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帝国文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冷剑情
韩玄正式和东沃沮建立和合作关系,阿古庆也是很大方,将数千战俘和两千匹鲜卑战马送给了韩玄。韩玄留下了几名校尉在阿古庆部落中,便与两家联络。
之后韩玄率着徐盛、鲜于丹满载而归,到了东百郡,韩玄让严畯检点好钱粮,整军备战。公孙康折损了一万多人马,如今韩玄与辽东算是彻底怼上了,韩玄倒是积极在四郡进行战争动员,一场大战蓄势待发。
韩玄崛起得如此迅速,东沃沮也投靠了韩玄,整个朝鲜半岛已有大半划到了韩玄的势力范围。各方势力也在考虑在哪一家押下赌注。韩玄望着乐浪郡的方向,缓缓说道:“辽东是时候要换个主人了!”
就在韩玄准备大举出兵乐浪郡时,江东一场大战也一触即发。鲁肃、诸葛亮辞别了刘度,登船往江夏郡来。
二人在船议,鲁肃对诸葛亮说道:“先生见镇南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
诸葛亮笑道:“不须子敬叮咛,亮自有对答之语。”
船靠岸了,鲁肃请诸葛亮在馆驿中先歇息歇,先自己去见韩浩。韩浩正聚文武在堂上议事,听闻鲁肃回来,急召他进来问道:“子敬往武陵,体探虚实若何”
鲁肃说道:“已知其略,尚容徐禀。”
韩浩将曹操发来的檄文给鲁肃看,叹了口气说道:“曹操方遣使赍文至此不久,我已先遣回来使,现今会众商议未定。”
鲁肃接过檄文观看,只见上面大致说道:吾近承帝命,奉词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
第371章 舌战群儒
诸葛亮说道:“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张昭说道:“近闻刘皇兄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
诸葛亮暗自想道,张昭是江东首席谋士,张家又是江东士族。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动江东士族协力抗曹
诸葛亮于是答道:“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皇兄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南郡边境,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
张昭笑道:“若如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皇兄,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且刘皇兄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得李儒、贾诩辅佐,与刘表争夺南郡,与刘璋争川蜀之地。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何先生自归刘皇兄,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逃;上不能报天子以安庶民,下不能守城郭而据疆土,乃弃南郡诸县,回武陵困守,无容身之地,是刘皇兄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
诸葛亮听罢,哑然而笑道:“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皇兄,向日军败于楚侯之手,被迫与刘表联合,兵不过万,将止潘凤、刑道荣、文聘而已,此正如病势尫羸已极之时也。武陵、零陵乃小郡,人民稀少,粮食鲜薄,刘皇兄不过暂以此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乎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芍坡烧屯,沙河用水,使你江东之兵闻风丧胆,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我大军撤出南郡,实为暂避曹军之锋芒,以图后计。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
这一篇言语,驳得张昭哑口无言,诸葛亮将之前大破陈武的事抖了出来,这是江东的黑历史啊。张昭也好再多说什么。
这时却见座上忽然一人亢声问道:“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
诸葛亮一看,原来是虞翻。诸葛亮说道:“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
虞翻冷笑道:“刘度收残军于南郡,无以联合刘表,见刘备落难而不救,致使我四家联盟毁于一旦。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
诸葛亮反驳道:“刘皇兄以三四万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武陵,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镇南将军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皇兄真乃不惧曹贼者矣!”
虞翻无法反驳,座间又有一人问道:“孔明欲效张仪、苏秦之舌,游说我江东乎”
诸葛亮寻声望去,原来是步骘。诸葛亮论道:“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
步骘默
第372章 江东儒将
此时座上还有陈端等人,又想向诸葛亮问难。忽见一人从门外走进来,厉声说道:“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非敬客之礼也。曹操大军临境,不思退敌之策,乃徒斗口吗!”
原来来人正是黄忠,当时黄忠对诸葛亮说道:“老夫听说多言获利,不如默而无言。何不将金石之论为镇南将军言之,反在此与众人辩论也”
诸葛亮拱手搭扇敬道:“诸君不知世务,互相问难,不容不答耳。”
于是黄忠与鲁肃引诸葛亮进内堂。走到中门,正遇上诸葛瑾,诸葛亮连忙和他互相施礼。
诸葛瑾问道:“贤弟既到江东,如何不来见我”
诸葛亮答道:“弟既事刘皇兄,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毕,不敢及私。望兄见谅。”
诸葛瑾嘱咐道:“贤弟见过镇南将军,却来叙话。”
诸葛瑾说完自行离去了,鲁肃又对诸葛亮说道:“适间所嘱,不可有误。”
诸葛亮点头应诺,鲁肃引他到堂上,韩浩降阶而迎,优礼相待。施礼毕,韩浩赐诸葛亮坐椅。
众文官武将分两行而立,鲁肃站在诸葛亮身旁,只看他说话。诸葛亮将刘度的建议和韩浩说了,偷眼看韩浩:国字正脸,剑眉星目,仪表堂堂。
诸葛亮暗自打量道:“此人相貌英武,非等闲之辈。只可激,不可说。等他问时,用言激之便了。”
仆人献完茶,韩浩问道:“多闻鲁子敬谈足下之才,今幸得相见,敢求教益。”
诸葛亮谦虚道:“不才无学,有辱明问。闪舞”
韩浩问道:“足下近在武陵,佐刘皇兄与曹操对峙,必深知彼军虚实。”
诸葛亮说道:“刘皇兄兵微将寡,更兼武陵郡城小无粮,安能与曹操相持。”
韩浩又问:“曹兵共有多少”
诸葛亮肯定地说道:“马步水军,约有一百余万。”
韩浩闻言有些慌了,江东带甲不过十万,真跟曹操硬打就完了。于是问道:“莫非诈乎”
诸葛亮摇着羽扇笑答道:“非诈也。曹操就兖州已有青州军二十万;平了袁绍、乌桓,又得五六十万;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万;今又得荆州之军二三十万:以此计之,不下一百五十万。亮以百万言之,恐惊江东之士也。”
鲁肃在一旁听诸葛亮这样说,脸色大变,对诸葛亮狂使眼神;诸葛亮只当做看不见。
韩浩又问道:“曹操部下战将,还有多少”
诸葛亮对言:“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
韩浩又问道:“今曹操平了荆襄,复有远图乎”
诸葛亮笑了笑答道:“即今曹操沿江下寨,准备战船,不欲图江东,待取何地”
韩浩犹豫不决,曹操有百万大军,就算韩玄在江东恐怕也打不过吧韩浩站起身来在堂上踱着步,突然指着诸葛亮说道:“若曹操有吞并之意,战与不战,请足下为我一决。”
诸葛亮朗声长笑一阵,对答道:“亮有一言,但恐将军不肯听从。”
韩浩:“愿闻高论。”
诸葛亮说道:“昔日宇内大乱,故楚侯与镇南将军起江东,刘皇兄收众荆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灭除大难,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荆州,威震海内;纵有英雄,无用武之地。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原抗衡,不如早与之断绝往来;若其不能,何不从众谋士之论,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韩浩还没来得及回答,诸葛亮又说:“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不日祸至矣!”
韩浩问道:“诚如君言,刘皇兄何不降曹操”
诸葛亮笑道:“昔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皇兄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安能屈处人下乎!”
韩浩听了诸葛亮的话,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众文武都哂笑而散。鲁肃责备诸葛亮道:“先生何故出此言幸是镇南将军宽洪大度,不即面责。先生之言,藐视镇南将军甚矣。”
诸葛亮仰头笑道:“何如此不能容物耶!我已有破曹之计,镇南将军不问我,我故不言。”
鲁肃大喜道:“果有良策,肃当请镇南将军求教。”
鲁肃便请诸葛亮到军机处见韩浩,韩浩怒气未消,见鲁肃前来,对他说道:“诸葛孔明欺吾太甚!”
鲁肃说道:“肃亦以此责孔明,孔明反笑将军不能容物。破曹之策,孔明不肯轻言,将军何不求之”
韩浩
第373章 美人计
韩浩长叹一口气,对杜氏和黄舞蝶说道:“孩儿不敢责备母亲,只是曹操大军屯兵荆襄,江夏可能就是主战场。此地万分凶险,母亲与弟妹不可在此久留。”
杜氏却是说道:“我到此来,不亦为看望汝乎!你亦是吾子,虽不是吾亲生,却是吾亲养。只是不知你有何事在心,寝食俱废”
韩浩叹道:“今曹操大军屯兵于江汉,欲南下吞并我江东。我问诸文武,或欲降者,或欲战者。欲待战来,恐寡不敌众;欲待降来,又恐曹操不容,因此犹豫不决。”
杜氏说道:“汝何不记汝弟临行前之语乎”
韩浩如醉方醒,似梦初觉,想出这句话来。韩玄远赴辽东前对韩浩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陈武。
韩浩大喜,对曹操是战是降,不就是对外大事么,应该问陈武啊!
韩浩随即派人到会稽去请陈武来议事,原来吕岱已经开拓到夷州南部了,夷州如今多出不少人口。吕岱派诸葛直将五万高山族人送到江东,贺齐也将数万山越人迁出大山,陈武便挑选出其中精壮在东冶训练军队。
陈武听闻曹操大军至汉水,便星夜赶回江夏郡议军机事。韩浩派的人还没出发,陈武已经先到了。鲁肃与陈武交厚,先来迎接,将之前的事详细说了一番。
陈武摆手道:“子敬休忧,我自有主张。今可速请诸葛孔明来相见。”
鲁肃上马去了,陈武方才歇息。闪舞忽然来人报张昭、顾雍、张纮、步骘四人来相探,陈武将他们接进堂中坐定。
嘘寒问暖完了,张昭问道:“将军知江东之利害否”
陈武摇摇头道:“未知也。”
张昭说道:“曹操拥众百万,屯于汉上,昨传檄文至此,欲请镇南将军会猎于江北。虽有相吞之意,尚未露其形。昭等劝镇南将军且降之,庶免江东之祸。不想鲁子敬从武陵带刘度军师诸葛亮至此,彼因自保,特下说词以激主公。我江东兵马与曹操厮杀,若我军兵败,其正可与曹操分我江东之地,那时楚侯及将军之妻小皆难保也。子敬却执迷不悟。正欲待将军一决。”
陈武问道:“诸位之见皆同否”
顾雍回道:“所议皆同。”
陈武叹道:“吾亦欲降久矣。诸位请回。明早见镇南将军,我自有定议。”
张昭等人辞去,又过了一会儿,门卫又来报太史慈、黄忠、蒋钦等一班战将来见。陈武引他们进来,各慰问完毕。
太史慈问道:“将军知江东早晚属他人否”
陈武摇摇头说道:“未知也。”
太史慈说道:“吾等自随楚侯开基创业,历经大小数百战,方才战得九郡之地。今镇南将军听谋士之言,欲降曹操,此真可耻可惜之事!吾等宁死不辱。望将军劝镇南将军决计兴兵,吾等愿效死战。”
陈武又问道:“各位将军所见皆同否”
黄忠忿然而起,用手拍头道:“吾头可断,誓不降曹!”
蒋钦、公孙阳等将都说道:“吾等都不愿降!”
陈武又用坚定的样子回复他们:“吾正欲与曹操决战,安肯投降!各位将军且回。我见镇南将军,自有定议。”
太史慈、黄忠等将告别陈武后回去了。又没多久,诸葛瑾、吕范等一班文官相候。陈武迎他们进来,讲礼方毕,诸葛瑾说道:“舍弟诸葛亮自武陵来,言刘度欲结江东,共伐曹操,文武商议未定。因舍弟为使,瑾不敢多言,专候将军来决此事。”
陈武说道:“昔日我大哥、刘度、刘备三家于襄阳会盟,约定共抗曹操。本应戮力同心,然今刘备已然毁约,独逃交州。我两家边境尚有兵马对峙,抗曹之事以子瑜之论若何”
诸葛瑾叹道:“降者易安,战者难保。”
陈武笑道:“我自有主张。来日同至府下定议。”
诸葛瑾等人辞退,吕蒙、甘宁等人来见。陈武请他们进来,也叙谈这事。有要战者,有要降者,互相争论。
陈武说道:“不必多言,来日都到府下公议。”
众人于是都辞去,陈武冷笑不止。到了晚上,门人报鲁子敬引诸葛亮来拜。陈武出中门迎他们进来,叙完礼,分宾主而坐。
鲁肃先问陈武道:“今曹操驱众南侵,和与战二策,镇南将军不能决,一听于将军。将军之意若何”
陈武走下座椅说道:“曹操以天子为名,其师不可拒。
第374章 陈武统将
陈武听完勃然大怒,起身离座指着北方骂道:“老贼欺吾太甚!”
诸葛亮急忙制止他道:“昔日匈奴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区区一妇人乎”
陈武和诸葛亮解释道:“孔明先生有所不知:蔡昭姬乃武之妻也。闪舞”
诸葛亮假装惶恐的样子,说道:“亮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