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真的不想离开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白狼河

    没过两天,新的理由真的就出现了,张磊找她来了,说了一些建厂的问题,她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必须向田川汇报。

    “张垒把项目报告已经送到发改委了,但两次都被发改委退回来了,说报告写的不行,我和发改委的朱主任说一次了,但也没好使,张垒说不行就给人送俩钱,这事他经得多了,给了钱了就合格了。我说你先别送,你回家乡办厂是给家乡做贡献来了,还用给他们送钱吗你看这事咋办,要不就宣传部给送俩钱吧,叫人家张垒出钱,咱也太没面子了。”

    她又一次地把他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低沉地说。

    “绝对不能叫张垒送钱,宣传部也不给他送钱,这事我看咱来硬的,不来软的。”

    说话的时候田川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

    “咱还有硬的吗”

    章楚涵有点迷茫地看着他。

    “有。你看这样行不行,今天是星期四,明天有报,我写一篇评论在报纸上发了,就说有的机关吃拿卡要,破坏招商引资大环境,说的狠一点,叫大家都知道这是发改委干的事。”

    他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她,因为他知道,报纸上从来也没发过这样的文章,这需要她常委的勇气,没有她常委说话,报纸也不敢发这样的文章

    “行。报纸是咱说了算,刘书记也几次说报纸要敢于暴光,但咱一次也没暴过,这次咱也暴一把,看看有没有效果。”

    章楚涵重重地点了点头。因为这主意是田川出的,如果是别人出的,她还真得好好考虑考虑,田川出的主意,她不用考虑了,她信任他超过信任自己。

    “肯定有效果。以前不敢暴光是报社不敢得罪人,宣传部也不轻易得罪人,这回不得罪不行了,不得罪对不起张垒,文章我来写,指示你来下。你看行吗”

    他的情绪有点激动,因为他觉得是张垒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张垒的项目是他和章楚涵具体张办的,他不能对不住他的同学。

    “那报社如果问我为什




0613大胆举动
    “我知道,这篇文章不是报社的人写的。”

    她有点滞涩地说。

    “不是报社的人写的,那是谁写的”

    刘书记有点惊奇,目光也由慈祥变得疑惑。

    “是田川写的。”

    她低下了头,在刘书记的面前她有点不好意思提起田川。

    “田川就是提供照片的那个人吗”

    幸亏刘书记还记得田川,否则她会很尴尬。

    “是。”

    她还是点着头,声音很低。

    “他的文章真是写的不错啊”

    刘书记感叹道。

    “他不管是文章写的不错。”

    她大胆地说,她想借这个机会在刘书记的面前再一次地提起田川。

    “还有什么”

    刘书记感兴趣地问道。

    “其实车辆公司这个项目严格点说是田川招来的,而不是我招来的。”

    她的语调有点吞吞吐吐。

    “田川招来的,楚涵,你把我说糊涂了,车辆公司这个项目怎么是他招来的呢不是你招来的吗”

    刘书记睁大了眼睛看着她。

    “不是我,我只是做了点联络工作,而说服张垒来邑水投资的人是田川。”

    她一字一板地说。

    “楚涵啊,我是越听越糊涂啊,你好好给我说说吧,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老了。”

    刘书记笑了,这让章楚涵感到很宽松。

    “你没老,是我没有把事情说清楚,如果您愿意听,我今天就仔细给您说一说。”

    她大胆地说,她早就想把田川的事和刘书记说了,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今天她觉得是一个机会了,她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你说吧,我愿意听。”

    刘书记把身体往靠背上仰了一下,做了一个仔细听的姿势。

    “我和田川相识已经二十多年了,我们俩是同一年毕业,同一年到一高中教书,他在语文组,我在外语组,当时语文组和外语组是在一个办公室办公,所以在工作上多少有点了解,在参加工作不久,学校举行公开课,田川被语文组推举讲公开课,他讲是一篇作文,叫《谈嫉妒》,但他的观点和所有老师的观点都不同,语文组要求他按照组里给他的观点讲,而不是讲他自己的观点,他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也答应了组里的要求,语文组讨论公开课的事我都知道,晚上,他来学校备课,我也来了,我就是想说我同意他的观点,并且为他提供了两个论据,他听了我的观点以后非常高兴,但他仍然表示要按照组里的意见讲,我也理解他的做法,谁知真的到了讲公开课那天,他被学生的气氛感染了,他一激动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了。在评议这堂课的时候,组里给他的结论是公开课失败,他非常懊恼,情绪低落,当时,中国青年报正在搞一个谈嫉妒的征文,我就动员他写一篇文章发到中国青年报去,他就写了一篇《嫉妒也有积极性》的短文,署的是我俩的名字,发给了中国青年报,没几天报纸就把这篇文章登出来了,文章见报以后,老



0614娓娓叙说
    她看着刘书记,准备随时结束自己的介绍,因为她不知道刘书记会不会对这个事感兴趣。

    “听,继续说。”

    刘书记非常肯定地说,一点也没有发烦的意思。

    “这些年来田川虽然没有得到提拔,但他在业务上的成就不小,他的职称是研究馆员,是档案界的最高职称,是和教授平级的,在整个滨江省七十多个县市区当中,田川是唯一的一个研究馆员,也是全省最年轻的研究馆员,他是省档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委员,答辩组的组长,但这些,很多人都不知道,我来宣传部之前也不知道。自从我当了常委部长以后,得到了他太多的帮助,那次你和我说报纸的事,把我说得是一头雾水,回到部里,我把田川叫来了,叫他看报纸,问他报纸有什么问题,他的看法和你完全一致,我简直都惊呆了,我问他怎么办,他说没有别的办法,目前只能由宣传部给报纸把关,我说宣传部没有这样的人,这个活只有你能干,就这样我把他借到了宣传部,专为报纸把关,这就是后来报纸没有出现大错的原因,这都是田川的功劳。我是不是有点说多了,刘书记。”

    她还是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刘书记。

    “不多,不多,你继续说。”

    刘书记特意把身体往前倾了倾,表示他很愿意听她讲的故事。

    “说心里话,县委给每个常委下招商引资的指标,我真是感到很为难,我不知道怎样去完成这个指标,我知道其他常委也都想法在找挂靠单位,但我还不忍心这样做,我想实打实的去完成这个工作,但真是一点眉目都没有,这个事我也没有和田川说过,可突然有一天他和我说,他有一个同学想独立创业,他要把这个项目介绍给我,叫我去完成县委的招商引资的指标,我说这样不好,既然是你的同学,就应该你出面,他给我说了几个理由,说还是我出面好,我知道他是对我好,我也真的需要这个项目,就说,项目是我的,奖金是你的,他说奖金我也不要,其实我带张垒和你见面那天,田川已经和张垒谈完了,张垒已经表态了,不管邑水有没有优惠,他都要在邑水投资,所以这个项目进展得非常顺利,谁知一个小小的计划书,发改委老是不批,我想给人家送俩钱,但田川说不送,他说我们来硬的,写文章,我想,写文章也行,你也说过,报纸要敢于暴光,可是我们谁也没暴过,借这个机会我也想暴一下,这就是这篇评论员文章的由来。”

    章楚涵做了一个停顿,她想,总得给刘书记一个插话的机会,尤其是和领导谈话,怎么能总是她一个人说呢。

    “原来是这样,看来你们的关系不一般啊。”

    刘书记感慨地说。

    “他就象我的亲哥哥。”她非常认真地说。

    “他比你大几岁啊”

    刘书记饶有兴致地问。

    “大五岁。”

    她认真地答。

    “那你们既然那么要好,为什么——”

    刘书记没有把话说完。

    “大概是年龄的差异,在一高中的时候就有人说我们俩是恋人,但其实我们俩谁也没有提起过这句话,到了文明办以后,我们就分别恋爱结婚了。”

    她有点遗憾的口气。

    “其实差五岁也不是很多,现在男比女大六七岁的都很多。”

    刘书记也有点遗憾地说。

    “那是现在啊,可当年不行啊。”

    章楚涵笑了,好象她也承认了她和田川当年是有爱情的,但这个意思她和谁也没有表露过,她觉得刘书记不仅是她的领导,而且也是她的亲人。她非常的景仰他,所以也把心里话和他说了。

    “在当年是差得多一点。那



0615坦率汇报
    章楚涵非常庆幸能够说出这个原因。

    “他怎么会有这方面的材料啊”

    刘书记有点刨根问底,毕竟他对田川也是感兴趣的。

    “他在宣传部的时候管政工职称,经常给进政工职称的人写论文,手头有十几篇三千字的论文,如果没有他的论文我写不出那么好的稿子,我的水平照田川差远了。”

    她继续夸奖田川,她不想浪费这个机会。

    “那你是不是有什么事都要和他商量啊”

    刘书记乐了,他看出了章楚涵和田川的不一般的感情。

    “如果不是工作秘密,很多事我都求他一个主意。”

    章楚涵倒是很认真的样子,她觉得她和田川的关系不仅是感情,确实是工作挚友。

    “他还帮过你什么忙啊”

    刘书记也想了解一下田川究竟有多么大的能耐。

    “很多,在给报纸把关期间,段书记给报社送过去一篇文章,叫《邑水风云》,是一个长篇,是写邑水县历史的,要在报纸副刊上连载,第一期的报样出来以后,田川和我说,这篇文章有问题,问题是把邑水县和邑州市弄混了,在解放前没有现在的邑水县城,当时的邑水县城是今天的邑州市,可段书记却引经据典,大讲日本人是怎么占领邑水县城的,因为他掌握的材料都是解放前的,解放前把邑州市叫邑水县,所以他就把那段历史都扣在今天的邑水县上了,我看田川说得有道理,就和林总边一起去和段书记商量,段书记很下不来台,就决定不连载这篇文章了,其实这一段史实很多老年人是知道的,林总编也知道,但因为文章还没连载到那,所以林总编也没发现,其实这篇文章他已经在邑水杂志上发表过了,当时田川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他和谁也没说,他是为我负责,为宣传部负责,所以才和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如果田川不说我也不知道,如果这篇文章发出来,叫明白人看了会笑话我们的,会降低报纸的威信,影响县委的形象。”

    章楚涵很庆幸刘书记问她,因为在田川身上确实有讲不完的故事,就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如果刘书记不问,这些故事真是白瞎了。

    “田川怎么会知道这一段历史啊”

    刘书记还是继续问。

    “邑水县志是他编的,所以他对邑水的历史非常清楚。”

    她的回答毫无梗塞。

    “田川的知识真是很丰富啊,他还帮过你什么”

    刘书记看着她,看来他今天也是想把她和田川的关系问个透。

    “文化广场的主意也是他出的,当时文化广场把我愁坏了,谁都不愿意搞,怎么办,田川说要把文化广场推向市场,这一招果然灵,我们谁也没求谁,文化广场就轻松办下来了,还受到了市委宣传部的表彰,人才真是生产力啊。”

    她有点掩饰不住了对于田川的敬佩。

    “田川真是个人才,不仅有文化,还有韬略,如果你需要他,你还可以把他借过来,调过来也行,做个副部长,这样的人才我们早晚要使用的,由他辅佐你,宣传部的工作我就放心了。”

    刘书记爱抚地说。

    章楚涵的心一下子兴奋起来,她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心跳,没曾想刘书记会对田川有这么高的评价,并对他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对他将来的发展无疑是



0616书记赏识
    “什么想法”

    刘书记微笑地看着她。

    “我想在报纸上开一个栏目,叫《天南地北邑水人》,专门采写象张垒这样的人,给招商引资创造一个气氛。”

    她有点忐忑地说,毕竟这个想法她没有和田川商量,不是不想商量,而是没来得及商量,她今天必须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因为说出来了才能说明她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刘书记的,而今天这个时机是最好。

    “好啊,这个点子好,我赞成,这个点子是谁出的,是你还是田川。”

    显然刘书记已经把她和田川捆绑在一起了,用杨艳的话说是抱上了,章楚涵很高兴刘书记把她和田川联系在一起说事,她不忌讳把自己和田川的感情暴露给刘书记,但这件是真的没有和田川商量。

    “这是我想的,没和田川商量。”

    她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好象是在刘书记面前自夸自己了。

    “抓紧操作,我要等着看文章呢。”

    刘书记高兴地说。

    “好。我回去就落实。”

    章楚涵重重地点着头。

    “暴光的事我想报纸还得继续坚持,只要看准了就要敢于暴,但看准了是难点,有事可以和田川商量,也可以和我商量。报纸毕竟是县委机关报,要办出县委机关报的威风,不要什么事都是唱颂歌,一点问题都不敢接触,要敢于替老百姓说话,敢于坚持正义,要体现舆论的监督作用,要叫读者明显地看出报纸是为县委说话的,是在传达县委的精神。现在各个经济部门的吃拿卡要现象非常严重,贪腐之风盛行一笔扶贫款从市到县被侵吞40%,从县到乡又被克扣40%;一张小农机具秧盘的国家补贴2毛5分,农技站就克扣1毛8分,站长还要贪3分;一个售价数百元的骨灰盒,民政干部也要拿15元回扣,这怎么能行呢所以报纸要担负起舆论监督的作用。我看这个本报评论员的做法很好,我的想法,你的想法,县委的想法都可以用本报评论员的形式表达出来,现在有田川这样一个人才,只要我们有好点子了,就能写出好文章,你我只要想好点子就行了,报纸经常发表有分量的文章,报纸就有人看了,这样也会增加报社人员的责任感,总之,我觉得你这个宣传部长的活比组织部要多多了,宣传部更有用武之地,宣传部的工作做好了,要比组织部显现出更大的威力,你有阵地呀,你有报纸和电视台,这是多么重要的阵地呀,说点不好听的,我们要想给哪个领导造点舆论,有针对性的给他写几篇文章就够了,还用在会上批评他吗所以,我觉得你这个管意识形态的常委作用很大,千万不要低估了自己的能量,有我支持你,你什么都不要怕。”
1...102103104105106...1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