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为唐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猪拱拱

    “看来,旁边的这位寿王殿下,也是个有故事的人,难道以往自己对他的了解真的片面了!”此刻的王鉷并没有打扰李清的冥思,静静的端起了身旁的茶盏,细细的品味起杯中并不算上品的茶叶,茶水之中清凉之中却夹杂着淡淡的苦涩,凝视着刻在茶杯之上十分粗糙的花纹,王鉷十分的随意。

    短暂的交谈,王鉷知道面前的寿王并没有其他皇子那种发自骨子中的高傲和不可一世的姿态,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是帝王贵胄;与他们恰恰相反,身旁的青年相比于他们,选择了更高一筹的表现形式。

    相比于其他皇子,身旁的寿王选择了将这种高傲深深的掩埋,平易近人,一言一行都给人发自内心的平等之感,身为读书人,王鉷自然清楚,凡是身负一技之长之人,无一不是心高气傲之人,也许他们会迫于权势选择短暂的效忠。

    但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法,他们在得到权势地位的同时更想得到的是他们的效忠者的重视,很明显,对于这一点,身旁的寿王已经深深明白,而且已经身体力行。

    只不过终究是可惜了,若是没有那件事,凭借着玄宗皇帝的宠幸,当朝首辅宰相的支持,以及此刻他所变现的手段,即使如今的太子之位已定,寿王还是有很大的翻牌的机会的。

    但现实终究是现实,没有那么多假设,现实如此残酷,需要我们勇敢的面对!

    宽敞的大堂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之中,场中的两人谁都没有打破,都在冥思着自己的心中所想

    ”抱歉,让先生见笑了,李瑁走神了!”言语之间犹如老友之间在交谈一般,毫无拘束之感,完全没有上位者的丝毫强势,言语之间十分的儒雅,此刻的李清已经将他性格中的三分张狂之意尽数掩去,完全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李清要想与他人谈的开,自然首先要拉近两者的距离,只有这样,李清说话才会事半功倍。

    “先生请继续讲讲先生对以前寿王的看法,李清真的很好奇,相信先生一定会给李瑁一个惊喜!”

    既然王爷要求,那王鉷就直言不讳了!

    说实话,以前的寿王殿下儒雅有余、善良有余,若是日后的真的能够继承大唐的万里河山,必定是个仁君,但是从大唐开国至今,除了高宗之外从来没有一个皇帝如殿下这般是易予之辈。

    再容王鉷说的彻底些,我大唐历代皇帝,他们均是踩着皑皑白骨登上帝位的,即使有着皇帝的支持,若是没有一定的手段,他们又如何超越其他皇子从他们之中脱颖而出。

    李清挥了挥手,示意面前的王鋐继续说下去,不愧是能够留传后世的干才,原本在李清的印象中王鉷只有敛财手段高超,但是就目前而言,面前的这位普通中夹杂着六七分的憨厚模样的中年男子竟然具有如此的政治智慧,若不是李清占据着熟知历史发展的趋势,恐怕还真的难以与面前的中年男子聊到一块去。

    此刻的王鉷那有半点憨厚,完全是一副治国齐天下的干才,充满着睿智的政治眼光,不错的口才,若是在勾画一个政治蓝图;一般的统治者还真的有可能被面前




第66章 清茶两杯论天下 (下)
    先生未迈出岐州城半步,对于边关之事却是如此了解,果然是见识非凡,先生的眼光远非京中的那些尸位素餐的所谓高官可以比拟,那些人,食君禄仗君势,却从不思君事,一味的沉迷在昔日的开元盛世之中,殊不知如今的大唐早已是外强中干,所差的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说实话,李清此刻对王鉷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敬佩,李清能够由此猜测,除了寿王这个身份以外自己能够接受到他人所不能了解的如今大唐高层的骄奢淫逸,没有丝毫的进取之心。更多的还是因为,根据前世李清对这段大唐历史的记忆,才会了解到这些。

    相比于自己的这些优势,李清可是十分清楚,面前的中年男子可是完全没有,但是他了解的却丝毫不比自己少上半分,如此,李清又如何不佩服,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坚定了李清心中的信念。

    既然先生说出了帝国外面的形势,那么现在就让李瑁说说如今大唐的帝国内部的不堪之处。

    朝廷中,党派林立,为了一己之私相互倾轧,再不复开元年间那般的清明政治,无论是以当今首辅宰相为首的丞相集团,亦或是以当今太子为首的储君集团,还有在朝廷中渐渐崛起的外戚集团,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置天下人的安危而不顾。

    除去他们,豪门贵族大肆圈地,关中的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千里沃土尽数划归门阀的门下,引得天怒人怨,而当朝统治者面对着豪门贵族的大肆圈地竟然不闻不问,完全是一副默许的态度。

    地方上贪官污吏横行,边关十大节度使均是拥兵自重,集军、政、财三权于一身,在边区内完全是一个土皇帝般的存在,边关将领,为贪军功,擅自挑起事端,发动战争,动辄上万军士参战,完全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凄惨场景,他们的成名十之**是踩着皑皑白骨上位的。

    为了他们的私欲,无数的大唐热血男儿、铁血军士用生命为他们买单。

    将士们,抛家弃子,誓死参军,为了什么战场上,英勇杀敌,勇往直前,为了什么九死一身,马革裹尸,又是为了什么

    军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可以为了国家,为了自己国家的人民牺牲一切,战死沙场,血洒他乡,他们无怨无悔;但是看如今的大唐将领都在做些什么,亲手将自己一手训练,手把手教他们杀敌的儿郎们送上战场、送入地狱,所谓的仅仅是满足他们的私欲。

    身为一个军人,服从命令,战死沙场是他们的天职,但是若是死于一己之私、阴谋诡计,那就是对他们生命最大的侮辱!李清越说越愤怒,原本握在手中的茶杯中的茶水已经有少量的茶水撒在李清的手上,对此,李清却很然未觉。

    如今的大唐之所以能够撑到现在不过是因为盛唐的强势已经深入周边异族,引得他们不敢擅自冒犯;还有就是大唐的人心并未丢失,天下承平日久,自开国至今,大唐的历代皇帝均是致力于收服民心,若不是如此的话,大唐内地,想要百年无战事,完全是痴心妄想。

    老百姓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你对他们好,那么就是牺牲身家性命他们也会维护你的统治,这也是日后安禄山兵锋强势,天下无敌,却始终不能灭绝天下百姓的复唐之心,终究皇天不负志坚人,唐朝河山在天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得以重建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事,此刻的李清自然不会当着王鉷的面讲出来,否则即使王鉷接受能力再强,恐怕也会被李清强悍的“预知未来”的能力



第67章 王鉷的政治眼光
    “少则五年,多则十年,大唐帝国之内必有一场大动乱!”王鉷说的话很是郑重,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听到身旁一脸憨厚的中年男子如此惊涛骇浪的一番言语,饶是李清已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此刻还是被震慑住了,因为李清清楚地记得,若是历史的轨迹不发生改变的话,安禄山举兵反唐正是发生在天宝十四载冬季的时候,而现在正是天宝四载。

    想及于此,李清原本深邃如星辰的黑眸微凝,紧紧地注视着王鉷,此刻的李清甚至都怀疑坐在身旁的这位与自己一样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穿越大众中的一员,李清又从王鉷的谈吐中清楚地知道面前的这位并不像自己一般。

    他有此番言论,完全是结合如今的大唐的国情再加上自己的预测

    话语简练,却十分清楚的表现了王鉷非同一般的政治眼光,幸亏房中别无他人,若是有外人在此的话,单单是这简短的一句话,就能震撼住无数人。

    这幸亏是大唐帝国,文化繁荣,政治开明,只要不犯皇家忌讳,文人雅客可以自由谈论当朝政事,而不用担心因此入罪,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李太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的张狂与豪迈!

    若不是如此,以王鉷谨慎的性格是不会在大唐嫡系皇族寿王面前谈论如此敏感天下之事,即使身旁的寿王胸怀再是宽广,若是放在之后的明清两朝,王鉷说的这些话,绝对是有死无生,若是一个不行,九族夷灭,那都是有可能的。

    “不瞒先生,此次李瑁已被父皇任命为剑南道节度使,此次之所以经过岐州,不过是在赴任的途中,至于先前的所谓的“京畿道观察使”完全是本王为了应付岐州刺史,不得已而为之,若不是如此的话,本王能不能出得了刺史府都成问题!”李庆很是尴尬的说道。

    听到李清刚开始的一番话原本还能强自镇定,毕竟大唐自开国至今皇子遥领地方节度使或大都督一职已经成为惯例,不过由于当今得玄宗皇帝子嗣众多,而天下州、郡毕竟有限,所以说目前的众多皇子中仅仅只有为数不多手握实权的皇子才能够遥领地方重要军事重镇。

    比如如今的当朝太子忠王未当太子之前,就曾遥领过陇右节度使一职,只不过自从继任大唐储君之后,为了避嫌,玄宗皇帝同样也为了防止当朝太子与边将联合抢班夺权,撤去了太子的陇右节度使一职,有自己的亲信将领皇甫维明担任。

    而寿王作为曾经的储君候选人,能够与曾经的忠王爷一较高下的皇子,自然也有着自己的遥领之地,正是如今的剑南道,虽然说单论军事力量放眼全国十大节度区,剑南道根本无法与陇右节度使一较高下,但是川蜀之地自古就是闻名遐尔的”天府之国“,物产丰富,经济富饶。

    如今的大唐正处于太平盛世,节度区内兵力太多反而遭人忌惮,相比之下,能够遥领这么一个肥的流油的节度区,足以看出当初的武惠妃花费了多大的力气

    如今虽然对于玄宗皇帝将寿王的遥领变为实授,虽然让人不解,但却并非是不可接受。但是让王鉷始终想不到的是身旁处事一向进退有据少年老成的青年此次竟然敢假传圣旨,王鉷是真的没有想到!

    看着身旁青年虽然略显尴尬但却没有丝毫后怕的神色,王鉷真的想问一句,”难道你真的不知道假传圣旨的代价吗”

    当然了,凭着面前的青年的身份,也许不会被全家抄斩,毕竟皇帝就是他的老子,若是真的全家处斩的话,恐怕都要把皇帝算在内了。这种事情,无论谁是审判官,都没有那个胆量。

    但是此事若是真的被当今的玄宗皇帝知道的话,幸运点的是,身旁的青年落个终身监禁的下场,若是不幸的话,寿王从此消失于人间,寿王府从此家破人亡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毕竟杀子玄宗皇帝并不是没有干过,这点,王鉷可是没有丝毫的怀疑,虽然寿王是



第68章 上策
    “以先生之见,如此危局,本王又当如何处之”与刚才的发问不同,李清此刻是以自己的角度发问,虽然几字之差,但是李清相信王鉷能够明白自己话中的深层意思!

    听到李清如此直接的发问,王鉷目光微凝,思考片刻,终于说道:“王鉷见识浅薄,但不知王爷志在何处”

    若是王爷,安享太平,作一方太平王爷,整日里种花养鸟,优哉游哉,那王鉷建议王爷以不变应万变,即使日后大唐的国势真的不幸被王鉷言中,天下发生动乱,王爷做为剑南道节度使受到的影响应该微乎其微。

    自古川蜀之地,物产丰富,号称“天府之国”如今的大唐资产钱粮十之二三来自剑南道,而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门关作为剑南道通往关中的门户,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到时候,足以支撑王爷做个数十年的川蜀之主!

    “王爷认为王鉷的建议如何”王鉷笑着说道,只不过那份笑容之下却透露着难以掩饰的诡异之色!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平淡的话语,从李清口中传出,李清丝毫的不为所动。

    眼见李清如此表现,王鉷毫不犹豫的接着说道:“若是如此的话,恐怕动乱之后,这天下已经不是你李唐皇室的天下,大唐的万里河山,李家先祖披荆斩棘开创两甲子的大唐盛世终究要沦为他人嫁衣!

    也许王爷凭借着蜀道之险,剑南之富,可以支撑数十年,但是在此之后呢王爷有没有想过,若是真的如此的话,王爷终究要沦为他人的俎上之肉,为人所食啊!到时候,不只是王爷,就算是王爷的至亲之人都要为人所控!

    更为严重的是,若是到时候王爷为了偏安一隅而置大唐的天下于不顾,让万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到时候,王爷不只要遭到来自李唐皇族宗室的唾弃,更会遭到天下万民的唾骂,如此王爷之名定然会“流传千古”!

    好了,说了那么多,你的意思本王已经明白了!说说你的看法吧。

    若不是的话,王鉷有“上中下三策”可解王爷如今的危局!王鉷一脸激动的说道,毕竟前面说了那么多,此刻所说的才是王鉷真正想说的!

    上策就是:俗语说无毒不丈夫,王爷表面上派人伪装自己带着皇帝任命自己的诏书远赴川蜀,如此可降低京师中对王爷敌对势力的警惕性;王爷您自己则带着最精锐的部队分批秘密潜入京师,瞅准时机,除去太子,控制皇宫,让玄宗皇帝下禅位诏书。

    如此,再加上朝廷之中一直支持你的大唐首辅丞相李林甫李大人,里应外合,就算有人不满,在你们两位的联合之下,定然也是敢怒不敢言!

    而边关节度使虽然手握重兵,手下均是百战之师,但是没有皇帝诏命,就是借给他们十个胆子都不敢带兵进京,毕竟边关节度使本就令人忌讳,他们的家眷可都在京师,冒着全家的性命去救一个过时的皇帝,以他们的智慧定然不会去做如此愚蠢的事情!

    毕竟能够做到一方节度,独掌一方军政大权,都是聪明之人,这点政治智慧他们还是有的;而此时王爷派遣的人定然已到剑南道,到时候,凭借着王爷的印信,再加上玄宗皇帝的诏命,到时候,王爷只需调遣剑南道军队回防京师,以防止其他勤王之师的到来,还能震慑京城的宵小之辈。

    一举两得,如此一来,王爷尽掌京师之权,太子已逝,寿王殿下以大唐嫡系皇族身份继承帝位,天下万民所望,顺天应时,到时候,王爷的一腔抱负定然能够施展,凭借着王爷的手段,重启贞观、开元之盛世,再现大唐昔日之荣光也并不是梦想!

    王鉷



第69章 中、下策
    李清并没有直接回答王鉷的问题,而是问道:“先生是如何知道李清的手下除了青衣武士还有这其他的精锐部队的”毕竟先前的王鉷曾经要求自己派遣精锐部队潜入京师,若不是事先知道自己有着一支神秘的力量,王鉷是不会提出如此建议的。

    对于玄武暗卫李清隐藏的很深,在刺史府对峙身处那般危险的境地的时候,李清都没有让玄武暗卫现身相助,李清要做的就是隐藏自己的一部分实力,在必要的时候,出奇制胜,达到一击必杀的效果。

    李清真的想不明白,面前的王鉷是如何知晓的,毕竟事关自己一行人的安危,由不得李清有半点的大意。

    听到李清如此发问,王鉷指着放在桌边自己的一叠资料缓缓说道:“能够在短短的一夜之间将本人的资料收集的如此详尽的部队又怎能不算的上精锐呢,而且就我猜测,这支队伍比起跟随在王爷青衣武士,只高不低,人手定然也是只多不少。

    而且,王鉷今早也听到刺史府衙役议论,他们说道:昨日并未见到青衣武士走出客栈,那么很明显,王爷在岐州城,有着不为人知的一支神秘的队伍!“

    青衣武士本人亲眼见过,青年时期,王鉷也曾游历过长安,王爷的身边的青衣武士即使放在京师长安的五大顶级门阀之中,除去凭借军功起家的王家之外,王鉷相信,其他四家也拿不出来如此精锐的私人武装力量!

    而且在王爷身后,有着比青衣武士还要精锐的队伍,可以说,若是王爷愿意,他们定然会为王爷浴血拼杀,打下一片盛世河山,凭借着他们的实力再加上丞相在朝中说一不二的权威,王爷若是真的下定决心,采取本王的建议,本人以自己的性命保证,定然会有很大的把握,帮助王爷以最快的速度取下这盛世河山!

    再者说了,玄宗皇帝的前后两任后宫之主均与寿王有着莫大的渊源,以前的武惠妃是寿王殿下你的亲生母亲,在宫中,相比于其他皇子,王爷您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人脉资源。

    ”如今的杨贵妃又是守望您的”王鉷说的正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被李清一声暴喝给打断。

    够了,这件事,休要再提,若是以前,若是他人在本王面前提起这事,定然是有死无生!此刻李清的脸静的可怕,王鉷知道在这份平静之下却掩盖着滔天的怒火,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不可示人的伤疤,而李清的伤疤就是那件事。
1...1415161718...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