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拯救世界的黑科技狂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侬哥

    “刚才说了厌氧生物一般分三类。一类是专性厌氧生物,专性厌氧生物比较极端,如果暴露于有氧气的环境之下,许多厌氧生物会迅速的死亡。专性厌氧生物大多是是以发酵或无氧呼吸而进行生存的。一旦与空气或者物体表面的氧接触,专性厌氧生物会出现缺乏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情况,这些酶是可以帮助移走在专性厌氧生物细胞内的致命的超氧化物。少部分能够存活,但大部分都会迅速的死亡。”

    “一些菌类之中就有很多专性厌氧菌,比如放线菌、梭菌、大杆菌、梭杆菌、消化链球菌等等。”

    “而兼性厌氧生物和耐氧厌氧生物则是一些有氧跟无氧环境下都能够生存的生物,差别在于耐氧厌氧生物不会使用氧气作为最终电子接受者,这是一个比较冷门的知识,说起来会涉及到许多专业性的知识点,我就不详细的说了。”

    &n




296、欧罗巴(三)
    人类未曾到达的宇宙深渊是否真的有其他生命,其他文明存在,一直都是人类不断探寻和想象之中的话题。

    对于陈梦川而言,他怀疑在近乎于无限的三维宇宙之中,生命以及文明存在不但有,甚至还非常非常的多,而且甚至有许多宇宙文明秩序,只是人类还未曾踏出,也未曾触及而已。

    迷梦之中的那些异星文明是那么的强大,那样的神秘。

    这样的异星文明在宇宙世界空间之中究竟发展了多少年

    难以知晓。

    但毫无疑问一定比地球文明发展了更久更久。

    也许文明步伐比人类多几百年,也许多几千年,甚至几万年。

    谁也不知道。

    这样的文明有多强大

    无从知晓。

    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强大自身,准备好即将到来的战争,并且留下火种。

    火星的傍晚。

    六炎宫的一个公开研发测试区域,不少人都在一层层围栏上关注着测试区域里的一个飞行器。

    “这个隔冷层能够承受欧罗巴的低温到什么程度”陈梦川摸着飞行器中间的隔冷层材料,开口问向了身边的一名科研人员。

    这名科研人员姓钱,叫钱江海,曾经隶属于夏科院,后来自立门户做起了材料生意,生意曾经做得很大,在海外都建立过办事处。后来公司破产,又以科研人员的身份面试了天智科技,加入天智科技1年多,很快就崭露头角,在天智科技的材料研发部门里担当重任。

    “陈总,这种隔冷层的技术并不只是因为材料,在结构上我们也花了许多心思。9层结构的隔冷层最内部基于核能供热,等于是外部的温度不容易侵蚀到内部的同时,在内部不断的持续加热,期间会流失不少的热能,但整体上,在零下200摄氏度的空间环境之中工作的话,问题并不大,比较极限的话,我们曾经测试到过零下250摄氏度的低温,依然能够坚持得住,能够正常的工作。”

    “这么说的话,在欧罗巴的探索应该是没问题的了”陈梦川笑了笑。

    “短时间内,问题应该是不大的,但具体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准。”钱江海说得比较的保守。

    “去看看多臂蟹。”

    “好。”

    几人绕过飞行器,在飞行器的另一侧舱门区域看到了臃肿不堪的多臂蟹。

    整体的外型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内里却发生了很大的改装。

    27个发热装置以及3个高强度的能量转换装置让多臂蟹的肚子大了一圈。每个肢节都同样加装了隔冷层,整体看上去就像长满了绒毛的大螃蟹一般。倒是有一些可爱的画风。

    “这些多臂蟹的肢节上,为了不影响行动,我们在上面的隔冷层会少一些,但基于大量的石墨烯导热丝,灵活程度并不会差,石墨烯的导热性能是无与伦比的。我们测试过这些多臂蟹的承冷能力,非常的不错。基本上可以稳定的在极冷环境之下进行工作。”

    陈梦川走过去,拍了拍多臂蟹的关节跟肢节,非常的厚实,最外层摸过去的手感有些绒绒的感觉。

    通过nasa的大量资料来分析预测,木卫二的表面温度非常的低,赤道地区平均的温度大概在零下150摄氏度到零下170摄氏度之间,南北两极的温度更低,能达到恐怖的零下220摄氏度。

    因为如此低得温度,所以整颗木卫二欧罗巴的表层全都是永久冻结的水,也就是永冰



297、欧罗巴(四)
    “岁星边缘一号”是这艘即将前往欧罗巴探险的飞船名字。

    古代的华夏将木星唤为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一直到了华夏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的作者天文学家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这才正式把它命名为了木星。

    出发的时间已经确定好了,第一次前往欧罗巴的岁星边缘一号是一艘无人探测飞船,这两天的测试与调试结束后便会前往木卫二欧罗巴。

    比起从地球来到火星而言,前往木星是一趟相对比较远的旅程。

    要怎么样来计算这个距离呢

    陈梦川笑着给孙仲勇跟他的女儿们科普了一遍。

    “通常在宇宙中,因为距离太过于遥远,所以我们平时使用的米,千米这样的距离计算单位会显得有些乏力,所以在国际上有一个比较通用的单位,是au,au就是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

    “陈叔叔,那一个au单位有多远”孙仲勇的女儿问。

    “以前人们把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来定义成一个天文单位au,后来国际天文学大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统一了意见,定义下了一个精确到米天文单位au的距离,大约是1.496亿公里,其实还是地球到太阳的大概距离。”陈梦川笑着说。

    女孩好奇的开口问:“那从火星这里去到这颗欧罗巴有多远呢”

    “丫头问了个很好的问题,你来算算看呢,火星到太阳是1.6个au,木星到太阳是5.4个au,那你说火星到木星是多少个au呢”

    “3.8个au!”女孩兴奋的跳起了脚。

    “答对了!”陈梦川呵呵笑着,众人也纷纷欢快了起来。

    站在一旁的toni翻了翻白眼。

    陈梦川的这个算法并不科学,因为还要计算星球轨道。

    木星与火星的轨道周期的差距是很大的。火星的轨道周期大概是1.88年,而木星的轨道周期则超过了11.86年。落差这么大的一个轨道周期,会有额外的距离,陈梦川算出来的只是最短的一个距离而已。但和小孩子的戏言交流来说,他这么说却也能够说的去,难道还要跟小孩子在计算一下轨道的变量进去吗那可就真是非常麻烦的事儿了。

    “梦川,这艘探索飞船多久能够到达欧罗巴”孙仲勇对于变化了好几次的时间有一些疑惑,一开始的时候校对的时间好像比现在校对的时间要长许多。

    陈梦川取出了手中的小引力屏幕划拉了一下,上面标注着目前的永恒宇宙例子空间穿越空间折叠技术实现的最新进度。

    例子穿梭机的最新更新优化是每17.25能够进行一次空间跃迁,每次能够达到绝对直线距离16万米,同时进行246次空间折叠!

    也就是说每次都能够实现39360公里的绝对直线距离,参入au天文单位后,可以计算出大概需要3800次才能完成1au天文单位的距离,以目前每17.25秒一次的效率,只需要不间断的进行18.2个小时,就能够完成1au天文单位。

    这也是永恒宇宙粒子空间折叠空间穿越部门日以夜继的努力出来的成果。

    单纯从数据面板上看,火星与木星当前的整体轨道参数折算距离已经算出了一个比较精确的数值5.3218au。

    数据面板给出的最终校对时间是96.9小时。也就是大概4天的时间,这艘前往欧罗巴科学考察的岁星边缘一号就能够抵达木



298、火星科学院
    火星基地。

    陈梦川放空了自己的脑子里的很多东西,平静的站在一个巨大的透明引力屏幕跟前。

    光幕上是火星基地与天梭号的一个降落厂区。

    这个降落厂区是新建的,完成的时间很短,整个降落厂区的占地面积非常大,硕大的凹型建筑完美的契合了整个天梭号。

    天梭号降落了之后,凹型建筑与天梭号的停靠区域有高密封度的固定装置,契合上了以后天梭号的多个大型舱门都能够比较自由的打开。

    在大舱门打开了之后,天梭号与降落厂区的整个物资运转提速了非常的多。在大量引力工作平台与引力多臂蟹的辅助之下,天梭号上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入降落厂区。

    而整个降落厂区又有一个直径超过200米的巨大管道与火星基地接合。

    来自于地球的物资正在通过这个巨大的管道不断的规制到火星基地的不同区域,不同部门。

    陈梦川平静的看着这一幕,他比较多的目光都落在了引力多臂蟹上面。

    巨大的屏幕上,所有的物体都被缩在了这个画面之上,一只只多臂蟹宛若虚空蚂蚁一样,不停的搬着家。

    繁忙又有序。

    陈梦川很清楚,这些繁忙跟有序的基础是火星基地上的石墨烯光量子超级计算机组与两个天智科技的人工智能阿辰跟玥儿。

    火星基地上的石墨烯光量子超级计算机组完成的时候,人工智能阿辰就完成了主程序的迁移。大部分计算控制都回到了阿辰的控制之下,包括玥儿。

    如今火星上面的所有智能设备,全部都链接了阿辰。每一台多臂蟹都等于是一个简易版的阿辰,在持续不断的工作着,一切顺序井然有序。

    “在想什么呢”

    赵婉瑜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陈梦川回过头,脸上浮出了个笑容后开口问她:“你的大钻石运上去了”

    赵婉瑜笑着点点头:“都搬上去了,最大的一颗会放在天智科技产业园区的博物馆里,还有一些碎散的会送给地球的各个国家。”

    “碎散”陈梦川哈哈一下,他知道赵婉瑜所说的碎散,也是基于最大的一颗而言,真实的情况是每一颗都有少则几十公斤,大则几百公斤。

    “自然是碎散的,都是些小钻石而已。南c32区的一颗c型炭质小行星勘探出了一块几乎完整无暇的超大钻体,或许有十几吨重。”赵婉瑜的声音很平静,似乎说的是几十吨大米,而不是几十吨钻石。

    “在地球的事情,你看着安排就好。”陈梦川并不去看太多这些细节。

    “跟华夏的合作这趟回去就会开始启动,地面的其他合作也会尽快的落实,处理好后,我会再给你弄一批人来。你等着接收就可以了。”

    陈梦川点点头,火星基地上的科研人员的数量在不断的提高,一个个的新基地也在建设中,一切都朝着好的一方面发展。

    “这次送来的这些人好像还有一大部分都没安置下去,得尽快了。”赵婉瑜提了一句,这次的这些储备人员。

    “新金属熔炼厂还在建新的,短期里只能先将他们打散在已经投入工作了的厂里,等他们真正上手,也等新厂完善。所有的新金属熔炼厂都堆满了山一样的矿石,一旦运转起来后,效率就会很快上去。”陈梦川对她说道。现在夫妻两的分工在这里便能看出了很



299、登录欧罗巴!
    张东裕这几天的情绪如同吃了兴奋剂一般,一直处于亢奋之中,与他同一项目组的其他人与他的情绪也是相仿的。

    岁星边缘一号科考飞船即将抵达木星的木卫二欧罗巴,张东裕作为岁星边缘一号观察项目组组长,他的期待比其他人多了些紧张。

    他很少会有这种情绪。

    他很清楚这一趟科考探险意味着什么,整个项目组的目标非常的明确,登录欧罗巴,寻找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

    外星生命!

    真是一个让人忍不住兴奋又颤栗的字眼。

    地球上的无数影视作品里头,都演绎过外星生命,各种各样各型各态,极尽人类想象力的幻想。

    但真正的外星生命,迄今为止仍然是空白的,对于人类文明来说。

    人类在踏出地球后的步伐太过于缓慢,科技树也越点越歪,若不是天智科技横空出世,人类文明的科技力量不知道还要继续滞留多久,才能够更进一步的踏出地球。

    张东裕深深的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科技的力量让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数据的存储交流让文明的知识承载变得更加的畅通无阻。自己曾经只是一个跟随着toni研究和开发智能机械臂的小小工程师,但现如今,却已然成长成为了探索外星球的深度探索项目组的负责人之一,这一切很大一部分程度都是基于自己对于知识,对于未知的渴望,才得到如今这样的机会。

    如果能够在欧罗巴找寻到外星生命,自己毫无疑问将会被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自己所在的整个项目组都将会被载入史册。

    所有人都很清楚这一点。

    华夏人骨子里总会存着的名垂千古的念想,现如今是这么的唾手可得……

    “裕哥!半个小时之后,我们就即将抵达木卫二。”一个略显中性的女声在张东裕的耳边响起,是他的助理陈阿凹。

    “开启摄像头,让我们先来看看木星长什么样子。”张东裕的话语虽然略显平静,但双眼中的兴奋却很难隐藏。

    陈阿凹点点头:“好的裕哥,toni总他们还没过来,川老大那边要不要通知一下他们”

    “跟他们发个信息,告知一下,我们即将抵达木星。他们会过来的。”张东裕脸上笑得很是灿烂。

    陈阿凹听完了吩咐后直接滑动了手里头的引力屏幕,迅速就给众人发去通知。

    岁星边缘一号科考飞船即将抵达木星的木卫二欧罗巴的消息,很快便在整个火星基地的各个工作区域传递了开。

    许书伟是第一波来到岁星边缘一号远程控制中心的人,他的责任工作区域距离控制室最近。他今天早早的就安排好了手里头的事情,便是等着看岁星边缘一号科考飞船登录欧罗巴,去探寻生命的。

    听上去就很激动。

    “东裕,还有多久抵达”打过了招呼后,许书伟笑着问他。

    “还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现在已经很靠近木星了。”张东裕的声音有些发干。
1...7172737475...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