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红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坐看云起
郑爽听着听着,不乐意了,沉下脸说,江科长,你最近去现场了吗
江风只好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没去。
郑局长就有点不高兴了,把手里的水笔往本子上一扔,说,我需要的是确切的进展情况,不是要听你模棱两可的汇报。郑爽扫视了一圈其他班子成员,说大家都听着,以后不管谁给我汇报工作,绝对不允许出现“好像”“大概”“可能”这样的词。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不能不懂装懂!江科长,我建议你还是去现场了解了情况再来汇报吧!
江风当着其它局领导的面受了批评,脸上挂不住,面红耳赤的,站起来要走,郑爽又叫住了他,说等等。江科长,我还得提醒你,一定要做好当地村民的安抚工作,检查团来那天,千万不能出什么漏子!
江风说郑局长您放心,这个工作我安排了陈东和曹运动去做的,他们的工作也很有成效,近一个多月来,从来没有发生过村民堵路和阻工的事情。江风满以为自己的这个回答郑爽会满意的,没料到她脸都没放,说我对别人不放心,这个工作你要亲自过问,出了问题我只拿你是问!
江风本来心情就不好,挨了郑爽的训斥后,情绪就更低落了。出了党委会议室,直接开车去了填埋场现场。走到上洼村,看见陈东喝的满脸通红的,正站在一处墙头对着大路撒尿。可能喝的太多了站不稳,肥胖的身子左摆右摆,地上就浇出了一道正弦曲线。
尿罢,摇摇晃晃地进了一座院子,院子里传出的是五五六六的猜拳声,听声音还有曹运动。陈东没看到江风,江风也懒得理他。到工地一看,只有蓝梅一个人顶着呼呼的北风在和技术人员一起检测渗漏液处理设备。蓝梅穿着一身运动服装,戴着顶白色的鸭舌帽,脸蛋被风刮得红红的,正在和工程师说着什么。
看到江风,眼睛猛地就亮起来,脸上明显掠过一丝惊喜,说江风……江科长
第134章 送辆汽车
叶芷摘掉墨镜,扭头盯着江风说,哼哼,敢不接我电话,想造反呢
江风看她撅着红嘟嘟的嘴巴,白皙的脸上是佯怒的表情,心马上就软了一下,但还是勉强拿着架子,说叶总,工作时间我是你的助理,可以接你的电话,休息时间,接不接电话可是我的自由了。
叶芷知道江风心里有疙瘩,也理解他的心情,对他说的话并不在意,只是笑着说,看来你是想做一匹野马了。
要命。江风在心里说。他不得不佩服叶芷在对付自己方面,还真能点住自己的穴,知道自己的命门在哪里。她这绝妙的“野马”一次,等于一锤敲在自己麻骨上,他身体的某个部位马上就有了反应,眼前立刻就浮现出了和叶芷厮杀那刀光剑影的激烈场面,刚才还很郁闷的情绪早就被这个妖精一般的女人扫荡一空了。
叶芷说完,笑嘻嘻地观察着江风的表情变化,眉梢还故意一挑一挑的。江风再也忍不住,笑出声来,伸手捏着她的脸蛋说叶芷呀,我对你真是又爱又恨呢!
叶芷摩挲着江风的手背,说这就对了,爱到深处就是恨,爱恨交织,愈爱愈恨,愈恨愈爱。
江风说那最后呢
叶芷想了想,说最后吗,归于平淡。
江风觉得叶芷的话说得有点悲观,没再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故意岔开话题说叶芷,你怎么知道我在家啊叶芷神秘地笑,说嘿嘿,我能掐会算。我还知道你今天去了郊外呢,去干嘛了
江风说去垃圾填埋场了。咦,你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啊,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叶芷却不愿意再说下去了,启动了车子,说今天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咱们找地方去喝一杯!
叶芷把江风又带到了和平国际最高层的旋转餐厅。喝着浓香的德国黑啤,江风盯着打扮地既雅致又感性的叶芷说,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今天是什么日子了吧
叶芷这个女人很知道自己的身体哪里最能吸引人,也很善于展示自己。她穿着白色的小上衣,里面是白色的吊带,那吊带低低的,刚好露出两个半球的边缘。她修长的脖颈里一条细细的项链,项链坠是一个碧绿的三叶草,恰恰垂到沟的入口处,很自然地就把江风的目光和思维都引入了那万劫不复的深渊里。她和江风碰了杯,优雅地抿了口酒,说江风,我不知道你听到这个消息是否会开心,今天是荷园新村开工的日子。
听到荷园新村这四个字,江风刚刚高涨起来的情绪马上就低落下来,淡淡地说哦,那还真是值得庆贺。说完,转动着手里的酒杯,看着那的泡沫,不说话了。
叶芷看他沉默,呵呵笑着说江风,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是觉得在荷园新村这个事情上,没能完成郑爽交给的任务而心怀愧疚,是吗
江风的心思被叶芷一语道破,好像自己没穿衣服裸地坐在对方面前似的,多少有点窘迫,故意掩饰着说我才没想那么多呢。没看到我在研究啤酒吗我是在想,这黑啤喝到肚子里后,会不会把五脏六腑也染成黑色
叶芷撇了撇嘴,说呵呵,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啊,你现在也学会话中有话了。其实,你何不直截了当,说我会把这个荷园新村建成黑心村呢
江风没料到叶芷这么豪迈,放下酒杯,正色说道,叶芷,我听说你们银河公司要在这块地皮上做文章,是真的吗
叶芷给他添满酒,说江风,首先我得纠正一点,不是你们银河公司,而是咱们银河公司----别忘了你是我的助理。其次我想告诉你,你的猜测是真实的,我就是要拿这块地做文章。
江风瞪大了眼睛,不相信似的看着叶芷,说你,你打算怎么办,不盖经济适用房了
叶芷呵呵一笑,说当然盖了,这本来就是经济适用房项目嘛。不过我只打算用其中的60亩地盖经济适用房,剩余60亩盖连体别墅。那块地位置太棒了,不盖别墅简直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这些话从叶芷嘴里轻轻松松地说出来,却把江风惊呆了。看来郑爽的担心不是多余的,银河公司果然是要以建设经济适用房为幌子,来偷天换日了!要知道,多少困难家庭都在眼巴巴地等着这些房子呢。江风呆呆地望着眼前这个自己曾经无数次入侵过她身体的女人,竟然觉得她是如此陌生。好半天,才梦呓般地说,叶芷,你,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叶芷说很简单啊,我是商人,无奸不商,无商不奸,说白了,我就是为了钱。
江风说那你也不能为了钱,牺牲老百姓的利益啊,你怎么对那些翘首企盼房子的老百姓交待呢
叶芷哼地笑了一下,说,江风,我问你。咱们市已经建成好几百套经济适用房了,每次都是很“公平”地摇号,可你身边的那些低收入家庭,有分到过的吗
江风想了想,摇了摇头。
叶芷接着说,政府建设经济适用房,目的是为了解决市民买不起房的问题,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关键是某些制度在被执行时,监督缺失,诚信缺失,良心缺失
135章 验收团来了
周一来到班上,江风开车带上蓝梅,曹运动和陈东,直接去了垃圾填埋场,那里还有一些收尾工程要做。上周五,住建局局长郑爽带领其他班子成员对填埋场进行了检查,指出了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有对已经褪色的管理房重新进行粉刷,对场门口的道路进行整修,要求新购置的工程机械尽快到位等等,一切为迎检做准备。
云湖市的垃圾填埋场建设在全省来说,技术设备是很先进的。其中垃圾筛选设备更是其亮点之一。这个设备通过对垃圾的除铁、风选等环节,对垃圾进行分类,实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日处理垃圾能力达800吨,完全能够满足当前城市垃圾处理的需要,甚至20年后也不需要再升级。
省建设厅去年曾经来检查过一次,检查结果非常满意,已经初步打算把云湖市作为垃圾填埋场建设的典型,待全省全部验收完毕后,要在云湖召开总结表彰大会的。所以云湖的市领导姜书记和苏市长都非常重视这个工作,多次到住建局调研,实地考察指导,对垃圾填埋场建设倾注了不少心血,寄予了很大期望。
12月20日,住建局接到了省厅关于对各地市垃圾填埋场进行验收的通知。这次验收由省建设厅黄副厅长带队,人员组成有省厅的相关领导,部分地市抽调的专家等,一行9人。
24日上午9点,住建局小会议室里,正在召开最后一次迎检会议。这次会议由郑爽主任亲自主持,除局班子成员外,还有办公室、项管科、财务科、以及城管处、园林处的负责人。
验收组明天就要到了,今天必须把各项接待任务安排下来。经过认真研究,首先确定了迎检路线。具体是这样的,明天一大早,郑局长亲自带领班子成员到高速路口迎接黄厅长一行,然后直接把他们带到委会议室,听取简要汇报。汇报完毕后,乘坐中巴去垃圾填埋场。验收完毕,中午安排到全市最高档的和平国际酒店就餐,饭后休息两个小时。下午三点,带领验收组上高速,直奔西部旅游景区,当晚下榻到温泉宾馆。第二天去游山玩水。中午在景区的野味斋就餐后,下午把验收组就近送到高速口,因为他们还要对下一个地市进行检查。
副局长宋敬山说,按照惯例,是不能让验收组的人空着手走路的,必须得有什么礼品。可送什么礼品呢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还必须得重视起来。
于是大家纷纷出谋划策,先后提出了送茶叶、纪念币、西服、购物卡等几套方案。经过反复讨论,都认为这些东西不新颖也不上档次。最后何副局长一拍脑袋说,有了。咱们去旅游区不是要经过均县吗,均县的瓷器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送瓷器有档次有品味,应该合适。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郑爽沉吟片刻,说可以是可以,但稍微上点档次的瓷器都贵的要命,9件瓷器下来得花多少钱呢何主任说这个很好办。验收组明天下午到均县的时候,下高速去参观瓷器展览馆。展览馆的馆长是我的朋友,我让他把价值百元左右的瓷器标成千元,放在显眼位置,重点介绍一下,临走准备9套放到验收组车上就好了。
宋敬山说那怕不行吧验收组的人会不会认为有假呢何主任呵呵一笑,说再没有比这个问题更好解决的了。我们在每件瓷器的盒子里都放上鉴定证书就好了。这个鉴定证书100元一张,并且绝对是真证书。
郑爽思考了一会,点点头,说何局长,这个会你也不要再开下去了,你现在就去均县办理这个事情,该怎么做你自己做主好了。何局长答应着,叫上办公室副主任小蔡风风火火地走了。
接下来又研究了一些其它具体接待事宜,每个人都把自己要做的工作记录在了笔记本上。城管处的主要工作是做好沿途市容秩序整顿工作,城管队员们集合待命,严防突发事件;财务科配合办公室做好验收团的食宿工作;项管科做好现场的讲解工作。临时再聘请讲解员已经来不及了,考虑到蓝梅经常在工地跑,熟悉业务,形象也不错,就由她负责讲解。江风和办公室马主任全程跟踪服务,主要工作是和景区取得联系,安排游玩路线。会后所有人按照分工,立即行动起来。
12月25日,验收组准时到达。在会议室刚刚坐定,田喜民副市长也到了。因为黄副厅长是副地级,又是省里的领导,所以需要有同级或更高级别的市领导陪同,这也是官场中不成文的惯例。田市长和黄副厅长可能早就认识,两人老朋友似的握手寒暄,还讲了几句玩笑话,很好地缓和了颇显紧张的气氛。
汇报会首先由田市长代表
第136章 中了埋伏
田市长握着黄厅长的手说感谢,感谢呀。感谢黄厅长对我们云湖城市发展的支持和关心。黄厅长以后您要多下来走走看看,您要是不来,云湖人民是不答应的,会想念你的呀!
黄厅长拍着田市长的肩膀,笑眯眯地说这个不消田市长说,我肯定还会再来的,我这心里也放不下大家呀!说着,左右扭着头去找郑爽,郑爽却把脸转向了一边,和宋局长交待着什么。
验收完毕,也快到饭点了,一行人上了考斯特,依旧由警车开道,出了填埋场大门。验收如此顺利,车上的气氛就更加热烈了。黄厅长来了兴致,说了个不怎么可笑的笑话,惹得满车人哈哈大笑。
田市长说黄厅长,没想到你们省里的领导如此幽默,还以为你们天天都日理万机,顾不上轻松呢。
黄厅长说,我这不算幽默,你们地区的领导同志才称得上幽默哩。去年我到你们云湖调研,在酒桌上就听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段子,我给大家说说啊。说是一位农民送儿子去南方打工,在村待儿子说,儿啊,听说南方是个花花世界,你去了后一定得安分守己,千万不能做寻花问柳的事情啊。听说那边爱死病多,传染的厉害,染上了就活不了啦!那病据说有潜伏期,自己传染上了都不知道哩。你想啊,你要是传染上了,你媳妇肯定也得遭殃。你媳妇传染上了,我这条老命也就完了呀!我这把老骨头死了没啥,关键是你妈就倒大霉了。你妈要是传染上了,咱整个村子的男人都要死光了啊!
黄厅长讲完,果然博得满车都是哈哈的笑声。田市长笑得直不起腰,捂着肚子说黄厅长啊,真没想到,真没想到你这么幽默。你这种幽默可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不是一般人都能练就的啊!
黄厅长摆摆手,得意地说这算什么,我再讲个啊----在座的有没有未婚女士没有吧好,我开讲了啊……
考斯特在欢声笑语中驶进了上洼村。江风坐在前排,听着黄厅长低俗的表演和那些虚伪的笑声,感觉自己的耳朵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幸亏没人看到他的表情,他可以不笑。听黄厅长又要讲下一个段子,他恨不得马上喊司机停下来下车走回去。
他这样想着,车子果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刹车声,猛地停了下来,车里同时发出一片惊呼,有人的头狠狠地撞到了前面座位的靠背上。
江风吃了一惊,抬眼一看,只见考斯特前面横着两辆手扶拖拉机,把不宽的路堵得严严实实。心想这是怎么开车的,以为是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啊。司机鸣着喇叭,催促着拖拉机让路。摁了好一阵子,不但前面的两辆拖拉机没让开,又有两辆堵在了考斯特的后面,考斯特进退两难了。这时候一群群拿枪弄棒的村民在几个地痞光棍的带领下,一眨眼就从墙头、树后、草垛里冒了出来,男女老幼齐上阵,黑压压地把考斯特围在了正中。江风的头脑里轰地一声响,跳出来两个字:完了。
村民里面可能有老红军,非常善于打伏击战。他们放过了开道的警车,一声令下,拖拉机手突然出击,把验收团的队伍截成了两段。前面的警车竟然没发现后面的情况,还在可着劲地只顾往前跑,警灯虚张声势地闪着。
车厢里刚才还回荡的阵阵欢笑声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所有的人都惊恐地瞪大了眼睛,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车厢内鸦雀无声。看村民们只是把车围着,并没有进一步过激的行动,江风以为自己再也不能坐着了,让司机开了车门。郑爽看他要下车,站起来叫了声江科长!江风回头看了看她,说郑局长,我下去了解一下情况。
江风下了车,立刻就被愤怒的村民们包围了。村民们倒还理智,并没有出手伤人,只是唾星四溅、反反复复说垃圾填埋场将来要污染他们的水源和空气,要政府给个说法。一位老大爷颤抖着白花花的胡须,朝车上指着说,你们这些畜生,拍着胸脯给我们保证要通自来水,到现在连鬼影都没见,你们说话就是放屁哩!连个屁都不如,屁还能听听响哩!
看村民们并没出手伤人,田市长也从车上下来了。田市长可能派头不足,村民没有想到他的官有那么大,没有引起足够注意。黄厅长可能也想了解下情况,跟在田市长身后下了车。但说实在话,黄厅长肿眼泡大肚子,长的太像贪官了。他刚下车,猛不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从人缝里窜了出来,一把抓住了他的衣袖,蠕动着没牙齿的瘪嘴,跑防漏气地说贪官!贪官!你们这些喝人血吃人肉的贪官啊,你睁开眼看看俺老
第137章 搬救兵
江风倒显得很冷静,虽然心里知道自己要遭殃,又觉得这场面非常可笑,但也不敢笑出来,一言不发地坐在前排,观察着外面局势的变化。
田市长扣了电话没多久,呜呜的警报声就从远处传来了。并且听上去不是一辆警车的叫声,是好多辆。因为那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了一片,有点像枪毙犯人那阵势。
考斯特里面的人听到这期盼已久的声音,就像死囚听到了大赦的福音,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江风从车窗里往外观察,就见村民们听到警报声,一点都不害怕,没有一人往后退,倒像战士听到了冲锋陷阵的号角,纷纷拿起铁锨洋镐扫帚粪叉,呸呸地往手心吐着唾沫,摩拳擦掌,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几个地痞模样的人大声地指挥着,把一些几乎路都不会走的病恹恹的老太太跟头流水地拉到大路上堆放在一起,组成了一道人肉屏障。青壮劳力们都手持家伙,站在老人身后,虎视眈眈。那场面虽然混乱,但村民们队形不乱,进退有序,深谙孙子兵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