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学渣的黑科技生活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我煮白菜

    刘兴很清楚,一般在这个时候,自己会受到极热烈的欢迎,比如“真是麻烦你们了,你们真是人民的公仆”什么的,总之,做扶贫工作的,也就只有这个时候能略微有点存在感。

    然而,当他从车上拿了一壶五升的油,外带一袋二十五公斤的面条,准备开始例行拍照的时候;

    却发现刚刚从厨房里出来的张大姐表现出有点不太情愿的样子,这在以前是见所未见的,五升的调和油,在超市也要卖近百块钱,够他们一家子用上一两个月了,然后,还有这面条,怎么说也值几十块钱,照以往来讲,他们都是扑上来的

    不过这一次,明显不一样了,张大姐非但对这些东西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甚至还有点厌恶的表情;

    “小刘啊,你也帮衬我们家这么多年了,我们家确实很感激,但是现在没什么必要了,你去帮那些需要的人吧,所谓救急不救穷,我跟孩他爸也说过这事,是这个理,”张大姐很淡然地说道。

    刘兴顿时感觉到自己被打击到了,自己一直想尽办法帮扶,但是效果极微;

    在自己眼里,这是一个根本扶不起的贫困户,怎么一下子就变了个样?

    “另外,贫困户这个牌子,你也帮我们给摘了吧,你可不知道,村里面有些人说话怪难听的,”张大姐双说道。

    摘牌,对于刘兴来说,那就是政绩,说白了,他恨不得手底下的那些贫困户都给摘牌了,然后自己就成了扶贫明星,政途,不知道能走多远,但是只要能进一步,那也是好事情。

    然而,这摘牌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首先得让其他干部来查看,询问,确认了收入水平达到了脱贫线,那才算是落实到家了。

    政绩造假也不难,这些贫困户还没有能力上达天听,官官相护,也不是没有存在的道理,它总有它的市场;

    难的是那些贫困户会自己跑去要补助,他们对这一套流程已经是掌握得非常到位,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职位和相应的未来福利的话,刘兴都有过不少次想打人的冲动,所以,对张大姐这种反常的行为,他还是很慎重对待的

    现在他已经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要考虑的事情比较多,

    “张大姐,你这是怎么啦,是大哥做了什么产业致富了?还是觉得这个贫困户的名头给你带来困扰了呢?”刘兴问道。

    “都不是啦,就是村里那个小帆,弄了个一帆科技,我带着孩子去他们家打短工,一个月也有一两千块钱,我老公种的桔子树,一棵就卖了五百块钱,我们家都卖出了好几十棵树,这就不该是贫困户了吧?“张大姐说道。

    对于什么农村打工的,刘兴还真没了解情况,但是张大姐家的果树,他还是很清楚的,就是四五年的果树,产出不过也就三四十斤;

    照现在的市场价,地头能给她收个一块钱一斤就算是很不错的了,照今年的行情,还真不一定有一块钱,甚至五毛钱都算可以了。

    她们家也就五百来棵树,平均一棵能收入二十块钱,加起来也就是一万多块钱,而且,这里面还要加些人工费用,装车,摘果,那都得耗人力

    若是说一些中间商来用五百块钱收这树,刘兴肯定要考虑,到底是谁傻了?

    但是张大姐能说出公司名字,再加上她急于想摆脱贫困户的头衔,那说明这很可能还真是个真事;

    “张大姐,这东西拿来了,那就是您的,总不能让我们空着手进门嘛,至于算不算贫困户,还得等我们回去再评判,不过,您这表态还是很积极的,值得表扬,这也说明了我们工作还是有些不到位的地方,”刘兴很是官方地说道。

    “我们也希望能多一些像大姐这样的群众,不贪政府的便宜,面对贫困的处境,能够做出改变自己的决定,然后,做出成果之后,还敢于站出来!”

    总之官方的话,讲得一套一套的,就是赞扬张大姐这里致富了,而且还不忘国家的帮助,没有再贪恋国家送上的东西。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有一些地方确实做出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说把捐赠的钱给吞了,更狠的,连东西也给吞了,然后有些甚至可以丧心病狂地做到拍完照,把东西收走

    刘兴这边的已经算是做得比较好的,但是,至少也是要一起拍个照,留个底,说白了,占这点便宜真没意义,然后,还是必须要自证清白。

    “小刘也不是外人,不瞒你说,村里面的妇女大都是在一帆科技那里干点活,赚点钱零花,你说的什么改变,我是不太懂,但是我手里有点钱了,给娃儿买点玩具什么的钱还是有了的,也就不用劳烦你们扶贫了”张大姐说道。

    聊不下去了,在部门里申请的那桶油和那袋面,最后几乎就是扔一样的放到了张大姐家中,刘兴从没想过自己会有过这么儿狼狈;

    自己家里,也就是吃的这个牌子的油,偶尔也会煮一下这个面,真的不差,差的话,早就会被人暴光到网上了。

    可是一个扶贫干部被一个贫困户这么拒绝,然后还把他们直接送走,要不是自己坚持,连以前期盼已久的礼物都不想收,这还真是第一次。

    刘兴的脑里充满了不可思议,怎么这么一家人就这么急着想脱贫了呢?

    贫困户可是享受着很多的福利的,很多人想争取都争取不来,

    比如低息贷款,再比如政府的补助,还有那些专项的资金,甚至还有一些相当于福利的救济金

    没享受过的人可能还不知道,但是享受到的人就很清楚,那些换算起来都是钱

    为什么伪贫困户在某一时段会变得非常多,也正是因为这些政策带来的利益。

    那么,在面前摆着这么一堆利益的时候,为什么会退出这么一个利益受益的群体?

    答案也许只有一个,别的利益更高,而且是非常高

    因为,可以两边拿利益的时候,谁都不想放弃任何一方的利益,但是,有一方占主动,而且形成了逼迫性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

    无论如何,一帆科技这个名字,在刘兴的脑海里已经有了印象,它正在影响着一个村庄的生活。

    “行,小刘你自己先忙着,我得喂孩子吃饭,然后下午该上班了”张大姐说道。

    上班?

    刘兴又愣住了,

    一个带着两个娃的女人要去上班?而且他老公还不在身边。

    不过他没再多问,只是默默地离开,主动权没有了,带来的女同事准备要说劝什么不要生第五胎的话也就没办法去说了,

    接着去下一家,李冰家,那一个就肯定会好说话一点了。

    。

    (iishu)是,,,,!




第266章:扶贫工作(2)
    【】(iishu),

    来到李冰家,两人遭遇铁将军把门,这让刘兴感到有些诧异,李冰的奶奶腿脚不便,几乎一年都不会出院门一步,这是去哪了呢?

    带着慰问口在门口等了一会,看到有村民路过,刘兴立即起身询问

    “大哥你好,我是镇扶贫办的,请问你知道李冰一家去哪里了吗?”

    村民答道“你这可是问对人了,不然你在这里要干等好几个钟,李冰到老张头家的养猪场上班去了,她奶奶这当会该是到隔壁村拉猪粪去了,没个四五点钟肯定回不来。”

    刘兴大吃一惊“李奶奶的腿病治好了?”

    村民摇了摇头“那么多年落下来的毛病,怎么可能治得好,只不过是弄了个能走路的机器”

    “大哥那养猪场在哪里?”刘兴又问道。

    村民爽快地给他指了下路,刘兴两人又把慰问品放回车上,然后前往养猪场;

    刘兴有些感慨,他觉得自己考虑事情还是不够面,残疾车这样的东西,他本该早就想到的;

    像李冰家这样的情况,买个残疾三轮车,不但解决了部份出行的问题,还可以跑跑运输,拉拉客,不说能赚多少,至少能补贴家用;

    毕竟那厘村这么小,又不通公交车,村民们出行,要么就是摩托车,要么就是搭乘跑运输的农用车,三轮摩托用来跑客运也是不错的,至于到隔壁村拉粪这样的事,刘兴觉得,村民们的目光还是短浅了点,有点小农思想,运个粪能产生多大经济效益?

    至于运营牌照什么的,刘兴倒是有办法去帮忙解决,李冰家又是重点扶贫户,又有残疾证,要是这样他都弄不下牌照的话,这扶贫办主任也太没用了。

    总之,刘兴的心情很复杂,病困户,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拖累劳动力,还有长期高昂的治疗费用;

    而李冰家基本上没有什么治疗费用方面的支出,只要李冰在附近有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她们家也就能宣告脱贫了;

    在城市里面,扶贫的工作之所以好开展,也就是有着这样子的优势,反正想办法把人塞到企业里,或者帮忙找个合适的工作就好了,但是,在这种山区很难找到这样的就业条件,这也正是困难的地方;

    到了养猪场,在路边找了个地方停了车,刘兴下车后,立即发现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这里在大兴土木,几台挖掘机在对面工作着,几辆渣土车在那里装车

    然后,那个围墙围起来的养猪场,挂了个大大的招牌一帆科技养殖场;

    刘兴愣了一下,一帆科技,他似乎并没有什么印象,他打算回去查一查,看看这公司是干什么的;

    门口有门卫,一个六十来岁的老人,不过,刘兴展示了一下工作证,门卫打了个电话就放行了;

    进到了养猪场,刘兴顿时发现,里面别有洞天,一大片菜园子,然后是两个类似厂房的平房,再往里面走,工作场面有些热火朝天,有五六个女孩子在那里忙活着;

    再走近一看,却完不是那么一回事;

    且不说李冰在那里搭着个自拍的架子摘菜,就连她的工友们,也都是一个个挎着菜篮子在那里,小心翼翼地采摘,然后拿到水池里去清洗,再拿去切成一段段,最后下到沸腾翻滚着的玉米粥里,等快煮熟的时候放盐,然后翻两下就立即铲起来

    这是养猪场?可能比很多学校或者工厂的饭堂还要干净卫生得多,而且那玉米粥里还有着翠绿的蔬菜,看起来就让人很有食欲(桂省有部分地区喜欢吃玉米粥,如平果);

    若不是看着那些女孩一盆盆地端着这些食物,进到那个挂着猪之家的猪圈房里,刘兴还真的想尝上那么一碗,看着挺馋人的不是;

    这样的猪食,怕是放眼国,那也是头一份的,

    只不过,这些人做事的样子,有点让刘兴有点看不过去;

    用磨洋工来说完不为过,百年前的华国,与现在的非洲比也好不到哪去,洋人搞铁路什么的,请人去干活,那都是想着办法偷懒,或者把工序复杂化,总之磨多一天就多一天工钱;

    而现在,华国早就有了对付这些招式的方法,比如承包,或者责任制,这样的方式完可以杜绝;

    为什么这个养猪场还会这样?

    而且,这还是基于这里到处都是摄相头的情况下,简直是太不合理了,

    没等刘兴纠结多久,李冰就迎了过来,毕竟是接触了这么多次的人了,已经是熟面孔了。

    这一下,刘兴立即感觉到了李冰的变化,这是一种极大的变化,甚至说是脱胎换骨都不过份,因为她不再是以前内向,有点自闭的李冰,而是能够大大方方站出来,还能主动跟自己打招呼,甚至带着满脸的自信。

    “小冰啊,我本来是到你家里去的,不过你们家没人在,就奔这来了,说说这工作是怎么一回事吧,”刘兴道。

    “刘主任你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你呢,我们家那贫困户补贴什么的,你就给取消掉吧,我现在在这里上班,五险一金都买了,没那个必要了,国家的补助,应该给到更需要的人,”李冰说道。

    “这个不急,先说说你工作的事!”刘兴说道。

    “我是正式工,和她们不一样,一个月税后有三千多块钱吧,包五险一金,工作嘛,现在也就是养二十头小猪,每天给它们喂食什么的。”

    二十只小猪,刘兴再次纠结,五个女孩子在这里,就只是为了照料二十只小猪?

    这活儿,也未免太轻松了,小猪进食量又不大,排的东西也不多,一个人照料可能有点累,大不了两个人就行了,用得着这么多人吗?而且,还这么折腾,这猪食弄得,比人吃的都还好。

    这个问题,对刘兴来说关系还是很大的,如果这个养猪场经营不善倒闭了,甚至可能还会拖欠工资,李冰一家还是会掉回贫困户。

    “就二十头猪,供你们的工资,这真的没有问题吗?”刘兴忍不住问道。

    。

    (iishu)是,,,,!



第267章:扶贫工作(3)
    【】(iishu),

    “刘主任,你这可想差了,这猪可不一般,它们吃的是纯有机的饲料,而且必须要女孩子采摘,就连饭后果,也是吃的上万块钱一棵的桔子,身价可不低,”李冰解释道。

    这一下子,刘兴真是愣了,自己吃饭还不一定餐餐都有饭后果,扶贫的对象有,那也认了,毕竟人家在山区,有资源;

    现在一头猪都比自己过得好了,纯有机饲料这是他亲眼看到的,令他眼馋的玉米粥,然后,程还都是些女孩子在操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是一对比,又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无奈或者无能。

    玉米粥,家里也不时会熬,然后送点咸菜,榨菜什么的,就当成早餐了,放青菜,一是青菜煮久一点就会变黑,然后味道就不好,只能一顿吃光,吃不完的,后面的再热一遍也没办法下口了,一个词奢侈!

    至于什么人把菜或者玉米摘下来的,根本就没想过会是大汉还是什么大娘摘的,这都是粮食,想多干嘛?程让女孩子操作?完没有这个概念啊!

    人都没这么多想法,反而到了猪这里就变得这么讲究了?这猪到底有多金贵?

    刘兴自然忍不住一再向李冰发问,然后他也了解到了一些想了解的信息;

    大致是这样,一个在外面赚了钱的村民,为了带动村里致富,想出了这个项目,花五百块钱收下农户大概一两百块钱都不值的桔子树,然后又拿这些树精心养护,结果拿来当这些猪的饭后果

    而这些猪,吃的是最好的有机玉米粥,还带着有机蔬菜,口感一流,菜色略微差一点都是直接倒到沼气池里的,不喂;

    也就是说,所有的利润点,都指望着那二十头小猪;

    刘兴敢打赌,这二十头小猪照这样的成本,要能卖出去的话,算他输,上万块钱的桔子啊,连他自己都没尝过,却拿来喂猪,而且,李冰这个人,受了扶贫办这么多好处的,也不知道拿几个来给自己尝尝
1...122123124125126...1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