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超级机器人分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聊的钢镚

    正当陈新杵着下巴,考虑着是不是给“曙光女神”再添一把火的时候,钢镚哒哒哒从房间里跑出来,一边叫道:“老豆,老豆,给我发站内信,让我和编辑叶子联系。”

    陈新一愣,笑道:“这是要签约的节奏啊!”

    钢镚砸吧着嘴巴,一个筋斗翻上玻璃茶几,翘着二郎腿道:“那我们签吗?”

    陈新道:“签啊,干嘛不签?到时候你赚个几百万回来,我就不用这么辛苦赚钱养你啦!”

    “那赶紧签约赶紧签约!”钢镚跳到陈新脚下,拉着他的裤腿往房间里拽,一边还两眼发光,憧憬着几百万枚一元硬币把自己淹没的场景。

    陈新无语地看着它,看来吃才是钢镚的第一原动力啊!

    ( 超级机器人分身  p:///3/3037/  )




第七章 我的存稿三百万
    钢镚今天又更新了五万字,星际求生法则总字数加起来超过了十万,引起的注意也是理所当然。an

    陈新上直接和编辑叶子联系,确认了一下签约流程后,出门将合同打印出来寄出。

    ……

    方伟是一名普通书迷,书龄超过十年,初中时代就把金、古、黄、梁几大家的小说看了个遍,高中以后成了学校附近租书店的常客,父母给的零花钱大半都花在了这上面。大学后终于有了自己的电脑,于是就在网上看盗帖,一直到工作,手里有了点闲钱,才开始充值账户订阅看正版。

    看书这么多年,方伟的口味也在不断变化,当初唐家三少的光之子他都能看得津津有味,到现在月票榜前几名的小说他都很少去翻了。书看得越多,胃口也越来越叼,那些老作者的书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回事,方伟很无奈,只能去新人新书里面找。

    这无异于大海捞针,偶尔碰上一两本开头惊艳的,到后来不是太监就是崩盘,很少有让方伟能耐着心思看下去的。

    方伟也学了,找新书的时候通常看个书名简介,再加上开头三章,基本上就能判断一本书的好坏。

    这几天,他注意到了一本叫做星际求生法则的科幻小说。

    此前方伟很少看科幻,除了那部风靡全国的三体三部曲,其他的科幻小说他基本没怎么看过。

    当然,这里指的是硬科幻,里所谓的科幻小说没几本称得上科幻,无论是末世流、无限流还是机甲星战流,全是打怪升级的爽文,只不过套了个科幻的外壳,路数与那些玄幻仙侠修真没什么区别。

    但这部小说却完全不同,主角居然是一台机械生命。

    虽然这几年也出过类似于重林巨蜥之类的异类小说,可好歹主角身体里装的是人类的灵魂,这部小说倒好,主角就是纯粹的一机械生命,和人类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一开始方伟还担心这样的小说代入感不足,看不下去,但很快他就把这个念头抛到九霄云外了。

    小说的设定非常新奇,遥远的塞伯坦,神奇的机械生命,它们是如何诞生的,它们的社会又是如何运转的,它们的科技,它们的文化,它们的思维方式,方伟跟随小说主角钢镚的视角一步步经历下去,慢慢掀开了一个全新文明体系的神秘面纱。

    往常方伟看个爽文,基本上不需要怎么动大脑,一翻而过,可能第二天,就把前面的情节忘记大半。可这部小说不太一样,看书的同时,大脑也跟着思考,而且还不像看三体时那么压抑,每每想明白书中那些前所未闻的概念时,那种从灵魂深处迸发的愉悦,让方伟极度着迷。

    等到他把连载的十万字看完时,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了快两小时。

    方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居然有了再重温一遍的冲动。

    对老书虫而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看第二遍的时候,方伟开始注意到了其他一些方面东西,客观地说,这部小说的文笔只能算是一般,但用词极为准,逻辑严丝合缝,情节虽然曲折却丝丝入扣,至少方伟看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漏洞。

    至于里面那些含而不露的科学理论,更是引起了方伟的极大兴趣,他好歹也是工科男,对这方面有着天然的敏感。可惜作者透露不多,很多内容方伟也只能似懂非懂地看个大概。

    随后的几天里,星际求生法则每天准时更新十章五万字,看得方伟大呼过瘾。

    而就在今天,星际求生法则正式登上了新一周的三江阁推荐,要知道这本书才上传五天,更新了二十五万字,几乎创了新书的更新纪录。

    只不过过瘾的同时,方伟也暗暗担忧,作者这种更新速度太恐怖了,恐怕存稿支持不了那么多天。

    方伟见过很多新人作者,刚开始的时候豪情万丈,口口声声说绝不太监,有存稿的恨不得一口气就把手里的存稿更完,没有的则一天到晚趴在电脑前奋笔疾书,以保证每天的更新量。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写作激情渐渐消退,很多新书不是成了太监,就是成了周刊、月刊、年刊……到最后还是进了事。

    如果星际求生法则变成这么一部小说,方伟非得哭死不可。

    这部小说让方伟寻找到了久违的阅读乐趣,每天都有新的期待,每天都有新的体验,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方伟已经彻底将自己代入了钢镚的角色,一天不看连载,就仿佛生活就缺少了什么。

    不仅如此,这部小说还涉及到许多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社会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将那些神奇科学现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方伟感觉自己的智商瞬间被拔高了n个等级,以往那些晦涩难懂的前沿科技知识也变得简单许多。

    方伟有些迫不及待了,他决定为这本书做些什么。

    从前看书的时候,方伟只订阅,从未像那些热血书友一样出手绰阔,打赏冲盟之类的。

    可这次不同,他要玩一次大的,于是他点击进入了自己的账户。

    ………………

    “擦!!我擦!!!老豆快来看,有人打赏十万币冲盟主啦!”钢镚大叫道。

    “我靠,中国的土豪还真多啊!”陈新三两步来到电脑前,对他这样只是偶尔看看小说而且只看盗版的人而言,订阅正版就已经不可思议,更遑论打赏冲盟之类的。

    要知道十万币相当于相当于一千人民币,作者可以拿五百块,都抵得上钢镚一半的饭量了。

    只是可惜,陈新不懂老书虫的心。

    至于钢镚,它正在计算到目前为止积累的打赏总金额有多少,够它吃多长时间。它才不关心传说中的盟主到底是谁呢。

    这个叫伟哥纯爷们的家伙不止打赏冲盟,还在书评区发了一条留言,称专门为星际求生法则建立了一个千人群,希望大家踊跃加入。

    陈新想了想,干脆把这条书评置顶加,然后又登上,申请进群。

    这部小说的潜力有些出乎陈新的意料,之前更新到十万字的时候,书评区就有人开始讨论了,才短短的四五天,书评区的主题帖就已经超过了一百条。排除那些小广告,大半都是言之有物的讨论帖,这在算是极为罕见的了。

    而在龙的天空论坛里,星际求生法则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关于这部小说的讨论帖也多达十余条。

    特别是今天小说正式登上首页的三江推荐,不到一天时间,小说单日点击超过四万,总点击七万,总推荐七千,点推比达到了惊人的十比一,收藏也从昨天的一千八百个猛增到今天的六千七百多。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数据还在飞速上涨。

    负责和陈新联系的责编提醒说可以适当减少更新字数,每天更新一万字就足够了。

    陈新牛逼哄哄地回了一句:“我的存稿有三百万。”

    对方半天都没有反应。

    ………………

    伟哥纯爷们建的群叫做钢镚后援团,陈新的加群申请很快获得通过,点进去的时候,群里已经聚集了三十多号人,大部分都在线,正聊得热火朝天。

    网名叫血色的军刀的网友写道:“以后科研就拿这本小说做指导方向了,偶尔在小说里面透露点现在悬之未解的数学难题,估计会震惊世界,用小说证明科学。”

    懒猫回复道:“小说写得好完全可以引领科技发展么,奥术神座那种借鉴现代科学科普的奇幻都能引发读者对具体科学概念的讨论兴趣,文中这种纯粹的科幻引发现实技术进步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不过怎么推演就要看作者的笔力了,期待中。”

    1979道:“不懂科幻唉,不过看得好爽,希望作者的更新持续给力,每天五万字真是太nb了。”

    s11写道:“感觉目前最出采的地方就是变开金钢了,小说中对机器人的描写真心好。”

    炽天之羽翼说:“我觉得要超过月票榜上的好多小说,赶紧上架吧,月票都攒着呢。”

    ar道:“我现在天天等更新,不知道钢镚大大的存稿有多少,只要能保持目前的水准,宁可更新慢一点,希望也能出一部科幻经典。”

    也有一个叫a322的网友问群主:“伟哥,钢镚老大进群了吗?”

    伟哥纯爷们回复:“不知道啊,刚建的群,还没联系上钢镚老大,不过之前他把我加群的帖子置顶了,希望钢镚老大能进来看看。”

    纵横百里说:“这部小说从科幻内核上来看已经不输于甚至超过三体了,要是能把这些概念电影化就好了,就算拍不了,出动漫也行啊……”

    炽天之羽翼回复道:“别想了,放到好莱坞还可以一下,以中国电影工业的水准,绝对悲剧……”

    血色的军刀:“大刘(刘慈欣)的小说都不行,你还指望星际求生法则能行?网络小说地位本来就低,入不得那些文人的法眼……”

    ……

    陈新杵着下巴,看得津津有味,虽然小说不是自己写的,可好歹以自己的名义发表的,也算是与有荣焉。

    至于最后说到的电影化的话题,陈新突然有了一些新想法。

    拍电影暂时是不可能的,这两天他正在为赚钱的事发愁呢,电影投资至少几百万,上哪找钱去?

    不过电影,陈新觉得有得一搞,自己好歹玩了这么多年的,专业对口,最重要有钢镚的帮助,想要弄出一部赚钱的电影并不是什么难事。

    想到这里,陈新扭头招呼钢镚道:“钢镚,你说,我们拍电影玩玩怎么样?”

    钢镚歪着脑袋,电子眼闪了闪,道:“可以是可以,不过,我要当主角。”

    ( 超级机器人分身  p:///3/3037/  )



第八章 塞伯坦数码和微电影
    所谓电影,从广义上讲,是指影片本身在真实场景中拍摄并由真人表演为主,但穿应用大量虚拟场景及特效的影片。an通常的手法是在传统电影中应用技术增加虚拟场景、角色、事物、特效等对象,以达到真假难辨,增强视觉效果的目的。

    狭义的电影是指是整部电影中所有的视觉产物(场景、角色、物品、特效等等)全部由计算机生成的动画或图片所构成的影片。但其视觉效果全然区别于传统的2动画片。

    陈新想要制作的自然是后者。

    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全电影制作成本非常高。

    当年史克威尔(日本著名游戏公司)为了拍摄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差点把内裤都给当掉,结果拍出来后电影扑街,公司濒临破产,这也为后来艾尼克斯的并购埋下了伏笔。

    暴雪公司也不止一次想把魔兽世界拍成电影,可投资始终是这款经典网游走向荧幕的最大障碍。

    坊间传言,巫妖王之怒(ran)的片头动画成本就将近两千万美元,其中包括各种内部开支,还有漫长的原画,分镜讨论,模型设计工作等占用游戏开发人员时间。

    有人计算过,巫妖王之怒长度为198秒,每秒成本10万美元,如果要做90分钟的电影(5400秒)那么就需要54亿美元,还要搭上暴雪超多的人。

    而且在不影响产品开发的前提下,大量工作都需要委托给外面的专业特效团队做,再加上发行宣传费用,成本再度提高。

    要知道阿凡达投资才5亿美刀,暴雪不太可能冒险去做这么夸张的事情。

    还有一点,就算撇开天价的开发费用,暴雪本身没有足够的能力制作全长的电影。

    这里不是说暴雪的人不行,而是说暴雪没有这个软件和硬件技术积累,2分钟的过场和200分钟的电影,对于软件和硬件要求差好几个等级。

    看看全世界玩得起电影有几家公司就知道了,现在的维塔数码(a)是通过指环王三部曲才成长起来的,其后靠着金刚、阿凡达等,才成就了电影特效帝国的史诗传奇。

    至于工业光魔,那就不用多说了,好莱坞近三十年来的特效大片,背后几乎都有它的影子存在。

    而像brsa之类的工作室,最多也只能为游戏、电影做下后期特效或动画短片,直接玩全电影有些勉强了。

    事实上,这几家公司,他们立足的基依然还是在于为真人电影做后期的特效,真正玩全电影还能赚钱的,唯有迪斯尼皮克斯。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他们真正的卖点不在于全,而在于益求的剧情以及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这还不包括类似于迪斯尼乐园之类的周边利润。

    一旦有了决断,陈新立马行动起来。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电影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简单。

    首先是剧本问题,陈新自己肯定写不出来,让钢镚来写更是笑话。钢镚终究只是机器人,它的星际求生法则靠得是创意与纪实的笔法,想让它以人类的视角创作,这本不可能。

    还有导演,陈新最多只能算是普通影迷,连最基础的电影理论知识都没有。若是让他出一部关于中国未来航母战斗群的短片,他肯定手到擒来,因为这些画面已经在他脑海里模拟了无数遍。可让他拍出一部剧情流畅,画面华丽的电影,那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另外由于钢镚的存在,陈新也没法把这些工作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只能亲力亲为,一想到还有配音配乐剪辑等杂七杂八的问题,陈新头都大了。

    要知道制作一部5分钟左右质量上乘的短片,小型(20到30人)团队通常需要半年左右。还是原来(巫妖王之怒)的例子,尽管动画本身制作水准和艺术很高,但是从场景复杂度和实现难度上来看,放在当年也只能算是中等。角色三个,大动态的动画几乎没有。场景一种,本就没有复杂的大远景,很多都是apann(绘景)。这中间美术指导肯定是对分镜头做了反复推敲,核心团队必定是花了很多时间建立基本的概念。

    而像皮克斯拍摄的那些动画电影,需要数百人的团队协作长达一年左右才有可能完成,投资都是以亿美元来计算的。
1...34567...3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