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国内的下水道其实就是排污管,城外那些直径两米粗的管道简直就是业界良心,市内的下水管道直径往往只有一米左右,除非是爬,否则人绝对进不去。

    连找了四条街之后,叶涵终于认识到这样做不是办法,阻止了琴师继续下去。

    琴师同样很无奈,旁敲侧击地提醒叶涵,让他仔细回忆究竟哪里能找到拳蚁。

    叶涵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一扭头恰好看到肖源,不由地微微一怔:沦陷区,沦陷区最有可能!

    对对,沦陷区!肖源大点其头。

    看到琴师疑惑的眼神,叶涵简单地解释了一下沦陷区的情况:部队撤出的时候,沦陷区里还有不少人,拳蚁最有可能集中在沦陷区的地下!

    琴师勉强笑笑:但愿吧。

    接连失望好几次,他对这次任务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他对蚂蚁的了解不多,只是接到任务后大致了解了一下蚂蚁的习性,这玩意到了冬天就会躲在巢里冬眠,若是找巨蚁还容易一些,拳蚁只有拳头大,真心不怎么好找。

    此刻时间已经接近午夜,却没有任何人提出休息,装甲车一路狂奔赶往沦陷区,即将开进沦陷区的时候,叶涵忽然看到街边有个塌陷的地洞。

    一道闪电在脑中闪过,叶涵立刻大叫一声:停!

    洛明雨本能地踩住刹车,装甲车在积满冰雪的路面上滑出二十多米,停下时车身已然横在路面上。

    怎么了?琴师不满地问。

    刚才那个洞是巨蟑螂挖的,里面空间很大,我觉得,应该从这儿找起!叶涵大声说。

    巨蟑螂的体积是已知的所有巨虫之冠,而任何一个被巨蟑螂侵害过的城市,地下都会被巨蟑螂挖得面目全非,四通八达的地洞若是加固再回高,走地铁都木有问题。

    装甲车重新启动,洛明雨踩下油门,转动的轮胎在冰雪路面上滑了一下,洛明雨放开油门重新加速,装甲车缓缓启动,调头驶往来时的方向,最终停在那个走私少说有四米左右的地洞附近。

    四个人带齐装备站在地洞边缘,地洞并不像蚁洞那相垂直上下,而是斜着延伸到地底深处。

    尽管车灯照着洞口,洞里却依然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到,哪怕用上夜视仪也是一样。

    琴师长出一口气:要是再找不到,今天就不找了。

    但愿有收获。叶涵说罢,迈步走进地洞,肖源赶紧跟上,丁莫和琴师对视一眼,并肩跟在后面。

    刚走进地洞的时候,洞壁上还挂满了冰雪和霜花,但是只走了几十米,四周就变成了裸露的泥土。

    蟑螂挖的地洞很有特点,高度还不到两米,宽度却有五六米,拱形的顶部看着就让人觉得结实。

    肖源好奇地摸了摸头顶的土,使的力气不小,土层却坚硬得几乎没留下印迹,他不由地咋舌不已:这土够硬的,蟑螂不是把土硬挤成这样吧?

    叶涵皮笑肉不笑地扯扯嘴角:这事儿你得去问蟑螂。

    算了吧。肖源连忙摇头。

    蟑螂制造的工程谈不上什么美感,唯一的特点就是粗糙,而且弯道一处接一处不说,看起来比较直的路段也是弯的。

    好在弯归弯却没什么岔路,大概走出四五百米之后,才遇到第一条但岔路,叶涵依旧选择左边,并且用军刀在洞壁上画了个箭头充当记号——箭头不是指向即将进入的岔路,而是指着来时的方向。

    地面上可是只凭罗盘行进,地洞曲折反复错综复杂,走错一个岔路,搞不好就要困在地底下动弹不得。

    现在可不是城市运转正常的时候,别说临义市,整个林州省都找不出救援力量,一旦被困,唯一的结果就是等死,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好记号保险一点。

    动力装甲似乎没有挖洞的功能,这次回去之后,是不是该和瞿姜反映一下,免得日后遇上类似的情况?

    走进岔路后四五十米,附近的空间骤然扩展,左右宽度超过十米,高度也有三米五左右,形成一片面积不下一百平方的地下空间。

    一路走来,地洞里都只能看到泥土,可是在这处地下空间的角落里,居然堆着一些散乱的超大号昆虫甲壳,支楞的虫腿从堆积的甲壳缝隙中探出来,黑色虫腿上的毛刺显眼异常。

    琴师几步赶到叶涵身边:这里面不会有蚂蚁吧?

    应该不会。叶涵走到壳堆旁,挑了一块足有拳头那样厚的甲壳拿在手里,仔细观察虫壳上的痕迹,很快就在甲壳边缘找到了一处不起眼的咬痕。




356 诡异的遭遇
    叶涵眼睛一亮,举起那块锅盖大小的虫壳:老卞,找到了!

    什么?琴师愕然接过甲壳,上上下下看了几遍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对。

    这里!叶涵指向甲壳边缘的咬痕,巨虫的颚有一米多长,咬痕比这个大多了,所以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个咬痕来自于拳蚁!

    洞里有拳蚁!琴师精神一振,看甲壳的目光登时充满热切。

    难说,但是几率肯定比前面那些下水道更大一些。叶涵谨慎地说。

    那还等什么,赶紧撒信息素!琴师迫不及待地连声催促。

    现在还不行。叶涵摇头,咱们只有一瓶信息素,必须看到拳蚁,才能保证信息素起作用。

    那就赶紧走,早办完早回去,我受够这个该死的地方了!琴师大声说道。

    叶涵诧异地看了琴师一眼:你别说你有幽闭恐惧症。

    我没那种白痴的毛病!琴师怒道,我只是不喜欢呆在地下!

    那你最好抓紧时间习惯习惯。叶涵说罢,第一个走进洞穴深处,其他人陆续跟上,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得溜圆,生怕错过了随时可能出现的拳蚁,行止颇有成败在此一举之感。

    越往下走温度就越高,越往下走岔路就越过,不得不频频停步留下记号,为了防止记号模糊,叶涵不仅将军刀深深地贯入土墙,而且每个岔路都要做三个记号。

    重要的事说三遍,重要的记号自然也要做三个。

    地面的坡度一会儿大一会儿最陡的地方甚至能达到五六十度,经过十余处岔路之后,原本还算简单的地洞彻底变成了纵横交错的迷宫,就算有罗盘指向,几个人开始有迷失方向的苗头。

    叶涵原本是进入哪条岔路,就在哪条路的入口画记号,然而到了这个地步,单画走过的路线,已经无法让他放心,不得不在其他未走过的路口也画上记号,才敢继续前进。

    巨蟑螂的巢穴规模比想象中大得多,琴师越走越担心,看着气压高度表上的数据不断降低,他的仿佛也在逐渐沉入深渊,紧张地咽了口唾沫说道:咱们都到地下五十多米了,还往下走啊?

    动力装甲的火控系统需要海拔高度来计算弹道,因而装甲上有一套气压高度计,可以大致测量所在位置的海拔。

    继续。叶涵接着纠正道,还有,那是海拔负五十米,不是地下五十米,有区别。

    不是吧?琴师脑子嗡地一声,临义海拔多少?

    平均二百多,咱们现在的位置,差不多是地下三百米。叶涵轻声说。

    要不咱们多走几条岔路看看?琴师忐忑地建议。

    几个人不约而同地转过头来,疑惑地看着琴师,琴师心头猛跳:你们都,都看着我干什么?

    叶涵严肃地问:老卞,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有幽闭恐惧症?

    应该没有吧,我连这个名字,都是今天才听你说。琴师回答。

    那你紧张个什么劲?叶涵不解地问。

    没紧张,就是觉得太不安全。琴师弱弱地解释道。

    老卞,你这状态不对,用不用回车上歇一会儿?叶涵担心地问。

    琴师的情况很不正常,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原本没什么感觉的丁莫和肖源,搞不好也要被他搞得紧张兮兮。

    琴师回头看看漆黑的洞穴,艰难地摇了摇头:不用了吧,我还能坚持!黑暗的洞穴在绿色的夜视仪屏幕上,散发着幽幽的暗绿色光芒,看起来就像魔鬼的召唤。

    他表面上说的轻松,心里却在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是个军人是个军人是个军人!我无所畏惧无所畏惧无所畏惧!

    然而自我催眠却战胜不了源自内心深处的本能,那些看似平常的洞穴,带给他的压力,不比即将砸到头上的炮火覆盖差到哪儿去。

    琴师心里明白,自己很可能真有叶涵说的那个什么恐惧症很轻微的那种。

    叶涵抿了抿嘴唇:不行咱们就回去。嘴上这样说,腿却迈开了继续往下走。

    琴师咬牙迈步跟上,目光却四处游移,仿佛是担心黑暗中会突然蹿出一只史前怪兽。

    他很想就此终止任务返回地面,可是叶涵最多同意他自己返回,想想一个人穿行在地洞里的感觉,他就有种寒毛竖的感觉,反倒是和其他人在一起更有安全感。

    放心吧,没事。叶涵一边走一边轻声安慰,蚂蚁的冬眠温度好像是零上七八度,这里的环境温度都超过十度了,如果有拳蚁,肯定有发现

    那是什么!肖源突然一声怪叫。

    几个人一齐看向前方,只见一个人横躺在七八米外的地面上,好似没有重量的幽灵般一动不动地缓缓飘动。

    琴师原本的状态就不怎么样,目睹这一幕,竖起的寒毛瞬间炸开,下意识地端起了榴弹发射器。

    叶涵赶紧阻止:别开枪,往下看!

    琴师只想把那个玩意轰成渣渣,压根儿不想听叶涵的,可目光却本能地向挪向那人的身上,意外地看到那人身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细腿。

    琴师的脑子早就钻进了牛角尖,一句话本能地脱口而出:这是成精了?

    叶涵翻了个白眼儿,干脆打开头灯:什么成精了,是蚂蚁,蚂蚁!被强光照住的蚂蚁有些慌乱,蚂蚁们立时加速,却没有任何一只蚂蚁脱离大部队独自行动。

    琴师这才注意到,那些腿不是长在那人身上,而是一群拳蚁托着那个人,除了托着那人的蚂蚁之外,后面还跟着几个落单的拳蚁。

    动力装甲上配用的灯光很亮,雪白的光束照在那人的脸上,众人这和看清那是个大约三十多岁的男人,身上还穿着一套深灰色的小翻领西装,脖子上还系着一条斜纹领带。

    那人的表情好似泥逆木雕一样僵硬,对照在脸上的光线没有一丝反应。未完待续。



357 抓捕
    琴师惊诧地瞪圆了眼睛:这是什么情况?眼前这一幕太过诡异,他心里的恐惧感不翼而飞。

    我哪知道!叶涵回了一句,心中的好奇无法抑制,走,跟上去看看!

    他设想过各种遭遇拳蚁的情况,却怎么也没想过眼前这一幕。

    琴师握紧了榴弹发射器:头灯就这么开着没事吗?

    没事。叶涵虽然这宋说,却还是关掉了头灯,惊慌的蚁群立刻安静下来,继续托着那个人不紧不慢地走。

    肖源盯着那人看了又看,惊悚地问道:临义都放弃两个多月了,这人从哪儿来的?

    是不是地面上抓来的?琴师猜测道,你们不是说临义还有不少人留下么?还说市郊有接待处什么的。

    这种天气穿一身秋装?冻也冻死了。肖源说。

    那你说是怎么回事?琴师语气中已经带上了一丝不耐烦。

    就是不知道才问啊!肖源说。

    总不能是蚂蚁抓来养到现在吧?琴师怒道。

    不可能。叶涵说,难不成蚂蚁把人抓回来之后,还给吃给喝一直养着?十一月十二月,两个多月得吃多少东西?

    肖源突然又想起那人好像僵尸一样毫无反应的脸:那什么,你们说,那人是死是活?

    应该是活的吧?叶涵心头一震,心中陡然升起一丝不安,如果是刚被拳蚁抓进来,那人肯定是活的。

    这里的温度有零上十二三度,如果是抓来有一段时间,那人早就该变成一具腐尸,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能被拳蚁托着走。

    那咱们怎么救他?肖源没问救不救,而是问怎么救,因为前面那个问题根本不必问,虽然任务是捕捉拳蚁,可是身为一名子弟兵,既然这事让大伙碰上了,就没道理冷眼旁观的道理。

    琴师摇摇头:用不着了,那人没心跳,死的。

    最近一段时间,瞿姜对动力装甲进行了大幅度改进,虽然外观上没什么变化,内里的设备却增添了不少。

    因为装甲内的空间有限,不可能把所有功能全部装到一台装甲上,瞿姜采取了分工协作的方式,将不同的功能分别安装到不同的装甲上。

    琴师现在穿的装甲,就比其他人多一套生命探测装置,可以在五米内探测到心跳发出的震动。

    肖源马上不说话了,活着的人有救援的必要,但是必须在不影响任务的前提下实施救援。

    死去的人人已经死了,根本谈不上救或不救,取一点组织带出去,做个dna备案,就已经可以算仁至义尽了。

    这时,琴师眼前的屏幕一角突然一跳,荡开一圈透明的波纹。

    透明的波纹只是操作系统的视觉效果,为的是提醒动力装甲的操作人员,别忽略了这个提醒。

    琴师斜眼一看差点没咬到舌头,眼前的提示居然来自生命探测仪,而且是心跳的信号!

    可是仔细再看,却没有新的信号,琴师不禁疑惑不已,是系统出了故障,还是自己眼花看错了地方?

    几个人继续跟在蚁群后面,大概五六十米后进入一处洞室,一只脚踏出通道,所有人一齐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眼前的洞室至少有上百平方,四周有六条通道从不同方向通入这间洞室,洞室的一侧,密密麻麻的人骨一直规程到洞顶,数不清的颅骨张着空洞的眼眶,仿佛有无数个声音纠缠在一起,低声倾诉着各自的悲惨遭遇。

    肖源呆呆地瞪着眼睛:这得死多少人啊?

    临义死的人还少吗?

    狗日的!丁莫端起火焰喷射器就要开火。

    叶涵一把扯住丁莫的胳膊:不要,烧死它们简单,可是完不成任务,将来死在拳蚁手里的人只会更多!
1...149150151152153...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