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真的不想离开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白狼河

    张总编接着说。

    “他都出去干什么呀”

    “没什么正经事,说是有颈椎病,去按摩。两点钟来了,两点半去按摩,四点钟回来,回来就看谁在谁没在,看别人就象看犯人似的,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张总编明显是对李总编表示不满了。

    “所以别人也看着他。”

    田川顺着说。

    “是。那天就是大家判断他不能来了。所以




0437真实情况
    “有一次我接了一个电话,是一个读者反映报纸出现的问题,我就把李开来的电话号码告诉那个人了,我说这是报社的投诉电话,有话和他说吧,其实报社哪有投诉电话啊,我就是不想管他们的事,凭他那水平能办好报吗但领导用人家咱没办法,但有了问题咱不解答,你自己去解答。”

    张总编接着说。

    “这么做也对。”

    他还是迎合着。

    “李开来不会使用电脑,他也不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呆着,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呆着就是打电话,电话打完了他就到别的屋去串门,和记者唠嗑,说他年轻时候的那些事。他和记者唠嗑记者都得听着,不管愿意听不愿意听,你走了他就不高兴,有时甚至发脾气,因为这个,有的记者连采访都不能去。他尤其愿意和吴兵唠嗑,因为吴兵比较漂亮,想法找一点理由和人家说几句话。但吴兵呢,好象还不愿意和他唠,因为要和吴兵唠嗑,有一次还和王新打起来了,怎么回事呢

    那天吴兵有一个采访,是八点半的,是先一天李开来告诉她的,按理说你告诉人家就完事了,第二天八点过一点,他又来到了吴兵的办公室,说今天八点采访别忘了,吴兵说忘不了,说了几句话以后他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没有一袋烟工夫他又过来了,进屋他就说,一会八点半的采访可别忘了啊,这时吴兵正和王新说事呢,是王新向吴兵打听点事,吴兵就一五一十地和他说,因为他俩说事,所以吴兵也没能及时回答李开来,这时李开来就急了,啪一下就把门带上出去了,王新就有点下不来台了,就找李开来去了,他俩就在那屋吵吵起来了,后来别人过去劝驾,王新才离开。

    他还经常找几个记者打扑克,来钱的,其实谁也不愿意和他玩,因为他一输了就急眼,但是你不和他玩他照样急眼,所以大家就得陪他玩。他不玩扑克的时候一般四点半钟就张罗下班了,好象他开了皇恩似的,好象大家都应该感谢他,但他玩扑克的时候,谁四点半下班还不行,他说没到点。说起玩扑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窦建民他爸不是死了吗其实这事也与他玩扑克有关。那天还是李开来带着他们几个玩扑克,其中也有窦建民一个,窦建民有一个毛病,就是愿意搭领导的车,他家住的离县委比较远,他也没有摩托也没有自行车,上班就是走,有时也坐三轮,他们玩扑克一般都是玩到五点,其实在西楼到了四点半基本就没人了,只有他们几个玩扑克的到五点,扑克散了以后呢,窦建民就搭李开来的车回家,因为他们是一个方向。

    对于窦建民搭车,李开来是非常反感,以为车就是领导坐的,别人不应该坐,但他也不好意思说,因为人家陪他玩扑克了,而窦建民搭车的方式也叫李开来不满,你搭车应该和领导说一声,但是他不吱声,就是你走他也走,你上车他也上车,如果是这样也行,到了后来,他干脆就不等李开来了,玩完了扑克他自己就先上车了,因为



0438我行我素
    李开来一下子就把扑克扬了,说,你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你就走,谁请你来看热闹来的,你看热闹还怕有烟,大冬天开窗户别人受了吗他俩就挤咕起来了,其实白燕灵开窗户是不对,你能看就看,不能看就走,你怎么能给人家开窗户呢但李开来作为总编,老带人在工作时间打扑克也不对,所以别人也有想法,也有怨气,归终末了,这个事还得怨李开来,但他老是看到别人的毛病,看不到自己的毛病。报社那台车就他一个人把着,基本不让别人坐,他有的时候不上班了,在家里呆着,司机也就不上班了,副总编根本就不用想坐车。

    有一天,天下着小雨,李开来没有来上班,但司机来了,我还以为李开来发善心了呢,可还没到四点钟,司机自己就开车走了,根本也没问问我坐不坐车,我心里很难受,但也没说什么,自己打伞回家了,谁知第二天李开来上班还把大家批评了,说昨天人们四点半就走了,没到下班时间。我的原则是不和李开来计较,报社够热闹的了,如果我再和李开来整,那报社就更热闹了,别人也会说我是因为没当上总编才和李开来闹别扭的,我也不想担这个名,我的原则是你愿意说啥就说啥,只要你不点名说就顶没听见,但在工作上我什么事也不管,我本来都不想上班了,我觉得和李开来在一起干工作太憋气,但考虑自己是老人了,不上班对年轻人影响不好,也叫别人说我闹情绪,所以还坚持上班。李开来这个人还特别嫉妒,他一看男记者和女记者在一起说话,他心里就不好受,他希望女记者都围着他转,没事就和女记者在一起唠嗑,也不管人家有事没事。”

    田川没想到报社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张总编也象憋闷太久了,今天可找到可以倾诉的人了,所以话也就特别多,田川对他的故事都感兴趣,他觉得他的故事都能说明一些问题,都是与报纸把关有关联的,所以也特别愿意听。

    “李开来在性格上有点显胜,不是一个很低调很朴实的人,当他得知了自己要当报社的总编了以后,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他给报社的编辑部打电话,问报社的广告怎么做,能不能少收俩钱,当报社的人说不能少收时他就说搁几天你就少收了,你连一分钱都不能要,后来他到报社当了总编,人们才知道那电话就是他打的。

    他来报社之前,报社每年都给职工报六百元钱的暖气费,而春节的福利是五百元,他来以后六百元的暖气费不给报了,春节发一千元的福利,实际上职工是少得了一百元,可他却到处吹嘘他把报社的春节福利提高了五百元。他总吹嘘报社有钱,是西楼的有钱单位,过去和他关系不错的几个女的总找他吃饭,他一请就是好几位,都是女的,还经常有女的找他报饭条子,报油条子,但在单位花钱上非常吝啬,单位的电脑都不行了,显示器都看不到人了,他也不给换,说单位没有钱。有一次他到医院看病人遇到一个卖报纸的,就问人家有没有《邑水信息》,卖报纸的不明白什么是《邑水信息》,他就和人家说,你打听打听我你就知道什么叫《邑水信息》了。有一次他和几个人打扑克,办公室来电话说要一个记者,我一看几个记者也都在场上呢,就说谁谁谁你去一下吧,那个人就说有事去不了,我又换了一个人,那个人也说去不了,这时李开来说你去吧,有什么事啊,那个人就没说不去,这时他就和我吹牛说,你副总编不行吧,还得是总编,我什么也没说。他下饭店



0439如实汇报
    田川一五一十地说。

    “什么同样的问题呀”

    章楚涵想问一个仔细。

    “不是这样吗,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早就涨完了,公务员的工资也涨了半年了,但其他事业单位还一点动静也没有,他想不挣职称工资了,改挣行政工资,但他的行政级别是正科虚职,改挣行政工资要少挣百八十块钱,所以他很难心,他问问我是怎么打算的。”

    他非常细致地向她解释。

    “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她看着他。

    “我没什么打算,我行政上没有级别,如果我要是挣行政工资得少挣七八百呢所以我就是等,我相信事业单位一定会涨工资的,人家总理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了,要解决事业单位的工资问题,这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就是早挣两天晚挣两天的问题。”

    他平静地说。

    “你咋有这么大的把握呢”

    她的目光变得专注起来。

    “因为我相信政策,工资问题是政策问题,不是哪个人说得算的,而政策是公平的,所以没有必要担心。”

    他胸有成竹地说。

    “那张总编为什么就不相信政策呢”

    她的目光变得更加好奇。

    “他也相信政策,但他有点等不了,另外他怕事业单位将来就是涨了,恐怕也不能补,这样照人家公务员还是少挣好几千,如果他现在改挣行政,得从今年的一月算,所以他现在也是两头为难。”

    他继续给她解释。

    “那他最后是怎么决定的”

    她的目光一直就停留在他的脸上,他既觉得幸福也多少有点拘谨。

    “他决定不改了,其实昨天我们俩谈的最多的不是职称问题,而是单位的事,所以我怀疑昨天他找我是不是真的为了工资的事,还是拿工资做借口来谈单位的事。”

    他非常沉稳的样子,好象是怕她看出他内心的拘谨。

    “单位都谈了什么事”

    她的目光移动了一下,但又马上回到他的脸上。

    “谈了他没当上总编的事。”

    他还是沉稳地说。

    “还有呢”

    她多少有点急切的样子。

    “谈了李总编上任以后报社的变化。”

    “都有哪些变化”

    她紧接着问。

    “变化很大。在李总编上任之前报社是由业务副总编定稿,也就是由张总编定稿,李总编上任以后,张总编把这个职责推给了李总编,他说报社是总编负责制,由他负责定稿不太好,结果李总编就把这个职责接过去了,打那以后,张总编对版样根本不看,也不提任何意见,谈稿的时候也是一言不发。除了定稿的权利以外,张总编把派活的权利也交出去了,以前记者采访都是由张总编安排,李总编上任后,他说这个活应该由编辑部主任来干,报社的中层应该负起责任来,李总编也就答应了。

    其实报社也不是没有高手,但这个高手不是编辑部主任,而是由一高中调来的那个叫吴兵的老师,她是正经的中文本科毕业,又在一高中教



0440无可奈何
    “财政包干制把党委书记都牛起来了,党委书记就成了皇上了,现在党委书记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了,特指乡镇的党委书记,县党委书记叫县委书记,省党委书记叫省委书记,唯有乡党委书记不叫乡委书记而是叫党委书记,一提党委书记那就是土皇上,人财物都是一个人说了算,在农村混了几年,就象封疆大吏似的,回县城都得弄一个局长,不管是专业性多么强的局,他们都敢当局长。”田川也颇有感慨。

    “这个状况很难改变,党委书记当局长有多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党委书记确实是掌管着一方土地,为县里承担了很多担子,另外党委书记和县委书记接触密切,所以党委书记进城了,一般都给一个好位置,有的局的副局长都干了二十年了,但局长离岗了,还是党委书记来做局长,副局长还是提不了,为什么年轻人都愿意下乡呢都是为了有一天能当上党委书记,当上党委书记了进城就能当局长了,不当党委书记当局长的也不是没有,但太少了。”

    “你就是太少那里的。”

    田川觉得他俩的话题有点沉重了,象忧国忧民似的,所以就简单地调侃了一下,以改变沉重的气氛。

    “算有一点幸运吧。”

    她的情绪并没有改变多少,显然,她没怎么在意自己的发展,还是对当前的官场有点忧虑,其实她最忧虑的还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田川将何去何从。

    “有一点说远了,还说报社吧,其实报社里最有水平的人不是哪个领导,也不是哪个记者,是跑版员崔健,崔健是滨江大学中文系毕业,毕业以后分配到化肥厂报社当编辑,后来化肥厂倒闭了,他也就下岗了,下岗了他就被介绍来给报社当跑版员,一个月四百元钱。这个人做事谨慎,不是他管的他坚决不管,所以他是明明看到了报纸有问题,但他就是不吱声。我问他为什么不可以把报纸的问题和总编说呢,他说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有的问题总编也听不明白,另一个是他要是说哪篇文章有问题,哪个记者就不愿意,那样他就惹人了,他一个临时工惹那个人也不合适,所以他看见了问题也不吱声。我问他报社怎么才能搞好呢他说那就得象从前似的,由张总编统管业务,现在张总编名义上是管业务,但其实什么也不管,张总编不管事报纸就办不好。”

    田川继续说,他觉得还是应该把报社的情况向她说清楚,因为这涉及到将来对报社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这个问题咱也不好解决,干部的任命权都在县委,咱连个中层都管不着,所以咱和报社的关系纯是业务协调,不能发号施令,搞新闻监管看人家的报样,这都有点出格了,咱对报社应该是事后追究,出现了问题我们可以去调查,提出处理意见,事前监督应该是宽泛的,怎么能给人家定版呢,所以咱这步棋走的是非常险的,一旦搞错了,我们是费力不讨好,还会叫人家笑话,说咱不懂业务,但目前不使用这个办法还真不行,报纸出了问题县委书记找我,当然我也可以找李总编,但是我没法批评李总编,我很年轻,不能轻易批评哪个领导,不仅是我,就是副书记、县长都不轻易批评哪个一把手,因为你手没有生杀权,说狠了谁也不



0441积极建议
    “不用。因为现在的核心问题是张总编,如果张总编不配合宣传部的行动,宣传部订什么制度都没有用,而李总编不管同意不同意宣传部都是可以订这个制度的,宣传部管报社,他没有理由不同意,另外这个制度从形式上看只是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而不是改变他们的职责,所以李总编他也反对不了。”

    田川满有信心地说。

    “那李总编万一要是不同意呢”

    她还是有点担心。

    “他不敢不同意,如果他不同意,我们就拿报样给他看,叫他知道报纸错了多少,他敢担这个责任吗”

    章楚涵觉得这个办法应该是最有效的,虽然有些问题李总编看不出来,但是如果你给他指出来,他还是能够认可的,之所以宣传部给报纸把了这么长时间的关,而李总编也没说什么,就是因为他认识到了报社的水平是确实不行。

    “那就照你说的做吧。”

    她有点相信田川的意见了,她突然觉得田川提出这个意见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随便地提出,即使是随便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田川都没有错的时候,况且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呢她觉得她还没有完全理解他的心思,她也不需要完全理解了,只要照他说的去做就行了。

    “那我就先和张总编谈,看看他的意见。”

    他请示地说,他觉得这是一个大事,他已经正式参与了对报社的管理,为了章楚涵,他觉得他可以僭越一回,等报社的问题解决了,他就回宣传部了,也算完成了他的一个心愿。

    “好吧。”

    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她越来越觉得他的意见是可行的,也许报社的问题就会在张总编身上打开缺口了。

    第二天,田川把张总编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说:“楚涵想结束宣传部为报纸把关的做法,但这需要你的支持,她是想制定一个制度,规范总编和副总编的权利,主要是一个定版权,他想叫你来定版,你看行吗”

    “如果宣传部以制度的形式来规定我的权利,那我可以接受。”张总编思考了一会,说。

    “楚涵还担心你不能接受呢,所以没敢亲自和你说,我和楚涵的关系你知道,我们是一高中的老同事,后来又一起到文明办,可以说是多年的朋友,他很信任我,所以叫我到报社为报纸把关,有一个情况恐怕你们谁都不知道,就是我来宣传部的前一天,刘书记把楚涵批评了,批的挺狠,就是因为报纸出错了,而且错的很多,楚涵一时不知所措,她把我叫过来,看看报纸有什么错,我看出了一大堆错误,楚涵理解了刘书记的批评,并决定把我借过来为报纸把关,

    我当时也不知道报纸报纸为什么出了这么多错误,也只能同意为报纸把关了,自从我为报纸把关以来,报纸没出什么大错,刘书记也没因为报纸的问题找过楚涵,但我和楚涵都觉得把关不是长久之计,把关本身也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所以才考虑停止把关,但停止把关报纸肯定还是要出问题的,所以那天咱俩唠嗑我特意问了一下报社的情况,我觉得你要是能够负起责任来,报纸还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是你还能不能负起这个责任,毕竟组织上造成了很多不公,这要征求你的意见,如果你能负起这个责任,宣传部就可以出台一个制度,重新明确你的权利,是你能够名正言顺的管
1...6162636465...1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