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美女上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雨阳
“秘书长,收购岭南钢厂对我们集团,还是岭南钢厂都是有利的,双方都有利的好事,我当然乐意做这样的生意啊。再说了,我知道秘书长对岭南市有深厚感情的,也希望看到岭南钢厂经营得更好一些吧。”
“你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要是你们集团收购了岭南钢厂,那确实是一件双赢的好事。胡总,那你说吧,需要我帮什么忙的。”
“上次我们公司想要收购岭南钢厂,当地政府不太同意,这次我想让秘书长出面,给我们做个中间人,希望岭南市政府不要阻止这次的收购。”
“岭南钢厂那边,你们找对方谈过吗,对方是什么意见呢。”
“我们集团和岭南钢厂的管理层接触过,他们也希望被我们公司收购,增加一个更大的融资舞台,公司的高管层肯定是乐意这次合作的。”
“既然是这样,那就是好事啊,岭南市政府这边我可以做工作,有了消息我告诉你吧。”
“真的,秘书长,那我就谢谢你了。”
我挂了电话,心里冷笑了一下,这个胡朝阳现在把主意打到了岭南钢厂的事情上,竟然要收购岭南钢厂,也不知道怎么就突然打起了岭南钢厂的算盘,胡朝阳还真是一个资本运作的高手,我相信胡朝阳看上岭南钢厂又是他资本运作的一个步骤。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东钢集团真要收购岭南钢厂,这对岭南钢厂是好事,说不定这一收购就能改变岭南钢厂的命运,从此让岭南钢厂摆脱经营不善的局面。如果有我出面去给岭南市政府做思想工作,或许岭南市政府会在收购的问题上作出相应。
既然这是一件好事,那我打算出面和毛市长联系一下,把东钢集团想要收购岭南钢厂的事情和毛市长谈谈,先试探一下岭南市政府的想法。
其实之前我也想过岭南钢厂的问题,就算胡朝阳不提到收购岭南钢厂,我也可能会给东钢集团提出这样的建议,去促成这两家公司的合作。现在胡朝阳提出来了,说明东钢集团有收购的意向,这为下一步的收购鉴定了基础。
第二天早上,我上班就给毛晓东打了电话过去。
“宋秘书长,有工作指示吗”
“毛市长,我要给你带来一笔大投资啊,感兴趣吗。”
“秘书长要给岭南带来一笔大投资什么样的投资啊,说来听听,我现在对投资者两个字十分感兴趣。”
“有公司想要收购岭南钢厂,这可是十几亿的大生意啊。”
“收购岭南钢厂,岭南钢厂现在好好的,还没有到需要被收购的地步吧。”
“毛市长,你就不要硬撑面子了,岭南钢厂那叫好好的吗,能够勉强的维持着公司正常经营就很不错了。像这么大的一个企业,成为了岭南市的摆设,没能给岭南市带来什么财政收入,这样的企业只会是政府的负担,怎么能够说是好好的呢。”
“是,现在岭南钢厂的效益不怎么好,但我们政府在努力,公司的高管层也在努力摆脱企业现在的困境。我相信三五年之后,企业的效益会变得更好。”
“毛市长,现在的岭南钢厂想要起死回生,必须地借助大企业的大平台,不然的话,岭南钢厂的效益只会日渐衰落,更别说三五年之后会好转起来,那都是设想,可能性是没有的。钢企的竞争越来越大,只有通过不断的整合,做大做强才是唯一出路,像岭南钢厂这样的中小型钢企,要么走收购的路线,要么就直接倒闭。”
“秘书长,应该没有这么严重吧,现在政府也大力支持岭南钢厂的发展,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钢厂的业绩提升起来。”
“毛市长你果真有信心我可不是给你浇冷水,现在的岭南钢厂就靠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在活着,你们政府总不能把这样一个企业当孩子养吧,还是要让企业找到自己的活路。”
“那你说说,是那家公司想要收购我们岭南钢厂呢。”
“东钢集团,这是胡总昨天找我谈的事情,他希望我做这个中间人。如果东钢集团收购了岭南钢厂,对两家企业都是有利的,我是赞成东钢集团去收购岭南钢厂,你们岭南市政府也可以支持一下这个决定,要让岭南钢厂借助东钢这样一个大平台真正的站起来。”
“东钢集团有这个意向”
“对啊,东钢集团的胡总找过我,他们
第1439章 分割一把手权力
胡朝阳这次收购岭南钢厂的十多个亿,他竟然是真的有了办法,这一招,依然是靠资本运作,胡朝阳还是想从股市上做文章。想要通过东钢这样一个平台来融资十多个亿,这不是什么难事,也能轻易的做到这一点。
胡朝阳给我透露想要收购岭南钢厂这个消息以后,没过几天时间,我就从小道消息得知,胡朝阳计划中要收购岭南钢厂的十多亿资金并非来自海外,而是通过东钢集团,依靠东钢集团增发来融资十五个亿。
我猜测胡朝阳是想通过股市来融资,没想到胡朝阳还真是在打这个主意,想到了依靠股市增发的事情。靠着增发融资收购岭南钢厂,这看上去是一个不错的消息,可清楚内幕的人就明白,这明显的就是一大利空,如果这样一个消息公布出来的话,东钢集团的股价很可能继续下跌。只是,不知道胡朝阳会选择什么时候去发布这样一个增发公告,他和我打电话的时候,竟然也没有提到自己的这个想法,看来,在增发的问题上,胡朝阳打算把我也给隐瞒住,好在我提前从一些渠道知道了这消息来源。
我知道这个情况之后,也只能装着不知情,一旦我出面阻止了胡朝阳的这个构想,无法通过增发融资十五个亿的计划,那收购岭南钢厂的事情就成为了一个泡影。现在东钢想要收购岭南钢厂,这是多么好的一个机会,我也希望这两家公司的合作能够顺利,只要胡朝阳不损害到公司的利益,不管胡朝阳采用什么手段去获得这十多亿的资金来源,那是胡朝阳的本事,我也就当这事情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让市场来评判他的这一做法的对错。
周二的省委常委会议上,省委班子就江汉市的班子调整问题再次进行了讨论,在这次的会议上,三方力量展开了角逐,都想为自己多捞取一点利益。彭康生在江汉市班子的问题上,竟然要求政府和市委一把手都满足他的人选,他提出来的两个人,一个是要做市委书记,一个是要做市长。至于原来的汪市长,这次彭康生没有提到按顺序接班的想法,而是主动的提出了调离汪市长到省里的想法,这是不是要把汪市长调动到权力核心部门,而是调到省作协做主席,这明显是在放弃汪市长这颗棋子,想要另外的安排人手到江汉市去。
彭康生心里很清楚,省委班子对江汉市现在的汪市长印象很不好,这次要让汪市长上一步是没有机会,彭康生就干脆的放弃了这个念头,只有牺牲汪市长来换取江汉市的下一步人事调整。但彭康生想要把书记,市长两个位置都争取过去,这在常委会议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弹。特别是杨副书记,他也想要安排一个人去江汉市,这正是陶省长和严书记所期盼的事情,省委两位领导都不希望让彭康生的人去江汉市独揽大权。正好杨副书记也提名了人选,如此一来,江汉市的市长人选就出现了强烈的争执,一个人杨书记提名的人,一个是彭副省长提名的人,还有一个是陶省长提名的人。
后来我才明白过来,陶省长原本在江汉市的班子调整上没打算提名人选,可在常委会议讨论江汉市班子的时候,陶省长提了一个人出来,用意并非是想要把自己提名的人安排到江汉市去,他这是在配合邓洪波对岭南市组织部长人选安排。
这次的常委会议不光是要谈论江汉市的人事调整,也对岭南市委组织部长的任命展开了讨论,邓副省长提出了岭南市委组织部的人选。可以说,这次是四方力量的角逐,在这场权力的分配中,各自都掌握着筹码,在这场省委会议的讨论中,几方力量最后进行了一场彼此都算满意的交易。
周二的常委会议开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并在这人事调整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陶省长主动的放弃了自己提名人选的安排,条件是要通过邓副省长提名的市委组织部人选。陶省长提出的这个人选提名,也是邓副省长之前给我提过的这人,我终于明白这是他们两人联合起来在常委会议上演的一出戏,最终的目的还是市委组织部部长的人选,这才是陶省长和邓副省长要在常委会议上争取的一步。
有了陶省长的让步,这让彭康生觉得是陶省长卖了他很大一个人情,自然在岭南市委组织部长人选的问题上投了赞同票。陶省长和邓副省长也支持了彭副省长一把,在市长和书记的问题上,他们赞同了彭副省长提名的江汉市委书记人选,不过,在市长人选问题上,陶省长和邓副省长竟然支持了杨副书记。这样的结果还算是满意,三方都获得了一个位置安排,彭副省长安排了一个人到江汉任市委书记,杨副书记安排了一位亲信到江汉市任市长,邓副省长提名的高敬明调去岭南市任组织部长。
彭康生虽然没能把江汉市委书记和市长的位置都给自己人争取过来,但他帮自己的人争取了江汉市委书记的位置,对这样的结果他还算是满意,毕竟,在常委会议上为江汉市班子的调整问题上争取到了一把手位置。
杨副书记提名的这位同志也算年轻派,知识派干部,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博士生,干事很有魄力。可以说,江汉市现在的困境就需要这样的年轻魄力干
第1440章 酒后乱方寸
“上次宋秘书长给我打过电话之后,我已经做好思想准备了,只要调任文件下来,我就立马到岭南去上任。”
“看来高部长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这很好啊。到了岭南,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多找黄副书记,黄华副书记是岭南的老干部了,在岭南市有些威信,他会帮助你的。”
“上次我到岭南去的时候,也拜访过黄华副书记,黄华副书记对我挺好的。现在我调去了岭南,以后在岭南还多仰仗黄书记呢。”
“你和黄书记接触过了,这是好事,那我就不用给黄书记打电话了,你主动和黄书记联系一下吧。我和邓副省长都离开了,可我们的情感还留在岭南这片土地上的,现在我们离开了,岭南市就全靠你和黄书记。”
“这是秘书长和邓副省长的栽培,秘书长,我想后天晚上安排一个饭局请你和邓副省长吃顿饭,邓副省长那边你看能不能……”
“没问题啊,我给邓副省长说,你最好也给邓副省长亲自打一个电话,就后天晚上吧,我也当面给你道贺一声。”
高敬明这下心情格外舒畅,接到我的电话之后,除了感谢,第一反应就是要请我们两人吃饭,真诚的表达一下对我和邓副省长的感谢。高敬明的心里是很明白的,这次能够调动到岭南任组织部长,全靠了我和邓副省长在背后对他的栽培,高敬明是感激这份恩情。
只要高敬明能够记着今天我们对他做的这一切,去了岭南之后好好的做好本职工作,为我和邓副省长脸上争光,那就算是没有辜负我们两人对他的提携。邓副省长是要把高敬明当成一个岭南市班子接班人来培养,我在给高敬明打电话的时候,也给高敬明点名了这一点,我相信高敬明也知道这次邓副省长调他去岭南的深层用心。最后能不能借助这个机会成长起来,就看高敬明到了岭南去以后,自己能够在岭南市作出什么贡献,在岭南市的口碑如何,今后的路就要依靠他自己了。
我和陶省长能够为他做的,那就是给他创造机会,在一些特殊的时机我们后面帮他一把,让他有机会在岭南市干出一番政绩来。
高敬明和我通完电话之后,我给黄华打了电话过去,黄华在岭南是个有分量的人物,人脉关系广。如今高敬明从省人事厅调动下去,对岭南是人生地不熟的,突然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中要是没有人支持他的工作,他到了岭南也会遇到各种阻拦。但背后要是有了黄副书记对他的关照,在工作上面支持一下高敬明,高敬明就不会受到其他力量的排挤,这样能够让高敬明尽快的进入到正常工作状态。
我们在电话中聊了一会儿,问了一下岭南市的基本情况,也关心了一下黄华现在的家庭情况,从上次嫂子给我打电话说到了股市上亏钱的事情以后,我就一直担心着他们两口子会闹出矛盾。还好,两人现在的感情过得还算顺利,没有在钱的事情上发生争执,这让我就放心了,于是,我和黄华就详细的谈了一下高敬明的问题。
黄华对高敬明的印象还不错,他也看得出高敬明的能力过硬,对邓副省长和我都比较尊重,现在调去岭南任职组织部长,他在岭南就多了一份友情,一个可以相互依赖的朋友。等高敬明到了岭南之后,只要高敬明有需要他帮忙的地方,他会出面帮助高敬明开展工作。
黄华说,不管怎么样,高敬明是邓副省长提携到岭南去的,他就是看在邓副省长的面子上,也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支持高敬明,两人会在工作中相互扶持,成为我们在岭南市的中坚力量。老黄对高敬明表现出较好的印象,这为他们两人团结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之前我还担心高敬明去了岭南之后,会和黄华相处不好,得不到黄华在工作上的支持,如今的情况看来,我还是比较放心高敬明到岭南去任职。在岭南有我们的群众基础,更有黄华这位副书记对他的支持,高敬明只要真诚的团结在黄华副书记的身边,和黄华在思想上保持一致,结果只会对高敬明有帮助,会让高敬明这位省派干部早一点在岭南站住脚。
省委常委会议刚开完,该挑这个的人事安排有了结果,这是有人高兴有人哭。在这次人事调整中最失败的人就是姜江汉市的汪市长,一心想要顺序接班成为江汉市的一把手书记,这书记不但没有争取到手,就连之前市长的位置都没有保住,被上面的领导一脚给踢到了作协当主席。本来还有机会到一个有实权部门去做厅长,这样一个机会最后都被陶省长给否决掉了,最后只能把他朝作协这样一个位置上放了上去。
我能想象的出来,汪市长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肯定是又骂爹又骂娘。特别是他这些年一直追随的彭副省长,老汪是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彭副省长的身上,以为这次彭副省长会帮他的大忙,会想法要把他提携到江汉市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就算是不能提到书记的位置上去,保住现在的市长位置也好啊
第1441章 培养接班人
江汉市的情况要是采取正常的思路,很难走出一个眼下的这一个泥潭,甚至会在这样一个泥沼中陷得更深。省委从别的地方调班子到江汉市去,目的就是这些被派过去的人在当地没有什么瓜葛,开展工作的时候不会瞻前顾后,被一些无形的力量给束缚着。在没有任何顾忌的情况下,新的领导班子到了江汉市之后,他们只能不顾一切的朝前走,去按照他们的思路发展经济,只有这样的一种冒险精神,才有可能让江汉市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子来。
这次新调任的市长是从我省一个发达经济市调过去的,在之前的市里就分管工业,做了很大的成绩出来,省委领导对这位高学历、年轻派的干部十分欣赏,也在作为后续班子重点培养。现在把他派到江汉市去,一是需要让这样的年轻干部去大胆尝试新思路,同时,对这位年轻干部来说,也是省委对这位年轻干部的一种磨练。
如果这次去江汉市搞出名堂来了,这位年轻干部的前程无限,那江汉就是他的一个新起点,一个全新的开始,甚至江汉市会彻底的改变他的仕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江汉市既是困难,也是一种机遇,就看自己怎么去把握这样的环境,如何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走出一条对自己有利的路子来。这种情况就像我当年去云岭县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云岭县是一个最落后,环境也最复杂,还有黑恶势力的存在,面对这样一种环境下,可能就没有几个人愿意到这种落后的县去任职,更别说是要从一个发达地区调动下去。
换了是某些人,那就不乐意去这种偏远荒芜的地方,只有有心的人,在仕途上有目标的人,懂得这样一个决策是美好的机遇,这样才能够放下心里的包袱,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创出新的天地。
如果我没有当初在云岭县的工作磨练,或许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可以说,云岭县这样一个地方改变了我。我想到现在的江汉市,对有能力的年轻人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呢,像江汉市这样一种地方,经济落后,环境脏乱差,各股势力错综复杂,真要是有能力把这些问题都给解决了,把经济也发展起来了,那这一下就会成为命运的转折,江汉市就是一个最佳的跳板,仕途也会因为江汉市的改变跟随着一起发生质的改变。
高敬明的任命文件正式下来了,他在离开省城的前一天,高敬明还到我家里来拜访了我,和我说了不少的话,谈到了自己到岭南去的一些理想,也有一些工作上的顾忌。毕竟,高敬明是从外地调过去,对岭南还是有些陌生,他是担心自己到了岭南市委组织部以后遇到工作阻力。
这种心理我也理解,想当初我从毛晓东的身边去云岭县的时候,没有去之前我也有这样一些顾忌和担忧,怕的是去了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会受到阻力,开展工作不顺利,会辜负了领导当时对我的深切厚望。现在的高敬明也面临着这种状态,这次让他去岭南市接任组织部长一职,是个很重要的岗位,分管着组织工作,而且,邓副省长对他还有其他的厚望,就是希望他能够成为岭南市今后的班子人选,在这种责任下,高敬明就只能朝前走,做好自己的工作,甚至要在这样一个岗位上做出成绩来,得到岭南市的其他领导班子对他人品和能力的认可。这一步,最关键,也是高敬明心里最担心的一个原因,他怕自己人生地不熟的去岭南上任,岭南的班子不给他面子,甚至在工作上处处刁难他,把他的权力给架空,他就没法在岗位上发挥着充分的能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