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邂逅:我的美女领导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阿诸
孔思莹见部长和老郑没再督促她喝,就将酒杯放在唇边,抿了一下,刚要放下,就听侯明说:“小孔,澜县喝酒有个规矩,酒不干不许放下。”
老郑一见部长并没有放过孔思莹的意思,就说:“小孔,你大学四年就没沾过酒”
孔思莹说:“沾过,没沾过白酒。”
老郑说:“咱们侯部长派任务从不含糊,喝酒更是不含糊,咱们也不能含糊,就这一杯,干了吧。”
“这杯酒实际是领任务酒,如果不喝,就代表不打算完成任务,如果喝半杯,就表示完成任务的决心不大。”侯明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她。
孔思莹一听,这杯酒哪怕是毒药也要喝掉,不能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
她端起酒杯,屏住呼吸,一口气喝干了杯里的酒,只感觉胸腔里有一条火链在燃烧。
她不停地咳嗽,脸都红了。
侯明说:“喝口水,往下压压。”
孔思莹端起水杯,将一整杯水喝下去了,她感觉好多了。
侯明说:“表现不错,很勇敢,一气就干杯了。接下来你可以喝水了。老郑,我也不能多喝,老规矩,就三杯。”
老郑说:“我还五杯。”
他们俩一边喝酒,一边谈着工作。
孔思莹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老郑平时对王淑芬那么大的意见,居然在侯部长面前,不说她一个不字,侯部长也很少提到王淑芬,也许,当着她,他们不好说什么。
看得出,侯部长不拿老郑当外人。
侯明见孔思莹和老郑已经不再拿筷,他看了看老郑杯里的酒说道:“来,最后一杯咱们共同干了,剩下的事情就看你们俩的了,小孔,要多向你师傅学习,你师傅当年在报社是大手笔,只是被我要到宣传部后,反倒影响了发挥,被机关性的材料缠住手脚了,从今往后,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对那些不该你管的材料说不了,这个,
11、有力反击
一个年轻的女人进来了,她打量着孔思莹,跟王淑芬说道:“王姐,借你的剪刀用用。”
王淑芬说:“堂堂的组织部,干嘛总是借我们东西使。”
她虽然这样说着,但还是从抽屉里给这个人拿出了剪刀。
这个人又看着孔思莹说道:“你是新来的吧”
孔思莹站起来,冲她微微一躬,说道:“是的,我姓孔,请您多关照。”
那个女人说:“我姓朱,叫我朱姐好了,就在你们对面,早上我就看见你了,我可关照不了你,你还是多向王科长学习吧……”
哪知,王淑芬阴阳怪气地说:“小朱啊,你就别抬举我了,人家是部长亲自挑选留在机关的,稿子都是部长亲自给改,我这水平,可是关照不了她。”
孔思莹的脸就红了,她忍住气说道:“关于侯部长看我稿子的事,我已经跟您解释了,希望您能正确对待这件事。”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她的话,说得有礼有节。
王淑芬没想到一个新来的大学生,居然敢当着别人的面反驳她,她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的,但却找不到回击的理由。
小朱一看气氛不对,赶紧说道:“你们忙,我走了。”
这时,王淑芬桌上的电话响了。一个声音传出来:“你过来一下。”
“知道了。”
王淑芬放下电话就走了出去,她关门的声音有点大,似乎是在发泄着她心中对孔思莹的不满。
孔思莹有些难为情,虽说部长做他们的坚强后盾,但王淑芬是她的直接领导,如果她处处为难自己,部长也不好管。
想到这里,她叹了一口气。
“叹什么气”
老郑从外面进来了。
孔思莹看了看他后面,说道:“没什么……”
老郑看了看脸盆,笑了,说道:“是你刷的”
孔思莹摇摇头。
“那我就知道了,一定是王科长刺痒着你着”
“别提了,昨天下午下班,我看见侯部长,他就问我那个会写没写个稿子,我就说写了,就拿给他看了,他还在上面批了几个字……”
老郑打断她,说道:“捡主要的说,这个情况我昨天晚上不是知道了吗”
“是啊,所以今天科长来了就跟我要稿子,我给她后,她看见侯部长签的字后,连稿子的内容看都没看,就扔给我,非常不高兴,而且说话很不好听,我要天天过这样的日子可怎么办呀——”
老郑说:“别理她,她现在更年期,过了这段就好了,我昨天不是给你讲了老辈儿婆婆的故事了吗,还有一点,老辈婆婆都是最初在新媳妇面前树威,规矩立下了,就不好改了,所以,你一定要顶住,别怕她。一星半点儿的不跟她一般见识,我刚从周部长办公室出来,你看。”
老郑将一份宣传部的红头文件递给她。
她一听,是关于成立澜县综合对外综合报道组的决定,周建设任组长,澜县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和报社主编任副组长,郑学文是秘书长,秘书是孔思莹,办公地点就是宣传部的新闻科。
孔思莹看了一遍后问道:“这里怎么没有王科长”
老郑说:“咱们这个就是个临时组织,还隶属于新闻科,只不过工作有所侧重。”
孔思莹又问道:“昨天部长怎么不说”
老郑神秘地说:“这就是咱部长的脾气,从来都不动声色。”
“是不是我就不用看王科长的脸色了”
“该看还是要看的,你没看上面这句话吗这个领导小组就在新闻科,所以,你还要继续熬,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就是这个意思。”
“哎呀——”
“哎呀什么你才一天就够
12、首战告捷
周一,侯部长培训结束,他手里拿着两张报纸,直接去了高副书记的办公室。
高副书记见侯明进来了,就说道:“小侯,培训结束了”
侯明说:“是的,昨天下午下课后开的结业典礼。”
高副书记说:“没回家休息休息”
侯明说:“今天早上从家里赶回来的。”
高副书记说:“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侯明说:“昨天的报纸,日报和晚报,有咱们县的内容。”
“哦!这么快就见成效了谁写的”
“老郑和新来的小孔。”
“就是那个新闻学毕业的女大学生”
“是的。”
高副书记一听,就连忙翻自己桌上的报纸,说道:“我怎么没看见”
侯明说:“我是昨天从市里看到的,基层报纸晚一天才能到。”
“什么内容,拿来,我看看。”
侯明将报纸递给他,说道:“是一篇通讯,说的是咱们县基层党建的事。”
“哦!太好了!太好了!”
他接过来一看,就见报题是:固源头 夯基础 激活力 副标题是:澜县基层党建工作常抓不懈。通讯员:郑学文 孔思莹。
这篇报道足足有三千多字,占了多半个版面。
高副书记激动地说:“不错不错,这么一大块,太过瘾了,正好和这次培训班搭上调。”
侯明说:“可能省报也要发,不过不会有这么大块了。”
高副书记说:“省报肯定要压缩,不可能给咱们发这么一大块。”
“是的。”
“你那只手拿的也是这篇报道”
侯明说:“不是,这是晚报,上面是小孔写的一个小新闻特写,说的也是村党支部一次别开生面的民主生活会。”
“我看看。”
就见这篇报道的题目是《为有源头活水来》,很短,估计也就是四五百字,但很精悍,描写得很到位,几个老党员的发言实在、真实。
高副书记高兴地说:“真不错、不错,我马上拿给汪书记去看。”
他说着,就走了出去。
侯明回到办公室,他给新闻科打了个电话,电话是王淑芬接的,侯明说道:“王科长,让老郑来一下。”
王淑芬撂下电话,不耐烦地说道:“让你去!”
老郑和孔思莹同时看向王淑芬。
老郑说道:“让谁去去哪儿”
王淑芬说:“侯部长的电话,让你去他那儿。”
老郑哼笑了一下,摇摇头,就走了出去。
王淑芬摔打着手里的报纸,说道:“这是什么事呀,开始单独教练了。”
孔思莹知道她是不满侯部长直接找老郑,她没吭声,低头继续写稿。
通过这几天跟老郑下乡,孔思莹真切地体会到侯明说的那句话:新闻在基层。的确如此。
也许是刚参加工作的缘故,在她眼里,基层的一切事物她都觉得新鲜,她现在正在写一篇好儿媳的文章,一位儿媳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已有八年时间,她的丈夫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所有的活计都是这个儿媳承担,婆婆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村里人都跟他们说,让他们宣传宣传这位好儿媳,给村里的媳妇们树立个榜样。
由于这次下乡主要就是采写基层党建的稿子,孔思莹对这块工作还比较陌生,为了尽快熟悉基层所有工作,她不敢离开老郑,她感觉跟着老郑采访,虽然自己搭不上话,但心里却在暗暗佩服老郑,他对基层的情况真是熟悉,而且问的问题后来写稿中都用上了。
老郑不干专业的确有些遗憾,他是地地道道的新闻好手。
老郑抱着一沓报纸回来了,他冲孔思莹一挤眼,说道:“小孔,你的稿件见报了!”
“真的”
&n
13、小心把你带沟里
老郑仰着头想了想说:“这样,既然你认我这个师傅,那我就给你出个主意,如果请,就连王科长一起请吧,毕竟,你是新来的,江湖上都有拜码头这一说,你不但不给人家刷鞋,是不是连她家门口都还不认识”
孔思莹说:“第一天她就对我敌视,我就没有去认识她家门口的兴趣了。”
老郑说:“老王是单身,你又未婚,按说,你跟她应该走得很近才是,而不是跟我一个大老头子走得近。当然,这不怪你,但是小孔,我有必要提醒你,你要是得罪了她,可是没有好果子吃,她那张嘴,在背后讲究起你来,可是不会对你客气的,有的没有的,统统都给你说出来,所以,别跟她别扭,为了给自己创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你今天中午就借发稿这个由头,请请她,我作陪。”
孔思莹说:“我请她没问题,就怕她不去。”
老郑笑了,说道:“这你就不了解咱们科长了,凡是宴请,她从不缺席。”
“真的”孔思莹感到老郑对王淑芬成见不小。
“真的,以后你就知道了。”
“那好,等她回来我就跟她说。”
“这个,你又不懂了,不要等她回来,马上就呼她。”
“好的。”
孔思莹说着,拿起电话,就呼王淑芬。
很快,王淑芬就回了电话。
老郑示意她接电话。
孔思莹接通电话后,王淑芬问道:“谁呼我”
孔思莹连忙说道:“王科长,是我,我……有点事想跟您商量,您什么时候回来。”
“过一会。”
王淑芬说完就挂了电话。
老郑问道:“她说什么”
“她说过一会回来。”
老郑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呼她,她保证会跟旁边的人说,你看看,我刚出来科里就有事找我,所以我让你呼她,比等她回来再说强。”
孔思莹不解地问道:“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咱科长重要,咱有事向她请教,说明她科室的人听她的话,她领导有方。”
孔思莹笑了,说道:“你居然琢磨出这么多的道道来——”
“那是,不然能当你师傅吗我跟你说,越是芝麻大的官就越看重手里的那丁点权力,也越在意别人是不是尊重她。”
孔思莹天真地问道:“侯部长也是这样的人吗”
老郑没想到孔思莹问出这么一句,他刚要回答,王淑芬推门进来了。
她说道:“有什么事跟叫魂似的,我刚跟曹主任待了不到五分钟。”
不等孔思莹说话,老郑就替孔思莹答道:“那个,今天中午有人请你。”
“谁请我呀”
老郑看着孔思莹,说道:“科长,我请您,早就想请您吃顿饭,一来我不熟悉环境,二来就跟郑师傅下乡了,您如果中午有空的话,我请您。”
王淑芬坐下,看着孔思莹,又看看老郑,问道:“老郑,这就是我出去一小会你们俩嘀咕出来的事”
老郑一听就故作委屈地说道:“科长,您对我的偏见太深了,怎么是我们俩嘀咕出来的,是人家小孔要请你吃饭,我做陪,这和我没关系,你千万不能不去,正好今天我孩儿他娘有事回娘家了,没人给我做饭,正好小孔请客,您务必成全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