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为唐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猪拱拱

    由于是公开场合,玄武卫首黄云因为身份的特殊,自然没有到场,青龙卫需要加紧训练,玄武暗卫如今又有任务在身自然也不好到场。其实莫说是寿王府,就算是在慕凡军中知道玄武暗卫存在的人都少之又少。

    寿王府虽有上下数百口,但是知道玄武暗卫以及玄武卫首存在的人绝对不超过十人,毕竟就算是被李清一向很是看中的慕凡都不知道黄云的存在,接下来的战斗定然极为残酷,有着这样一支队伍躲在暗处,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

    祭拜仪式很简单,以李清为首的寿王府高层纷纷上前躬身,敬酒!虽然说得简单,但是仪式足足进行了大半个时辰,但是所有人在内都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之色。

    祭拜完毕,事情并没有结束,李清转身看着身后的寿王府一众人等,开口说道:“整整八天过去,虽然当时本王昏迷,但是从诸位的伤势以及战死的侍卫的数据足以看出当时战斗是何等的惨烈!

    “在那样生死存亡时刻,你们没有顾及自己的性命,没有弃本王而去,本王很是感激,所以,从即日起,本王不管你们以前来自哪里,受哪位将军管制,从现在起,你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我寿王府人,至于先前你们长官交给你们的任务,还是放下吧!”

    若没有这件事,李清不会给他们这样的一次机会,李清定然会用尽一切手段将他们统统查出来,到时候,等待他们的只有死!

    随着李清一番话的落下,在场的众人均是纷纷低头沉思,毕竟他们的成分的确十分的复杂,这是无法掩盖的事实,也许寿王初到城中立足未稳,对自己等人不算知根知底,但是只要过了些许十日,寿王在成都站稳脚跟,顺藤摸瓜全力搜查下去,想要找出他们,还是十分容易的。

    看着众人虽然陷入沉思,却迟迟没有人站出来,李清再次开口说道:“诸位放心,凡是站出来的人,本王绝对会既往不咎,日后你们依然是我寿王府的人;反之,若是今日没有站出来,日后威胁到我寿王府的人,一经发现,不单你们要死,就算是你们的亲人,本王也不会放过!”

    李清说得很是轻松随意,脸上甚至偶尔夹杂着难以化开的笑容,但是笑容之中掩藏着的深深杀意,即使此刻阳光普照,众人依旧感到些许寒意!

    李清双眼微不可闻的向角落里的一位普通侍卫示意之后,过了片刻,该侍卫走出了人群,向着寿王躬身说道:“禀寿王,属下以前受马将军




第141章 夜探太守府
    饵料既然已经洒下,接下来自然是捕鱼的时节,虽然李清的此番试探的确收获很大,但是李清可不会天真的认为经此过后,寿王府中再也没有其他势力的眼线。

    如今随着这些人身份的暴露,那些隐藏最深的人若是得知寿王亲自拜访太守这件大事,自然会亲自出动,让身后之人在第一时间得到这个重要的讯息。

    当天晚上,寿王书房,房中仅有三人,寿王、王鉷和青龙卫首李业,毕竟为了取得最好的效果,此事知道的人越少演的效果就会越逼真,取得的成效就会越显著。

    李清看着不远处的青龙卫首缓缓说道:“一切,都已准备妥当了吗”

    也许是经过李业上次的训斥,李业此刻重新找回了那久违的自信,已经完全走出当日惨败的那场阴影,李业拱手说道:“回禀寿王,一切都已布置妥当,寿王府四周布满了青龙卫士,为了妥当起见,属下特地从玄武卫首借来五十名卫士,若是此番有人通风报信,定然会被逮到!”

    对于李业,李清还是十分放心的,毕竟一路走来,李业的本事李清已经亲眼见证过,依他办事的风格,若不是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夸下如此海口!

    李清悠然的端起一旁的上好茶杯品尝着上好的茶水,悠闲地说道:“接下来,就是等待鱼儿上钩的时间,本王没有太多的时间浪费在寿王府中,着眼于王府之外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但是,寿王府中,又有着本王最在乎的人,若是无法保障王府中人的安危,本王也不能全身心的投身到接下来的角逐中去!”

    眼见身为寿王的李清竟然发自感慨,自始至终始终沉默不语的王鉷终于发话,安慰的说道:“寿王但请放心,经过这么两番的清洗,就算是不能清除所有的眼线,也绝对能够除去**成,剩下之人,只要假以时日,定然能够一举铲除!”

    似乎想到什么难言之隐一般,王鉷试探的开口说道:“只不过”

    这还是认识以来首次见到王鉷说话竟然如此的委婉,李清笑着说道:“先生有何话,但讲无妨!”

    “只不过,青龙明卫中的“龙”字终究不妥,冒犯天颜,若是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的话,恐怕会对寿王殿下您不利!”

    王鉷的话听入耳中的确引起李清的一阵思考,先前还不甚在意,但是此刻听到王鉷这么一番刻意的解释李清才明白,自己终究是疏忽了,盛唐风气虽然开放,但是这些敏感之事还是十分忌讳的。

    当初,李清初出长安,满心怨气,所以当初设立青龙明卫的时候,李清并没有明智的选择避讳这一点,毕竟从一个誉满长安城、手握权柄的皇子落到一个驱逐长安只能在边陲之地做一个区区节度,这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不是一件爽快的事情。

    静下心来思量片刻,李清抬起头来看着两人说道:“确实是本王疏忽了,既然如此,从现在起,青龙卫从此更名为“青螟卫”,不知李统领可有意见”说着,李清一脸询问的看向一旁的李业。

    李业依旧面无表情地说道:“一切但凭王爷做主!”

    又过了半个时辰,房门再次被打开,走进来一位一身青衫的青螟卫士,看着坐上的李清,连忙躬身说道:“参



第142章 不请自来
    原本还十分轻松地李清一行人随着越来越深入,众人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太守府虽然没有寿王府大,但是放在整个成都城内却也是屈指可数的存在,想要在这样不小的范围之内找一个人虽然算不上难比登天,但也绝对不会轻松。

    也是到了此刻,李清才相信据传蜀郡太守掌控着成都府的一半城防军的传言果然不假,若不是如此的话,一般的官员很难有这份豪气与实力在府邸布置那么多的兵士。

    刚开始,仅仅只需要随行的几名青螟卫士出手即可,后来随着太守府巡逻士兵的逐渐密集,甚至连李业这个堂堂的卫首都要出手了,也幸亏李清此番带了李业过来,若不是如此,恐怕李清现在都要撤退了。

    虽然惊险,但是在李业的一次次出手之下,一行六人往往能够化险为夷,毕竟是曾经大唐首辅宰相的压轴侍卫,若是突破不了小小的太守府,未免有点太跌相了。但是虽然依旧向着深处进行,没有目标的众人只能碰运气似的四处游荡,希望能够碰到太守大人。

    李清等人的运气却不是一般的背,足足寻找了将近一刻钟,依旧没有找到,在看着周围逐渐增多的士兵,李清拍了拍脑门,吩咐一旁的李清找到一名太守府的侍卫将之拖到角落,給李清等人带路。

    在原地等待片刻,终于等到一队巡逻士兵从躲在角落里的众人面前走过,刚刚好也是六名,众人自然在第一时间纷纷出手,根本没有给六名卫士半点反应的机会,就将他们打晕之后,拖入角落之中。

    任他们如何也想不到,在守备森严的太守府内,竟然还有人敢于对他们出手。

    当然了,为了询问处太守的下落,自然剩下一个貌似小队长的人物没有被打晕,等到此人保证不会大喊之后,李清才让一旁的青螟卫士松手,让他说话。

    李清开口问道:“你可知道,你家太守大人现在何处”

    平日里仅仅只能吓唬平头百姓的小队长又哪里见过这等阵仗,毕竟刚刚面前一行人的出手,自己已经领教了他们的厉害,再说了,旁边还有一位拿着匕首一脸狠色的看向自己青衫男子,小队长没有半分犹豫的回答了:“回禀大人,按照往常太守大人此刻一般都在书房处理事情!”

    说罢,不等李清再次发问,就单手颤颤微微的指向不远处一座十分普通的两层楼阁建筑,一边指着,一般颤抖的说到:“求求各位大人不要杀我,该说的,小人都说了!”

    李清并没有杀他,仅仅只是将他打晕,毕竟此番前来就是希望争取到太守的支持,自然不能与之交恶!”

    只不过,此刻的李清等人已经匆匆换上了太守府兵士的军服,毕竟有了这套装备,行走之间自然是方便无比!看向不远处的一栋两层楼阁,李清忍不住一阵苦笑,先前自己等人周边了周围的建筑,唯独那栋两层楼阁没有搜寻,不为别的只因为那栋楼阁太过普通。

    而且,那处的守卫比之其他处却是薄弱许多,众人的惯性思维,若是太守真的在那个地方的话,定然会守备森严,但是,事实证明,李清想多了,这个太守是个不一般的人物!

    换好盔甲,整装待发,一行人并没有直接的向着不远处的楼阁走去,毕竟那样太过引人注意,到时候恐怕会得不偿失,李清选择按照原先的巡逻路线迂回前进,不着痕迹,偶尔遇见一两队巡逻的兵士众人均是若无其事的缓缓走过。

    因为并不是直接前进,所以原本片刻就可抵达的书房愣是被众人走了不小的一段时间,书房外边仅仅有着四名兵



第143章 血案
    太守的否认并没有让李清表现出半点急躁的模样,卸去头上笨重的头盔,平静的看着面前的蜀郡太守,一字一句的说道:“崔钰,京兆府人氏,开元二十五年中进士,起初仅仅只被任命为京畿道一个普通县城的主簿!”

    “短短九年的时间,崔大人却能一路披荆斩棘走到现在这个位置,崔大人倒是好手段啊!”说话语气十分平缓,但是那份成竹在握的自信却是能让任何人感受得到。

    原本还一脸随意的中年男子看向李清的目光首次换上了郑重的眼神。

    据本王所知,崔大人因为看不惯鲜于仲通的飞扬跋扈一向与他很不对付,此番若是本王被鲜于仲通架空,难道崔大人就自信凭借着小小的蜀郡太守一职能够保住手中的军权吗

    “两千五百名军士的指挥调动权,这放在嘴边的肥肉以鲜于仲通的性格怎能不会日夜惦记吗先前他之所以没有出手,不过是因为章仇大人一直在从中斡旋,我想这些就算本王不说崔大人也会明白的!”

    眼见李清话说的如此彻底,中年男子终于低下了头,很明显,认可了,李清说的话!

    既然寿王殿下已经对成都各方势力了如指掌,那么下官也就开门见山了,要想让太守府站在寿王身边,也不是不可以,寿王只需答应下官三个条件即可!

    一:就算是日后寿王成功入主节度使府,依然要保留我太守府对于这两千五百名军士的指挥权。

    二:这么多年,下官任职边境,见惯了许多边防守将鱼肉百姓的险现象,只希望日后殿下能够尽量约束手下将领,毕竟下官也算得上是寒门子弟。,见不得与自己同样出身的老百姓受苦。

    三:就是寿王必须为下官处理一场血案,若是此事不成,一切免谈!等到殿下亲自审理完这个案子的时候,下官以自己的性命起誓,无论成败,太守府一定会站在殿下身后。

    原本态度还十分恭敬的中年男子说道最后一个条件的时候,竟然出奇的强硬。

    原本面部表情十分平淡的李清听到最后一个条件却是十分的好奇,究竟是怎样一个“血案”需要身为寿王兼剑南道节度使的自己亲自出手而且,这个血案由于面前的蜀郡太守又怎样密切的关系

    既然面前的蜀郡太守提的条件不太过分,李清自然没有拒绝的可能!

    中年男子一脸试探的看向李清,缓缓说道:“不知下官此刻可否叫人把原告带上来,当然前提是殿下不怕下官趁机叫人!”

    李清依旧自信的说道:“本王既然能够安全抵达到这里,就自然有办法安全离开,想要离开这里,本王还是有这个实力的!”

    而原本还生怕被怀疑的中年男子听到李清竟然如此的自信,只好尴尬的一笑,缓缓地走到门外,找到一队巡逻的士兵,吩咐他们把人带上来。

    李清并不急,毕竟能否争取到太守府的支持是自己日后制胜的关键,这点耐心,李清还是有的。

    不过,也并没有让李清等太久,约么一盏茶的功夫,很快两个穿着一身单薄的补满补丁的衣衫的满脸沧桑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两人面前,两人脊背微恭,因为常年劳作双手布满老茧,密布着一道道不大不小的裂缝,李清观察的很是仔细。

    既然被面前的太守如此看重,李清自然会注意的十分仔细,只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李清仅仅只能知面前的两人是穷苦百姓,看到这里,李清一脸不解的看着一旁的蜀郡太守。

    在蜀郡太守一番费力的解释下,两人终于知道面前的这位青年男子就是从长安城中新来的寿王,如今的剑南道节度使,如今整个成都唯一能为他们做主的人,两人向着李清噗通一跪,十分愤怒地说道:“请殿下,为草民做主啊,全村上下整整八百三十四口性命,仅仅只有我们两



第144章 两卫出动
    经过一夜的奔波,再加上大病初愈,李清自然是筋疲力竭,等到一行人回到寿王府的时候,已经接近天明时分,但总算所有的辛苦没有白费,短短一夜的奔波就让如今成都最大的变数--太守府站在自己身后。

    不过虽然筋疲力竭,李清知道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因为毕竟刚刚与蜀郡太守有言,只有完成三个条件,那是才能的到太守府的鼎力支持。

    看着紧随其后的李业,李清亲自吩咐道:“速速派人去调查赵公山下石坨村被屠村一案,虽然知道幕后凶手,但是我要你们找到证据,真正可以让对方无法抵赖的铁一般的证据。”

    “这次,本王要你们不惜一切代价,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抬出我寿王府的身份!”李清的一番话,说的很是果决,凡事总有代价,李清明白,若是想要赢得太守府的支持,想要空手套白狼,那明显是不现实的。

    毕竟以蜀郡太守的权势与为官之道都不敢出面查办的”血案”,其中的棘手程度可想而知!

    看着退下的李业,李清再次开口道:“把玄武卫首叫过来!”

    随着李业的离去,此刻李清身边只剩下四名守卫的青龙卫士,看着不远处屹立在水中央的清语亭,以及身旁岿然屹立的忠冢,虽然仅仅过去数日,但对于李清而言,却像过了一个春秋一般。”

    很不自觉得踏上七曲八折的回廊,正当李清想要迈步向前,却被一旁的青螟卫士给伸手阻止了,面对着李清一脸质疑的神态,这名青螟卫士不自觉的低了低头,但终于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寿王,八天前的夜晚,就是在此处,我寿王府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打击!”

    其实,自从寿王出事以后,就有人主张拆去这个亭子,这个亭子在很多寿王府的人眼里已经被视为不祥之物,但是由于寿王府的主人也就是此刻的李清一直昏迷不醒,所以此事也就被耽搁下来啦。

    等到寿王醒来,王府管家向李清陈述此事的时候,却被李清一阵臭骂。自己实力不济,却要怨这怨那,就当日的情形而言,就算是换做其他地方,李清依然是九死一生!

    看着这名青螟卫士,李清幽幽的开口说道:”败了就是败了,怨不得其它,王府中其他人将本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卸到外物上本王并不怪他们;但是身为青螟卫士的一员,而且是从长安一路跟随本王走到成都的青螟卫,这样想,很让本王失望!”

    说罢,李清不在理会这名青名卫士,迈步走上了回廊。

    但是看着李清远去的背影,此名青螟卫士却是十分愧疚,直接向着李清的背影单膝跪下,说道:“王爷教训的是,属下一定会时刻谨记王爷的教训!”

    手指触摸着冰凉的石桌,此刻的石桌依旧光洁照人,原本的那副石桌石凳由于损坏严重早已被处理干净,透过指尖传来的凉爽让李清本已疲惫的内心再次精神焕发,恰在此时,玄武卫首黄云走到了李清的身后。

    看着面前的玄衣青年,黄云躬身说道:“参见寿王殿下,不知寿王殿下现在把属下叫来有何事吩咐”

    看着水中的圆月,李清开口说道:“将鲜于仲通一系的重要成员整理成册,本王要得到他们的一切消息,包括几房妻室,几个子女,个人喜好,日常生活习惯,就算是一日三餐点几个菜吃几碗饭,本王要统统得到,三天后,本王会一一邀请他们!”
1...3031323334...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