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妃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情暖暖
“孝悌。”
其实只是想交代一下,但是看到杨孝悌一脸兴致勃勃的样子,男人还是忍住了,这个时候也不好扰了她的兴致。
“母亲最近可还好。”
随口扯了别的话题。
“好啊。”
杨孝悌也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不是实话,母亲身体状况很好,但是心里似乎就不好说了。
可是这话跟大哥说了,他也没辙啊。
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说了几句,杨明仁才松口:“你回去休息吧,顺便去准备准备,过几天我让青松随你一起去顾家。”
“啊”
杨孝悌嘴一撇:青松啊!
果然还是找人跟着了。
青松那个死脑筋,一点都不好玩,也不知道变通,跟出去肯定无趣。
“没得商量。”
见杨孝悌还欲开口,杨明仁赶紧打断她,就两个选择:要么全部听自己的,要么不去!
“知道了。”
垂头丧气的应了一声之后,杨孝悌冲着面前的男人摆摆手:“我先回去了。”
没听到杨明仁的回应,杨孝悌也不去管他,拉着会以便冲出了花厅。
“小姐,顾小姐来府上是为了何事?”
才刚出了院子,会朵就忍不住问出口。
刚刚去荷塘的时候小姐特意把自己支开了,压根就听不到她们在说什么,王爷的话也是含含糊糊的更不明白了。
“她说想让我去帮她压轿。”
杨孝悌边往前走边若无其事的把顾涟漪的话重复了一遍。
“小姐答应了?”
会朵一脸诧异:这种事情怎么能随便就应下来呢。
“答应了。”
听出来会朵语气有些不对劲,杨孝悌站住脚,转过来看了一眼这个平时最喜欢凑热闹的丫头。
往常碰到这种事情,最开心的人应该就是会朵才对,怎么今日听她的口气,倒是不乐意的样子。
“小姐,恕奴婢直言,这压轿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一改平日的大大咧咧,会朵超认真的盯着杨孝悌道。
“你倒是说说。”
反正自己都已经答应顾姐姐了,定然不会反悔,只是难得见会朵这么认真,杨孝悌也不忍心泼她冷水,便露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态度来。
“奴婢也是听旁人说的,若是说了不中听的话惹了小姐,小姐可不许责罚。”
先把条件讲好,免得末了自己受苦。
“知道了,你说。”
说的好像自己什么时候真的责罚过她一样,哪次不是她闯了祸自己来善后,这次倒是学会卖乖了。
“小姐可知,这压轿还有一种叫法——叫做双嫁。”
杨孝悌闻言一愣:双嫁?闻所未闻的名字。
不过字面意思自己倒是猜出个一二来。
知道杨孝悌不明白,会朵特地停顿了一番这才重新开口。
压轿其实是前朝便有的风俗,而且这一习俗并不是针对弃妇再嫁之人,而是对所有未婚女子都适用——意思就是,但凡女子婚嫁都必须要有压轿之人。
不过那时候对于压轿之人的身份并未有何要求,听袁婶说,只要是未婚女子便可,不论身份贵贱。
一般姊妹众多的人家,都会选姊妹压轿,若是没有姊妹,邻里相亲的也未为不可。
最初的压轿,可能单纯是为了喜气,又或许是怕新妇初到婆家会有所胆怯,这才让娘家之人派个伴过来,等到三日回门之后,对于婆家的种种礼数人文都已经熟络了就可以顺道送姊妹回家。
原本这一习俗的初衷应是好的,可是后来却有人打破了这一习俗。
&nbs
126 上轿
腊月初六!
天刚刚放亮,顾家院子里就开始张罗了起来。
“顾姐姐,你好美。”
杨孝悌坐在一旁,看着梳妆镜中映出的顾涟漪连连感叹。
顾涟漪没说话,只是一脸娇羞的笑了笑:她又怎会不知,这个与林乔一般无二的小姑娘打扮起来会是如何的勾人心魄。
“这是我替妹妹选的喜服,妹妹试试合不合适。”
看了一眼身边的嬷嬷,示意她把那套粉色的棉夹裙拿出来给杨孝悌试试。
因为是压轿,自然也要穿喜服,可是毕竟要与新娘子区分开来,所以自己便替她选了粉色。
“好。”
杨孝悌起身,接过粉裙进了换衣间,后面的会以会朵也随着她进去伺候她更衣。
从换衣间出来,正听着梳头的喜婆嘴里念念叨叨的正给顾涟漪梳发: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
“小姐,那边派人催轿了。”
门外传来一声急禀。
顾涟漪身子挪动了一下,便被身后的喜婆一把按住:“小姐莫动。”
接着,妇人冲着门外喊了声:“叫他们等着。”
“是。”
门外之人应了声之后便又急匆匆的离开了。
杨孝悌一脸不解,坐过去问了声:“嬷嬷,姐姐这不是已经打扮妥了吗?”
既然已经准备好了,自然是可以上花轿了。
“姑娘不懂。”
知道杨孝悌的身份,喜婆倒是客气。
一边替顾涟漪检查服饰一边解释着:“哪有别人一催轿就出门子的,倒是叫他们小看了。”
女人这一辈子,可不就只有出嫁这一天才是活给自己的吗,凤冠霞帔,八抬大轿,一辈子也就只一次了。
小姐虽然是下堂妇,却也不是腆着脸求他们程家来娶的,是姑爷对小姐情难自持!
回了他们的催,也好叫他们认清这个事实,免得日后小姐去了程家受些冤枉气。
“呵呵。”
杨孝悌摸脸一笑:还有这种说法吗?
“姑娘坐下,老奴为你打扮一番。”
替顾涟漪收拾妥当之后,喜婆又不紧不慢的把杨孝悌按到了铜镜前。
杨孝悌也不好推辞,老老实实的坐下来,后面的会朵却不乐意了,早上姐姐便替小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这老婆子是看不上姐姐的手艺?
再说了小姐天生丽质,就是不打扮都是光鲜照人的,还需要她老婆子插手吗
只是话并未说出口,见杨孝悌跟会以都不说话,小姑娘也把话咽了下去。
“嬷嬷,二道催了呢。”
一阵急急的脚步声之后,刚刚跑来的小丫鬟又传了信来。
“就说小姐还没有准备好,叫他们再等等。”
依旧是没有出门的意思。
“是。”
来传话的小丫头到也利落,应了一声之后又急急的跑了出去。
小姑娘一走,青松站在门外脸也跟着一沉:倒是会吊人的胃口。原来迎亲也不是件爽快事啊!
“妥了,等三道催之后,姑娘便先上轿子坐上片刻钟,老奴便带小姐过去。”
引着杨孝悌起身之后,喜婆便交代了杨孝悌几句。
“下轿的时候寻他们管事的要了喜钱再下来……”
也不知是不是特地为了交代这话,喜婆前面的话说完了,隔了一会才继续。
杨孝悌一脸僵硬的笑了笑:难不成这也是风俗之一
都已经催了两次了,真的还会有第三次吗?
若是这迎亲的人是赵顼——怕第一道催轿被拒之后就直接打道回府了吧!
等等!
无缘无故的,怎么扯到那个男人身上了。
脸颊不自觉的一阵泛红,杨孝悌伸出手来放在耳侧冰了冰……也不知怎么的,这
127 进门
“莫擦,莫擦,新娘子哭的越伤心越是喜庆呢,顾小姐,不用忍着,尽管哭。”
轿子外面的婆子扬了扬手中的红绸子,满脸笑意的从轿子侧旁的小窗中传话进来。
顾涟漪听着,慢慢放下手来,只是还是强忍着尽量不哭。
“起轿了。”
待顾涟漪坐稳之后,媒婆吆喝了一声,顺手将轿帘子堵了个严实。
“小姐坐稳可就莫动了。”
知道这是顾涟漪第二次上花轿自然知道这规矩,可是妇人还是忍不住提了个醒。
另一边,杨孝悌被引着去了另外一侧的四抬小轿中,虽然上面也是用大红绸装饰好了的,可是与迎亲的花轿还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
一路上颠簸了有一个多时辰,杨孝悌几次掀开帘子来问:“什么时候到”
得到的回答都是:“快了。”
可是一个多时辰之后,她还是被人抬着在走。
“怎么还不到。”
似乎已经快坚持不住了,杨孝悌带着哭腔又问了一遍。
会以趴在轿口凑过来问道:“小姐哪里不舒服?”
“这还用问啊!”
杨孝悌嘴一瘪:自然是屁股都坐疼了。
“要不小姐下来走走。”
似是询问,又似是邀请。
小姐也真是的,人家抬轿子的都没喊累呢,她竟然坐不住了。
“也好。”
叫停了之后,轿夫压了轿子让杨孝悌下了轿,跟在迎亲的队伍之后看着最前面骑着高头大马的人的背影,杨孝悌若有所思的转过来看了一眼会以跟会朵。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那个男人。”
“谁”
一时没有听明白杨孝悌所指之人是谁,会朵歪着脑袋跟上来问了一句。
“就是他。”
伸手指了指身上帮着花球的男人。
总觉得这人面熟的很。
“那人啊,那是程家二公子,程昱。”
会朵说着往前走了一步,刚刚路上听别人说起过这位二公子:名声似乎不咋地。
也不知这程家是何风俗,竟派了小叔子来迎亲——这也有什么讲究吗
听说程家大公子身体羸弱,难道都已经到了不能亲自迎亲的地步了吗?
若真的这么不堪的话,顾小姐嫁给这样一个男人又有什么意义,岂不是守了活寡。
“不是新郎迎亲吗”
一脸疑惑的念了一句:自己还以为顾姐姐要嫁的人就是他呢,竟然是个“假冒”的,这是何用意。
“不是,听说新郎官身体不好……”
会朵凑过来,附在杨孝悌的耳边小声道。
“身体不好?”
一撇嘴:身体不好娶什么亲!
顾大人这是给自己的妹妹寻了个什么丈夫啊
已经害过她一次,难道这次还不知道谨慎点吗
会以见杨孝悌面露不悦,这才将会朵一把拉至一旁:净与小姐说些有的没的,别人大喜的日子,可不敢惹小姐说出什么不吉利的话。
“小姐,前面也快到程家了,您还是去轿子上坐着吧。”
走了没几步,前面看见城门了之后会以便又催促杨孝悌上轿。
压轿姑娘进门不能下轿,要被抬进府里,若是被人看见小姐这么大摇大摆的走进去,怕是还会惹非议。
日后若是真出了什么不遂人意的事情怕是都要怨到小姐身上去。
还没缓过劲来的杨孝悌叹了口气:也罢,反正应该不会太远了。
才一进城门,前面便传来了鞭炮声,紧跟着便是迎亲的鼓队奏乐的声音,杨孝悌坐在轿内,只觉得外面定然热闹非凡,可奈何两边的轿窗被会以会朵压的好好的,只能干坐着。
会以在外面瞧着这架势:看来程家在南城应该算是大户了,这阵势这场面倒是足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