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要不是军方担心形势失控,严格遵守按街区逐步推进,逐步撤离的原则,沦陷区里的几十万民从,怕是早就一窝蜂地涌上大街,不管不顾地逃出市区。
不过对拳蚁的恐惧,令大多数人老老实实地躲在家里,不敢迈出家门一步,什么时候军方出现在街头彻底控制局势,才大包小包地冲出家门。
破家值万贯,哪怕军方一再强调不要带太多行李,绝大多数民众依然我行我们素,哪怕军方的强势阻拦,都挡不住居民们多带几件财物的决心。
对此,军方不得不采取强力手段,严禁携带超量行装,沦陷区顿时怨声载道,可是军方组织的运力有限,总不能让行李挤占动力,把本应离开的人挡在车外。
军方苦口婆心讲道理,起到的作用却十分有限,耽误的时间却不少,大大影响了撤离进度,最终军方发出了最强硬的声音:要么少带行李,要么自行自灭!
胳膊扭不过大腿,民众们根本没有不妥协的余地,对此表示理解的民众不少,但是因为带不走自家的那一点财产,对军方颇有微词甚至埋怨愤恨的也有很多。
明明是军方攻破沦陷区解救出大批民众,结果却是民众与军方的对立情绪愈发严重,实在令人始料不及。
不是所有居民都有机会撤离家园,军方在逐步推进过程中发现,部分拳蚁退入地下之后,又沿着下水道进入居民的家中,将毫无防备的居民啃噬一空。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而且受害者往往不是单门独户,是相邻的几户人家,整个单元,甚至半栋楼都变成了拳蚁的巢穴,遇难者不知凡几。
只要找到被拳蚁占据的住宅,军方完全可以使用火焰喷射器将鸠占鹊巢的拳蚁一网打尽,可是那样一来,撤离沦陷区的速度必将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尽快将民众撤走,军方只能略过拳蚁占据的住宅,优先救助还有生还希望的居民。
一片纷乱的撤离行动中,还有一支逆流而上的部队,这支人数很少的部队,深入沦陷区后找到一窝拳蚁,用一辆改装过的装甲车捉到半车拳蚁,之后立即将捕获的拳蚁送至临义南郊,交给刚刚赶到的研究人员。
研究人员马上展开各种试验,采用次声波微波电磁波信息素以及其他各种手段测试拳蚁的生理信息,尽最大努力分析拳蚁的生理弱点。
午夜时分,北都。
一号首长的小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几位国家高层分坐会议桌两旁,墙上的几块大屏幕,分别播放临义市几个不同地点的实时图像,气氛凝重至极点。
徐家业突然推开会议室的门,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首长,分析报告出来了!
什么结果?一号首长沉着地问。
初步估计,死在蚁潮中的遇难者数量,将达到二十万以上。
什么?怎么可能?
根据卫星各方面的情报综合分析,目前进入临义市区的蚁群,只是整个蚁群的先头部队,蚁群主力将在明天抵达临义,留给临义的时间不多了。
什么时间?
早晨,最晚不会晚于上午九点。
一号首长的目光转向一旁的邱将军:老邱,撤离的速度不能再快一些吗?
恐怕不行。邱将军说,兵力有限,滞留的居民又太多我们本来打算放火烧下水道,再用两到三天把人全撤出来,现在唉!
一号首长眉头紧锁:这东西到底怎么进的临义?
徐家业赶紧回答: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这种蚂蚁非常擅长打洞,蚁北区的部队之所以没能及时发现它们,就是因为这种蚂蚁始终呆在地底下。
一号首长眉头一皱:它们吃什么?
巨蚁,它们靠吞食巨蚁为生,蚁群失控后无法获得食物,才涌出地面觅食。徐家业唏嘘不已,这种蚂蚁很可能不是最近才出现,而是一直与巨蚁伴生,只是我们一直都没发现。
那它们现在怎么出来了?
是这样,之前所有巨蚁都被我们控制在蚁占区,拳蚁只要呆在地下吞噬巨蚁就行,前几天巨蚁失控,大批巨蚁逃离军方的控制,很可能是这一点造成拳蚁的食物短缺。我那里有一些专家认为,蚁群之所以进入临义,是被临义地下的巨蟑螂吸引。
巨蟑没了是件好事,可是这种蚂蚁比蟑螂更难对付。一号首长说。
是的。徐家业附和道,保守估计,临义市内的拳蚁数量不低于十万,它们已经完全占据了地下排水系统,估计下水道里的巨蟑已经被拳蚁吃光,有巨蟑螂为蚁群提供充足的食物,用不了多久,蚁群的规模还会更大。
一号首长长长地叹了口气:老邱,军队没办法消灭它们吗?
邱将军惭愧地摇摇头:拳蚁和巨蚁不是一回事,目前掌握的办法只对巨蚁起作用,对拳蚁没有半点用处。
用重武器呢?包括核武器。
267 不眠之夜(二)
邱将军依旧摇头:蚁群入城前,北方军区组织了一次拦截,空地一体全覆盖,连云爆弹都用上了,可是拳蚁一旦遇到危险,就会立刻挖洞躲避,火力覆盖的效果实在差强人意。
怎么可能?
我也很惊讶,但是前线给我的报告里确实这样写。邱将军说。
这个我可以解释。徐家业说。
几个人的目光立刻转到徐家业身上,一号首长点点头:说吧。
徐家业谨慎地说:根据我的了解,这种蚂蚁非常谨慎,喜欢呆在地下,如果不是没吃的,根本不会上地面,就算大群迁移,也是走走停停,每一次停下都会挖洞休息,军方的火力覆盖只对地面上的蚂蚁起作用,但那只占整个蚁群的极少数,绝大多数拳蚁都在地下躲着,进入市区之后,到处都是硬化路面,蚁群挖不开地面,这才形成了铺天盖地的巨蚁,否则根本不会形成大规模蚁潮。
众人恍然,邱将军道:照这么说,就算用核武器轰,也没法消灭它们?
理论上是这样。徐家业说。
各大城市都有完善的地下排水体系,以拳蚁的习性,肯定会把排水系统当成老巢,就算用核武器轰,也很难伤到栖息在下水道里的蚁群。
这种蚂蚁的分布情况呢?掌握了没有?一号首长又问。
还没完全掌握,但是我们确信,临义北部地区已经被拳蚁占据,未来一段时间还会不断侵蚀周边地区,威胁林州省各大城市的同时,还会向周边省份扩散,除非找到对付拳蚁的有效方法,否则很难阻止拳蚁的扩张。
信息素呢?不能分离拳蚁的信息素吗?
徐家业伸出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划了两下:研究所正在组织人员攻关分离。
需要多长时间?
很难说,就算能把信息素分离出来,还得花时间试验各种信息素的具体作用,短时间内无法用于实战。徐家业说。
一号首长头疼地捏了捏太阳穴,沉默片刻抬起头来:情况已经很明确了,以我们目前的手段,暂时无法遏制拳蚁的扩张,对吗?
徐家业犹豫了一下没说话,邱将军咬了咬牙说:我们能对付蚁群,但是拳蚁太小了,普通人防不胜防,一旦遭到拳蚁袭击,很难逃脱。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一号首长屈指敲了敲桌子,太祖说过,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现在是我们必须拿出魄力的时候了。
徐家业一愣:首长,您的意思是放弃临义?
不,是放弃林州,把蚁占区附近的民众全部撤出来,以空间换时间,给研究部门争取足够的时间研究拳蚁。
这能行吗?邱将军担忧地说,我们的人口压力本来就大,把林州省的居民撤出来不难,难的是往哪里安置他们。
这也是我最头疼的问题,今天的粮食减产严重,安排到哪儿,都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可是我们总不能眼看着几千万人留在那里等死!
林州是老工业基地了,能不能直接把厂矿企业迁到西部,充实西进计划?邱将军问。
厂矿企业没那么容易迁移,现在动手拆设备已经来不及了,但是熟练工人可以优先撤走。一位与会者如是说。
我们的问题还不止北方,南方虽然没有蚁群蝗群,但其他巨虫屡见不鲜,军方疲于奔命,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我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放枪禁,让普通民众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这样一来可以解放军方的大部分实力,专门对付大规模虫灾。二号首长突然说道。
开放枪禁不现实。邱将军说,事实证明,小口径枪械对巨虫的效果十分有限,根本对付不了巨虫,大口径步枪虽然有足够的杀伤力,但威力太大,对治安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不管怎么看,允许民间持枪,不光对付不了巨虫,带来的社会问题更加严重。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巨虫肆虐,我们却在这里因噎废食吧?据我所知,西方不禁枪的国家大多放宽了持枪资格,一些禁枪的国家,也开放了枪禁。说到这里,二号首长故意顿了顿,我不是说开放枪禁有多么好,而是全球都处于虫灾的阴影之下,稳定社会秩序,必须给予普通人自卫的能力,我们的民众迫切需要武器防身,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那是要动摇社会基础的!
一号首长眉头收得更紧,却没有马上表态。
二号首长点燃一支烟,继续道:北方再有一段时间就要进入寒冷的冬季,甭管蚂蚁还是蝗虫,都蹦达不了几天,但是南方不一样,那里四季长青,巨虫的威胁不会因为季节而改变,对武器的需求更加迫切,如果不能全面开放枪禁,是不是先挑出个地方做试点?毕竟当初镜江已经开放过枪禁。
一号首长扭头看向邱将军:老邱,你的看法呢?
确实有自卫的硬需求,但是军用武器不舒适扩散,最好能制造一种即能自卫,又不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的枪械。
有什么合适的型号吗?一号首长问。
散弹枪应该是目前最合适的类型,装弹少,口径大,威力也足够,要是能配上专门打虫子的弹药就更好了。邱将军说。
那就安排相关部门尽快拿出个意见,我记得镜江那会是有条件开放枪禁,所以持枪资格也要写进意见里,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等等!二号首长突然阻止道,老邱,用麻醉枪能不能对付巨虫?
邱将军一愣:这个,我还真不清楚,从来没接触过那玩意。
我觉得可以试一试。二号首长说,那东西射程近穿透力也小,威力全看针筒里的药剂,只要把麻醉药换成杀虫剂,完全可以对付巨虫啊,你们说是不是?
一号首长点点头:这倒也是个思路。
那就先这么办,看看效果再调整。邱将军说。
268 不眠之夜(三)
一号首长点了点头,忽然露出思索的神色:这倒是提醒我了,老邱,通知316所,研究针对巨虫的神经毒剂;通知472所,研究针对巨虫的基因武器;能形成系列武器最好,再让军工部门想想办法,能不能把毒剂装进子弹。另外,召集专家讨论一下,使用高毒性杀虫剂的利弊。
首长,您想重启高毒性杀虫剂生产线吗?徐家业吃惊不已,那些毒药能不能对付巨虫还不好说。
一号首长叹了口气:先研究着看,有备无患吧。
高毒性杀虫剂对环境和人身安全都有着极其严重的影响,甚至可以用遗毒万年来形容,杀死巨虫只是短期利益,若是为此破坏了自然环境,损害的将是无法预测的长远利益。
手心和背都是肉,就算是一号首长,也难以在二者之间做出恰当判断,必须以科学的分析结果为基础,才能做出最恰当的决定。
一号首长换了个姿势,沉声问道:小徐,各地的形势怎么样?
徐家业正色道:全国各地的巨虫数量和袭击事件数量,呈双上升趋势,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和巨虫有关的非正常伤亡人数在十四万左右,其中死亡人数高达百分之五十,是正常死亡人数的两倍半,而且这还没算林州和附近几个省的损失,军方牺牲的人数也没统计进去。
一号首长再叹一口气:真是多事之秋,老邱,军方必须继续加强打击力度,尽最大努力确保民众安全。
我们一直努力,但是巨虫神出鬼没,目前的应对方法实在太背动了,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策略?
一号首长眼中露出一丝赞许:有什么想法?
确实有想法,不过都不是很熟。邱将军以退为进。
没关系,说说看,咱们一起完善。一号首长鼓励道。
邱将军清了清嗓子:那好,我来说说军方的一些看法,首先,我们目前的防御方案,基本是以敌对国为假想目标,这样的防御体制,绝不符合防御巨虫的要求,仅有的几份防御方案,都是根据林州应对虫灾的经验整理而成,每一点经验都是血的教训,所以,有必要根据巨虫的生理习性,制定完善的虫灾防御预案,下发各省备用。
一号首长点点头:小徐,这个任务交给你们。
是。徐家业答应一声,我们已经整理好了部分巨虫的详细资料,但是缺乏武器实验资料,不知道哪一种武器对付它们的效果最好。
整理好的资料尽快交给军方,由军方抓捕巨虫进行武器试验,老邱,这方面没有困难吧?
没问题。邱将军晗首。
往下说!一号首长做了个继续的手势。
邱将军又道:从目前的形势看,虫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是不是可以依靠西进计划,优先集中资源,尽快在高原上建设一座封闭型工业城市?
全封闭城市?二号首长皱眉,有什么意义?
为今后的城市建设积累经验。邱将军说,短时间内彻底根绝虫灾的可能性极小,那么我们有必要做好长期对抗巨虫的准备,我们需要一座或者几座安全的全封闭城市,集中工业机械和产业工人以防万一。
怎么?你们军方已经悲观到这种地步了吗?二号首长难以置信地问。
有备无患吧,目前的重工业太分散了。
那怎么个封闭法?掘地三尺挖地下城?二号首长又问。
建造全封闭地下城确实是最安全的方案,但是地下城投资数量大,建设周期长,不适合目前的情况。邱将军显然是有备而来,按目前的情况来看,构筑城墙,以物理方法隔绝城市内外,并以其他手段辅助封闭,是最好的方案。
辅助手段指什么?
可以是任何一种能杀伤巨虫的手段,优先推荐火力封闭,在城墙上修建炮塔机枪塔和防空火力点,完全可以保证城市的安全,而且这也是我们军方最熟悉的方式,等将来技术成熟,还要以采用药物封闭辐射封闭微波封闭甚至巨蚁封闭。
这个方案好!一号首长赞许地点点头,镜江市的城墙,就在虫灾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我认为这套方案不仅可以用在西进计划,其他城市完全可以套用这个方案,建立一套应对虫灾的防御体系,另外,还必须解决好地下排水系统的防虫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