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想离开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白狼河
0290出乎意料
章楚涵没想到田川会一口气说了这么些,象有准备似的,究竟是报纸的问题太多了呢还是田川的观察力太强了,但听他说的真是条条是道,比刘书记发现得错误还多,比刘书记解释得还清楚,看来找他来研究是找对了,十五年了,她没有和他在一起讨论问题了,但一讨论起来,她就立刻会看到他智慧的光芒,一个思维清晰,认识深刻,论证有力的男人又重新出现在她的面前。
“刚才刘书记把我找去了,把我狠批一顿,说宣传部是怎么管的,把报纸办成这个样子,而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看出来,我很下不来台。你的看法和刘书记的看法是一样的。你帮我分析分析,报纸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错误呢怎样才能杜绝这些错误呢”
她看着他,一种乞求的眼神。
“报纸频繁出错是近两个月的事,以前虽然也有错误但不是这么严重,我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报社换了一把手有关,因为就是打李总编接了一把手以后,报纸才频繁出错的。”
他用推想的语气说。
“你怎么观察得那么细,是打李总编上任以后报纸才频繁出错的”
她不解地问。
“《邑水信息》我是每期必看,我这个人生活圈子很小,不好走动,不好串们,不好会朋友,也不好唠嗑,但是我也愿意知道天下事,身边事。天下事从网上看看就行了,但身边事就得看《邑水信息》,虽然报纸办得不是很好,但我看的是事而不是文章。”
他慢慢地说。
“你怎么有这么多的不好呢在文明办的时候你不是这样啊,一天你有说有笑的,你的话不少啊。”
她有点嗔怪地说,显然她是同情他的境遇。
“那时候年轻,现在年龄大了,不爱说不爱笑了。”
他苦笑着说。
“你的年龄还不大,你不就比我大五岁吗男同志还显年轻,如果你要是大了那我怎么办啊”
她看着他,十分怜爱的目光。
“说得也是,可能是环境不一样了,所以感觉不一样,还说报纸吧,近两个月以来,除了刘书记看出的这些问题,还有些问题,比如说现在报纸有一个明显的错误,不知你注意没有,在这个一版的右下角有一个栏目,叫‘周末谈’,你看看,就是这个栏目,”
田川拿过一张报纸叫章楚涵看。
“这张报纸是周五出版的,周五不是周末,怎么能叫周末谈呢他们以为星期六休息了,周五就是周末了,那如果星期五休息,周四就成周末了呗。这个栏目就是两个月前开办的,至于周末谈里的内容就更不用说了,有的是文章有的根本就不是文章。有一期‘周末谈’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一看一共是十六句话,没有一句是对的。报纸还把一高中的成立时间说成是民国三十一年,把辽沈战役前线指挥所说成是指挥所,把萧军建议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说成是力谏,这些都是政治问题,还说什么工商局烧毁了价值三十多万的假烟,既然是假烟了还有价值吗,如果是把价值三十多万元的东西烧了不是犯罪吗”
一说到报纸他就滔滔不绝,好象很长时间的压抑一下子都迸发出来了。
“看来刘书记看得还不是很仔细,如果他再看仔细点,那我的脸就更没地方放了。”
他有点庆幸似的说。
“那你说换了一把手,就会
0291紧急决定
“我看没有,我这个部长就够囊的了,我底下的人我看还不如我呢,就不用说是搞文字,就是平时过日子,都弄得你哭笑不得。我们那个办公室副主任,天天连打扫卫生都不知道,那天我和他说,小刚啊,你天天早来一点把走廊拖一拖,第二天早晨我找他就找不着人了,我就喊,小刚哪去了你猜他从哪来了,他从三楼下来了,我说你到三楼干啥去了,他说拖地去了,我说你跑到人家县委办的走廊拖啥地呀还有那次在环路打扫卫生,我到市里办点事,我回来就给他打电话,我说小刚咱从哪干活呢,他说是在医院下边,我说不对呀,医院是在县城里,咱们不是在环路上干活吗,他说是在医院的那个牌子下边,我才知道,咱医院不是在西出口立了一个广告牌吗这孩子,连医院和牌子都分不开,还怎么干工作啊”
章楚涵也开始倒苦水了,他以为只有他才有苦水呢上一次见面和她大倒了一阵,没想到她也有很多难处,可她上次还给他安慰了一番,想到这,他不禁心里一阵难受,他不知道应该怎样帮她。
“那这样的人还怎么当的办公室副主任呢”
他只能话赶话的往下说。
“咳,那还不是看他爸吗,听说去年教育局给部里拿了五万元钱,部里也没啥回报的,就给他儿子安排了一个办公室副主任,其实办公室就俩人,但副主任不是好听一点嘛。”
章楚涵一脸无奈的表情。
“你那几位副部长呢不能做这个把关吗”
他还是想帮她解决把关的问题。
“不能,在给你看报之前,我已经把报纸拿给他们看了,但他们谁也没有看出问题来,然后我才把你叫过来,我不也是没有看出来吗,宣传部没人能把这个关,包括我自己。”
她十分确定地说。
“没看出来不等于说就不能把关了,因为你们是突然看报,没有思想准备,或者说你们不经常看报,不注意报纸的问题,而有些问题隐秘性是很大的,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但是如果是有了思想准备,我想还是能够把关的。”
他觉得他应该鼓励她,他也相信她有这个能力,只是以前她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所以叫刘书记给批评了一顿,这里有天灾的因素。
“那你不也是突然看报吗是我把你叫过来叫你看的,你为什么一下子就看出问题来了呢”
她觉得还是她的水平赶不上他,这她很服气,没有几个人能赶上他的。
“我不是突然看报,这些问题我早就发现了。不仅是这些问题,报纸还有很多问题。我以为这些问题没有人发现呢,但事实还是有人发现的,并且还是县委书记,其实这样很好,这样有利于报纸的改进,要不然把错误百出的报纸留存于世,总不是什么有益的事。报社每半年要出一次合订本,每出一次合订本,档案局都得要一本存档,每一次我看到合订本,都要从头至尾仔细翻一遍,我看到很多错误的东西,就当资料存在档案局了,心里不是个滋味,我有心在那些错误的文章旁边批上,事实应该是什么样,文章又是怎么写的,但我又觉得自己没这个资格,但有些重要的事情我还是要记录下来,存在电脑里,我也不指望它将来有什么用,我就是觉得这样心里会安稳一些。”
她没想到他的心里装了这么多事,上次见面他说他没什么事,学学外语,写点论文,进个职称,她也以为他就这些事呢,她以为他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呢其实他在关心着政治,关心着县里的大事,关心着报纸,对报纸有系统的观察和评价,象这样有心的人现在太少了,打闲唠他没什么话,一探讨问题他就滔滔不绝,这就是知识
0292现场办公
“那怎么办”
他看着她。
“咱俩商量。”
她重重地说。
“咱俩”
他有点不敢相信,这可是县委的大事,他怎么能参加意见呢
“对。咱俩。”
她非常坚决地说。
“那好吧。”
他也不能再说别的,章楚涵叫他做什么他是不能不做的,他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式。
“该怎么办”
她看着他,她相信他是一定有办法的,她从来都不怀疑他的能力。
“你最好下午就和李总编谈,要把把关的事说明白,看他什么态度,如果他同意把关,这事就好办,如果他不同意,再商量对策。”
他正式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那好,我现在就给他打电话。”
章楚涵给李总编打了一个电话,说下午要到报社看看,商量商量工作上的事,李总编说下午有一个谈稿会,能不能第二天的上午来,章楚涵说,既然是谈稿会那就更好了,她也顺便听一听,她还真不掌握报社的工作流程。李总编说那行吧,就定在下午。
快到中午了,田川说要回去,章楚涵说她还要看看他说的那四篇文章,田川帮他找出了那张报纸,并说明了自己的看法,章楚涵连连点头称是,她说中午要请他吃饭,他说不吃,她说不吃就不吃吧,她还要做点思想准备,因为下午要到报社去见李总编,等以后她再一起请她吧,田川就离开了宣传部。
章楚涵和县委刘书记是在同一个星期内上任的,此前刘书记是邑州市委组织部的副部长,他是名牌大学毕业,毕业后一直在市委机关工作,直到调任邑水县县委书记,刘书记给人的印象是知识储量丰厚,理论水平高,讲话干净利索,作风雷厉风行,这和前任县委书记形成了鲜明地对比。前任县委书记是一个本土干部,是一个从生产队会计一步一步干上来的大老粗干部,讲话的时候虽没有引经据典,但都是土话串话,听起来也很赶劲,本来应该叫团结协作,他说是在一个饭锅里搅马勺,本来是财政状况吃紧,他说是驴尾巴缮不上驴屁股了,本来是有多少事要用多少钱,他说是可屁股裁芥子,他要是不拿稿讲话,显得很有水平,但是一拿稿讲话就没水平了,把解放军念成解放军(谆),把氛围念成气围,把参差(cenci)念成,这样的干部也显然不适应今天的领导岗位了,但他还是干到了届满,他离岗了以后,刘书记就接了这个县委书记。
在刘书记接任之前县里调整了一批干部,报社的李总编就是这一批调整到位的,李总编也是初中文化,他过去是在邑水印刷厂做排字工,后来一点一点地干到了厂长,后来印刷厂黄了他到宣传部做了副部长,再后来就到报社当了总编,还兼任宣传部的副部长,其实他做总编不合适,因为他没什么文化,但现在领导考虑干部好象和文化也没什么关系,当时的县委书记就没文化,不也当书记了,所以他当总编也不是不可能。
下午一点半,章楚涵到了报社,因为是两点开会,所以章楚涵就在李总编的办公室和李总编唠嗑,墙上挂着一叠报纸,章楚涵顺手拿下来,随意地看着,并不耽误和林总编唠嗑。两点到了,记者们都到了会议室,章楚涵和李
0293旗开得胜
说到这里,章楚涵用目光扫视着每一个人,而每一个人都屏气凝神,有的是露出惊讶的表情,有的是微微点头,就连李总编也在微微地点头。
“宣传工作会议我觉得写的还是可以的,我作的工作报告和刘书记的讲话的比重差不多,这篇文章的不足之处是县委办公室主任宣读表奖决定没有写出来,等于是落了一个程序,但和其他三篇文章比还是最成功的,是不是因为咱们是一家啊,所以就把我的讲话多写了一点。”
说到这里,大家都乐了,会场出现了活跃的气氛。
散会了,章楚涵仍然回到了李总编的办公室,李总编就开始向章楚涵诉苦,说报社的人手不行,十个记者只有一个本科生,编辑部主任都是职高毕业,还是学种植的,宣传部那篇文章是那个本科生写的,她原来是高中的语文老师,因为高中太累,所以调报社来了,其他人不是接班的就是领导硬性安排的,多数人根本不会写稿。他本来也不想来当这个总编,但是其他的位置没有了,他又急于从宣传部出来,所以才当了这个总编,但自己也没什么文化,管业务的副总编也不是太负责任,管行政的副总编基本就不上班,所以他也很为难,没有可依靠的人,所以他也感觉压力很大,他叫章楚涵给想点办法,争取把报纸的质量再提高一步。
“你看这样好不好,李大哥,报纸在付印之前能不能叫宣传部看看,叫部里的人们帮助把把关。”
章楚涵试探着说。
李总编根本没想到章楚涵会说出这句话来,一时叫他不知道怎么回答是好,报社办报纸凭什么叫宣传部把关啊宣传部有没有资格把关啊宣传部是由谁来把关啊但联想到刚才章楚涵的讲话,他觉得他也没法不答应章楚涵的要求,一个版面四篇文章只有一篇是合格的,章楚涵的分析叫他们都心服口服,看来报纸的问题是很严重的,在这种情况下章楚涵提出宣传部为报纸把关,看来他也不能不答应,如果他不答应,那以后报纸出了事谁负责,他李总编能负责吗
“好啊,有部里的人把关我们就放心啦”。
他也来不及细想就答应了章楚涵的要求。
“那我们就这样定,每一期报纸在付印之前送给部里看一看,部里看完了再付印。”
章楚涵一看李总编答应了,就马上补充了一句,把把关的事说得更具体了。
“好,没问题。”
李总编也只能这样说了。
“那明天的报纸定版了吗”
章楚涵又紧接着问。
“还没有,但一会就定版了。”
他虽然觉得章楚涵问得有点具体了,有点干涉了他总编的工作,但他也没法不回答她,四篇文章的分析证明她是有资格来干涉他的工作的,如果没有四篇文章的分析,说不定他不好好回答她了。
“那就从今天吧。”
章楚涵软中带硬地说。
“那一会我叫送版员把报样给你们送过去,给谁呢”
他也只好按照章楚涵的分析去做了。
“给办公室吧,办公室总有人。”
她没有明确答应送给谁,因为由谁来做这个把关,她还没想好。
“但你们看可得快呀,一般四点钟就印报了。”
这也是一句软中带硬的话,如果宣传部不能及时送回报样,那就可能影响印刷,这个责任由谁来负呢
“我估计有半个小时就看完了,你提前半个小时给我就行。”
她心中马上想到了田川,她想,我就叫田川看,也许连半个小时都用不了,我是绝对不会影响你印报的。
“那好。就这么办。”
李总编有一种不好描述的表情,报纸叫宣传部把关,等于是多了一个环节,这个事报社的人们会怎么看,是不是会笑话他李总编没水平,把关的结果应该是怎样,会不会给报社增加很多麻烦,如果宣传部提出的意见和报社不统一又怎么办是听部长的还是听总编的,如果是听部长的,那他这个总编是不是被架空了。
 
0294报纸把关
“正确是正确,但要看和谁说,如果把这个问题和他们说了,他们有可能不服,比如那个照片的事,既然县委敢送了,报纸为什么不敢登,还有那篇解读文章,有谁规定县一级的党校的副校长就不能解读中央的文件精神啊,所以这些个问题都不是有一个标准的答案,用这个来批评他们,他们会不理解,但是如果讲那四篇文章我想他们就好理解了,也不会有什么抵触情绪。另外我觉得这一次你和李总编谈还是不提刘书记好,好象咱是奉命行事似的,宣传部管报社是理所当然,还提刘书记干啥,所以你今天没提刘书记就对了。”
她没想到这里还有这么多的说道,田川想问题真是太细了,不提刘书记其实对自己更有力,如果是刘书记发现了报纸的问题,那她宣传部长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一个传声筒了,宣传部是党的喉舌,但不是党的传声筒,喉舌是党的肌体的一部分,传声筒是为别人所用,尤其她是一个女常委,女领导往往是被人看成是花瓶,是陪衬大领导的,大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一点主张都没有,这次没有提到刘书记就证明报社的问题都是她的主张,报社的人们就不能小看她,一开始她还没想到这个问题,是田川一说她忽然意识到了,田川真是一个聪明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