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唐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猪拱拱
在感慨的同时李清心思却是突然活络起来,如今的李清自然不是半年之前的那个初来大唐一无所知的小白,李清自然清楚的知道这每一次的进贡茶叶,赫连家族获得的利润足以想像,若是按其中六成来算每次赫连家族花费在类似岐州刺史这些地方官员身上的钱财少数也有一万五千两左右!
而类似的进贡,赫连家族每年都要两次,一次是在冬末春初,一次是在仲夏,这次进贡的是珍藏一年乃至数年之久的发酵之茶,此茶蕴藏时间越久,茶水越是醇厚,品后,令人回味无穷!
至于仲夏之时,则是进攻春日里采摘细嫩茶叶和夏季采摘的雨前茶,成都赵公山气候湿润,背倚群山,夏季多雨,极其适合种植茶叶,正是因为如此有意的地理条件,赵公山茶方才成为为数不多能够进贡到宫内的皇茶之一。
想及此处,看着身旁的赫连潋深邃的双眼之中闪现一抹火热,直接开口说道:“刚刚进城之时,赫连少爷对于本王的三百亲卫感觉如何”
听到此处,赫连潋稚嫩的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快速的转动起来,不明白刚刚还谈着贡茶此刻面前的寿王殿下为何要让自己发表对其亲卫的看法,尽管心中不解,但是赫连潋还是如实回答道:“殿下三百亲卫乃是真正的虎狼之旅,各个威武雄壮,实乃军中
第373章 冲突
眼看着面前的寿王殿下已经把话说的如此彻底,赫连潋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当即开口说道:“既然如此,全凭殿下安排!”
毕竟细细思考一番,刚刚面前的玄衣寿王说得倒也是实情,此时若是换做以往的任何一人节度使恐怕都无法对此大包大揽,但是偏偏面前的这位玄衣青年却能够打下如此包票,而不会被人质疑。
若仅仅只是剑南道节度使的身份,恐怕一路之上顶多也就是剑南道境内的郡县对其买账,一旦出了剑南道的地界,恐怕没有别的郡县长官会买剑南道节度的账,也许这个节度使在剑南道可以呼风唤雨,但是在他们眼中却不值一提,毕竟不是他们的直属长官,对他们起不到威慑作用。
对于这些郡县长官,相比于剑南道节度使的权势滔天,寿王这个身份对他们的威慑要来的更为实际些,毕竟是当今陛下的皇子,曾经权势滔天的“长安十王”之一,这样的身份对于这些常年在地方上认知的郡县长官有着何等的诱惑力。
要知道寿王殿下可是直通“天庭”的人物,若是被这样放在京师长安都算顶尖的权贵人物看重,自己的仕途必然会一帆风顺,因此面对着寿王殿下他们把姐还来不及,又怎会多加为难,为了区区的几千两白银,得罪大唐的寿王殿下,明显是百害而无一利,这些老奸巨猾的郡县长官自然不会做。
而且他们搜刮而来的大部分钱财大多都是用来打通上级以期望自己的仕途能够更进一步,如今有着终南捷径摆在自己面前,怎么做,他们自然十分清楚。
不愧是连刘冉都要赞叹几分的赫连潋,如此繁琐的利害关系,年不过十八的赫连潋却能够在短短的一刻钟之内理清,的确有着足以称道的地方。
一场动辄上万两的大买卖就被两人在这短短的片刻给敲定,所幸两人都非常人,一个是主宰剑南身份尊贵的年轻寿王,另一个是百年赫连的唯一继承人,虽然不是赫连家主但是料想其在家族中的地位恐怕也就仅仅次于赫连家主一人而已!
敲定此事的两人心情十分的轻松,两人均有获利,与李清而言,如今自己诸事筹备缺的就是钱财,而此刻有着赫连家族这笔钱财的支撑,定然能够解燃眉之急!
当然了,与赫连潋来说,此时更加是百利而无一害,日后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押运贡茶失误而被朝廷问罪,而且因此交好了身旁对自己大有裨益的寿王殿下,更为重要的是,此事一旦传回族中,借着寿王殿下的这股东风,自己在族中的地位定然能够更进一层楼!
但是奈何,上天偏偏与两人作对,正当两人高兴之余,打算打道回府的时候,一群人却迎面出现在两人的面前,为首的是一位三位青年公子,中年一人身材瘦削、脸色苍白双目凹陷一身淡紫衣衫的纨绔青年,观其年龄,大约在二十三四左右,在其身旁的两位青年也是一副贵公子的打扮,行走之间一脸的倨傲,不把任何人看在眼里章,还不过两人,每每看向中间一位青年的时候除了表面的恭敬之外,眼角之中的阴狠和嫉妒同样难以掩饰!
三人之后,是十余位粗布衣衫的仆人,这些人分
第374章 折断一臂
毕竟当初的寿王殿下不尽浑身上下散发着不怒自威的威仪,而且走到哪里均是有着不少的背负阔身短剑的青衫武士护卫,再看着此刻面前的玄衣青年背后,仅仅只有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青衫中年。.?`而且天下何其之大,出现那么一两个与寿王殿下相似的人物再正常不过!
知道面前的玄衣青年不是寿王之后,紫衣青年也就是岐州刺史的公子心中大定,将目光投向赫连,开口说道:“赫连公子,这几位是你的朋友本公子与你的这些朋友一见如故,仰慕万分,不知可请几位姑娘游览一下这岐州的风光。“
岐州毕竟是京畿之地,倒也算得上沾了长安城的繁华之气,算得上方圆数百里之内的唯一一所大城池,相比于剑南这些边远之地自然要多了几分吸引人的地方。
虽然是请求的语言,用的却是肯定的语气,看着面前的赫连潋紫衣青年也是一脸的威胁之意,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在岐州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上,有谁敢跟自己作对而且面前的白衣赫连说白了不过是成都的一个普通的贵族弟子,若不是看在他孝敬自己钱财的份上,恐怕紫衣青年早就动手直接抢人了。
虽说自己父亲对于面前的赫连潋都是笑脸相迎,但是自己自然知道自家父亲全都是看在此人所贡献的银两之上,除了有着钱财之外,面前的赫连潋在紫衣青年看来并没有什么能与自己的较量的资本。??.??`
而且此刻此人身在岐州,要想确保贡茶万无一失,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一旦得罪自己,若是暗地里,自己使些小手段。恐怕足够面前这位成都的子弟喝一杯的。
紫衣青年能够为祸岐州这么多年靠的并不仅仅只是有个在岐州说一不二的老子,更多的时候,是靠自己的眼光和判断,除了上次栽在寿王殿下之手,紫衣青年自认自己从来没有失手过!
被刺史公子如此威胁,此刻的赫连心乱如麻。看了看身旁不动声色没有丝毫恼怒的玄衣青年,赫连潋却是陷入了短暂的宁静之中,毕竟凡是成都之人大都知道寿王殿下对待王妃情深义重,此刻寿王殿下却如此表现,很是出乎赫连潋的预料。
按照赫连潋的猜想,此刻身旁的玄衣青年一怒而起,甚至拔剑相向都属正常,但是此刻真烦沉静的表现确实是在让人费解,饶是赫连潋一向善于揣摩别人心思。此刻也是猜不透身旁玄衣青年心中到底想的什么
不知道寿王作何打算,赫连潋自然言不敢多做表示,毕竟无数血淋淋的例子告诉自己,凡是沾到寿王妃之事,注定鲜血淋淋,一向谨慎的赫连潋可不想一失足成千古恨,因为自己的一时失误,而让自己的家族毁于一旦。`
虽然心底里不像那个看上去让人倍感温暖的姐姐受到伤害。在与家族利益比较之下,赫连潋十分明智的选择了家族利益。
毕竟从小在家族之中成长下来的子弟大都是从小就被灌输“家族利益至上”的观念。家族底蕴越长,这种思想被灌输的就越深,而赫连家族屹立成都百年不到,可以想象赫连潋的思想到底被灌输到何种程度即使赫连潋极有主见,但是毕竟长期的熏陶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
眼看着赫连潋选择了沉默。紫衣青年没有丝毫耐心的当即对着身后的几位侍从挥了挥手,身后的几位灰衣侍从得到了少爷的吩咐,当即捋起袖子,向着面前的三位女子围拢而去。
有着紫衣青年的带头,剩下的两名岐州的贵公子同样不甘人后。当即对着身后的几位侍从也是吩咐他们上前协助紫衣青年的仆从。
这么多人的围拢,面色不变,将目光投
第375章 布置
看着面前熟悉的客栈,李清惊讶的看了身旁的赫连潋一眼,没有想到此次赫连潋在岐州下榻的客栈竟然与李清上次经过岐州入住的客栈是同一家,“缘分”二字果然让人费解。
并没有说明,李清当即熟门熟路的向着店内走去,看着面前玄衣青年潇洒没有半点犹豫的背影,一身白衣的赫连潋稚嫩的脸上却悬挂着极浓的愁思,犹豫了半晌,看着还是追着李清的背影开口说道:“殿下刚刚折断了刺史府的公子一只胳膊,难道不怕岐州刺史找我们的麻烦吗”
听到此话,原本前进的脚步为之一顿,李清转过身来,看着面前的赫连家族的小少爷一脸嘲讽的说道:“哦,那以赫连少爷的意思是,面对着刺史府的公子诸番挑衅,本王应该沉默不言,懦弱的当做没看见!”
此刻的李清俊逸儒雅的面容之上首次浮现一抹恼怒之色,看样子赫连潋的一番话,已经碰触了李清的底线。
眼看着面前的玄衣青年一旦碰触到寿王妃就变得极易动怒,赫连潋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但是话已出口,想要收回去已是不可能,而且两次的接触对于面前的玄衣寿王,赫连潋也有着几分了解,虽然此刻面前的青年此刻看似恼怒自己,但是赫连潋却清楚地知道,此刻的寿王殿下与其说是在恼怒自己,到不若是在对刚刚刺史府的公子竟然敢与出言挑衅寿王妃耿耿于怀。
这点作为成都子弟的赫连潋自然再清楚不过,龙有逆鳞,触之必死!而此刻的成都乃至整个剑南谁人不知,若说寿王府中谁能算作这个玄衣寿王的逆鳞,那恐怕唯有不远处的绝色女子能够算得上。
龙虎寨因为面前掳走寿王妃,引得面前的这位玄衣寿王冒着根基不稳的危险愣是力排众议的发兵龙泉山,短短的几日之间,将为祸成都近十年的龙虎寨彻底剿灭;而后三方联手,长街刺杀,让寿王妃命悬一线,这位寿王殿下更是大举屠刀,凡是参与之人,尽皆伏诛,昔日贵为成都四大家族之一的赵家一夕之间家破人亡,仅仅只剩下赵家独自在外潜逃,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
面对着面前玄衣寿王的质问,赫连潋将头低的更低,等到李清的怒火稍稍缓解之后,方才开口解释道:”殿下有所不知,以往每次贡茶均是由我押运,因此与这岐州刺史我也打过不少次交道,此人看似憨厚,实则狡诈,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更为重要的一点,对于他的独子一向爱护有加!“
殿下此刻折断了他独子的一只胳膊,依他睚眦必报的性格,难免会狗急跳墙,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岐州虽然隶属京畿道驻兵数量也比不了我们边防重镇的兵力,但是岐州无论如何也是方圆数百里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驻兵兵马少数也有一千余人,这些人完全能够对殿下的安危造成威胁。
此刻的李清虽然看似恼怒,但是心中思绪却是极为的清晰,看着面前的白衣赫连开口反驳道:“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是有一点,正如你所言,恰恰是因为岐州刺史阴险狡诈本王才敢折断他的独子的胳膊!”
他阴险狡诈恰恰能说明他是个聪明人,而外忠内奸恰恰能够说明他是个极有控制力、明进退,有着这些
第376章 设套
感慨之余,赫连潋看着面前玄衣青年,脸上首次浮现一抹敬服之色,这对于一向眼高于顶从来不把任何年轻一辈放在眼里的赫连潋有多难得,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停顿了半晌,赫连潋终于开口说道:“殿下深思熟虑,赫连佩服!只是人心之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毕竟事情牵扯到刺史府的独子,一个人为了儿子,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出来的,为防万一,殿下还是应该早做准备!”
看着面前的赫连潋至此都不低头,李清满是兴趣的说道:“此言有理,只是本王做事向来准备两手!”言罢,看着面前一脸不解的赫连潋,并没有开口解释。
而是对着客栈之外,空荡的街道打了三个响指,三声过后,原本略显漆黑悠长的街道顿时间灯火通明,近百位一身明光铠甲的铁血兵士从四面八方第一时间汇聚到几人面前,为首的是一位青年,此人赫连潋恰好认识,正是剑门少帅--慕凡!
近百位披甲之士手持唐刀在剑门少帅的带领之下当即向着面前的单膝跪下,左手拄刀,齐声呼道:”参见寿王殿下!“声音悠长,直摄人心!
挥手示意面前的一众兵士起来,看着面前的剑门少帅,李清淡笑一声,开口说道:“一切都已准备好了吗”
对于寿王殿下这突兀的问话,慕凡并没有丝毫惊讶,刚刚站起的上身立时恭下,回声说道:“殿下尽管放心,三百亲卫已经在周围安顿下来,就算是岐州刺史狗急跳墙,我们也定然能够保护殿下和王妃安然撤出城外!“
虽然剑南军疲弱,但是只是相较边疆十大节度区而言,若是拿剑南军和驻守岐州一千余名不经战事的散兵相比,其战斗力无疑高上几个档次,而且,能够跟随在寿王殿下身边的亲卫均是剑南军中的精锐,虽然仅有三百兵马,但是慕凡有信心全身而退。
毕竟当初寿王殿下仅仅率领三千人马孤身增援松州,面临着接近两万的吐蕃精锐兵士,更是有着论钦陵这等吐蕃少年帅才坐镇的吐蕃军队,都险些折在自己等人手中,区区一个岐州刺史,慕凡又何尝放在眼中过
满意的点了点头,单手一挥,看着面前的近百名亲卫,挥了挥手,淡然说道:”各自散开,布好口袋,等待着岐州刺史的到来,他不来还好,他若前来,本王定然给他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
一语话罢,刚刚还将近百名的披甲之士转瞬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仿佛不曾出现过一般!
看着面前这些寿王亲卫的动作如此之快,赫连潋眼中闪现一抹震惊,毕竟常年在成都的赫连潋可是清楚的知道这些军士在半年之前依旧充满着懒散疲惫之态,毫无战力可言,然而就是这么一只看上去无可救药的队伍经过寿王殿下短短半年的训练竟然有如脱胎换骨一般,完全变了一副模样。
对于身旁赫连潋的震惊之色尽收眼底,李清淡笑道:”本王自然敢于这样做,自然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一个小小的岐州刺史还能翻天不成莫说仅仅只折断他儿子的一只胳膊,就算是让他儿子断子绝孙,他还能造反不成“说到此处,自始至终一直沉静如水的李清浑身上下首次浮现出这个年龄应该有的张狂和倨傲之色。
说罢,随手招来一位青螟卫士,开口吩咐道:“即可前去刺史府,岐州刺史好好管教他的儿子,事不过三,当初强抢民女本王看在他的颜面之上不予计较,此刻竟然挑衅本王的女人,简直是不知死活”
”折断他一支算是教训,他若不服,尽管前来理论,本王随时恭候!“听到李清的吩咐,背负阔身短剑的青衫武士对着李清拱了拱手,片刻之间便已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之中,向着刺史府赶去。
 
第377章 盛极而衰
翌日清晨,岐州东门,平日里人来人往的东城门,此刻早已是被守城的将士清理干净,近百位岐州兵士分列在城门两排,持枪而立,显得威武不凡。
被岐州兵士守护在中央的十几位岐州高层看着面前骑着高头大马的玄衣青年犹如送瘟神一般地说道:“殿下慢走!”
看着面前一群皮笑肉不笑的岐州官吏心底不屑,但是脸上却挂着挑剔不出丝毫毛病的笑容朗声说道:“诸位的盛情款待本王铭记于心,他日诸位若是来京师做客,本王定然会盛情款待诸位!”
尽管明知道面前的玄衣青年说出此话仅仅只是表面的客套,并不是发自内心之言,但是众人依然心满意足,毕竟无论如何,众人已经达到了目的,表面攀上了寿王殿下这棵大树,俗话说得好“朝中有人好做官”,如今有了寿王殿下这即使放在京师长安之中都有着不少话语权的寿王殿下做靠山,众人已经可以想象,日后众人的仕途绝对会一帆风顺。
“想及于此,众人看着面前的玄衣青年也发自内心的多了几分感激之意!”
客套一番,正打算挥手吩咐手下的兵士出发之际,李清却是发现本应该出现的岐州刺史此刻却没有出现,嘴角一笑,尽管知道原因,李清依旧开口装作一脸不解的看着面前的一群岐州文武官员问道:“奇怪,今日怎不见岐州刺史前来”
李清话罢,面前的岐州文武官员脸色顿时一变,相互对视了一眼,终于一位身材中等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走出众人序列,对着坐于马上的玄衣青年拱了拱手,开口解释道:“刺史大人昨日偶感风寒,身体不适,考虑到殿下身份尊贵若是贸然出现此处,难免会传染给殿下,所以考虑再三,没有前来,还请滇西恕罪!”
听到此言,李清一脸担忧半是感慨地说道:“岐州刺史向来是个知进退明礼法的人,本王就说他今日没有前来必然有着自己的缘由,原来是偶感风寒,既然如此,你就代本王向你家大人问候一声,告诉他,保重身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