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好家伙,这是三个方向一起动手啊,外星人到底想干什么?叶涵皱紧眉头,通报给我!
是!罗麒马上把通报转给叶涵,叶涵打开通报中的附件,仔细其中的内容。
米军越过米墨边界之后迅速南下,沿途的虫群敌巢都逃不过米军的清扫。
墨国领土上宽下窄,左邻太平洋,右靠大西洋,米军越是往南,军队的密度就越大,今天早些时候,米军已经推进到墨国南部,那里的陆地宽度只有二百多公里,米军密度空前。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两支外星舰队同时出现在米军左右两侧的大海之中,敌舰队靠近海岸之后释放巨虫,遮天蔽日的飞虫扑向米军。
米军对虫群的袭击早有准备,虫群出现之后,米军立即拉响警报,包括空中的突击舰在内的各种防空武器一齐上阵,许多巨虫还没怎么飞起来就被米军击落。
绝大多数巨虫坠地后都发生了爆炸,但也有一部分巨虫触地后直接摔得血肉横飞,在遍地的爆炸中非常不起眼。
眼下正是美洲的深夜,黑暗给予虫群极好的掩护,部分巨虫在黑暗的掩护下突破封锁,成功冲向米军。
这部分巨虫给米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炸毁米军车辆若干,不过其中几只巨虫撞在车上之后没有爆炸,而是爆出大量虫血,就像砸在车上的不是虫子,而是装满的血包。
开始的时候,米军还没注意这个特殊的情况,但是很快就有人发现,这些红色的虫血接触空气后迅速变黑,变色后的虫血拥有惊人的腐蚀力,迅速融解米军车辆的外装甲。
发现这个情况的米军吓了一跳,立刻想起了电影中的异形。
消息传开之后,恐惧情绪在米军中迅速弥散,所有人都担心会不会有一只全身酸血的巨虫砸在自己的装甲车上。
更可怕的是,随着虫群的不断消耗,会爆炸的飞光虫越来越少,酸血巨虫越来越多,就算酸血巨虫被防空火力打碎,坠落的酸血仍然拥有极强的腐蚀性,不管人还是装备,碰上准没好。
还有就是酸血虫比飞光虫小得多,也灵活得多,这对米军非常不利,对付飞光虫非常有效的防空武器,对付酸血虫往往力不从心。
有北都的经验在前,米军关键时刻果断使用中子弹,战场上一连爆开几颗中子弹之后,满天的巨虫为之一空。
与此同时,米军还向水中的外星舰队发射核弹,是否全歼外星舰队不得而知,肯定击沉了部分敌舰绝对没跑。
在米军的强力打击之下,外星舰队无法继续释放巨虫,不得不中断偷袭。
事后,米军发现大多数损失都和酸血虫有关,许多车辆在配备的腐蚀中彻底报废,一些接触酸血的人员出现了中毒特征,截止到通报发出时为止,米军仍不清楚酸血虫的详细情况。
但是米军意外发现,并不是所有遭遇酸血虫的车辆都被腐蚀,许多装甲车只是装甲表面被酸血破坏,内部半点问题也没有!
米军很快就找到了原因——这些酸血无法腐蚀的车辆,用的都是陶瓷复合装甲!
米军参联会已经向参战部队下达紧急命令,为所有参战车辆喷涂防腐蚀涂层
看到这里,叶涵突然觉得,这份通报不是为了讲述米军的遭遇,而是为了提醒盟军尽快为参战部队的车辆加陶瓷涂层换复合装甲肯定是不行,时间和成本都来不及,但是什么样的涂层,才能既拥有良好的防腐蚀效果,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普及呢?
叶涵想不出答案,不过他马上就把这个问题抛在脑后。
这种伤脑筋的麻烦,还是让上面头疼去吧!
继续看欧洲方面的通报,结果发现通报内容和米军大同小异,同样是遭到虫群袭击,虫群同样来自于海上,虫群里同样藏着酸血虫,就连最后解决虫群的办法都是拿中子弹轰。
由于欧洲联军分属不同国家,陶瓷装甲的应用范围没有米军那么高,因此损失比米高高出一截,这一点大概算是两份报告最大的不同。
叶涵不禁惊出一身冷汗,吕宋岛现在还没打完呢,要是登岛的敌人也放出一群酸血虫呃,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守岛部队全都藏在外墙极厚的声波站里,酸血腐蚀性再强,也不可能把那么厚的外墙一口气烧穿。
倒是安置在丛林里的次声波炮需要注意。
就在这个时候,罗麒忽然发出一声惊叫:队长,你看!
叶涵一抬头,正好看到吕宋岛东侧升起一朵蘑菇云,看蘑菇云的模样,应该是一枚百万吨级核弹,而不是威力偏低的中子弹。
叶涵念头一转就明白了,这肯定是军方掌握了外星舰队的位置,直接用核弹摧毁水下的外星舰队!
嗯,吕宋岛不用担心了,剩下的虫子成不了气候叶涵哪里知道,不止剩下的虫子成不了气候,核爆引起的暗流还把水下打洞的敌舰和巨虫全部击毙,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解除了一场潜在的危机。
1818 只是时间问题
2037年5月24日15时许,热带风暴登陆吕宋,狂风携带着暴雨扑上海岸,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就像老天漏了个窟窿,没多一会儿,暴雨就把吕宋岛浇了个通透,地上到处都是积水,低洼点的地方,积水已经连成一片。
由于选址的时候过于强调战略作用,许多声波站的位置很不理想,甚至直接建在低地洼地,风暴登陆后不久,就有十几个声波站进水。
好在声波站都是多层建筑,设备和物资都放在楼上,一楼进水问题不大。
但也只是声波站本身问题不大,丛林中的次声波炮可就没那么幸运了,许多声波炮被积水淹没,转眼之间就彻底失去作用。
失效的还不止声波炮,埋在地下的电缆电线也出现了短路。不过短短半个小时,吕宋岛上的声波炮就损毁三分之一。
风暴只用了三十多分钟,就达到了外星人费尽心思都没能实现的目标。
戚景文原本还想执行上级的命令,趁台风登陆彻底解决都洛岛上的敌人,但是风暴比预想中更强几分,二十几吨的装甲车在暴风中摇摇晃晃,就像一株随时都可能折断的小草。
登陆部队无法继续行动,戚景文果断中止任务,将部队带到一处背风的高点,躲避狂风和暴雨引发的洪水。
岂止登陆部队,海面上的航母战斗群都不得不在风暴面前退避三舍,提前几个小时驶离都洛岛躲避风暴。
整个东南集群的军事行动都因为这场风暴而中止,预计至少需要三天才能恢复。
东南集群陷入困境的同时,西南集群的行动仍在继续。
西南集群初步控制中南半岛之后,北都又向西南方向增派兵力,与西南集群打成一片之后,将中南半岛上的部队一分为二,一半留下控制局势,另一半儿组建西进集群,一路向西挺进。
西进集群的行动引起了阿三的强烈不安,立刻发表公开声明,要求北都中止这一方向的军事行动!
阿三的理由很充分,他们公开宣称,中南半岛各国的流亡正府都在阿三的庇护之下,中南半岛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应当由阿三国出兵收复,而不是由北都派兵占领。
阿三还说,北都的军事行动严重侵犯了中南半岛各国的主权,要求北都立即撤出中南半岛云云。
消息传到北都,北都根本懒得出声,西进集群该怎么打还怎么打,压根儿没把阿三的声明放在心上。
拿流亡正府说事儿?谁不会呀?北都养的流亡正府可不是十个八个,分分钟就能拉出来几十个。
这还是正牌的,要是把山寨的一齐算上,没一百也有八十!
阿三上蹿下跳蹦得挺欢实,但他们手里那几个流亡正府到底怎么回事谁不知道啊?
北都的我行我素令阿三极其愤怒,又连续发了两次声明,发现还是没效果之后,阿三一怒之下把状告到了米国爸爸那里,希望米国爸爸帮忙说几句话。
接到诉状的米国人很是无语,这个节骨眼儿上,是抢地盘的时候么?
再说了,就算你想抢,也得先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吧?
整个反击行动,亚美欧三个方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可是阿三呢?连自家国内那点事都没解决呢,还想打出国门?先从外星人那儿把门抢回来再说吧!
最后也不知道米国到底和阿三说了什么,阿三的控告最终不了了之,再也没提中南半岛的事。
七月初,西进集群一路打到阿三国边境,并在这里停了下来。
原则上,西进集群可以继续向西,一直打进阿三国内,只要战后把属于阿三的领土还回去就行了。
不过北都可没有以德报怨的想法,直接在边境刹车,阿三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吧,反正阿三没机会染指中南半岛了。
北都这一时期不仅组建了西进集团,还在同一时间组建南进集团,于五月下旬南下波罗洲。
也就是说,北都在2037年上半年里组建了西南东南西进南进四个战役集群,总兵力接近三十万!
虽然每个集群的兵力都不算太高,但是全员装备动力装甲,其他技术装备应有尽有。
为组建这几支战役集群,北都几乎掏光了老底,再也没有能力组建第五个战役集群。
南进集群不负众望,在外星人的各种干扰和反击下不断推进,六月底,南进集群收回赤道基地;七月中旬,北都重开赤道基地。
七月底,南进集群收复婆罗洲,几天后,轨道电梯返回,地面端重新固定在赤道基地。
至此,北都第阶段的反攻计划全部完成。
米欧两个方向在这两个月里同样战果辉煌。
米军在外星人的拦截中一路向南,于六月下旬打通北美至南美的陆地通道,开始大规模进军南美。
欧洲方面,联军于七月上旬收复全境,短暂休整之后,联军越过地中海登陆北非,正式向外星人盘踞最久势力最强的非洲大陆进军。
不过短短几个月,各个方向的反击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盟军在战役中摧毁数以百计的外星巢穴,北半球的外星巢穴十不存一,虫群更是死伤惨重。
诚然,并不是所有敌巢都被联军摧毁,还有相当数量的敌巢隐藏在暗处,但是人类从没放弃追杀外星人,隐藏在暗处的外星人根本不敢冒头。
总体而言,2037年前六个月的形势是人类主攻,外星人主守,双方互有胜负,但人类拥有全局战略优势。
民间非常看好盟军的反攻,乐观的看法认为,再有半年,最多一年,人类就能把外星我彻底赶出地球。
悲观的看法稍长一些,认为怎么也得三到五年,才能干净彻底的消灭外星人。
但是不管哪一种观点,都认为人类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
这件事其实挺有意思,如果将时间提前个一年半年,不管民间还是军方,都没人觉得人类能消灭外星人,甚至有许多人觉得,人类不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可是现在,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1819 澳北任务
有些话不得不说。
这几天订阅掉的特别厉害,达到什么程度呢?跳楼式的,直接腰斩一半儿还多,你们能想象,本书收藏四万好几千,每天新增却只有一千多是怎么个情况吗?这收订比是低到了什么程度?
我知道这一段情节不怎么吸引人,所以一直都没说什么,然后就是订阅一天不如一天。
订阅无异于写手的生命线,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全靠稿费补贴家用,订阅持续走低对我有什么影响想必大家都能想清楚。
卖惨的话不说了,说几句到家的大实话,订阅合适,这本书还能多写一些,毕竟我很需要这份稿费;订阅不足,那就只能缩减后面的内容,尽快完结本书。
本书写到现在,已经到了双方的战略拐点,接下来就是全面反击,按原计划继续写下去,能写的内容也不多了,如果精减一下,两个月,最多三个月肯定能完本。
之所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是因为我不想辜负一直支持正版的书友,同时,也是给一直支持我的书友们一个交待!
我知道科幻不好写,更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还知道本书有许多让人不爽的毒点,但是我想说,我真的尽力了。
原本打算完本之后,写点外传之类的东西,大概讲讲人类走出太阳系的情况,现在我只能说,到底写不写必须看成绩,因为身为一个男人,现在的我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我不能让全家老小饿肚子,身上的担子再重,也得咬牙扛起来。本来不想再开单章,但是有些话不得不说。
这几天订阅掉的特别厉害,达到什么程度呢?跳楼式的,直接腰斩一半儿还多,你们能想象,本书收藏四万好几千,每天新增却只有一千多是怎么个情况吗?这收订比是低到了什么程度?
我知道这一段情节不怎么吸引人,所以一直都没说什么,然后就是订阅一天不如一天。
订阅无异于写手的生命线,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全靠稿费补贴家用,订阅持续走低对我有什么影响想必大家都能想清楚。
卖惨的话不说了,说几句到家的大实话,订阅合适,这本书还能多写一些,毕竟我很需要这份稿费;订阅不足,那就只能缩减后面的内容,尽快完结本书。
本书写到现在,已经到了双方的战略拐点,接下来就是全面反击,按原计划继续写下去,能写的内容也不多了,如果精减一下,两个月,最多三个月肯定能完本。
之所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是因为我不想辜负一直支持正版的书友,同时,也是给一直支持我的书友们一个交待!
我知道科幻不好写,更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还知道本书有许多让人不爽的毒点,但是我想说,我真的尽力了。
原本打算完本之后,写点外传之类的东西,大概讲讲人类走出太阳系的情况,现在我只能说,到底写不写必须看成绩,因为身为一个男人,现在的我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我不能让全家老小饿肚子,身上的担子再重,也得咬牙扛起来。本来不想再开单章,但是有些话不得不说。
这几天订阅掉的特别厉害,达到什么程度呢?跳楼式的,直接腰斩一半儿还多,你们能想象,本书收藏四万好几千,每天新增却只有一千多是怎么个情况吗?这收订比是低到了什么程度?
我知道这一段情节不怎么吸引人,所以一直都没说什么,然后就是订阅一天不如一天。
订阅无异于写手的生命线,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全靠稿费补贴家用,订阅持续走低对我有什么影响想必大家都能想清楚。
卖惨的话不说了,说几句到家的大实话,订阅合适,这本书还能多写一些,毕竟我很需要这份稿费;订阅不足,那就只能缩减后面的内容,尽快完结本书。
本书写到现在,已经到了双方的战略拐点,接下来就是全面反击,按原计划继续写下去,能写的内容也不多了,如果精减一下,两个月,最多三个月肯定能完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