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妖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瑶池青莲
我一分神,太子又被卡住,脸憋的通红。我一凛,忙集中意念继续给太子祛痰。
玄德回头用嗔怪的眼神望了一眼皇上和梅妃。
太子的痰驱净,我又帮他顺了气。玄德给他喂了水,他的脉象平和了。我站起身,玄德扶我到一旁的桌边坐好。皇上和小梅疾步走到床前看望太子。一宫女将盂拿走,那气味实在难闻的很。
皇上转过身,我和玄德赶紧跪下行礼。
“免礼,平身,快说说太子的病情!”
“回皇上,太子已无大碍。”玄德扶起我说。他的声音听起来别扭。
“你是说太子已经好了!”皇上眼睛发亮。
“是的。”
“父皇。”一声虚弱的呼唤。皇上身躯一震,他快步走向床边。
“皇儿,你醒了。”他哽咽着说。
“父皇,我没事了,让你受惊了。”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母妃,您都憔悴了,都是孩儿不好!”
梅妃喜极而泣。
晚上,我们就睡在偏殿。
早上,玄德吩咐只给太子喝粥。午时,太子已经能坐起来了。
又过了一天。他已经可以下地走动,只是有些虚弱。玄德吩咐熬点厚粥给太子吃。第三天,我们请辞。
皇上赏赐了许多,但吩咐我们不许离京。
我们只好租一房子住下。我们洗了澡,两人美美的睡了一觉。第二天,我们又让娇娘把妆容补上,以防皇上随时召唤。
两天后,皇上摆宴庆贺。我们当然是座上宾。席间有人提出让我们入太医院,我们委婉推辞了。只说我老迈,徒弟得尽孝身边。待我百年之后,定让徒儿为朝廷效力。
皇上也没勉强,只是有点惋惜。
回去后,我和玄德商量一下,就用这副打扮离开京城。没想到我们第二天想走时,太子来了。我们忙出来迎接,他正赶上为我们送行。临行前,我将一手帕交给太子,嘱托他交给梅妃。那是我在广陵闲时想起小梅就绣了鸳鸯戏水的手帕。我想小梅看见了一定会知道我来过,没有忘记她。我还嘱托太子,切不可让他父皇看见这手帕。太子虽不知来龙去脉,但我们毕竟救了他性命,所以他应允了。
我们回去的轿子很大,用了四匹马的脚力,因为还得装上皇上的赏赐。还是那个年轻人做我们的车夫。
在离京两天以后的一
第六十三章 返京
在车里闷了一天一夜,我忍不住掀开车窗帘向外张望了一下。外面的景色很熟悉,我放下帘子对玄德说我们是不是走错路了。他被我的表情逗乐了。他说我们是在回京的路上。我半天没回过神来。为什么往回走还带着他俩,太危险了!玄德说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马车在疾驰,姜寒生和莲芳已经睡熟了。我因担心而而迟迟未能成眠。玄德眯着眼睛,时不时的拍拍我的背。
马车停了,我的心揪了起来。一阵马蹄声过后,我们又开始前行。
“什么人”玄德问。
“一队官兵。”驾车的年轻人道。
“哦!到前面的镇上换快马!”玄德吩咐。
“驾!”马车又开始快起来。
到了镇上,我们换乘两匹快马在官道上急行。那辆轿子和那个年轻人留在客栈。
“他不会有事吧!”我在玄德胸前说。
“他没事。我们有人住在客栈,都安排好了。”
“哦!”这回我真的困了。
马跑了一宿,我们在一家酒馆门前停下了。玄德把我从马上抱了下来,我和莲芳互相扶着进了酒馆。他俩把马拴好就进来了。
“客官请这边坐。”一跑堂的小哥把我们安排在酒馆一角的位置。
“各位吃点什么”
“两素两荤即可,要快。”玄德道。
“得嘞!”
饭菜上的到快,我们吃得也较快。
然后,我们又开始上马飞驰。
又跑了一天,我们在一个小镇落脚。这一宿我睡得真香。
天蒙蒙亮时,我们坐上了马车。玄德驾车,我们继续在车里睡觉。当我一觉醒来时,玄德在我身边睡着。姜寒生在驱车前行。车行的不快,我望了望外面天已经黑了。莲芳向我笑笑。我不敢动,怕弄醒了玄德。
白天换做玄德驾车,姜寒生好像不困。他看我皱着眉头,就笑着对我说玄德已经安排好了,你就不用担心了。我说你就那么相信他他说我了解玄德,他一定是在各处都有我们的人分头在官道上坐马车疾驰。吴亦凡确定不了我们是否出了扬州,他派的人更是无法判断我们去哪。他们现在就像无头的苍蝇乱撞。
我们在十几天后顺利地进了京城。我们就住在皇宫附近的一处小宅子里。
我睡了三天。等我醒来,玄德坐在床边奇怪的看着我。他说你真能睡,我真怕你又像上次一样睡上十天。
我笑了。他给我端来了一碗粥。我吃过以后,就洗了个澡,总算反过乏来。
我们出了房门,来到院子。我仔细看了看这个院落。院墙较高,院子右边有一口井。院外紫槐树的枝杈伸过来,茂密的枝叶遮着这口井。左右都临街,没有房屋挨着。屋后不时传来丝竹声。玄德见我向后看,就对我说我们屋宇后面挨着的是青楼。见我露出诧异的神色,他说这个地方是最安全的。我忍不住笑了。
“你笑什么”
“我觉得我们现在太狼狈了!”
他苦笑了一下说:“谁叫我夺人所爱了呢”
我扑上去想捶他,他转到我身后抱住了我。
“噗!”莲芳不知什么时候来了。
玄德赶紧松开我。
“我们该去买菜了!”她说。
“你们不能出去,我去吧。”玄德说。
“你的人呢你去不也一样危险”我说。他戴上了薄薄的人皮面具。
“他们也不知我来到了京城。”他看了我一眼,拿过莲芳的篮子出去了。
“你不怕吗”我问莲芳。
“不怕,能认识你们真好。”她趴在我的肩上说。
“以后每天都呆在这院子里,你不会腻”姜寒生不知什么时候坐在门边的椅子上。
“幸亏我们没说他坏话。”我笑道。
晚上,玄德出去了一趟。回来时跟我说刘公子没事,他被帮内的弟兄送出了京城,现在很安全。我说你和他们联系了,他说他做了梁上君子。
今年的冬天很冷,我们几乎没怎么出门。我们在一起吟诗作画、填词谱曲,每天倒也过得充实。
第一次在京城过年,我们也把这儿的家布置的很喜庆。我还学会了包饺子和做花灯。
正月十五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去看花灯。我们每人买了一个面具戴在脸上。玄德嘱咐我们跟紧了,别走失了。结果我们在看耍龙灯的时候被挤散了。我和莲芳怎么也找不到他俩。
很晚了,我们俩找不到回去的路。不知不觉来到一处河岸。三个浪荡哥儿围了上来,我和莲芳被围在中间。他们边说着不着调的话,别凑上来。我和莲芳抱在一起躲闪着。
“黑天瞎火的欺负两个丫头,你们也不害臊!”一个毛头小子出现在我们面前。
“大爷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小子别多事!”他们其中一个穿粉衫的公子哥儿说。
“我就是看不顺眼,怎么着吧!”这个看来也是混混儿。
“你从哪来回哪去,别扫了大爷我的兴!”
“姑娘,别理他们,我们走!”
“好小子,不买账!兄弟们,上!”说着,他们动起手来。这混混儿真有两下,几下就把他们打趴下了。
“姑娘,你们住哪我送你们回去。”
“我们住在,住在一家青楼后面!”我情急之下说出了口。说完我就后悔了。
“这儿的青楼有十几家,你说的那家叫什么来着”
我和莲芳都摇摇头。
他挠挠头说:“我们找一个地方住下来,明天天亮了再找。”
我想也只能这样了。
“走吧!”
 
第六十四章 惹祸
向天生根本就是个闲不住的主。玄德和姜寒生在下棋,他看了一会儿愣是给搅和的散了局。他拉着玄德要去“望春楼”,莲芳打落了他的手说人家都有媳妇了,你不许生事。他说他们去听曲,又不干坏事。莲芳说听曲我给你唱,你不许带坏玄德!
“你会唱曲”他凑到莲芳跟前说。
“他的曲唱得很好!”姜寒生道。
“呦,嘿!还有人捧场!好,你要是比那头牌‘丽春’唱得好,我就天天在家待着了。”
“此话当真!”玄德发话了。
“看来是真唱得不错。不过我还是得先听听。”
莲芳拿了琵琶过来,坐在院子里开始调弦。
“你要听哪一段”
“就来那个《秋月夜》”
琵琶弦动摄人心弦,卜铃铃响动人心。快拨慢切,声声入耳鸣。只听得我们神驰不归。
“好!”向天生大喊。
“好一个《秋月夜》”门外传来一声赞叹。
坏了,我心下暗道。向天生大大咧咧的去开门。我用怀里的丝帕遮住了莲芳的脸。玄德,寒生和我退入屋里。
“咦”向天生看我们都不见了,不由得出了声。一位身穿锦绣豪服,相貌堂堂的人出现在门口。
“这人是京城首富刘勋的儿子刘云。”玄德说着戴上面具迎了出去。
“这位是赵,赵公子。”向天生应变能力很强。
“姓赵,名子昊。见过刘公子!”玄德向来人施礼。
“哦!你认识在下”
“京城首富刘公子的大名谁人不知。请坐。”
“刚才的《秋月夜》想必就是姑娘弹奏的吧!”
莲芳欠了欠身子。
“看来刘公子也是精通音律之人。”
“精通谈不上,就是听得多了而已。”他谦逊道。
“不知姑娘芳名可否相告。”
“小女姓曲,名莲芳。”
“曲姑娘能否再弹一曲,以宝耳福”
莲芳望了望玄德。玄德额首。琵琶声又起,莲芳低唱,歌喉婉转动听,余音绕梁。那刘公子赞叹不已。
看看天已晌午,刘公子起身告辞。“改日还请曲姑娘能给薄面,过府演奏以尽兴。”
他走后,玄德松了一口气。莲芳放下琵琶,扯下丝巾就去找向天生算账。向天生早就不知躲哪了,莲芳怎么也找不到。她正纳闷:这小子躲哪了呢玄德指指那棵老槐树。
“好小子,你躲到树上去了,还不给我下来!”
“姑奶奶,我下来还不成吗别嚷了!”向天生飞身下了树。
莲芳一把揪住他的耳朵说:“再去不去望春楼了!”
“哎呦呦!别揪了,不去了还不成吗!”他痛的呲牙咧嘴。
“松手,姑奶奶,不敢了还不成吗!”
“哼!这回就饶了你,看你还敢有下次!”莲芳抱着琵琶进屋了。
向天生揉着耳朵冲玄德说:“张大哥,我不是故意的,你大人有大量就原谅小弟一回,我给你陪不是了!”
看着他滑稽的样子,玄德笑着说:“算了!谅你也不敢有第二次了。不然耳朵就掉了。”
“还真使劲!哎哟!”他捂着耳朵坐在桌前。
那刘公子还真是个痴人。他三天后差人送来了请柬,邀请我们去赴宴。莲芳此行一定是得演奏曲子的,我必须去帮衬着,不然她一个人大家都不放心。男人们都去喝酒,不可能跟着一个姑娘后面。姜寒生在家守着,他去不了。虽然事隔多年,他毕竟是通缉犯。我和莲芳丝帕遮面,别人也认不出。玄德有人皮面具,应该没问题。
晚上马车来接我们,四个人拿好行头上了车。
“天生!在刘府安分点,不要多事。”玄德嘱咐道。
“那个自然,两个姐姐的安危重要,这个理儿我懂。”
“这还像句人话!”莲芳笑道。
车子不知不觉间驶进了刘府。
刘府的气势果然不同凡响。门庭高大,朱漆铜环。家丁威武,皆配刀剑随身。院内高阁林立,厅廊回舫,水榭楼台错落有致。好一个富贵门庭!我暗道。
天气初暖乍寒,所以宴席设在屋内。同席的还有两位同朝名士兼诗人。他们分别是李侃和杜佩。
我和莲芳陪饮几杯,便借酒力不胜先行告退。我二人在耳房休息,只听得他们高谈阔论,唱古咏今。
两位诗人借酒吟诗,莲芳遂赋曲吟唱。他们大赞不已,纷纷请莲芳出来演奏。
猜你喜欢