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按照这个套路,供水燃气等部门的地下工程设计图,肯定也有专门的队伍一一查验!

    叶涵猜的半点没错,没多一会儿,车队又遇上了另一支队伍。

    他哪里知道,随着市政府一声令下,市政给水环保通讯等涉及地下工程的行业部门已经全部行动起来,镜江市历年以来的地下管道施工图纸一份不差地找了出来。

    几个小时后,队伍将图上标记出来的所有下水井全部封死,连白天炸毁的都没放过。当车队与另一支队伍在靠近城墙的位置会师的时候,队伍正下方的地底深处,恰好是通往污水处理厂的排污主管道!

    指挥中心分析认为,巨蚁虽然擅长挖洞,但巨蚁出现在市郊的时间太短,在四十八小时内从城外挖进城内根本不现实,因此最大的可能,就是巨蚁意外挖通了镜江市的排污管线。

    白天巨蚁大多从排污井里钻出来,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此,市政府决定炸毁排污主管道,封死巨蚁入城的通道,为市民的撤离争取时间。

    两支车队合兵一处,找到一个直通主管道的下水井,小心翼翼地将数量众多的炸药送进井里,做好了爆破主管道的准备。

    奇怪的是,军方并没有立即炸毁主管道,而是将情况报告联合指挥中心后,在联合指挥中心的命令下耐心地等待。

    随后的一个小时里,指挥中心陆续接到其他几支队伍的报告,当所有通往城外的排水管道全部做好爆破准备,联合指挥中心一声令下,数百辆油罐车出现在市区街头,通过预留的井口将大量汽油灌进排水系统。

    稍候,联合指挥中心的点火命令通过无线电波传遍全城。

    一百多个战士同时将燃烧弹射入井口,一百多口下水井先后点火成功,井内的高浓度油汽轰然爆炸,井中轰然爆炸的火柱高达数十米,烈烈火柱照亮半边天空。

    早已做好爆破准备的队伍同样接到了起爆命令,一声令下,埋入地下的大量炸药瞬间引爆,地面瞬间塌陷,早有准备的混凝土罐车一拥而上,用大量混凝土浇灌爆坑,彻底堵死排水管道。

    即使人类将来有一天能把巨蚁赶出镜江中,收复这座历尽波劫的城市,疏通排水系统也需要巨量的资金和人工,重新铺设新的管线反而会更简单一些。

    井下的汽油烈烈燃烧,炙热的火焰沿着排水管线高歌猛进,没多一会儿就把地下排水管线变成了烈焰熊熊的死地。

    残留在井下的巨蚁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即使没被烈火烧死,也因为燃烧消耗大量氧气而窒息。

    与此同时,栖息在排水系统中的老鼠蟑螂也跟着倒了大霉,高温将大批老鼠逼上地面,一时间全市群鼠夜行,浩荡成灾。

    不过眼下没人有心思管什么老鼠上街,任由大群老鼠四处乱蹿。

    许多人家的厨房和卫生间先是闻到了汽油味儿,接着又换成了浓重的焦糊味儿。

    绝大多数市民都通过广播和短信提前得知焚烧计划,并未因此而惊慌,而是立刻将事先备好的自来水灌入下水道,以水流阻止火焰向室内蔓延。

    室内排水管一般都是直径不过十多公分的pvc管,由室内通向污水井的管线基本也是这种材料。

    即便是水流没能压制住火焰的地段,地下埋设的pvc下水管也在高温中迅速熔化毁坏,塌陷的泥沙立即堵塞排水管,阻止大火向居民楼蔓延,只有极少数建筑发生火情。

    早有准备的消防部门马上行动,以最快的速度扑灭火灾。

    虽然准备充分,焚烧行动仍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员的伤亡,可是不消灭排水管线内滞留的巨蚁,就算把所有污水井全部封闭,巨蚁也能从地下挖出一条通向地面的道路!




89 撤离镜江
    没有人知道下水道里究竟藏着多少巨蚁,一旦蚁群重返地面,撤离行动必然被迫中断,军警双方很可能要再次与巨蚁开战,最后的结果就是白白浪费整整一个白天的时间!

    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没有人敢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

    大火足足烧了十几分钟才渐渐熄灭,军方迅速将那百多口点火的污水井封闭,彻底封锁全市的排水系统。

    这样做虽然不能阻止巨蚁再次入城,但是拖上三五天肯定没有任何问题,而市政府需要的恰恰就是这关键的三五天,有这段时间缓冲,足以将困守镜江的市民全部撤出去。

    此时已经是凌晨两点有余,忙碌了一天加大半夜的叶周二人总算结束了任务,早就困得睁不开眼睛,他们俩连宿舍都顾不上回,直接在路边找了个不碍事的地方停车,放倒座椅倒头就睡。

    叶涵一觉睡到大天亮,醒来的时候没看到阳光,还以为是天色尚早,一看时间才发现已经是上午十点多,眼瞅着就快到中午。

    两人返回局里匆匆吃了一顿饭,解决一下个人卫生问题,就再次投入到撤离民众的工作之中,主要任务是在站台上维持秩序。

    一辆辆列车开出车站,带走了一群群或喜悦或留恋或悲伤的民众。

    第二天上午,叶涵意外地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居然是失踪了好几天的小荆!

    小荆也看到了执勤的叶涵,赶紧把头低下,不自然地向一边靠了靠。

    似乎经过一番伪装,原本的短发变成了光头,脸上不知道抹了什么东西,看起来又黑又亮,身上的衣服也破旧得不得了。

    叶涵的目光在小荆身上转了转,又看了看他身边那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女人,视线最终落在那个幼小的孩子峰上。

    看到孩子,小荆做的一切都有了合理的答案,他不肯离开警队,很可能是为了保有配发扔武器保护妻儿,才会在危机降临的时候一声不吭地悄悄离开。

    这样也好,与其同不能托付生死的同伴一起战斗,还不如没有这个人。

    小荆不是一个合格的警察,更不是一个值得依靠的战友。叶涵不屑于小荆的所作所为,却不想指责一个合格的丈夫,一个合格的父亲。

    叶涵深深地注视小荆一眼,叹了口气挪开视线。

    小荆长出一口气,留给叶涵一个感激的目光,拉着妻子迅速消失在人群之中。

    这是叶涵最后一次见到小荆,此后,终其一生再未相遇。

    许多年后,叶涵仍会时不时想起这个并不算熟悉的同事,小荆的面貌早已模糊不清,叶涵能记住的,只是个为救妻儿不择手段的丈夫和父亲。

    又过了一天,周云突然找到叶涵,把他带到一群即将撤离的伤病员身边,在这里,他们见到了一直没有消息的老胡。

    老胡的精神还好,但一条腿已经没了,他的身边站着个与他有七分相似,身高超过一米八的瘦高年轻人。

    胡哥,你的腿周云欲言又止。

    没事,蚂蚁咬的。老胡勉强笑笑,我这就走了,你们俩小心。

    我会的。周云说。

    叶涵没说话,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他们俩都没问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也没有必要多问。

    老胡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人还活着,这就足够了。

    而且看父子二人的模样,似乎有和好的迹象,这对老胡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转眼就是三天过去。

    蚁群在这七十多个小时里没能再次进入镜江,只有少数滞留市内的巨蚁出没,造成了一定数量的伤亡,不过每一次巨蚁暴露行迹,都会立即引来军警的强势反击。

    城外的情况依旧恶劣,城墙上每天都要消灭大量巨蚁,不过有炮群和空中力量的支援,守卫城墙的驻军毫无压力。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外出没的巨蚁越来越少,郊区却多了许多隆起的蚁丘,蚁群显然已经转移地下。

    为了防止蚁群再次攻进市区,军警双方抽调精兵强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看守通向市外的排水主管线。

    几处主管线虽然被军方炸毁,但并不是紧贴城墙爆破,炸点与城墙之间少则几十米,多则数百米。

    这部分管道仍处于巨蚁的控制之下,若是不加以防御,巨蚁可以很轻易地从地下挖出来。

    好在情况并没有向最恶劣的方向发展。

    按市政府的计划,应该用三天的时间将全体市民撤出,可实际上却只完成了计划的一半儿!

    期间没有任何人拖延计划,而是制订计划的时候,将所有市民全部当成了正常人,忽略了老幼病残等特殊人群!

    正常人可以迅速赶到车站,自行乘坐列车撤离,特殊人群却需要大量人手的协助,病人,特别是精神方面的病人,不仅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陪同看护,还需要更大的运输空间,这就进一步拖延了撤离计划的时限。

    市政府原本还计划运走镜江市的民生物资和重要资料,也因为撤离计划的拖延而搁浅,又用了两天时间,才将将把市区的居民撤光。

    蚁群袭城事件五天后,最后一车满载市民的列车驶离镜江站,镜江市中除去隐藏的部分人员之外,就只剩下军队警察和部分政府工作人员。

    这个时候,负责看守排水管道的部队,已经监听到地下传出的挖掘声,巨蚁随时有可能挖出地面,滞留人员的撤离进入倒计时。

    一辆平板列车停靠站台,撤进车站的装甲车平头柴和其它军车一辆辆开到车上,一应的人员兵不卸甲,各种车辆的驾驶员一律留在车上,步兵则携带自卫武器乘坐客运车厢,不到半个小时,满载的军队驶出镜江站。

    市区多余的部队全部乘车离开,城墙上的守军才迅速撤下,乘坐各种车辆赶往车站。

    城外的地雷可以有效阻止蚁群靠近,至少几个小时之内,不必担心巨蚁追上来。

    列车即将离站,叶涵和周云直到这个时候,才和其他留守至今的警员一起登上列车,离开他们为之战斗许久的家园。



90 撤离镜江(二)
    叶涵望着缓缓后退的站台唏嘘不已。

    不久之前,他还以为加入警队是立足镜江的开始,结果一个月不到,镜江就被彻底放弃。

    他的心里充满了迷茫,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也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就像这辆不知道会驶向何方的列车。

    载满警员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列车刚刚离开,最后一列火车停靠站台,从城墙上撤下来的守军迅速登车。

    同一时间,守卫几处排水管线的装甲车队得到撤离命令,立即赶往车站,抵达车站时其他部队均已登车完毕,二十多辆装甲车开上平板列车,列车缓缓启动,完成了最后的撤离。

    就在装甲车队撤离不久,巨蚁挖穿了排水主管线,大批巨蚁涌入镜江,蚁群四处乱蹿,却再也找不到数量众多的食物,镜江从此成为巨虫的天下。

    事后,据不完全统计,镜江市在虫灾爆发期间遇难总人数高达七万余人,绝大多数人丧生的原因是巨虫出现得太突然,毫无防备之下遭到巨虫袭击。

    与数量庞大的遇难人数相比,伤员总数不过三千多人,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放弃镜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亿,间接经济损失无法计算!

    从镜湖事件爆发至镜江市大撤退,期间的间隔不足一个月,这一个月的时间被媒体称之为镜江事件。

    镜江市政府在虫灾中的应对手段,也成了各方面的研究重点,其中的一部分成为对抗巨虫的宝贵经验向全国甚至全球推广。

    许多年后,镜江事件以人类首次与巨虫大规模对抗的名头写入史书,许多人的名字出现在镜江事件的词条之上。

    叶涵作为镜江事件的当事人之一,名字在词条不显然的角落里出现过一次,除此之外再无记载。

    此时的叶涵分毫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名字有一天会出现在历史书里。

    当列车开出车站,远远甩开站台,车上凝重的气氛几乎在一瞬间轻松下来,人们绷紧的表情被笑脸取代,开始小声和身边的朋友同事说话,而且声音越来越大。

    你打算去哪儿?坐在叶涵对面的周云轻松地问。

    撤离的居民目的不一,有钱的大多选择北都,那里是国家首都,军事力量充沛防御层次严密,就算爆发虫灾,也不可有像镜江这样背动。

    而且北都周边没有大片的森林山脉,缺少巨虫大量繁育的自然环境,出现大规模虫灾的可能性很小。

    普通家庭大多选择外省城市,那些至今仍未发现巨虫出没的城市获得大多数人的青睐。

    而相对贫困的人员,则只能随波逐流接受政府的安排,撤进周边几座城市暂时安顿。

    然而这世上永远少不了固执己见的偏执狂,就在这几天里,竟然出现了一大批抵制撤离计划,好说歹说就是不愿意离开镜江的拗蛋筋,这些人大多是年纪比较大,故土的中老年,还有就是这些人的子女至亲。

    政府方面苦口婆心地做了大量工作,再三规劝仍然有人不肯离开。

    时间紧迫,政府方面不得不采取强制手段,将不肯离开的市民带走,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部分市民居然因为不愿意撤走而离开家躲了起来。

    不作死就不会死,对这部分人,仁至义尽的政府部门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放任他们自生自灭——撤离行动异常匆忙,遗留在市区的给养十分充沛,足够留下的人吃用数年。

    叶涵想了想道:我也不知道,走到哪儿算哪儿吧,跟大部队一起,看直面怎么安排你呢,有什么想法?

    好不容易混到了编制里,他可不想就这么随随便便放弃,毕竟全国也只放弃了一个镜江,其它城市还都在人类的手里,这个世界的霸主依旧是人类。

    还能有什么想法,混吃等死呗。周云惆怅地说,我听说,咱们的目的地是西边的云城,那地方离镜江不远,等咱们到了那儿,肯定还得防备虫子进攻。

    还跟虫子打交道?

    不然呢?周云反问。

    你熟悉云城吗?那个地方好像是平原吧?叶涵不怎么确定地问。

    周云点头:是平原,但是离山区不远。言外之间,云城能不能守住还要看巨虫如何进攻。

    但是这句话,周云无论如何也不会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哪怕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叶涵叹了口气,这时列车已经开到城市边缘,供火车通过的巨型城门已经在守军撤退时打开,城门附近,居然有几只四处游荡的巨蚁。

    窗外隐隐传来几声枪响,一只巨蚁瞬间被列车上的大口径机枪打翻,它的同伴立马变成热锅上的蚂蚁,迅速冲过去抬起破碎的尸体,飞也似地跑开了。
1...3738394041...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