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猛虎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夜班王子
唐山豹沉着脸说道:“你小子千万别大意,二个小时内拿不下阵地,可不只是丢脸了,军座拿我试问前,我先处置了你小子。”连长笑着说道:“旅座,你放心吧,这个阵地我二个小时拿不下来,还有脸在警卫旅干”再说了这样的攻防演习我们可没少练,以前我们的对手可都是九十师那些家伙,旅座不会以为共军九十师还要历害吧”
听连长这么一说,唐山豹的脸色好了一些,他指着山的阵地说道:“共军重武重不多,这一个营只有两挺老式重机枪和六挺轻机枪,你让狙击手第一时间把这些重武器给干掉。”连长答道:“旅座,这还用您操心该怎么进攻,弟兄们心里明白着呢。”
唐山豹一想也是,警卫连可是自己选出来的精锐,连里光狙击手有十几名,再加火力的优势,算演习不许动用迫击炮,封杀对方重火力,拿下阵地应该不会有多大问题。想到这,也放松了一点。转眼两个小时过去了,彭副总司令宣布攻击开始。
警卫连长先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在山脚下对战士们布置起任务来。全连六挺重机枪,十八挺轻机枪成扇型排开,务必压制住战壕里的士兵。十八名狙击手首要目标是阵地的轻重机枪,然后是指挥官。其余的士兵编成若干个突击小组,从几个方向对山顶展开突击。
几分钟后,战士们各各位,首先狙击手在四百米外,对阵地的机枪手展开了狙击,这也拉开了进攻的大幕。阵地的轻重机枪射手,纷纷被远处飞来的子弹击,被判定出局。而因为距离太远,狙击手的位置又相当隐蔽,阵地的战士们想反击都做不到。
这时,警卫连的轻重机枪开火了,几十挺机枪同时开火,一下把战壕的红方战士压制的连头都抬不起来。这些机枪手们枪法相当好,三百米的距离,又是向仰射,仍然让子弹紧贴着战壕在飞,战壕里的战士,只要身体暴露的稍多一点,会弹被判出局。
现在阵地战士被完全压制住了,只能自保,根本无法组织反击。在这时,警卫连连长下令出击,若干个突击小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地型,如同水银泻地般快速的向山头发起了突击。山头央警卫团的一营长看着眼前的形式,急出了一头汗。
进攻的人数不少,可是都是分散开的一个个突击小组,他们相互配合,相互掩护,在极为娴熟的战术动作支持下,飞快的向山腰的防御阵地接近。连山腰阵地的红方战士动用最拿手的武器后,也只是给进攻的战士带来了极小的损失。
半个小时后,蓝军完全占领山腰阵地,守在山腰阵地的二个连红军被判定全体阵亡。蓝军并没有停止攻击,而是继续向山顶发起突击。红军此时己是伤亡大半,山脚下的机枪们用更密集的子弹射向了山顶阵地。而狙击手神出鬼没的射击,让山顶阵地的战士稍不注意会弹出局。
当红军一营长也被狙击手击出局后,这场攻防演习也没有了悬念,最终蓝军以伤亡二十四人的代价,用时五十五分钟,全歼红方,夺取阵地取得了胜利。这场攻防演习让共领导和八路军的主官们面面相觑,到裁判宣布结果时,他们还没从震惊清醒过来。
央
第五百零七章 培训任务[一]
在共高层的会议,一致通过了让王海涛军长对八路军的军官进行培训,并且对央警卫团也要进行培训。 至于和王海涛军长勾通的任务,由八路军的叶剑英总参谋长和任政训处主任的同志一同去完成。晚共方面再次宴请了王海涛一行,在宴会由朱总司令亲自提出请求培训之事,王海涛也爽快的一口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叶总参谋长和邓主任如何培训一事找到了王海涛,王海涛早有准备,答道:“叶总参谋长、邓主任,你们八路军参加军官培训的人员到齐后,我会亲自和他们进行交流。致于部队,我认为你们的部队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所欠缺的是对先进武器使用的理念以及一些特种作战的技能。这些我会让我手下的人去培训他们。”
叶总参谋长问道:“王军长,依你之见,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呢”王海涛答道:“看到效果很快,有半个月足够了,但是要能成为真正的精英,那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实战的考验的。我这次带来的二个连从开始训练到历经战火致今己七、八年下来了。我敢用这二个连去对抗日军一个大队。”
王海涛的话如果是说在对抗演习之前,叶总参谋长根本不会相信。日军一个满员的步兵大队可是足有一千二百多人,八路军要想对抗它怕是要出动一个正规旅才行,二个连四百多号人怎么去对抗这一千多日军可是现在他们知道这位王海涛军长决不是在吹牛。
王海涛见叶、邓二位都在很认真的听自己讲话,想了一下后接说道:“我的部队使用的武器,火力的连续性非常强,一个连的火力配备远远超出了日军一个步兵队的火力强度,但这也使得我的部队对弹药的需求量极大。一名配备的战士,在一场高强度战斗,会打出二百至三百发子弹,机枪的弹药消耗更大了。以你们八路军现有的情况,是无法承担这样的弹药消耗的。因此我只能为你们培训出一支精干的小部队,人数约为六百至八百人。我带来的武器也只能装备这一支部队。”
王海涛的话让叶、邓二人都吃了一惊,他们也没想到使用起这种武器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弹药消耗。正如王海涛所讲,几百人的部队,自己还供应的,若是全军,哪怕只有一个师装备这种武器,自己根本无法满足弹药的消耗了。叶总参谋长问道:“王军长,我们是准备让失警卫团全体接受你们的培训的,央警卫团人数在一千三百人,你看能行吗还有,你这次带来的弹药是不少,可也总有用完的时候,一但弹药用尽如何才能得到补充”
至于人数,多一些没什么,不过武眚可能暂时不够用。至于弹荮这点,王海涛已经有所考虑,见叶剑英将军提了出来,便答道:“叶将军,致于弹药以及炮弹的补充之事,我也想过了,要想从广西运过来,不仅路程太远,而且一路重重关卡,不太现实。不过我在句容那里还有一处基地,你们的新四军可以从那里得到一些补给,我会给他们发电,要他们加大对你们的弹药供应,不过如何运送需要你们自己想办法了。对于整个央警卫团培训之事,我没意见,不过武器装备不足,我会让句容基地给你们一并补足。”
和王海涛前世不同的是,现在的新四军因为实力的壮大,在皖南山区已经一枝独秀,国民党在新四军周围虽然也有三个师的部队,但是也只敢和新四军进行一些小的摩擦,向皖南事变那样的悲剧,这些国民党部队也无力发动。
新四军的军长仍是叶挺将军,副军长已由陈毅将军担任,在新四军的配合下,王海涛当初留在句容的一小支部队现在也有了五千人的规模。王海涛常年征战在外,句容基地全部由唐仁礼在掌控,在跟王海涛汇报并经王海涛同意后,句容基地独立团己经升级为独立旅,由原团长黄桂忠担任独立旅旅长,副旅长由王有利担任。基地总负责仍是九十军后勤处副处长唐亦升在担任。
目前,句容、溧阳以及镇江等地,日军只是占握着城市,乡村都由新四军和独立旅在掌握,这种情况下,共想把弹药从句容运到延安来虽也不容易,但决不是不可能。叶剑英将军和主任都知道新四军的情况,明白这种事还需要央去进行协调,不过王海涛军长能做到这一点,己是很不容易了。
见叶、邓二人都没有意见,王海涛又说道:“我建议培训的第一步,从学习武器的使用开始,不知叶总参谋长、邓主任你们以为如何”叶剑英将军和主任自然不
第五百零八章 培训任务[二]
完成了驾驶汽车的培训,接下来是对野战炮的使用进行培训。王海涛的手下,对受训的人先从弹道原理说起,不过这些新兵们化程度太差,听的实在费劲。见讲了半天,底下的人还是听的一头雾水,王海涛的手下干脆不单独去讲原理了,而是改为实际操作。这里面原先独立炮兵团也有能人,其一名炮兵营长,用自创的瞄准法,可以把迫击炮或九二式步兵炮打的相当准。
这名营长用的方法虽然是土办法,但它的实用性和简单易学性还是得到了王海涛手下的认可。在结合了这名营长的土办法后,王海涛的手下从野战炮的零件开始教起,然后到野战炮的拆开、组装,再到野战炮的性能、瞄准,最后到实弹发射。
王海涛的这帮手下当初在受训时,王海涛是用真枪实弹来训练他们的,接着了战场又打出去数不清的炮弹,因此现在每个人是闭着眼都能把炮弹准确的打出去。他们对独立炮兵团的这些人也用了同样的方法,一门炮一天要打二十发实弹,这种做法把观看训练的一些领导给心疼坏了。
这些领导立刻找到了王海涛,劝说王海涛少打点实弹。王海涛却笑着对他们说道:“各位,神炮手和神枪手一样,都是用弹药喂出来的,现在看似在浪费弹药,可到了战场一发准确的炮弹起十发打不准的炮弹要有用的多。”众人听了王海涛的解释,虽然同意王海涛的观点,但是还是在劝王海涛注意节约。
考虑到这次带来的炮弹的确数量有限,王海涛也只能下令每天一门炮的实弹数限制在十发以内。这样这样的实弹数也是八路军历史从未有过的。所有参加培训的独立炮兵旅官兵也格外珍惜这次机会,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这次培训。
步兵和炮兵的培训又有所不用,挑出来的二百人被侦察连一排带到了离延安城几十公里外的一处山沟里,他们在这里接受的是一种全新的战斗方式。从手语开始,到各种枪械的使用,再到相互间如何去配合,如何发挥不同武器在一场战斗作用,从而互相补充、共同取得胜利。
这些都是王海涛传授给他们的,后世里特种部队所进行的训练方式。要想学会直至熟练这一整套特种部队战术,对从未接触过这些的八路军来说难度不小。不过在见识到这种战术在侦察连战士手所表现出的战斗力后,进行培训的这二百人几乎是用一种疯狂的精神来学习着所能学到的一切。
王海涛带来的一个营的装备,被侦察连优先选出了一批装备给挑出来的二百人,剩下的正好够装备央警卫团一个满编营。挑剩下的一千一百人编成了二个加强营,一个营先学习使用王海涛带来的武器装备,另一个营先进行士木工程以及战场生存方面的训练,双方半个月之后再交换。
进行枪械训练时,掌握了新式枪械使用要领后的战士们每人每天都有几十发实弹要打,而且要求一天一天严格。进行培训的这些战士本身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尖子,在掌握了新式枪械的使用要领后,短时间內把枪械用的精熟,射击的准确性也直线升,几天后的培训进入到了阵地战的火力配备和攻坚战的战术要领来了。
而此时几十名八路军的军官也到达延安,接受王海涛的培训。在到来的军官不乏后世的开国将军,如一二零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贺炳炎,三五九旅副旅长王震;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杨得志,六八六团副团长杨勇,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副团长韩先楚,独立团团长杨成武;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陈锡联等等。
王海涛拿到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后,看着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说不紧张那是吹牛。不过这些后世的开国将军们现在还远没到出名的时候,别说他们了,连八路军的主要领导现在在国内知名度都不高,远不及王海涛这位抗日名将的知名度。
开课的那一天,王海涛一走进准备好的教室,发现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将军,一二零师师长贺龙将军,副师长肖克将军也坐在下面学员。王海涛心里一下紧张了起来。见王海涛走了进来,彭德怀将军带头起立,并主动对王海涛敬礼。
王海涛忙立正还礼,待大家坐下后,王海涛来引彭德怀将军面前说道:“彭副总司令,有您坐在这,我哪敢班门弄斧啊”彭德怀将军笑着说道:“王军长,你也不用谦虚,我可是来学习你在正面战场和日军做战的经验的。王军长开始讲课吧。”
王海涛苦笑了一下,回到讲台,大声说道
第五百零九章 培训任务[三]
在解说南京保卫战时,王海涛重点放在了对地型的利用和防御工事的修建。此时王海涛把后世学到的解放军在战争总结出来的那些土木工程经验,都拿到了课堂来说。对王海涛来说这是一笔糊涂账,用后世的东西来影响现在,也不知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但王海涛所讲述的这些内容却让听课的这些八路军军官们大开了眼界,原来防御阵地还可以修建到这种程度,要是早学会这些,以前的战斗不会有那么多的官兵牺牲了。王海涛南京保卫战讲完,己是十天过去了。这些军官们不少都是从一线部队直接赶来延安的,虽然只待了十来天,可己经有人坐不住了,必竟一线部队的军务还是很多的。
共方面只能结束这次培训,同时又命令另一批军官前来延安参加培训。王海涛来延安己经半个多月,还没有时间直正的深入去了解一下共的实力,正好新的听课军官们还没有来,王海涛也向共方面提出趁这个机会去八路军的防区看一看。
共方面爽快的同意了王海涛的请求,并且安排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陪同王海涛在防区内参观。左权将军这次是回延安向央汇报太行山根据地的情况的,正好赶王海涛前来之事,留了下来。王海涛本想开车出去的,但考虑到想去的地方多是山地或山沟,汽车通行不便,便和左权将军一同骑马而去。
王海涛去的第一站是黄崖洞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地方不算大,设备也远谈不先进,但它的意义绝不一般。这是共拥有的最大的一处兵工厂,它生产出来的弹药是共方面,除了缴获处最大的来源,因此共对它也是相当的重视。
王海涛随行的只有二名卫兵,左权将军身边却是自己的一个警卫排。对于左权将军英年早逝,王海涛是深感惋惜的,在一路的交谈,左权将军乐观的精神和对抗日必胜的坚定信念,引起了王海涛的敬重和好感。王海涛准备在左权将军离开延安回太行山根据地之前,帮他装备一个排的新式武器,这样或许能让左权将军逃过一劫。
走了二天,接近黄崖洞兵工厂时,王海涛他们一行遇到了黄崖洞警卫部队十分严格的盘查,左权将军也是早有准备,出示了八路军总部开出的介绍信。算是这样,王海涛他们也是全部解除了武装后,才被允许进入内部的。黄崖洞兵工厂的厂长亲自接待了王海涛和左权将军,并带着他们参观了整个黄崖洞兵工厂。
说实话整个黄崖洞兵工厂找不出几台完好的机器设备来,唯一的一台老式车床都被当成了宝贝,轻易是不会动用的。兵工厂根本无法生产枪械,只能复装子弹,生产最多的是威力不大的了。而修理枪械,也只能修理一些小毛病,大的问题无法修理。
参观完黄崖洞兵工厂后,王海涛是很失望的,光知道这个黄崖洞兵工厂很筒陋,但没想到筒陋到了这种程度。不能生产枪支弹药不说,连自制的也因为材料问题而威力很小,这样复装出来的子弹射程短不说,弹道也不稳定,也只能保证几十米内的准确性。
不过在参观过程,王海涛也看到了兵工厂内无论是干部还是工人,都在发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他们决不放过任何一点可能会用的的东西,同时,苦活累活大家都抢着干。或许正是有着这样的精神,共才能一步步发展壮大,从而夺取了最后的胜利吧!
从黄崖洞兵工厂,王海涛没有看到让自己惊讶的设备和技术,而是看到了一种艰苦朴素的作风,一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一种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一种积极向的精神面貌,更看到了每个人心里都充满着希望和必胜的信念,这也许才是共能笑到最后的原因所在吧!
离开黄崖洞兵工厂后,王海涛一行又去了共新建的青霉素制药厂,这里的守卫黄崖洞兵工厂还要严密,幸亏有王为宽在厂里,否则王海涛他们还真的进不了制药厂。王为宽把王海涛和左权将军引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后,和王海涛一讲,王海涛才明白这个制药厂己是共央直管,八路军总部都无权对它下达命令。
原来从这个制药厂建成,生产出第一批成品青霉素之后,因为青霉素这种特较药品对伤员产生的巨大作用,被共央直管了。现在生产出来的青霉素除了供应前方医院外,还有少量用来与苏联方面交换必需品。这个制药厂在央共的眼里己是黄崖洞兵工厂更为重要的存在了。
共的行为王海涛也无可厚非,做为处处受制,孤立无援的共来说,用青霉素这种先进药品和唯一的盟友苏联老大哥交换一些必须品,王海涛还真的没法说什么,但是王海涛还是想回到延安后,给共方面提个醒,产品可交换,技术万万不能交换。这位
第五百一十章 汇报演习
有了一次演习的经验,红军和蓝军都没什么可紧张的,彭副总司令一声令下,做为蓝军的王海涛手下二个连快速向山头跑去。他们做为守方有二个小时时间来构建防御阵地。不过次演习时红军构建的防御阵地还没有太多的损坏,也算蓝军占了个便宜。
很快在原来红军构建的防御阵地,蓝军也开始修建各种防御工事。不不知道,这一较两军的差别出来了。现在蓝军修建的防御阵地可是真正接实战要求来修的,可不仅仅是挖一道战壕,用沙袋堆几个火力点这么简单,只见蓝军官兵一人一把工兵锹,飞快的挥动着,一处处防炮洞,一个个掩体快速的出现。
观看台共的这些领导人都在用望远镜观看着蓝军修建防御阵地,蓝军官兵们默契的互相配合,飞快的修建速度都让共的这些领导们惊叹不己。前后一个半小时,山头一处完备的防御工事己经成型,只见战壕、防炮洞,用树木加顶的沙袋掩体,各处火力点都有序的分布在阵地。
从半山坡的第一道战壕算起,守军竟然一口气修出了三道防线,这三道防线互相之间可以进行人员和火力的支援,并且重火力的分配也是非常合理。面对这样一处完备的防御阵地,共的领导人和八路军的领导都皱起了眉头。而在山下看着防御阵地一点点成形的央警卫团团长吴烈也是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