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真的不想离开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白狼河

    “这个问题我也想到了,但这是工资政策,是人事部门的事,所以我想宣传部也不会有什么麻烦。”田川来了以后,章楚涵说。

    “这个问题我想的和你想的不一样,我觉得是人事部门没麻烦,而恰恰是宣传部有麻烦,因为县人事局是听市人事局的,市人事局是听省人事厅的,省人事厅是听国家人事部的,人家有政策依据,可以一推了之。但宣传部不行,政工职称是宣传部评的,证书是宣传部发的,评审费也交给了宣传部,结果政工职称不好使了,不涨工资了,那人家不得向宣传部讨说法吗”

    “说的也是,那么这次政工职称为什么就不涨工资了呢,以前不都是跟着涨吗”

    “这次和以前可能有所不同,这次工资改革是中央统一部署的,各省市都是在执行国务院的文件,而据我所知,在国务院的文件里,事业单位是不评政工职称的,政工职称只在企业进行,所以涨工资自然就不包括政工职称了。因为涨工资是在事业单位进行而不包括企业。”

    “那以前为什么就有政工职称呢”

    “以前不是属于全国性的工资改革,涨工资是在原来工资的基础上,而并没有理顺工资结构,这次理顺工资结构了,自然就不包括政工职称,因为在中央的文件里事业单位根本就没有政工职称。”

    “既然中央没有文件,那地方怎么评的政工职称呢”

    “这应该是地方文件,因为后来国有企业纷纷倒闭,尤其是到了县一级,基本就没有国有企业了,私人企业也不认这些东西,所以政工职称就有点开展不下去了,各地就纷纷扩大评审范围,一开始是扩大到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后来又扩大到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但这个也不是很统一,象咱们县是搞得比较好的,而有的贫困县事业单位也没有政工职称。”

    “那你说有政工职称的人要是上访有道理吗”

    “有。虽然中央没有文件,但地方有文件,并且已经形成了事实,其他职称涨工资,政工职称也应该涨。”

    “那人事局为什么不给涨呢”

    “人事局是听中央的文件,但中央文件里压根就没有政工职称这回事,它怎么能给政工职称涨工资啊。”

    “那这些人就得找宣传部了。”

    “对。并且宣传部是有责任解决这个问题的。”

    “那咱怎么解决呢,怎么回答上访的人呢”

    “我担心的就是这个,如果有人上访到宣传部,宣传部不应该是人事局的态度,不应一推了之,也推不了,这个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宣传部的形象。”

     




0648委以重任
    “听章部长这么一说,我估计也没什么问题,人家中央在文件里并没有事业单位的政工职称,事业单位的政工职称是各省搞的,所以这事也怨不着中央,只要省委研究了,这个事我看一定是能成的。”一个人说。

    “其实过去在机关也评过政工职称,但是后来不评了,但是已经有了政工职称的人还是可以挣职称工资的,我估计这一次也可能是这样的结果,就是已经有了职称的人,是可以挣到职称工资的,因为你的职称是合理合法的,应有的待遇不能取消,但以后事业单位就有可能不评职称了,政工职称恢复原貌,仍在企业进行。”章楚涵说。

    “那咱就不管了,反正咱的职称也到头了,再评咱也不能评正高了。”一个人说。

    “我还指望评正高呢,听说别的省也有评正高的。”一个人说。

    “外省有评正高的,但级别得在正县以上,就是咱省评了,在县级也没几个合格的。”章楚涵说。

    “得了还正高呢,副高保住就不错了。”一个人说。

    “保住副高我看没问题,这个大家要放心。”章楚涵说。

    “保不住副高,章部长你得替我们说话啊。”一个人说。

    “没问题。保不住副高我一定替你们说话,请你们放心。”

    见面会结束了,章楚涵接到了市委宣传部的电话,叫她马上到市委宣传部开会。她急忙下楼,赶奔市里。

    市里已经出现上访的了,由于人事局给的回答太简单,上访人员又涌向了宣传部,宣传部怕事态扩大,赶紧召集各县区的宣传部长开会,汇报情况,提出办法。章楚涵发言,她说她刚刚召集了高级政工师开会了,讲了四点意见,大家情绪很好,不会有上访行为,市领导问她讲了哪四点意见,她就把自己的四点意见和市领导汇报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听了她的汇报以后,立刻表态,邑水县宣传部的意见就是邑州市宣传部的意见,也是邑州市各县区宣传部的意见,各位部长回去以后要立刻开会,传达这次会议精神,一定要做好思想工作坚决避免上访行为。

    会议的时间很短,开完会章楚涵就往回赶,她想立刻回到宣传部,因为她不知道家里的情况怎么样,是不是有上访的人,如果政工职称的人上访,宣传部是有责任的,那是政治事件,而不是一般的上访行为。

    她回到了部里,部里一片太平,她坐在自己的沙发椅上,象是坐在前沿阵地的碉堡里,她凝视着窗外,象是观察着敌情,看着看着,她的视线退回到脑海里,眼前出现了田川的身影,她的眼睛越来越模糊了,此时,他为什么不在自己的跟前,当时,她为什么要叫他回到档案局。

    已经过中午了,她还没有吃饭,她不饿,她就是想来到他的跟前,向他说一声,谢谢。

    还是田川判断正确,一个星期以后,人事局接到通知,政工职称和别的职称一样,参加涨工资,与此同时,宣传部也接到通知,从此以后,政工职称的评选只在企业单位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进行。

    刘书记打电话,叫章楚涵到他的办公室去一躺。

    “楚涵,市委宣传部的邓部长来电话了,说你的四点建议说得好啊,说得及时,全邑州市的宣传口都是按照你的四点建议执行的,其他各市都出现了大量的上访,惟独邑州上访的最少,这是你的功劳啊!”刘书记赞赏地说。

    “是市里的会召开得及时。”

    她平淡地说,并没有说出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她觉得和书记谈话不能话语太多,应该尽量叫领导多说,自己主要是聆听,如果是领导多问了,她才可以多说,尤其是在有了成绩的情况下,更不能沾沾自喜,喋喋不休。

    “你的会比市里的还及时啊。”

    刘书记看着她说,看来,市委宣传部长是把她的情况和刘书记说了。



0649特殊使命
    “那好吧,我去,我一定把工作做好。”

    章楚涵重重地点着头。

    “以后我要给你更大的舞台,给你更大的权利,叫你把你的才能都发挥出来,我现在最大的困惑是领导干部不作为,都是忙自己的私事,虽然你在常委里面最年轻,但你的工作能力是最强的,你的文化广场也得到了市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常部长和我说明年就要推广你的做法。楚涵,你肩上的担子会越来越重,但你不要怕,有我支持你,我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你就放心大胆地干吧。”

    刘书记看着她,目光了充满了期待与信任。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章楚涵非常感动的说。

    章楚涵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她在考虑怎样落实刘书记的指示,广播局的事她也多少有点耳闻,但她没想到这事也引起了刘书记的重视,她在考虑怎样去摸这个底,是正面的还是侧面的,派谁去,那两个副部长肯定是不行的,无论是政策水平还是专业水平还是道德水平都不行,要不就叫项大哥去,项大哥的人品是没问题,但过于老实,不够精明,最好的人选应该是田川,田川是无论干什么都叫她他放心,但田川还不是宣传部的人,也不能因为这事再把田川借过来,她当然也不能自己亲自去,而这种摸底的方式又是什么,是派人去还是叫他们来,是从领导入手还是从职工入手,这些问题都需要缜密的考虑。

    她还是给田川打了电话,她要和他商量,她也不想叫别人知道这个事,要做到没有雷声有结果。

    她把刘书记和她谈话的内容和他说了,她觉得这不是秘密,是完全可以和他说的,也应该和他说,因为这件是最根本的功劳还是他的功劳,只不过她没有和刘书记说,她也想在刘书记面前保守点秘密,因为刘书记夸奖她了,如果这时她说这主意都是田川给她出的,这会扫刘书记的兴,所以她没说。

    “我觉得这个事还得由你来办,因为别人也没有这个能力,这个事要从业务入手,那就得找出他们在业务上存在的问题,以前咱也发现它有不少问题,但时间都很长了,现在把它拿出来说事,有点不太自然,所以我想叫你在近期,最好是把时间控制在一个月之内,找出电视台的几点毛病来,如果是大毛病有一个就行,如果是小毛病要多一点,然后我们从这个业务问题入手,找相关的人谈,把广播局的问题搞清楚,向刘书记汇报。”

    在简单地介绍了她和刘书记的谈话情况以后,她说。

    “那就是要看它的节目了。”

    他笑着说,觉得这个任务很简单。

    “对。主要是看它的节目,要认真地看,仔细地看,看看他们的编采播都有什么问题,然后把它归纳总结出来。”

    章楚涵倒是非常认真的样子,因为这是刘书记给她的任务。

    “没问题,你放心吧。”

    他笑着说,他是想缓解她心里的压力。

    “那就给你添麻烦了。”

    她看着他,目光里充满了温柔。

    “和我还客气。”

    他淡淡地说,躲开了她的目光,他是愿意在她不看他的时候看着她,而她看他的时候他就有点不敢面对她的目光了。

    “我王姐最近不挺好吗总也没看见她。”

    她觉得他有点尴尬了,所以她换了一个话题。

    “挺好的,还是天天打麻将。”

    一说起王影他就自然了很多。

    “都和谁玩啊”

    她接着问。

    “啥样人都有,还有百清的对象。”

    他觉得在王影的麻将圈里也就是姚百清的对象还能算间接地和楚涵认识。



0650请客吃饭
    周局长有点不耐凡了,说不等她了,他就打了一个开场白,“我们开饭吧,今天是田局长要请大家吃一顿饭,田局长得了一个先进,是宣传报道先进个人,宣传部给了一千元钱的奖金,他说要请大家吃一顿,下面就请田局长说两句。”还没等田川讲话,杨艳来了,她一边打电话一边往里走,这是她的习惯动作,在人们面前她不打电话的时候很少,她有两部手机,有时轮番响铃,有人看过她的话单,一个月的手机费八百多元,而人们常听她说的话就是,“中午忙什么呀我们聚一下呗”或“晚上有安排吗”之类的,而对方不是张哥就是李哥,多数是各个部门的领导,也有的是大老板。

    “我来晚了,对不起。”她刚结束通话,就和大家说。等她落坐以后,田川说:“也没什么好说的,我平时和大家聚餐的机会很少,借这次机会和大家聚一聚,大家多吃点多喝点,打打唠,就等于提前过一个周末了。我的酒量不行,陪不好大家,但大家要尽情地喝,这样吧,我先提一杯,开个头,然后大家随意。”

    “哎,田局长,这第一杯咋喝呀是干了呀还是怎么的”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说。

    “我干不了,这样吧,我大点口,你们随意。”

    “好,我们看你的。”那个人继续说,大家喝下了第一口酒。田川提完酒以后是周局长提杯,周局长提完了以后就应该是杨艳了。但杨艳没有主动提,是别人在提醒她,杨局长,该你提了,这时,她站了起来,说:“感谢田局长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机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田局长也给我们大家开了一个好头,今天是田局长安排,下回是我安排,来,喝。”说着她喝了一大口酒。周局长的讲话她没有听到,所以杨艳也不知道这顿饭是为什么安排的,田川给她打电话的时候也没说是自己得奖了,杨艳是胡里糊涂的上了桌,她以为就是田川随便请客呢,所以她才说下一顿是由她安排。“好好好,杨局长要安排一桌,杨局长,你什么时候安排啊”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说。

    “你们说了算,什么时候都行。”

    这时服务员上来一道菜,她报菜名的声音很小,谁也没听清,一个人就问另一个人:“她说这叫什么菜”

    “没听清。”另一个人答。

    有人拨动转盘,把菜转到了领导面前,就有人问杨艳:“杨局长,你老下饭店,知道这个菜叫什么名字吗”

    “啊,这个呀,生儿育女吗”她顺嘴就答。

    “什么你说它叫什么”周局长说。

    “生儿育女呀,”杨艳一本正的说。

    “你可真敢说呀,那叫松仁玉米,还生儿育女。”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她就想着生儿育女呢。”一个人在另一个人的耳根说。

    “绣花枕头。”那个人也小声地说。

    他们一边吃着,服务员一边上菜,有一道菜是用一个铜盘子装的,铜盘子上铸有四个字叫“身土不二”,一个人就问,“服务员,这身土不二是什么意思呀。”

    “不知道。”那个服务员答。

    “去问问别人。你要不知道这道菜的名称我们就不给钱了。”服务员下去了,呆了一会,她回来了,说:“各位先生,实在是对不起,这几个字连我们老板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也没办法。”

    既然都不知道了,大家就随便乱猜,有人说那不是身土不二,是身士不二,但身士不二也没有讲啊,这时又有人问杨艳了,“杨局长,你老下饭店一定认识这几个字吧。”

     



0651突发情况
    “好。我们为这个完美的解释干一杯。”周局长说。大家举杯,呼喊着,把杯里的酒都喝了。

    田川带着秘密使命天天晚上看邑水新闻,虽然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但好象这些问题都不足以构成对广播局进行调查的条件,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来确定这些问题。比如前几天电视台播报了一条新闻,是一条专题新闻,题目叫《城市的美容师》,是说环卫工人如何辛苦,打扫县城街道的。咋一看这条新闻没什么毛病,环卫工人确实很辛苦,每天天不亮就得上岗,可谓披星戴月,风里雨里,把他们叫城市的美容师也很恰当,但问题有二,一个是这个标题太老套了,没有新鲜感,城市的美容师几乎是环卫工人的代名词了,这个标题一出现人们就知道是写环卫工人了,老套就等于俗气,所以这个标题并不是太合适;另一个问题多少有点严重,那就是现在的环卫工人和过去的环卫工人地位不一样了,过去的环卫工人可以说是县城的最底层,是一个最无奈的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城里国有企业的纷纷倒闭,大批工人纷纷下岗,环卫处的地位就逐渐提高了,尤其环卫处从隶属于街道变成了隶属于城建局,变成了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以后,环卫处就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单位了,有很多人都挖空心思由企业调到环卫处,这种情况已经延续十多年了,所以现在的环卫工人和过去的环卫工人也已经不一样了,过去的环卫工人是披星戴月,泥里水里,现在的环卫工人是花钱雇人,自己从家呆着或干点别的,所以,现在人们看到的穿着黄马甲、衣衫蓝缕的拿着扫帚扫大街的人其实并不是环卫工人,真正的环卫工人是他们的顾主。
1...110111112113114...1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