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商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三月久
韩晴无声一笑,忽地瞪大眼,一拍脑门,对着一言不发的林母道:“娘,你方才不是说要去里正哪儿借些爆竹吗可要赶早。”
这些亲戚,对于两老来说,都是血骨至亲。
林母性子传统顾家,能让林母一言不发的亲戚,想必是伤透了心!
“娘,祠堂还没收拾,我和娘一道去摆桌凳。”
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的林凤娇,亦是受不住一声声“凤娇凤娇”,急忙拉着林母出门。
林母只觉此时离去有些不妥,频频回头。
只见韩晴朝她眨了眨眼,露出一个令人安心的微笑。林母片刻恍惚,仿似只要有那个小小的身影在,一切都会好起来。
林母与林凤娇走后,院子里只剩妯娌三人、三个孩童和屋内的林有天。
韩晴笑道:“各位叔婶姨,舅舅姑奶奶,你们先坐,我这就给您们烧茶端水。”
“瞧着倒乖巧。”
林家大姨点了点头,端着长辈的架子夸了句。她又指了指空空如也的木桌:“咋不弄些吃食上来你娘要去多久,总不能让我们干等着吧”
韩晴心下腹诽:赶紧走
第138章 谷糠
韩晴淡淡一笑:“怕是要些时辰,晴儿这会儿忙着,正愁腾不出身招待您们。”
“招待啥子,你去忙你的,要不大姨也给你们帮帮忙”说罢,妇人已自顾自往灶房里钻。
韩晴眉头一拧,后脚跟了上去。
林家大姨还未进灶房,就瞧见后院刚拔不久的鸡毛,眼眸一亮,不自觉吞咽着口水!
她进屋一瞧,立时看到大盆里头盖着的一堆堆饺子皮,还有大盆里头装着白菜、大肉,早就切好放置灶头的面条。
“这是要包饺子”
林家大姨欣喜道,又忍不住眼红,谁家不是逢年过节才能吃顿饺子,林家个死穷鬼啥时候有钱包饺子请客
后头跟上的来亲戚,瞧见这幅仗势,更是打定主意不走,等会定要吃饱肚子,再带几十个饺子回去!
“林家现在可是长本事了,可不要忘了我们这帮穷亲戚。”
刘氏脸一沉,她嫁来的时间早,远比张氏、韩晴清楚这帮亲戚,狗眼看人低,当初是谁将穷亲戚扫出门,又是谁将娘逼的险些寻死!
如今还有脸上门,定是瞧着小叔考中举人,想来得些好处。
若不是辈份小,将长辈赶出家门,是要被戳脊梁骨,刘氏恨不得将人赶出家门!
林家大姨道:“大姨这次来,可给你们带了些好东西。”
“舅舅也拿了些肉,你小婶子也给云海几个拿了些衣裳。”
七大姑八大姨,连将手中的随礼拿了出来。
韩晴略是瞥了眼,多是几个鸡蛋一些番薯野菜,瞧见竟有人送了几斤谷糠过来,她登时稀奇的紧,这真当不是拿来喂鸡的
至于肉,也不是什么好肉,小小一块有些发黑,衣服更是又旧又脏打满补丁,根本就是打发叫花子。
韩晴连连摇头,将人半推出灶房。
“各位长辈赶了一早的路,想必是忙坏了,你们先坐下歇歇,饭食由我们这些小辈做便成了。”
说罢
第139章 不要脸
“你这丫头片子说的什么话我是你大姨,跟你讨口水喝还苦着你了总不能家里连生水都没吧
韩晴眉头一挑,进屋打了杯生水递了过去。
待林家大姨喝着一半的时候,她忽然幽幽道:“刚想起方才上茅房没洗手,就给大姨盛水,大姨也别介意,不干不净喝了没病。”
话落,林家大姨一口水喷了出来,呛的直咳嗽。
“你这婆娘存心跟我作对是不是看我不打死你。”林家大姨说罢,就要伸手拧韩晴胳膊。
韩晴身子一侧,才免遭毒手。
刘氏立时挡在韩晴前头,冷了脸:“大姨,晴儿可是忙了一早上,连口水都没得喝,你怎出手打人!”
林母也是脸一沉:“大姐,我林家虽然穷,儿媳妇也轮不得他人欺。”
“啧,多大点事,头发丝都没碰着,谁打她了”林家大姨又是哀嚎:“我这命苦欸,被一个小辈指着冤枉,还不得自家亲妹子待见。”
林家小舅立时道:“三姐,你可不能这样对待大姐,仗着宇文中举了,就瞧不起咱一帮穷亲戚,造孽啊!没良心啊!”
七嘴八舌,谩骂指责的眼神,让韩晴升起一股无名火。
方才刘氏在灶房内道起往事,她还不信,同一个娘胎生的,怎就六亲不认、冷血无情
没钱的时候将人撇的远远的,有好处的时候,就想来沾沾好处!
林母虽然心头愤恨,可奈何纯良的性子让她做不到,将一母同胞的亲人赶出门外。
韩晴被吵的头疼,朝林母一字一句道:“娘,饺子咱也别煮了,今日就在这儿陪大姨唠嗑唠嗑。”
霎时,庭院内安静了下来。
林家大姨走前,拉着脸看了看韩晴,又对着林母道:“咋不煮了三妹啊,你瞧瞧,你都把儿媳妇惯成啥样”
“有天腿废了,管不了媳妇,你咋也不看着点,这性子浪啊浪就跟人跑了!”
韩晴气急反笑:“大姨,你这话大伙儿可都是听见了,毁我清誉,我要是报官,你可就是污蔑
第140章 暗器
林家大姨瞧着马车,激动不已,上前摸了好一阵车身,才扭头道:“三妹,家里头啥时候有了马车”
韩晴立时拉住想要回话的林母,率先回道:“福来楼掌柜的长子与宇文是同窗,卖宇文面子收了咱家豆腐,宋掌柜人好,又借了马车给咱家送豆腐。”
瞧着扯起谎来,脸不红气不喘的韩晴,林母有些心虚。
“这豆腐能卖几个钱”林家小舅忽然出声。
韩晴顿了片刻,才苦闷道:“宋掌柜人好,我们也不能卖贵了,挣不了几个钱,不然也不会欠下一屁股债。”
林家小舅想想也是,一个妇道人家也想学人做买卖,要不是人家掌柜看在宇文的面子,净是亏本的买卖。
林家大姨可不想管这些杂事,笑着拍了拍林宇文肩头“宇文,出了趟门也该饿了,赶忙让你娘给你下饺子吃。”
“对对对,大姐说的对,民以食为天!”
林家小舅又道:“三姐,你也别怪大姐闹腾,都是一家人,哪有不吵的,都是有天媳妇太不懂事,也不让着点长辈。”
韩晴讽刺一笑,正所谓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不要脸的!
对付不要脸的,那就不能讲道理!
既然他们都来了,想从林家得好处,怎么着也得让他们心甘情愿吐点东西出来。
“舅舅说的对,是晴儿不对。”
韩晴忽地跟没事的人一样,淡淡一笑。
林家小舅也觉得自己在礼,趾高气扬点了点头:“知道错了,就招呼乡亲,去祠堂弄吃食。”
“……”
林家小舅与其他亲戚一般,丝毫不将韩晴放在眼里。不过是个残废外侄的媳妇,日后苦日子多的是,可别让她缠上身,到时打都打不走。
里正瞧着林家人还未过来,亲自带人过来帮忙。
来到林家,才发现林老汉家来了不少
第141章 见死不救
韩晴好奇接过空心小木棍。
暗器小巧精致,约一尺长、拇指粗细,尾部可放置银针利器,小盖下头有一块手拨小弹片,似乎就是开关。
只听林有天道:“这是袖箭,三十步内可杀伤敌手。往后你随身携带,当作防身之物。”
回想山匪进村那日,林有天就不寒而栗,他双腿有疾,不能时常护在晴儿身旁,也该为她造个防身之物。
“谢过相公!”
韩晴眉眼弯弯,学着江湖人士双手抱拳,旋即又宝贝似的将袖箭收入袖口。
林有天见她眉欢眼笑,嘴角微扬,心下甚是愉快。
待两人去到祠堂,刘氏已将水烧开。
韩晴取汤下面,经过高汤煮下的面条更加香甜,盖上一片片腊肉,再拌上酱料撒上葱花,色香味俱全!
面条煮好即捞,新鲜味美。
林家几兄弟拿着大勺给大伙捞面,确保在场每人都有,场面可谓热闹之极,喜庆不已。
刘氏在旁将包好的饺子下锅,韩晴立时擀面皮,开始烙葱油饼,几滴香油倒入锅中,霎时传出一股芝麻香气。
金灿灿的烙饼,看的直流口水。
虽没有几盘小菜,但饺子在农村可是稀罕东西,更别说鸡汤下面,这一顿着实值了!
乡亲们轮着盛面,谁也不推攘,林家兄弟亦是保证人人皆有。
奈何林家七大姑八大姨,在众乡亲面前也不收敛,直接将韩晴推开,若不是刘氏扶着,险些就烫伤小手。
林家大姨可不管众人目光,厚着脸皮道:“都是一家人,客气甚大姨我自己来!”
只见满满一大碗打卤面,面条都已往外溢出,上头的拌菜堆的老高。几张葱油饼叠在一块,刷上豆酱放嘴里一咬,饺子直接捞起来往油纸袋里装,甚至连面汤也不放过。
韩晴看的暗暗咂舌,整个人顿时跟吃了苍蝇似的,难受至极。
“……”
香芸这时走了过来,神色有些古怪瞥了眼林家亲戚,忽地就将韩晴拉至一旁。
&nb
第142章 哭穷(1)
韩晴一手盖上剩余的鸡汤,挡住上前的林家大姨。
后者肥臀一扭,推攘韩晴:“你这丫头作甚,我给你姑奶奶盛上几碗。”
“姑奶奶方才已喝两碗,老人家虚不受补,喝多了夜里睡不着可是害了姑奶奶,大姨这么孝顺,不会犯这种傻事吧”韩晴一边说,一边顺势将锅提走。
被“孝”字盖一头,林家大姨啧啧几声,放下碗。
“不就喝你几碗汤,哪来这么多歪理。”
韩晴连连摇头:“大姨可莫要错怪晴儿,晴儿哪怕吃土,也不敢不孝敬长辈。”
“姑奶奶虚不受补是真,再则小叔……”
突然停顿,林家大姨睨了眼韩晴,“宇文怎么了”
说起林宇文,一家老小都同时望向韩晴。
韩晴连连叹息,“家中余粮不多,补身子的也就只有这点鸡汤,有天与我都想着留着给小叔上京赶路喝。”
话落,一旁抿茶的林宇文险些噎着,不明三嫂何意。
依他对三嫂的认识,断不会在人前说出这种话。
林宇文如今是举人身份,坐在祠堂中央,与里正、村中长老同坐一桌。林家作为亲人,则在旁摆了一桌,说话声彼此都能听见。
林家大姨听见韩晴的话,立时轻哼了声:“不想给就是不想给,扯什么谎”
“就是,这点鸡汤带上路,早就馊了!”林家小舅瞟了眼。
韩晴登时小脸愁楚,窘迫道:“我等也是没有办法,家中举债五十两,上有老、下有小,不吃不喝也凑不足路费。”
韩晴心下默默为自己的演技点赞,得亏前世在商界爬模打滚多年,不然这会儿也不能如此镇定自若。
“晴儿莫再说了,家中之事怎能与外人道也”林母脸面一臊,立时急的站起来,家中再苦也得往心里头吞,告诉外人岂不是让人看笑话
众人瞧着林母
第143章 哭穷(2)
闻言,韩晴袖下小手一紧。
倏然,林母身旁瘫坐不起的男子,忽然拉住林母,垂眸轻声也不知说了啥,妇人情绪才得已安稳。
林母一屁股跌坐在凳子上,整个人颓然如泄了气的皮球,刹那老了几分。
旁桌的张铁柱实在看不下去,虽自家还欠大姐一百两纹银,香芸如今又有身子,但仍旧从兜里搜出一两银子。
“伯娘,宇文是咱村最有出息的,哪能种地!”
张铁柱将钱放在林母跟前,拍了拍胸膛:“我张铁柱钱不多,一两银子给宇文凑路费,不用还!”
里正可谓被韩晴一句话吓傻眼了,林家村好不容易有出头之日,要是把一只金凤凰给捂在村里,那跟不会下蛋的母鸡有什么区别!
让举人老爷种地,要不得、要不得!
里正连忙掏出一两银子,走到林母跟前:“大妹子,有难处咋不跟乡亲们说说,大伙儿凑凑,路费也就够了!”
里正长叹一声,连连摇头。
长老们都盼着林宇文衣锦还乡,回来提携林家村后辈,更是急坏了。几个长者互相看了眼,立时将兜里百来十文凑在一块,放在林母跟前。
见状,兜里揣着铜板的乡亲们,纷纷上前放上几文、几十文、上百文。
“婶,您就别操心!”
“姨,钱不多,百来文还是给的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