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事情坏就坏在巨蚁已经被麻醉剂放翻,它们的生命力再强,也顶不住体液和内脏从海碗大的窟窿里一个劲地往外淌,中弹的巨蚁等不到麻醉剂的药力消失,就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

    叶涵一口气打光了两个弹箱,才用机枪把路肩下的所有巨蚁点了一遍,可是因为巨蚁太多太乱,谁也不清楚到底有没有漏网之蚁。

    这个时候也没必要追求什么一只不差,叶涵直接命令虎牙转场,装甲车找了个合适的位置,一口气冲上高速公路。

    附近几辆车里困着不少逃难的乘客,看到突然出现在路面上的装甲车,他们就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拼命地拍打车窗,试图引起装甲车的注意,却又死活不敢打开门窗。

    叶涵本打算上公路后继续清理巨蚁,可是装甲车开上高速公路,他才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高速公路上到处都是车辆,连紧急停车道上都停满了车,车与车之间的空隙足够人走,但绝对不可能让装甲车通过。

    而爬到公路上的巨蚁,恰恰又夹杂在车辆之间,除非撞开碍事的车辆,否则装甲车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沿着公路前进。

    这就意味着叶涵只能清除附近的巨蚁,只要距离稍远就无能为力。

    他们三个倒是可以扔下装甲车徒步前进,可除了装甲车上的高射机枪,叶涵手头上的任何一种武器都不具备一枪击毙巨蚁的能力。

    一架直升机突然飞向装甲车,一股强劲的气流自头顶扑下,吹得叶涵险些从车顶摔下去,赶紧蹲下身子伏在车顶上,才避免了一场悲剧。

    直升机的高度越降越低,最后几乎落在装甲车上。

    机门忽然打开,一个身穿飞行服,头戴飞行头盔的人从飞机里跳出来,弯腰挪到叶涵身边大声吼道:你们是哪部分的?

    阜云营的!叶涵回喊。

    阜云营?电台喊你们怎么不回话?

    电台故障,跟营里失联好几天了,准备回临义找部队呢!叶涵再喊。

    那人恍然大悟,空中的直升机发现了装甲车的行动,直升机开始联系装甲车,可是飞行员一连换了几个频段,甚至联系指挥部要来了各个装甲部队的通讯频率,硬是没能跟装甲车联系上,要不然直升机也不会降落。

    他指了指叶涵的耳朵:这个呢,还能用吗?频率是多少?

    叶涵报出一串频率,那人点了点头,正打算回飞机上,忽然看到叶涵身上背的散弹枪,迟疑了一下又转了回来,指着散弹枪问:你们就用这个?

    叶涵点头:炮弹打光了,步枪口径太小!

    那人捂着嘴巴说了几句话,随后凑到叶涵耳边喊:你们先撤吧,这里交给我们!

    叶涵一愣,没说话却把眼睛转向公路。

    那人也回头看了看公路:放心吧,援兵马上就到,我刚接到的消息,你们的部队在临义南郊,快去找部队吧!

    谢谢!叶涵感激地道谢,缩身跳进车厢。

    那人爬上直升机,直升机重新起飞。

    听着头顶上的轰鸣声远去,叶涵道:刚知道的消息,咱们在临义南郊。

    太好了!老兵高兴地笑了。

    虎牙,咱们走,找部队去!叶涵说。

    老兵一怔:不管这些蚂蚁了?

    援兵马上就到,用不着咱们操心。叶涵说。

    老兵恍然大悟,闭上嘴不再说话,虎牙瞅瞅满公路的车辆,干脆又从刚才上公路的位置把车开下去。

    公路下的田地虽然难走,可最起码没有那么多车挡路,跑起来比高速公路快得多。

    装甲车刚跑出几百米,前面就出现一队风驰电掣的装甲车,叶涵上半身探出车外,向擦肩而过的友军敬礼。

    车队中也有一辆车上钻出位军官,举手向叶涵回礼。

    双方交错而过,不久后,蚁群方向传来更加密集的枪炮声。

    老兵咂摸咂摸嘴,突然问道:叶排,咱们不是控制住蚂蚁了吗?这些蚂蚁搁哪儿来的?

    听老兵这么一问,叶涵眉头一皱:这么多蚂蚁应该是蚁北区!

    南北蚁占区的分裂压缩都有叶涵的参与,蚁南区不必说了,那里的情况叶涵再熟悉不过,山里的动物和昆虫都让蚁群吃得差不多了,除了蚁群之间互相吞噬,找不到第二种获取大量食物的方法。

    由于食物来源有限,蚁南区的每一群巨蚁,规模都十分有限,短时间内不可能统一,更不可能有哪一群巨蚁突然间快速膨胀,成为整个蚁南区的霸主。




215 因果
    蚁北区的情况叶涵虽说不是很了解,但蚁北区建立在遏制巨蝗的基础上,蚁北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通过吞噬巨蝗获得海量食物,蚁群的规模一直在壮大再壮大,而军方为了遏制巨蝗,对蚁群的扩大喜闻乐见。

    军方自信能够控制北区的所有蚁群,可是随着蚁群的规模越来越大,控制起来也越来越难,这群巨蚁很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突破了军方的防线,一路飞逃冲到了这条公路附近。

    叶涵把自己的猜测讲了一遍,老兵和虎牙都觉得有道理,反正蚁群失控不是他们几个人的责任,随便聊几句就把这个问题抛在了脑后。

    半小时后,装甲车赶到临义市郊,发现公路已经被军方控制,守卫在公路上的关卡仔细地检查每一个准备离开的市民,对车辆的检查更是细上加细,以至于离开市区的公路上车辆寥寥,准备离开的车辆则把哨卡另一侧的公路堵了个满满当当。

    叶涵的装甲车,是唯一一辆逆流而上前往临义的车。

    装甲车开至哨卡前缓缓停下,叶涵从车上跳下,哨卡里立即有个少尉站了出来,两人互相敬礼后寒暄几句,得知叶涵是阜云营失散的部队后,少尉拿出地图,热心地在地图上指出阜云营的位置。

    阜云营的位置在临义市南外环一处公路附近,通过城市外环线可以很轻松地找到地方,问题是哨卡的位置远超外环线,越过哨卡就是密密麻麻的车辆,根本没给装甲车留下任何一点可供通过的空隙。

    叶涵只能用老办法,命令虎牙把车开离公路,直接穿越路外的田地前往目的地。

    开下公路的装甲车,立即惹来无数市民的艳羡目光,如果他们有这样一辆越野性能强悍至极的车,哪还用堵在哨卡这儿动弹不得?早就钻出临义这个大笼子天高海阔了。

    大八轮的越野能力还算不错,但田地毕竟不是公路,装甲车的速度始终提不上了,居然用了大半个小时才赶到地头。

    阜云营的营地,是一片位于公路附近的空地,空地上竖着十几顶军绿色的大帐篷,一排排装甲车整齐地停在帐篷附近。

    看到临时营地外突然出现一辆非常眼熟的装甲车,营外的哨兵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第一时间将消息上把营部。

    装甲车停在营区外的同一时间,龙建国也带着几位连长迎出营外,龙建国看到叶涵气就不打一处来,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地怒斥:叶涵,你还知道回来啊你!

    无可奈何的叶涵赶紧讲明电台出了故障,却还是没能打消龙建国的怒气,一个劲地质问叶涵这几天去了什么地方——装甲车上有卫星导航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获知所在地的经纬度,根本没有迷路的可能。

    不过三个人在路上就统一了说辞,无论是谁问,都说一直在追杀巨蝗,电台出故障之后又用光了油料,昨天运气好弄到一些柴油,这才把车开回来。

    龙建国信不信不在叶涵的考虑范围之内,他只需要给众人一个能交待过去的理由,仅此而已。

    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叶涵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主动开口转移话题:营长,我们回来的路上遇上了蚁潮,规模非常大!

    龙建国脸色一沉:你们遇上蚁潮了?

    叶涵重重点头:炮弹都打光了他突然发现几位连长的表情不大正常,心中突然一震,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你们知道蚁潮是哪儿来的?

    龙建国一歪头:回去说!

    喔,好!叶涵赶紧答应,跟着龙建国走进营地。

    龙建国一边走一边轻声道:蚁群是蚁北区出来的。

    尽管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叶涵还是觉得难以接受:不会吧?守蚁北区的部队干什么吃的?

    龙建国叹了口气:叶涵,不是守蚁北区的部队马虎大意,而是上面把部队从蚁北区调回临义,蚁北区已经没人守了。

    啊?叶涵差点咬了舌头,怎么可能?

    许若林叹了口气:小孩没娘说来话长,先进去再说。说罢第一个钻进帐篷。

    进到帐篷里坐好,叶涵迫不及待地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龙建国看了许若林一眼:你来说吧。

    许若林看着叶涵问道:临义的事知道吗?

    叶涵点点头:听说了一点,详细的不清楚。

    那我从头说吧。许若林说,这事儿还得从前阵子说起

    许若林开始讲述前因后果,前面和刘二柱讲的基本一至,后面则是刘二柱不曾接触过的消息。

    根据事后统计,临义爆发虫灾规模远远超过阜云和镜江。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非毫无缘由,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口。

    镜江和阜云那种规模的城市,市区总人口不过三四十万,加上涌入市区的难民,顶天也就五六十万,而临义是林州省的省会,市区常住人口加上外来人口,总人口超过五百万!

    人多垃圾就多,五百多万人每天的生活垃圾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海量垃圾养育了数量众多的巨蟑螂,按平均五百人供养一只巨蟑螂计算,临义巨蟑螂种群规模高达万余只,而且只多不少。

    而且巨蟑螂爆发的地域不仅仅是临义市区,周边几个县市也不同程度的爆发巨蟑螂,原本严阵以待的军队偏偏又被暴乱分子绑住了手脚,以至于临义这个省会城市,反而不如阜云清剿巨蟑螂的速度快,随着时间的流逝,虫灾越发严重,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直线上升。

    为了解决临义驻军不足的问题,军方几经周折犹豫再三,最终向看守蚁占区蝗占区和北方边境的部队下达撤离命令,一日之间,南北两大蚁占区蝗占区和边境的看守部队撤走三分之二!

    这些部队从四面八方涌向临义,迅速充实临义的武装力量,将原本如筛子般漏洞百出的临义团团围住。



216 低温报告
    换作几个月前,给军方八个胆子也不敢把部队撤出来,可自从北都下达停止围剿巨蚁的命令之后,蚁占区的情况一直非常稳定,这一点给了军方足够的底气。

    时近中秋,北方的气温下降异常明显,夜里的气温甚至只有零上几度,再过一个月半个月,夜里的气温就会跌破零度线。

    寒冷是无形的昆虫杀手,界时无论巨蚁还是巨蝗都会失去生存基础,绝不可能像盛夏时那样大规模扩张。

    真过不了冬?叶涵对低温杀虫理论表示怀疑,虫子都能长汽车那么大,万一变异出什么稀奇古怪的结构,能顶住冬天的低温呢!

    那是不可能的。许若林说,这个结果是北都研究出来的,说什么生物适应环境特别费时间,虫子的身体结构不耐寒,没个千八百年适应不了低温我听的不大仔细,当时是这么说的吧?

    鲁庆之和高波一齐点头,只有龙建国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收获肯定的许若林继续道:虫子过冬要么冬眠,要么虫死卵过冬,没第三个选择。

    叶涵疑惑地问:听的?在哪儿听的?

    上面发的文件,无线电里念的。许若林的目光落到龙建国身上,营长?

    龙建国点头:文件在指挥车里,想看自己拿去。

    叶涵赶紧点头:那行,我现在就去!

    滚吧!龙建国没好气地虚踢一脚。

    叶涵嘻嘻哈哈地跑远,一溜烟上了指挥车,值班的通讯兵问明叶涵的来意,马上从不多的文件中找到一份文件,翻到最后几页递给叶涵:就是这个!

    叶涵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儿,所谓的报告,居然是一份文件的附件!

    接过通讯兵手里的文件,附件的标题很不起眼:气温对虫灾的影响。

    他的视线略过满是套话的第一段,直接落到正文之上,直接坐在指挥车里认真地。

    正文的大意,是北都方面的科研部门早就开始关注巨虫的生理情况,通过严格实验,研究部门得出一个结论:巨虫虽然体型变化巨大,身体结构的变化却很小,仍是一种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的依赖极高。

    或者说,温度高的时候活性强,温度低的时候则少活动甚至不活动。

    根据实验结果,当气温降至零上七度左右,巨蚁的活动能力就会出现明显下降,零上四度左右完全停止活动,并迅速进入冬眠状态。

    正常情况下,冬眠的生物拥有一系列对抗寒冷的生理能力,比如心跳减缓,体温降低,减少活动甚至不活动,外加长时间的睡眠。

    目前北方的虫灾主要是巨蚁巨蝗和巨蟑螂这三种巨虫。

    报告对三种典型巨虫予以分类说明。

    首先是巨蚁,巨蚁的习性与蚂蚁近似,实验发现,巨蚁原本的生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外界的气候变化,由于体型大幅度增加,加厚的几丁质甲壳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因此巨蚁在七度左右仍然具有活动能力,而普通蚂蚁在气温低于10度时就会进入冬眠。

    从这个方面来讲,蚂蚁的巨型化确实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不过实验还发现,若将模拟环境中温度降至零度以下,持续一段时间再将温度升至零上,冬眠的巨蚁只有四分之一还能苏醒过来,若是延长冰冻时间,复苏的巨蚁数量还会进一步下降!

    叶涵看到这里,突然想到了著名的液氮冷冻金鱼实验,他虽然不了解这个实验的原理,但是听过一种说法,那就是金鱼被液氮冷冻后之所以还能复苏,是由于金鱼的体积很小,低温可以迅速将金鱼冷冻,金鱼体内的水分来不及结晶,不会破坏细胞结构。

    而人和其它大型动物的体型过大,低温不能迅速将身体内部的温度降低,身体内外温差过大,结果就是细胞中的水分冻结。

    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常识,细胞中的水一旦结冰,就会胀破细胞壁,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结果就是人直接被冻死,而不是像金鱼那样扔进水里就能活过来。

    或许有人会说,把人扔进水里,就算本来能活过来,也会被水淹死。
1...9091929394...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