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可大可小
可路承周从事的工作,让她很担忧,哪怕迟一分钟,她也担心路承周是不是出事了。
这半个小时,对她来说,感觉比半年还长。
去了趟花园宪兵队,对了,我们是不是有人在银楼活动?路承周没有再解释,马上问。
有些事情,曾紫莲比他这个代理站长更清楚。
银楼?哪家银楼?应该没有吧。曾紫莲脸上露出思索之情,仔细想了想,这才说道。
我也不知道是哪家银楼,但日本人,肯定掌握了某家银楼,是我们的情报站。或者,那家银楼,在为我们做事。路承周笃定地说。
我去查一下。曾紫莲连忙说。
你赶紧去趟五十一号路26号,让林帆发报,向总部确认。路承周看到,曾紫莲已经化好装,马上说道。
那行,咱们在树德小学会合。曾紫莲想了想。
嗯,另外,马大夫医院的行动,也要向总部报备。路承周突然想到。
是总部让他与王若奇的,丁子恩的行动,很有可能挂的是华北党政军联合办事处的名号。
但无论是配合办事处,还是配合中统,都必须向总部报备。
否则,就成了私人行动。
是。曾紫莲说。
上次刘井华不是说这,发报的语气,也容易给敌人留下线索么?以后,我们站所有发往总部的电报,全部由林帆重新抄写一遍,以他的语气发报。路承周提醒着说。
这是刘井华之前提醒海沽站的,路承周有些电报,一直是自己亲自拟定。
此时他来不及写电报稿,突然想到了刘井华的提醒。
这也是一种隐蔽的手段,一旦敌人破解了电报,至少不会从电报的用词和语气中,推断出发报者。
第三百八十五章 考核行动
只要是有利于安全的行为,哪怕再烦琐,也要做好。
林帆重新抄写一次,内容不变,把语气换掉。
退一万步,如果电报真的被敌人破解,至少不会知道拟定电报人的身份。
路承周赶到树德小学,给训练班做了一次形势报告后,曾紫莲很快也来了。
国难当头,山河破碎,我们需要紧紧团结起来,誓将日寇赶出中国!路承周坚定地说。
马玉珍在下面,很认真的听着火柴的报告。
在抗日这条道路上,与军统是一致的。
自卫会中,就有国民党员,甚至还让王若奇担任主任。
军统中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团结过,他们有的时候,甚至会坐在一起,讨论抗战事宜。
这是国共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誓将日寇赶出中国!
底下的学员,早就热血沸腾。
很快,曾紫莲等会,将国民党的党旗挂起来,路承周带着所有人宣誓,加入军统。
余誓以至诚奉行三民主义,服从领袖命令,保卫安全,绝对遵守团体纪律,尽忠职守,并以终身贡献团体,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如有泄露秘密及违反纪律之处,愿受最严厉制裁。
紫莲姐,训练班很快就结束了,我的工作,是不是要有所调整?马玉珍趁着休息的时候,问曾紫莲。
当然。曾紫莲点了点头。
马玉珍在训练班的成绩很好,她已经向路承周建议,让马玉珍来情报组帮自己。
也就是说,以后我可以参加行动了?马玉珍兴奋地说。
你想参加行动?曾紫莲诧异地说。
她实在很难想象,文文静静的马玉珍,怎么可能会喜欢参加行动呢?
军统的行动,主要是锄奸,危险性还是很高的。
再说了,以路承周与马玉珍的关系,也不会允许马玉珍进行动组。
是啊,你看火先生,先是除掉了潘玉林,前两天又干掉了高桥丰一和杨玉珊。拿着枪,与敌人面对面干,多么的意气风发啊。马玉珍一脸向往地说。
你啊,就不要想想这么美了,你只能进情报组。而且,抗团的事情,依然得负起责来。曾紫莲笑着说。
进情报组?马玉珍苦着脸说。
她对火柴很敬佩,日本人在海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她真想亲手干掉几个小鬼子。
怎么,不愿意?曾紫莲打趣着说。
我想跟火先生一样,亲手锄奸。马玉珍说。
他不会同意的,你就别多想了。曾紫莲微笑着说。
紫莲姐,我妈在路承周家还好吧?马玉珍突然问。
她在训练班一切都好,训练虽然很艰苦,但这是学杀敌的本领,再苦再累她也能坚持。
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在路承周家的母亲。
马婶住进路承周家的用意,她当然清楚。
可是,以路承周的身份,她这辈子都不可能跟他好。
今天晚上还说起你了呢,我跟她说,你下乡了,过几天就会回去。曾紫莲说。
那就好。对了,你几乎每天晚上都出来,路承周没有怀疑吧?马玉珍担忧地问。
没呢,他自己都要半夜才回去,我比他早回去就是。如果他提前回去了,我就说与男朋友约会去了,他不会怀疑的。曾紫莲笑吟吟地说。
路承周的化装,在她的帮助下,可以说没有任何破绽。
当然,表面的化装,只能说成功了五成,剩下的五成,得靠路承周说话的语气,以及走路的姿态,还有他的一些小动作。
或许路承周的脸部轮廓,与路承周还有几分相似,但是,绝对不会让人想到是他。
唯一的破绽,或许是路承周的眼睛。
当然,如果事情紧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比如说,路承周如果与人枪战,生死时刻,他会下意识的,暴露一些军事要领动作。
曾紫莲与马玉珍在外面聊天,路承周则与陈白鹿在谈话。
宣誓之后,其他学员要么休息,要么睡觉,学校也基本安静下来了。
火先生,我跟其他教官,还有抗团的孙如鹏沈澈等人商量,准备在结业前,搞一次行动。既可以打击日本人的嚣张气焰,也可以检验一下我们的训练成效。同时,也是对学员们的一次考核。陈白鹿诚恳地说。
陈白鹿二十多岁,很精干,原来就是海沽站行动组的成员。
在第七路军中,当过一段时间的连长,无论是军事作战,还是特工行动,都是行家。
没有问题。路承周点了点头。
他向总部要了专项经费,如果训练班一点成绩也没有,他也不好交差。
我们想,对中原公司下手。陈白鹿缓缓地说。
中原公司?路承周一愣。
中原公司大楼,曾是海沽最高的建筑,位于日租界中心位置的旭街。
主楼有六层,以上有小楼两层,一共八层。
当初建好后,曾经是海沽的标志性建筑。
只是,七七事变后,因为中原公司主要销售日货,中国人去的少了,相比法租界的劝业场,就要差一些了。
中原公司的一二楼销售百货,三楼是杂耍场,四楼为电影院和评戏文明戏院,五楼为大戏院,六楼为大酒楼。
三四五楼,每天下午两点至晚上十二点开放,通票两角,顾客可以在这三层楼的任何剧场随意观看。
只是,中原公司大楼,在建筑时,是花了大本钱的。
据说总共花费四十七万银元,其中二十六万用于建筑,二十一万用于电梯等设备。
只有搞掉中原公司,日本人才会知道我们的厉害。陈白鹿坚定地说。
中原公司大楼,不比单独的电影院,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想要完全破坏比较难。路承周提醒着说。
炸不掉就烧,哪怕只是冒个烟,也能让人看到我们的决心。陈白鹿坚定地说。
好吧,既然是练兵,又是为了考核大家的成绩,我就不阻拦了。我只提一点要求,要切实保证大家的安全。路承周特别叮嘱着说。
请火先生放心,保证完成任务!陈白鹿信心满满地说。
第三百八十六章 无意间
陈白鹿要搞次行动,路承周自然支持。
既是检验训练班的成效,也是考核学员的成绩。
路承周提出,要保证大家的安全,毕竟他们在暗处,敌人在明处,只要做计划做好,可以避免很多损失。
第二天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路承周收到了曾紫莲转交的行动。
陈白鹿早就计划,要搞一次行动。
陈白鹿准备分成七个行动小组,每个行动小组,携带一枚定时燃烧弹,分别放在七个不同的位置。
抗战之后,中原公司虽然没落不少,但每天的人流量还是很大。
七个行动小组,分别进去,把燃烧弹放在规定位置,倒也不用太担心安全问题。
就像上次针对光陆和国泰两家电影院一样,人一多,就算日本人知道,是抗日组织在行动,他们也无从查起。
怎么样,行动计划没问题吧?曾紫莲等路承周看过后,问。
马婶不识字,路承周又把纸条放在手心,马婶上完菜就走了,不用担心她会发现。
去5号说吧。路承周说。
原本马玉珍不在家,他中午完全可以在家午休一下。
但路承周还是不想让自己的行为反常,如果现在他在家午休,以后马玉珍回来了,他吃过饭就走,马婶肯定会怀疑。
在这种事情上,保持常态,才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路承周与曾紫莲,一前一后,分别到了松寿里5号。
这个地方,除了安孟博外,就只有他们两人知道。
只有到了这里,说话才更方便。
昨天银楼的事,总部回电了没有?路承周问。
对陈白鹿的计划,他其实是不怎么担心的。
只要学员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能有多大破坏,他并不在意。
总部也不知道,但是,我从郑问友发了报,他那边传来消息。曾紫莲说,如果海沽站都不知道的消息,总部未必会知道。
郑问友怎么说?路承周问。
他说可能是南宫县的一支抗日队伍,在中街像银楼定制青天白日帽徽。曾紫莲沉吟着说。
在像银楼定制青天白日帽徽?路承周诧异地说。
像银楼,并不是一家真正的银楼,只是像一家银楼。
像银楼提供包金包银手业务,这是介乎于金店业及铜铁加工业之间的买卖。
其产品是在铜质的首饰外表包上或镀上一层金或一层银,与金店银楼的金银首饰有些区别。
但是,由于价钱要低廉一些,因此,比较受大众欢迎。
其实,像银楼更像一家五金加工厂。
像银楼的厂房规模不小,设备有车床钻床磨床压力机人力捣机等。
从设计制图到制模具冲压整形磨光吹焊酸洗溺黄电镀烧蓝轧光等,每道工序都能自行完成。
由于按先进技术组织生产,像银楼的徽章等产品式样美观质优价廉品种多样,市场竞争力较强。
抗战后,又增加了增添制作军服警服学生服业务。
因此,在像银楼做青天白日帽徽,也很正常。
当然,如果是抗日部队购买,自然就违法了。
现在该怎么办?曾紫莲问,南宫县抗日武装,跟军统虽然没隶属关系,但大家都是抗日力量,总不能眼看着对方,落入日本人的陷阱吧。
先把情况摸清楚再说,让郑问友派人去趟南宫县,与他们取得联系。我要知道这批青天白日帽徽订制的详细过程,最好知道南宫县这支部队,在海沽的取货人信息。路承周缓缓地说。
没有足够的情报,他不能轻举妄动,更加不敢乱来。
南宫县距离海沽三百多公里,与郑问友的第七路军,反而更近。
让郑问友派人去打探消息,或者警告他们,比海沽站直接与之联系,快捷方便得多。
等会我让林帆发报。曾紫莲点了点头。
马大夫医院的行动,总部批复了没有?路承周又问。
他中午的休息时间有限,也不能跟曾紫莲多说其他事情,只能尽快把工作谈完。
这个倒回复了,总部让我们,尽全力配合,务必将金东珍击毙。同时,总部还发来一份锄奸名单,有二十多人。曾紫莲又拿出一份电报。
刚才怎么不拿回出来?路承周接过电报,问。
你不是要在这里说么?以后,有电报,直接放这里算了。曾紫莲有些生气地说。
也可以,我看就放在门口。路承周并没察觉到曾紫莲的不满,只是就事论事地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