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徐公子胜治
第二天一大早,范仰开车捎叶行,丁齐开车约好了在半路汇合,三人一起来到了雨陵区的南沚小区,事先已和朱山闲打好了招呼。朱山闲和石不全都在这里等着呢,小楼却多了另一个陌生人,至少丁齐原先并不认识。
范仰和叶行见多了一个人,都不禁眉头微皱,朱山闲则笑呵呵地介绍道:这位谭师弟,你们应该叫谭师兄,是江湖火门传人,我的好友,这次我特意叫他一起来帮忙。
那人前自我介绍道:我叫谭涵川,是科院生物力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是老朱告诉我的,说这里有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值得研究。
丁齐有些意外道:您是科院的研究员?科学家呀!
谭涵川很憨厚地答道:不是科院的研究员,是科院下属生物力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可不敢称科学家,只是一名最普通不过的科研工作者。
丁齐:那您应该是北京工作,特意大老远赶过来的吗?
谭涵川:我在海工作,生物力学研究所在海也有机构,坐高铁过来很方便,也两个小时,我这次特意请了个长假。
问什么答什么,不吹牛不忽悠,这位江湖火门传人,看去三十多岁,很是憨厚甚至稍显木讷笨拙,是一副搞科研的书呆子模样。但丁齐可不敢认为对方真的笨,江湖八门传人没有一个简单的,否则恐怕连门都入不了。
如石不全,典型的技术型资深宅男,但人也相当聪明,虽只好研究不爱耍心眼算计,可并不代表他不懂各种套路门槛。当初石不全特意住到朱山闲这里来修复古卷,是到达境湖之前自行安排好的,很可能存了另外的心思,不想事事都听叶行的摆布。
现在看出石不全这一步棋的后招了,朱山闲参与了进来,然后又找来了老朋友谭涵川。
范仰带着叶行前和谭涵川很热情地打招呼,互相做了介绍。范仰还笑着对朱山闲说:朱师兄啊,我们找的地方很隐秘,这件事情也是私密,知情范围要控制,没有必要再把消息扩散给更多人知道了。
朱山闲的笑容和蔼,连连点头道:我知道,当然知道的,谭老弟与我相交多年,且得了火门的真传,绝对不是外人。有他在,能帮很大的忙,什么事情也能处理得更安心。如果没有意外状况,我们不必再扩散消息了。
几人表面一团和气,新来的谭涵川也显得老实本分话并不多。可是丁齐看在眼里,却感觉朱山闲好像是早有准备,或者说有他自己的想法。这也难怪,朱山闲以前认识范仰,身为爵门传人当然更清楚江湖套路,和范仰这种人打交道怎会不多留个心眼呢。
官场讲究站队伍建立与培养自己的派系势力,而眼前的场面能看出点苗头了,这下范仰和叶行都尴尬了。叶行原先一直以此事的主导者自居,确实也是他从头到尾在撺掇,但幕后还有一个设局操盘的范仰。范仰正式露面后,恐怕也想将所有事情都掌控在自己手里。
石不全虽是叶行找来的,可是他的关系显然跟朱山闲更近。而朱山闲原本是个局外人,被石不全拉进来后,又找来了谭涵川,这三人应该是同一条阵线。在其他人看来,叶行范仰和丁齐应该又是另一条阵线。
这样的话三对三,哪方势力都不会占据主导地位,只能平等合作。
丁齐甚至还有一种感觉,假如再过一段时间,朱山闲这个原本的局外人,恐怕能彻底掌控局面,无形成为此次探秘行动实际的主导者。这些江湖高人,个个都不简单啊,和他们打交道,最好别自作聪明玩什么心眼。
但丁齐倒也无所谓,他是个心理学家,与这种擅玩心计者打交道最好的方式,是该怎么办怎么办,不要动其他多余的念头,也不会被绕进去。明智的态度恰好是那句古话——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丁齐并不想争夺什么,也没有什么贪念,他只是一个发现谜题的人,想解开谜题。有这么多身怀各种秘术绝技的高人参与,当然是最好不过。
且不提这个团队有些微妙的派系关系,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为同一个目标聚在一起,首先还是要干正事。简短的寒暄之后,朱山闲便摆出了一堆东西,有南沚山森林公园的高清地形图,还有从区水利局借来的测量仪器。
石不全修复的古卷内容已经放大打印出来,铺满了整个桌面。谭涵川负责讲解道:古代的地形示意,很难判断准确的坐标,但是图标注了甲乙丙丁四个点,都描述了详细的地形地貌特征,旁边还有图画示意,需要我们到山去找。
我和老朱昨天已经进了山,根据图画和标注,找到了那四个点,今天还要山做最后的确认,并测量出小境湖具体的坐标。既然人手已经齐了,现在可以行动了!
丁齐插话道:你们已经找到了那四个点?图我看了,南沚山森林公园我也很熟,已经大概认出了三个点,不知道和你们找的是不是一样?
朱山闲:我们也不能算准确找到,只是有大概的目标,所以需要做最后的确认。丁老师发现的三个点,能不能把大概位置在地图标出来,看看与我们找到的是否吻合?
丁齐用铅笔在地图画了三个小圈,解释道:其实离这里都不远,我回忆起的三个点位置,最远也不超过两公里。
谭涵川连连点头道:和我们找到的地方是一样的,这里还有最后一处。说着话他用铅笔在地图添了一个位置,这样四个点都齐了。
范仰惊讶道:离我们在的地方这么近!这个最近的乙点好像还不到几百米吧?
乙点是谭涵川刚刚补到图的,他点了点头道:确切的说水平距离三百七十米左右,等高距离十九米左右。
石不全拿着直尺和铅笔,将地图的甲点和乙点相连,又将丙点和丁点相连,指着两条直线的交叉位置道:你们看,这是哪里?
范仰与叶行同声惊呼道:这不是我们在的位置嘛,老朱家的这栋小楼!
朱山闲摇了摇头道:地图这么画线,误差很大,有可能都偏出一个小区了,我们要实地测绘才能定下准确的坐标,今天是要干这个。
丁齐:那还说什么,我们赶紧山吧,我今天连登山装备都带了。
众人开始收拾东西,朱山闲留在这里负责举标尺,谭涵川与范仰各自背起一个三脚架,石不全和丁齐各自拿起一个装着水准定位仪的箱子,再带叶行一起出发了。谭涵川手拿一柄砍刀带路,却没出门,而是冲后院去了。
范仰喊道:老谭,你走错了吧!还要去后院拿什么东西吗?
朱山闲笑道:路没错,我在后院开了扇门可以直接进山。说着话也拿着标尺杆进了后院。
范仰一进后院便叫道:朱区长,您怎么在这儿开了扇门?没人管你吗?这可是利用职权啊!
石不全在一旁打趣道:这个别墅小区,管理非常人性化。再说了,这扇门又没有影响到别人。
这个小区的管理虽然松散,但也是封闭式的,其东西北三面的围墙为格栅式,而南面是一道实心砖墙,墙外便是绿地山林。朱山闲家这栋小楼在小区的最后一排,后院的南墙便是小区的围墙。
墙开了一道门,像是老式庭院的双扇后院门,通过这道门可以直接走出小区进入南沚山森林公园,等于是擅自将小区的围墙打了个洞。
南沚山森林公园是收门票的,不算太贵,一张二十,其还包含五元人身意外保险。但是南沚山的范围这么大,不可能修围墙圈起来,附近的农民知道很多条小路可以山,而且他们平日进山也根本不需要买票。
几个收费口都设在进山的游览路线,沿着修好的台阶可以顺利到达公园内几个著名的景观点,不会有什么危险,也能避免迷失方向。门票收入用于公园内的景观建设,还有支付给保洁保安人员的工资,这是朱区长在任时做的事。
在此之前,南沚山森林公园只是一座野山,经常有驴友在山出意外。今天丁齐等人从朱山闲家的后院进山,也当了一回野驴子。(注:野驴子,坊间用来称呼绕路逃票进风景区或擅自深入未经开发山野的所谓驴友。)
朱山闲打了个哈哈道:其实开这道门,是一位风门同道的建议,包括前院你们看到的那个亭子和那根柱子,也都是他帮我设计的。
野草间有一条依稀可辨的小径,应该是朱山闲平日进山散步踩出来的,几人沿着小径走山坡。坡并不算太陡,但是走这种路还背着东西,对平常人而言也是很吃力的。丁齐却发现,走在最前面的范仰与谭涵川丝毫看不出吃力的样子,脚步很是轻健。
他们俩背的东西最沉啊,表情却最轻松。尤其是谭涵川,背背着三脚架,右手持一柄砍刀,左手还拿着两支竹钎,走在最前面简直是身轻如燕。
连石不全这个宅男,拎着装仪器的箱子走崎岖的山路也仿佛若无其事。丁齐拎着另一个箱子,勉强才能跟得。至于空着手的叶行,反而落到了最后,一看是所有人体力最差的。
045、世上没有这种巧合
045世没有这种巧合
最近的乙点,离朱山闲家的后院水平距离只有三百七十米,等差高度是十九米,能报出这么精确的数据,说明谭涵川等人应该已经进山测量过。但是今天要当着丁齐等人的面,所有人一起再确认一番。
乙点的位置是一块形似卧牛状的山岩,古卷的标注旁还配有图画示意,因此不难辨认。这一带是花岗岩地貌,岩石都非常坚固,从宋代至今,这块山岩的形状变化并不大。
突出地表的岩石有一人多高,谭涵川背着三脚架,双手还拿着东西,向前蹬步脚尖在岩石一点,已经很轻巧的跃了去,
只见谭涵川将一支核桃粗的竹钎往岩石一插,居然插了进去。站在下面的丁齐吓了一跳,这也太匪夷所思了,简直传说的武林高手还要武林高手!只听谭涵川说道:再来一个人,留在这里看着钎子。
石不全范仰都没动,丁齐很好地爬了去,谭涵川还伸手拉了他一把。丁齐觉得谭涵川的手劲很大,被对方握住手腕,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他向一掀,稳稳地站在山石顶端。叶行也七手八脚地爬了来。
等来之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这块状如卧牛的岩石牛头位置,不知何时被人凿出了一个圆形的小孔,恰好可以插进去一根这么粗的钎子。叶行有些惊讶地问道:谭师兄,这个孔是你们凿的吗?
谭涵川摇了摇头道:不是的,原先有,应该是古人留下来的,是为了插钎定位用的。叶总,你既然爬来了,留在这里看着吧。如果风大,把钎子扶好保持垂直。
小孔的深度如今在五厘米左右,若是古人所凿,几百年的风化后可能当初变浅了,但是孔底位置基本是不变的。准备好的竹钎不多不少正好是一米长,插到底即可。
体力最差的叶行终于不用再爬山了,留在了这块山石,剩下的四人继续前行。接下来的这段路不好走了,直线距离差不多有一点五公里,但在山下攀援,已经没有了小径,不少地方还要谭涵川手持砍刀开路,间还穿过了景区修建的游览路线。
丁齐有全套的登山装备,但走得仍然很吃力,只觉手里的箱子越来越沉,一个小时后才到地方。第二个位置是甲点,位于一处峰顶,站在这里,视线与刚才的乙点以及朱山闲家的后院恰好呈一条直线。
峰顶有一块平坦的岩石,面也有一个小孔,小孔的淤泥杂物明显已经被清理过。谭涵川道:阿全,你留在这里架仪器吧。我和范师弟去另外两个点,丁老师也留在这里帮帮忙,不用再跟着我们爬山了。
丁齐总算松了一口气,一路为了跟这三个人,他的手脚都酸软了,赶紧把箱子放下找个地方坐着歇会儿。范仰留下了三脚架,将石不全拿的箱子拎走了,与谭涵川一起很快消失在山林。
丁齐也不好意思闲着,喘了口气便起身帮石不全安放仪器。先将三脚架支好,三脚架的心垂下来一个圆锥形的坠子,锥尖正对着小孔的心。将水准定位仪装,看去像一个带着各种旋钮的单筒望远镜。调节三脚架的高度,使镜头的心恰好距离孔底一米。
调节镜头的角度,使其对准叶行所在乙点的那根竹钎的顶端,这样连成了一条直线,然后再调节焦距,寻找这条直线的各个位置,一直推进到朱山闲家的后院。石不全弄了大概有十多分钟,然后说了一声:调好了,丁老师你也看看。
丁齐凑过去一看,感觉有点像战争片里狙击手瞄准镜里的镜头。镜头是一个圆框,心还有个十字形的标线,水平标线和垂直标线都有细小的刻度。十字标线的心点,对准的是一双大头皮鞋。
朱山闲站在后院里,而院门是敞开的,镜头的视线穿过院门,他的一双脚恰好站在十字标线心点,手拿着一根标尺杆。
仅有这么一条直线还定不了坐标,要等丙点和乙点的测量结果。理论朱山闲需要拿着标尽沿着其一条直线前后移动,如果恰好出现在另一台仪器的观测位置,那里便是两条直线的交叉点。
大约又过了二十分钟,石不全收到了一条微信,打开一看是张照片,谭涵川发来的。照片稍微有些变形,应该是用手机摄像头对着仪器的观察孔拍的,但也能清晰地看见,十字标线的心正是朱山闲的双脚。
石不全也取出手机拍了同样一张照片,给谭涵川发了回去。已经没有必要再让朱山闲举着标尺杆找位置了,镜头观察的交叉点,恰好在他站的地方。
丁齐很有些吃惊,他看过地图,知道从甲点到丙点再到丁点的直线距离不算远,但是翻山越岭很不好走,而谭涵川和范仰不到半个小时便位并搞定了。更令他惊讶的是,《方外图志标注的小镜湖的位置,通过图示的三角定位法,坐标竟然在朱山闲家的后院里。
这一片山,他们所在的位置都是有信号的相对高处,所以没有用对讲机,大家都是手机联系,已经定好了位置便收拾东西返回。等大家再次于客厅聚齐,丁齐的内衣都已经汗透了。后院也插了一根钎子,便是朱山闲方才站立的位置,标尺杆根本没用。
不知为何,大家的神情都很凝重,沉默片刻之后,范仰首先问了一句:阿全,准确的坐标点在哪里?
石不全答道:我们的两条观测线,实际的标注线都高出了一米,如果按照角度计算再往下降一米,交叉点要前移,是后院门槛差不多正的位置。
范仰看着朱山闲,面无表情地开口道:朱师兄,这是怎么回事?都是江湖同道,也都是明白人,没用的话你不必说了,也不要告诉我们这是巧合。
世没有这种巧合,算有,在座众人恐怕也不会相信。从各个渠道分别查到的线索,终于发现了古人所记载的方外世界小境湖的位置。然而参与者之一的朱山闲,早在这里买下了一栋小楼,恰好在这个位置开了一道门。
在丁齐看来,此事唯一的解释,是朱山闲早通过别的渠道也查到了相关线索,早在所有人之前,他把地方占了下来。
朱山闲长叹一声道:诸位,我知道你们有疑惑。我已经泡好了茶,大家坐下来喝茶吧,且听我慢慢说。今天我印证了一件事,那是我听过的传说是真的,我找的地方也是对的。但所谓的小境湖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还是没有搞清楚。
范仰:先不说小境湖是怎么回事,说说朱区长您这栋房子这个院子,还有您特意开的那道门是怎么回事?
朱山闲缓缓答道:我是本地人,祖居南沚镇。现如今已经没有南沚镇了,早并进了雨陵区。当年南沚镇动迁改造的时候,我还不是区长,从镇政府调到区城建局工作,南沚小区的规划是我牵头做的。
那时这里还是荒山野地,往前一片地方都是郊区的菜田。可是在清朝的时候,这里有一座道观,名叫梁云观,毁于太平天国期间的战乱。我们现在的这栋房子,建在梁云观的遗址,为了定下准确的位置,我还特意请交好的风门同道来看过。
小区施工的时候我来了,在这里还挖出来半截石碑,是原先梁云观的,说明位置找得非常准。当时南沚镇动迁改造,我可以在这个小区里要一栋小楼,先选了这一栋。
丁老师查到过一篇明代游记,是一个书生遇仙的故事。其实在南沚镇,自古也有类似的传说,说这里有仙家福地,而梁云观便是仙境的门户。南沚镇已经没了,知道这个传说的人恐怕也很少了,但我却听说过。
叶行插话道:听你爷爷说的吗?你家祖也在梁云观当过道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