形象可以交谈。

    芦居子又问道:“能否请教前辈,您的样子是否就是诸次关山的创造者”

    老者:“也许吧,我并不清楚,这只是你眼中的样子。”

    芦居子:“能否请教诸次关山秘法”

    老者摇头道:“你不是,所以不能。”

    芦居子也明白老者的意思,他并非诸次关山的传人,没有修习过诸次关山的秘法,相当于没有得到这方天地的认可,所以与此有关的问题老者都不会回答。但老者既然出现了,肯定是因为他触发了某种契机,行止符合这方天地秘境的某种规律。

    芦居子本能地感觉这是一个千载难寻的宝贵机会,或可解开这么多年无人能回答的疑问。他取出一截竹根道:“不瞒前辈,这是另一处天地秘境的控界之宝,我拥另一座方外世界。可是迄今为止,我为何没有在自己的世界里遇到您这样的存在呢”

    他之所以敢将卢余洞的控界之宝九节根拿出来,因为他没有在老者身上体会到任何恶意,当然了,同样也没有体会到善意,以望气术观察对方,就像在观察无私无欲的天地。

    老者看着他手中的九节根道:“原来你得到了另一处世界传承我不知那个世界是何情景,无法告诉你为什么。每个世界的规则不同,就像每个人都有区别,这里不是卢余洞,就是诸次关山。”

    芦居子心中又是一惊,方才他根本就没有提到卢余洞啊,对方怎么就知道了再一转念,又有些明白了,他身在这方世界中,面对世界的意志自身也是世界的一部分,老者怎会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一念及此,芦居子赶紧将心念定住。人能控制自己的思维吗比如村外山坡上的那只羊,能说不想就不去想吗普通人恐怕不行,可芦居子能做到,他有这种定力修为。但是另一方面,哪怕是大成修士,该考虑的问题也一定自然会考虑。

    芦居子尽量抓住机会又问道:“您能否告诉我,诸次关山从何而来不仅是诸次关山,还包括像卢余洞等等方外世界,又是从何而来”

    这是困扰芦居子多年的问题,他虽然身为卢余洞洞主,却始终搞不清楚卢余洞是怎么出现的,就连历代祖师对此亦语焉不详。假如换成丁齐来到这里见到这位老者,应该也会请教同样的问题。

    老者的回答是几句反问:“你可知自己从何而来,我如何为我,元神心境从何而来”

    芦居子:“您的意思是说,方外世界也是被人创造的”他之所以会这么问,因为刚才问过老者,此刻显化出的形象,是不是就是方外世界创造者的样子。而老者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虽然看似没有答案,却等于默认了一个事实,方外世界是有创造者的。

    老者:“不是我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你可以问问自己,我从何而来天地皆从造化而来,人亦是,但为人者可造化已身世界,知造化方得为人。方外世界是一种寄托,或寄托形神,或寄托心境。”

    芦居子:“那么诸次关山是寄托形神还是寄托心境”

    老者:“我不知道,但既成世界,有区别吗”

    从来历看,这两者当然有区别,而且区别很大!芦居子推演老者话中的含义,想到了很多种可能。比如寄托形神,可能是创造者的形神化为了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他本人,只有存在方式已不同;而寄托心境,则代表了创造者的某种心境显化成了一个世界,而创造者本人已不知去向。

    芦居子所拥有卢余洞,应该就是寄托心境的世界,代表了一种隐逸之心,隐逸中又有抱负未展的不甘。

    芦居子年轻时读过的一首诗:“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诗描述的就是心境所寄托的一个世界,而世上居然有人能将这样的世界显化出来、真如常在!

    这也太过匪夷所思了,可是如此之多的方外世界既然已经存在,那么无论怎样的神奇来历都有可能。可惜面前的老者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人,对他而言世界就是世界,既然没有做出更多的解释,那么就不会再解释。

    芦居子:“您又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老者:“如你所见。”

    芦居子:“或是形神寄托,或是心境寄托、情怀寄托,怎能无中生有,显化为一方天地”

    老者:“你所言之物,所谓形神、心境、情怀又是从何而来,无中生有便是已有。你能来到此地,而其他人不能,说明你有见到我的修为。那么还有些人能做到的事,你办不到甚至无法理解,但在我看来,就是这般简单,是天经地义。”

    芦居子:“晚辈还想请教,外人为何能进入这样的世界,得传承者又为何能掌控世界”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得到控界之宝与天地秘境传承就可以出入甚至掌控相应的方外世界,一切仿佛天经地义,但为什么会这样呢

    老者答道:“如身入人心,又如同体天心,此谓天心神用。”

    听见这句回答,仿佛感受到天地意志本能的回应,似神念又非神念,芦居子莫名就有了某种认知,也明白了这句话中一系列的含义,但又不是全然透彻……

    假如是丁齐来到这里,从他的见知角度可能理解得更为直观,因为丁齐创出了方外秘法。对于丁齐而言,最初进入方外世界的感受,就相当于进入他人的精神世界,只是将纯粹的精神活动变成了具体的行为,如身入人心。

    而丁齐以景文石为寄托,与天地共情,又如同体天心。丁齐刚开始并不知控界之宝的存在,后来也不必借助控界之宝,看似走了一条弯路,实际上却是直取捷径,只是这条捷径换成别人恐怕走不出来。

    天心已不仁、已无私,不因丁齐是“好人”、芦居子是“坏人”而有所不同。这有点像烧开水,无论是丁齐还是芦居子去烧,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沸点都是摄氏一百度。这种比喻当然是不确切的,但确切的含义却形容不出来,总之能体之便能用之,此谓天心神用。

    此刻的芦居子已经意识到,不必去形容眼前这位老者是什么身份,他应该就是这个世界的天心显化。人可以与天地交流,但天地不会直接告诉你很多问题的答案。

    有一类命题,你能做到的时候自能证明,你做不到便无法理解,就算是大成修士亦有杂念,芦居子这一刻想到了很多,比如宇宙起源、微观效应、人工智能等等……

    天地秘境莫名的变化终于消失了,关山鞭又出现在东方静的袖中,就像它从未“离开”一般。东方静无法解释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但它就是发生了,东方静是亲历者与感应者。

    &nbs



347、不一样的高人
    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与感受当然不一样。孟三通身为游怀界遗落在外的传人,一直保留着控界之宝以及祖师传承,想的就是有朝一日找回天地秘境,对于世代仍拥有天地秘境的芦居子和东方静等人当然非常羡慕。

    可是东方静他师父倒好,根本就不愿意呆在诸次关山里面,交出天地秘境就像扔掉一个烫手的山芋,然后就跑出去逍遥几乎不再回来了。而东方静本人这些年也很少回到天地秘境,就在外面当宅男,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可是在东方静看来,深山老林里一个与世隔绝甚至是世人不知的地方,只有他们师徒两人成天大眼瞪小眼,别说是天地秘境了,就算是仙境又怎么样脱离了现代文明社会和正常人际交往与生活,谁愿意长期呆在这里

    东方静再宅,也不会宅到这个程度,此地既无wifi也无外卖,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就算有龙筋藤辅助易筋洗髓又怎么样,他从小已经吃的够多了,那玩意不是什么美味。在此可修炼诸次关山秘法、掌控天地秘境,但人的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修习秘法掌控秘境吗

    当然不是,反过来才对,修炼秘法掌控秘境,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实现自我。

    东方静的师父当年之所以感觉如释重负,是因为他终于完成了传承的责任,否则他一天没有培养出合格的传人,就总是被天地秘境所束缚,心境得不到真正的解放与自由。他老人家拍屁股跑掉的时候,应该是感到无比的轻松与欢畅吧。
1...280281282283284...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