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帝国文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冷剑情
曹操闻言,一改之前的傲慢之色,走下来而谢道:“某见事不明,误犯尊威,幸勿挂怀。”
陆绩坚定地说道:“吾与黄汉升倾心投降,如婴儿之望父母,岂有诈乎!”
曹操大喜道:“若你二人能建大功,他日受爵必在诸人之上。”
陆绩却说道:“某等非为爵禄而来,实不忍江东生灵涂炭,应天顺人耳。”
曹操取酒款待陆绩,过了一会儿,有人进了大帐,走到曹操身边附耳低语。
曹操对那人道:“将书呈来看。”
那人将密信呈上,曹操读完书信,脸色有些喜悦。陆绩暗自想到:“此必是曹军细作来报黄忠受刑消息,曹操故喜我投降之事为实也。”
曹操笑着对陆绩说道:“烦足下再回江东,与黄汉升约定,先通消息过江,吾以兵接应。”
陆绩却摆手说道:“某已离江东,不可复还。望丞相别遣机密人去。”
曹操坚决让陆绩去:“若他人去,事恐泄漏。”
陆绩再三推辞,他执拗不过曹操,只好说道:“若去则不敢久停,即刻当行矣。”
曹操赐给他金帛,陆绩坚辞不受。陆绩辞别曹操出营,再驾扁舟,重新回到江东大营,来见黄忠。
陆绩将先前曹操几度怀疑苦肉计之事对黄忠说了,黄忠叹道:“非公纪能辩,则忠徒受苦矣。”
且说曹操得知黄忠要来降,心下大喜,他召集众谋士商议。众人意见各不相同,董昭、王修等人都认为黄忠来降是真。
郭嘉却长笑一声,对曹操说道:“丞相,此必是黄忠之苦肉计。欲诈降丞相!”
曹操见郭嘉如此说,又怀疑了起来,曹操问道:“吾亦曾怀疑黄忠诈降,只是我军中细作探知黄忠确遭陈武毒打。其心中愤懑,欲降我以向陈武报仇也未必。”
郭嘉提醒道:“丞相,莫忘了那黄忠乃韩玄岳父。疏不间亲,黄忠在江东已然显贵,何以会降”
王修说道:“某听闻韩玄妻仅为黄忠义女,且先前黄忠因韩玄休妻之事,领军兵谏,又毒打了韩玄一顿,此主臣之间已生嫌隙。陈武乃韩玄义弟,此次又为上将军,位在黄忠之上,今番公报私仇加刑黄忠。黄忠欲投丞相,未必不可信!”
曹操见王修分析得也很有道理,难道这次郭嘉真的判断失误了曹操准备先静观其变。
张允被陈武所擒后,一直被收押在陈武帐下,陈武从他口中套出了不少曹军的情报。张允这时又说起了曹军中军士多生疾病之事:“很多军士口吐白沫、全身痉挛,不似晕船之症……”
陈武顿时来了精神,问道:“你说曹军非旦水土不服,反而染上了恶疾。依你所见,可是瘟疫”
张允不敢肯定,只回道:“我居江表多年,未曾见过此等疫症。”
陈武当即大喜道:“好!你还有曹军情报可悉报来。”
张允却是摇了摇头,他不比蔡瑁。蔡瑁是襄阳士族,而且与曹操是故人,不然此次也不会让他为前部,蔡瑁居中军指挥。曹军核心军机张允是没机会接触的。
陈武说道:“张允,你今可愿降我江东,待我破曹之后,我必在楚侯面前保举你。”
张允犹豫道:“可我部下杀了苏飞,恐甘宁将军不能容。”
“此事汝不必担心,我自会保你。”陈武肯定地说道。
张允权宜之下只好先假意投降,至少先保住性命。张允于是得以入陈武帐下,每议事时他都被甘宁冷冷的眼神盯得心里直发毛,张允决心一定要找个机会逃回去,不然迟早会被甘宁所害。
这天军会完毕,张允见陆绩神色有些慌张,鬼鬼祟祟地往西寨而去,张允于是悄悄尾随了过去。
却见陆绩到了甘宁的军寨,甘宁四下瞅了瞅,随即接陆绩进了大帐。陆绩说道:“将军昨为救黄汉升,被陈武所辱,吾甚不平。”
甘宁笑而不答,正说话间,帐外人影闪动。陆绩对甘宁使了使眼色,甘宁知道了他的意思,于是愤慨道:“陈武只自恃其勇,全不以我等为念。我今欲杀张允,其百般阻拦,为救汉升吾又受此大辱,羞见江左诸人!”
甘宁说完咬牙切齿,拍案大叫。陆绩于是凑上前与甘宁耳边低语。甘宁低着头不说话,长叹了几声。
张
第381章 庞统vs郭嘉
“我去,‘凤雏’庞统居然在江东,可惜现在要与曹操决战,没时间与他一见。闪舞”陈武打算待战后一定要留下庞统,诸葛亮已经让刘度抢了先,庞统可不能再让他跑了。
诸葛亮对陈武详细说了计策,陈武大喜,一面让诸葛亮去告知庞统准备用计;一面坐在帐中,派人去请蒋干。
蒋干见陈武不来迎接,心中疑虑,教船夫把船停在僻静岸口用缆绳系住,于是只身进大寨见陈武。
陈武冷脸看着蒋干质问道:“子翼何故欺吾太甚”
蒋干笑道:“吾想既然之前与你结为弟兄,特来吐露心腹事,何言相欺也”
陈武喝道:“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前番我请你痛饮一醉,留你共榻;你却盗吾秘信,不辞而去,归报曹操,致使吾事不成。今日无故又来,定不怀好意!本待送你过去,怎奈我数日之间,便要破曹贼;待留你在军中,又必有要事泄漏。”
陈武看向左右卫士,喝令道:“汝等送子翼往西山庵中歇息。”
陈武冷哼一声看向蒋干:“待我破了曹操,那时渡你过江未迟。”
蒋干又准备开口争辩,陈武已经到帐后去了。左右卫士取来马匹让蒋干乘坐,送到西山背后小庵歇息,拨两个军人伏侍。
蒋干在庵中,心中忧闷,寝食不安。这一夜星光满天,他独步走出庵后,只听得读书之声。蒋干闲庭信步寻过去,只见山岩旁有几间草屋,里面的灯光透射出来。
蒋干走上前去往屋里探看,只见屋中悬挂着一口宝剑,灯前有一人正在诵读孙武、吴起的兵书。蒋干寻思着:“此必有才学之人也。”
蒋干敲门请求进见,那人开门来迎,却见他生的一副朝天鼻、招风耳,面容很是丑陋。蒋干拱手拜问道:“方才吾闻阁下夜读兵书,敢请问足下姓名”
那人答道:“姓庞,名统,字士元。”
蒋干惊道:“莫非凤雏先生否”
庞统微微一笑:“然也。”
蒋干大喜道:“久闻先生大名,今何僻居此地”
庞统答道:“陈武自比西楚霸王,不能容人,吾故隐居于此。足下乃何人”
蒋干答道:“吾乃蒋干也。”
庞统于是邀蒋干进草庵,坐在一起叙话。蒋干说道:“以先生之才,何往不利如肯归曹,干当引进。”
庞统叹道:“吾亦欲离江东久矣。足下既有引进之心,即我今随你一行。如迟则陈武闻之,必将害我。”
庞统于是和蒋干连夜下山,到江边蒋干寻到了之前来时留下的小船,飞快划起棹投向江北。到了曹操军寨,蒋干先进见曹操,将之前的事大致说了一遍。
曹操听闻“凤雏”庞统来了,亲自出帐迎接庞统,分宾主坐下,曹操说道:“陈武年幼,恃才欺众,不用良谋。操久闻先生大名,今得惠顾,乞不吝教诲。”
庞统说道:“某素闻丞相用兵有法,今愿一睹军容。”
曹操于是教人备马,先邀庞统一起去观看旱寨。庞统和曹操并马登高而望,庞统赞叹道:“傍山依林,前后顾盼,出入有门,进退曲折,虽孙、吴再生,穰苴复出,亦不过此矣。”
曹操笑道:“先生勿得过誉,尚望指教。”
于是曹操又与庞统一起去观看水寨,只见水寨向南分二十四座门,都有艨艟战舰,并列为城郭,中见藏有小船,往来有巷,起伏有序。
只是船上军士操练着操练着,突然偶有倒地呕吐的现象发生,曹操为之频频皱眉。庞统笑道:“丞相用兵如此,名不虚传!”
曹操回到大寨,请庞统进帐中,置下酒宴与庞统共饮。郭嘉也在座上,庞统与他共同讨论用兵机要。庞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
曹操深深敬服庞统,郭嘉的谋略他是知道的,没想到庞统与他兵法谋略不相伯仲。曹操于是殷勤相待庞统,庞统假装大醉道:“敢问军中有良医否”
曹操问:“某帐下有一名医华佗,只是尚在邺城,不知先生欲问良医做何”
庞统说道:“水军多生疾病,须用良医治之。”
曹操军中除了不服水土的军士,还有很多染上了瘟疫,死了不少人,曹操正为这事发愁呢。
郭嘉也抚膺长叹,华佗的医术他是知道的,可惜曹操留他在邺城医治曹操最看重的儿子曹冲,没有带来军中。
却见庞统说道:“丞相教练水军之法甚妙,但可惜不全。”
曹操问道:“哦,敢请先生见教!”
庞统犹豫了一会儿,曹操再三请问。庞统说道:“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
曹操大喜,站起身来问庞统道:“先生有何妙策,快快说来。”
第382章 横槊赋诗
曹操对庞统的话深以为然,自庞统离去后,曹操教蔡瑁督连环战船演练,原本晕船的士卒也渐渐适应连环战船的平稳,甚至可以在船上作战。
曹操心中稍稍感到安稳,于是上马先看沿江旱寨,其后看水寨。曹操乘一艘楼船在中央停定,上建“帅”字旗号,两旁都列着水寨,船上埋伏数千张弓弩。
曹操住在船上,这一天天气晴明,平风静浪。曹操下令:“置酒设乐于大船之上,吾今夕欲会诸将。”
众人宴饮从中午直到晚上,东山月亮爬上来,明亮如同白天的太阳一般。长江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一条玉带,曹操坐在大船之上,左右服侍守卫的人有数百人,都穿着锦衣绣袄,手持戈戟。
座下文武众官,各依次而坐。曹操见南屏山色美如画,东视柴桑之境,西观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觑乌林,四望空阔。
曹操心中欢喜,谓对众官说道:“吾自起义兵以来,与国家除凶去害,誓愿扫清四海,削平天下;所未得者江南也。今吾有百万雄师,更赖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收服江南之后,天下无事,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
文臣武将都起身道:“愿得早奏凯歌!我等终身皆赖丞相福荫。”
曹操大喜,命左右侍从行酒。宴饮到半夜,曹操酒酣人醉,遥指着南岸说道:“陈武、鲁肃,不识天时!今幸有投降之人,为彼心腹之患,此天助我也。”
荀攸连忙提醒道:“丞相勿言,恐有泄漏。闪舞”
曹操大笑道:“座上诸公,与近侍左右,皆吾心腹之人也,言之何碍!”
又指着夏口说道:“刘度、诸葛亮,汝等不料蝼蚁之力,欲撼泰山,何其愚也!”
曹操正笑谈间,忽然听一只乌鸦望南飞鸣而去。曹操问道:“此鸦缘何夜鸣”
左右文臣答道:“鸦见月明,疑是天亮,故离树而鸣也。”
曹操又大笑,这时的乌鸦还没被人为与灾祸联系起来,此时曹操已喝得大醉,于是命人取槊来。
曹操站在船头上,洒酒奠于江中,之后满饮三爵,横槊对诸将说道:“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今对此景,甚有慷慨。吾当作歌,汝等和之。”
曹操于是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赋完诗,众人和而歌之,共皆欢笑。忽座间一人进曰:“大军相当之际,将士用命之时,丞相何故出此不吉之言”
曹操一看,原来是乐师师勖,当下曹操横槊问道:“吾言有何不吉”
师勖说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
曹操大怒道:“汝安敢败吾兴!”
曹操于是手起一槊,刺死师勖。众人都惊骇不已,于是散了宴席。第二天,曹操酒醒,众人将师勖被曹操刺死一事报与曹操,曹操懊恨不已。
曹操泣道:“吾昨日因醉误伤师勖,悔之无及。以厚礼葬之。”曹操又拨军士护送师勖灵柩,即日回葬。
这时水军都督蔡瑁到帐下,请示道:“大小战船,皆已配搭连锁停当。旌旗战具,一一齐备。请丞相调遣,克日进兵。”
曹操到水军中央楼船上坐定,召集诸将,各听号令。水陆二军,都分五种颜色旗号,水军中央黄旗蔡瑁、于禁,前军红旗张郃,后军皂旗吕虔,左军青旗张绣,右军白旗吕通。马步前军红旗徐晃,后军皂旗李典,左军青旗乐进,右军白旗夏侯渊。水陆路都接应使:夏侯惇、曹洪;护卫往来监战使:许褚、张辽。典韦护卫曹操左右,其余骁将,各依队伍。
曹操下完令,水军寨中发擂鼓三通,各队伍战船,分门而出。这一天西北风骤起,曹军各战船拽起风帆,冲破激浪,稳如平地。
曹军在船上,踊跃展示勇武之能,刺枪舞刀。前后左右各军,旗幡整齐。又有小船五十余只,往来巡警催督。
曹操站在将台上,观看蔡瑁调练水军,心中大喜,以为连环战船是必胜之法。曹操教人先收住船帆,各自依次序回寨。
曹操升帐对众谋士得意地说道:“若非天命助吾,安得凤雏妙计铁索连舟,果然渡江如履平地。”
程昱拧着眉头说道:“船皆连锁,固然平稳。但江东军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
曹操大笑道:“程仲德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
曹
第383章 借不来的东风
张南随后大叫着赶来,隔斜里公孙阳船出来。张南挺枪站在船头,两边弓矢乱射。公孙阳部下盾牌兵遮拦住,等到两船相距七八尺时,公孙阳随即飞身一跃,直跳到张南船上。
公孙阳挥动那一对擂鼓翁金锤,只见锤影闪动,张南连忙用枪抵挡。公孙阳右手铁锤砸下,张南直接被砸翻到水里,公孙阳随即乱杀驾小船的曹兵。
曹兵见焦触、张南两人都已战死,飞快划船回去。蒋钦、公孙阳催船追赶,到半江中,正好与蔡中、蔡和率领的小船相迎。两边便摆定船厮杀。
陈武带着众将站在山顶,遥望见江北水面艨艟战船,排列在江上,旗帜和号带都都有次序。回头又看蔡中、蔡和与蒋钦、公孙阳相持,蒋钦、公孙阳率军奋力攻击,蔡中、蔡和二人抵敌不住,回船逃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