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从把人救出地洞到现在,一共也没多少时间,这么短的时间,这么长的跑道,就那么几个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说话间一个人影踏着积雪冲到灯光之中,不断挥舞着手中的指挥棒,直升机根据地面的指示,缓缓降落在灯光之内。

    叶涵第一个跳下直升机,看到跑道边缘层层的积雪,马上回身说道:跑道是直升机吹出来的。

    吹?肖源愕然,叶涵马上做了个飞行的手势,肖源的目光立刻落到一旁的直升机上,登时恍然大悟。

    一位中尉军官快步跑到叶涵面前敬礼:卞队长?

    叶涵马上还礼,一把将琴师拉到面前:我不是,他才是。

    中尉再次敬礼:卞队长,飞机再有两分钟就到,请你们做好登机准备!

    知道了,谢谢!

    不用,应该的。中尉客气地说。

    这时跑道的尽头火光一闪,跑道左右分别燃起一堆篝火,接着是第二堆,第三堆。

    肖源的好奇心又冒了出来:我去了,接待处真有速度啊!

    中尉解释道:时间太紧了,我们直接搬了几箱过来。

    在。声的都是职业军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如今的都是安全,必须使用雷管或者其它引爆手段,否则一堆摞一起,用火烧上几个小时也未必会爆炸。

    米军在战场上,就曾用点燃的取暖。

    对普通人而言,烧简直就是作死,恨不能躲得越远越好,可对熟悉的职业军人而言,拿点把火真算不了什么。

    天边传来低沉的嗡嗡声,两行篝火在跑道两侧点燃,漆黑的远空现出一架运输机的轮廓。

    虽然没有地面指挥,但运输机的飞行员经验老道,准确无误地压低机头对正跑道,一次降落成功。

    飞机停稳,尾舱门缓缓打开,装甲车飞快地蹿出去,一口气开进机腹。

    叶涵等人跳下车,迅速将装甲车固定好,随即琴师发出起飞信号,始终转个不停的螺旋浆越转越快,运输机重新冲上跑道,迎着凄冷的寒风腾空而起。

    飞机起飞,琴师坐到机舱中的简易座椅上,长出一口气说:装甲脱了放车上,抓紧时间休息。

    虽然飞机是军方的运输机,没有客机那样舒适,但机上刻意准备了一些工作人员,光军医就有四五个,他们把装甲车上的孩子们搬下了下来,用各种便捷设备进行初步检查。

    另外还有几位军官为几个孩子拍照,拍好的照片马上通过军用网络送到北都,由警方调查孩子们的身份。

    一位护士小心地将针头刺入孩子的胳膊,另一头插进真空管,一滴粘稠的鲜血缓缓流出,流速比正常鲜血慢得多,看成上去就像即将凝固的脂肪。

    护士吃惊地抬起了头,一旁的军医立刻说道:别问我,我要是知道就不用检查了。

    真空管里那一滴将滴未滴的鲜血最终还是没能滴下,护士瞪圆了漆黑的大眼睛:凝固了!

    军医毫不犹豫地说:换注射器,手抽。

    这一回总算抽出小半管鲜血,可是没等护士把血样装到专用的容器里,鲜血就在针筒里凝固。

    军医无奈地说:加热试试,不行就算了。

    加热根本不起作用,护士只能把针筒抽开,将凝固的鲜血倒出来,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化验凝固的血样。

    几位军医的检查除了表面上的症状之外,没能查出更多异常,检查因为无法进行下去而不得不半途中止。

    忙碌的医护人员偃旗息鼓,机舱里恢复宁静,但军医们都不愿意离开,一直守在几个孩子身边,一守就是一个多小时,直到飞机降落也没离开。

    凌晨二时许,运输机在北都郊外一处军用机场降落,早已抵达机场的救护车将所有的孩子全部接走,那几只拳蚁交给专人移送实验室,叶涵等人也被一辆军车接走,昂贵的动力装甲和装甲车却留在机场。

    军车直奔北都而去,从来没进过北都的叶涵等人好奇地东张西望,本以为能看到什么不一样的风景,可是看来年去,最终却没发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现代城市无非就是水泥森林,哪怕一国之都,也只是政治上的地位更加重要,除去地标建筑之外,城市里的建筑大多找不到什么特别之处。

    军车穿过城市,半小时后,以琴师为首的五人坐到了邱天宁面前。

    邱天宁带着几个面无表情的军官,详细询问了任务的全过程,连几个人的对话内容都没放过,直到两小时后,几个人才被送进宿舍休息。

    叶涵等人接受询问的同时,八个孩子第一时间送到。

    提前接到通知的医院早就组织了精兵强将,孩子们入院之后,严阵以待的医务人员立刻为他们进行细致的全身检查,哪怕最不起眼的异常也不放过。

    可初步检查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孩子们都还活着,可是他们的新陈代谢却只有常人的四百分之一,心脏四到五分钟才会跳一次,慢得令人发指。

    换句话说,这些孩子的生命,被拳蚁拉长了四百多倍,一天相当于四百多天,按这个比率计算,藏在蚁洞里的两个月,只相当于正常情况下的三个半小时。

    除去新陈代谢过慢之外,检查还发现,这些孩子的运动神经被不知明的神经毒素麻醉,令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与此同时,脑电波显示,孩子们的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换句话说,孩子们的意识一直十分清醒!




363 保鲜
    清晨,东方的天际刚刚吐出一丝鱼肚白,广场一角,国旗护卫队精神抖擞。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金水桥。

    熟悉的旋律响彻云霄,国旗与朝阳一同升起,一辆军车在激昂的乐曲声中疾速驶过广场,随即转向中楠海。

    片刻后,秘书敲响了一哥办公室的门:首长,邱部长来了!

    一哥抬起头来:请他进来,再倒两杯茶过来,浓一点的。

    秘书答应一声退开,邱天宁大步走进办公室。

    一哥揉揉布满血丝的眼睛,指指靠着茶几的沙发:坐吧。

    邱天宁坐下,一哥起身坐到茶几另一侧:情况怎么样?我听说了一些不好的消息。

    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很少,也很复杂

    一哥摆了摆手:先跟我说说孩子们的情况,我听说他们的大脑一直很清醒。

    邱天宁肃然道:这个问题非常复杂,301的专家会诊后一致认为,孩子们的大脑不可能一直清醒。

    怎么讲?

    是这样,医生说道大脑的活动需要消耗大量养分,大概占全身总消耗的百分之二十,孩子们被困两个多月,如果大脑一直处于清醒状态,大脑消耗的养分足以将全身的脂肪储备耗尽,所以他们的大脑不可以一直清醒。

    喔!一哥点了点头,这是一个不算好的好消息,老邱,不瞒你说,从我昨晚听到这个消息,心就怎么都放不下。

    医生还有一些猜测,想听吗?邱天宁问。

    说说看。

    邱天宁组织了一下语言:有的医生认为,孩子们一直处于浅层睡眠状态,大脑的活动是他们正在做梦;也有的医生认为,孩子们的大脑和身体一样被拳蚁麻醉,思绪速度只有常人的四百分之一,在蚁窝里两个月,他们的感觉就像三个多小时;还有一种猜想,认为孩子们的大脑只是短期清醒,他们明白已经获救,情绪非常激动,所以大脑才有这样剧烈的活动,但是直到现在,没有任何一种猜测,能得到所有人的一致认可。

    一哥摇头:认不认可有屁用,都闲着没事干了是不是?他们想出办法了没有?

    没有。邱天宁说,大脑活动与否只是判断身体状态的一个方面,各种检查都做了,但是孩子们的生理状态和正常人完全不一样,301根本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把人救回来。

    现代医学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对人类的了解甚至延伸到基因层面,可是这种类似于冬眠的现象却是前所未有前所未见,尽管军方将北都各家医院最优秀的医生全部接到301,可无论多么权威的专家教授,面对未知的情况,都有一种狗咬刺猬的无奈。

    一哥刚刚舒展一些的眉头又皱了起来:那跟我说说,都有什么进展。

    血检发现,血样里查出四种从没在人体内发现过的生物酶,因为血样太少,无法分离生物酶,现在还不知道这些生物酶的作用。

    通知301,尽快搞清楚这些生物酶的作用,我觉得,突破口很可能就在这些生物酶上这么办吧,让301牵头搞一个实验室,直接并入生物实验室,那边专家教授多。

    邱天宁点头:生物酶的作用不是一时半会能搞清的,可能需要不短的时间。

    不管多长时间,都要把生物酶的作用搞清楚。一哥说。

    301对这几种生物酶有一点不成熟的猜测,他们认为,其中一种的作用肯定是肌体麻醉,另外一种是神经阻断,剩下两种可能是作用在血液和身体其他机能上面,专家猜测,这些东西的最终作用就只有一个

    怎么不说了?一哥诧异地问。

    邱天宁鼻孔重重喷出一股浊气:保鲜。

    一哥的心脏陡然紧缩,瞳孔中射出凌厉的寒光:保鲜?

    是。邱天宁叹了口气,长期储存食物的需要。

    一哥登时怒不可遏,一国元首不顾形象地破口大骂,但他毕竟是一国之首,很快就调整好失控的心情:老邱,人没办法救回来,那麻醉的原因呢?原因总该有办法找到吧?

    可能是某种特殊蚁种的叮咬,我们对原蚁的了解实在太少,这是最靠谱的猜测。

    雷霆不是抓到了几只特殊的拳蚁吗?出什么结果了没有?

    我还没时间了解。邱天宁说。

    一哥起身走到办公桌边,拿起桌上的电话:和生物实验室联系,我要知道昨天那几只拳蚁的情况,收到消息之后马上送到我这儿来!

    说罢放下电话,重新坐到邱天宁身边:老邱,任务细节都了解清楚了吧?蚂蚁窝里大概有多少人?

    根据雷霆的汇报,他们只见到一个洞室,但是根据他们的见闻推测,至少还有五到六个同样的洞室。根据各方面的情况推测,临义地下的蚁巢规模非常大,雷霆的行动范围只占蚁巢的很小一部分,蚁巢里究竟有多少受害者很难讲,悲观估计,临义失踪的几十万人里,可能有一半以上被拳蚁捕获。

    马上想办法,尽快把人救出来。一哥说,就算现在没办法把人救回来,也要先把人救出蚂蚁窝再说!

    是,这方面总参已经着手计划。

    相关的安置工作也要做好,别人救出来了,没地方安排。

    放心,受害者不是都麻醉了吗?找到让恢复正常的办法之前,每个人的需要只是一张床,连水和食物都省了。

    一哥突然怔住,旋即苦笑:如果能搞清楚麻醉的原因就好了,全国上下这么多张嘴等着吃饭,把一部分不必要的人冬眠也是个渡过饥荒的办法。

    邱天宁压根儿跟不上一哥的思绪速度,愣了一下才明白一哥话里的意思:那您的意思是,暂时保留拳蚁?

    冬天是消灭拳蚁的好机会,军方早就拿出了彻底消灭拳蚁的计划,要不是棒岛战役拖累,针对拳蚁的灭绝计划早就进入了实施阶段。



364 营救策划
    搞清楚冬眠的原因之前,暂时保留。一哥说,消灭拳蚁,不如让拳蚁为我所用,要是能像控制巨蚁一样控制住拳蚁就更好了。

    拳蚁的体积虽小,破坏力却比巨蚁更高,适应能力也更强,就算是占据整个非洲的行军蚁大军,也未必比得上拳蚁。

    这么好的蚁种,怎么能放在家里祸害自己?别的且不说,只要实验室解决了拳蚁的控制问题,一哥一定会把拳蚁送给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的邻居,即使是远隔大洋非洲美洲也不能放过。

    邱天宁一阵苦笑,一哥奇怪地问:怎么了?

    我刚才过来的时候,还计划在蚂蚁窝里放几颗核弹呢。

    一哥道:先把人救出来,怎么收拾蚂蚁以后再说。

    关于营救行动,我有一点想法。邱天宁道。

    一哥点头:有话直说。

    离临义最近的部队在边境,但是棒岛情况复杂,这部分部队暂时就好别动。

    可以从北都附近抽一支部队过去,蚂蚁窝不是战场,去的部队多了,蚂蚁洞也装不下。

    是,另外营救部队的装备,也要仔细考虑一下。邱天宁说,根据雷霆的汇报,地下不适合使用常规武器,火焰喷射器是最适合对付拳蚁的武器。

    那就给营救部队换装!

    现役的火焰喷射器都是用炸药做动力,装备这种武器的原因是射程够远,但是在地洞里根本用不着什么射程,以压缩空气做动力的喷射器更合适蚁巢。

    那就赶造一批,这玩意又没什么技术含量。一哥说。

    改造现役喷射器就可以,把炸药换成压缩空气,技术上没有难度。

    那就尽快解决,需要什么尽管找工业部配合。

    最好再给营救部队配上防火服和空气罐。

    从厂家调一批,要不直接从消防部队抽调一批也行。一哥说罢突然问道,可惜动力装甲还没形成规模,要是再晚上几个月,哪怕只有一个连的动力装甲部队,也不至于这么背动老邱,不对吧,营救部队可以用空气罐,那受害者呢?

    受害者没问题。邱天宁说,他们的新陈代谢水平是正常人的四百分之一,全身的生理机能几乎凝固,四十多分钟才能呼吸一次,需要的氧气极少,就算被浓烟熏呛也没问题,及时挪到室外就行了,多了不敢说,两个小时呼吸三口浓烟,总不至于呛死人吧?

    防患于未然,受害者的情况还不清楚,能不点火还是尽量克制一点吧还有什么需要?

    还有装甲车。邱天宁说,蚁巢主干道高两米宽五到六米,足够小型装甲车进出,而且洞里的受害者很多,没有交通工具,救人非常困难。

    需要什么样的车辆?

    只防拳蚁的话,全封闭的民用车辆就能胜任,但是考虑到必须在蚁洞里用火焰喷射器,有防火抑爆能力的军用装甲车最合适,但是现役装甲车高度超标,没有任何一个型号能开进蚁洞。
1...152153154155156...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